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在武侠世界当超人 > 第62章 高级骗术

在武侠世界当超人 第62章 高级骗术

作者:HP剩余1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0-31 20:42:42

这种随时站在他人立场思考的能力,整合固有信息发现异常状态的能力,立刻应变做出反馈为对方开解的能力,就是所谓的【随形好】。

逻辑健全、视野开阔的圣人心境,表现出来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通过换位思考得到的超高情商。

就算有人先天持有圣人级假心境也完全无法做到跟圣人一样给人带来如沐春风的感觉。

因为本能只能提醒拥有者什么行为是应该做的,什么行为是不应该做的,无法让拥有者拥有完整的行为逻辑。

这种割裂的触发式判断就会使得拥有者总会出现细节上的瑕疵,这种瑕疵就会降低其他人对拥有者行为的观感和评价。

前后情绪调动不圆润,前后行为之间有断续,就会从使人如沐春风的圣人变成“热血”、“正义”、“勇敢”的凡人。

热血、正义、勇敢当然不是贬义词,但这些词也绝无可能出现在圣人身上,形容圣人的行为逻辑和心性。

圣人的心境会波动,但是不会改变,因为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地步,所以他们不会热血。

圣人心中有善恶之分,但他们并不依靠善恶评判标准去改变凡人的行为,所以他们并不正义。

圣人对客观世界达到了全知的程度,包括智慧生命的行为区间这种抽象概念,他们也已经认知到了具体的范围。

世间没有值得他们恐惧的未知,也就没有能让他们鼓起勇气面对的勇敢。

这些也是凡人无法真正认识圣人的原因。

圣人的善,并非出自善念,而是来自于他们的认知和行为逻辑。

圣人的恶,并非出自恶念,也是来自于他们的认知和行为逻辑。

圣人与凡人有着认知层面上的巨大差异,所以凡人根本无法理解圣人的行为逻辑。

于是在凡人看来,圣人很善良却也很无情,所有矛盾的特质都在圣人身上显现出来,根本无法理解。

受王颁布的封神禁令,能够在整个四象世界所有文明同时生效,并且在他被珷王逼退位之后依然实行,当然有其必然的原因。

圣人的存在对于心智不成熟的凡人来说,本就是一种“污染”。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坠魔道。

这些都是对于认知差异最简单的表述。

圣人的言行举止是绝对正确的,但凡人无法真正全面地理解,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被扭曲、篡改。

借着圣人名号的谬误在凡间肆意传播,能够给凡人认知带来的破坏力可以说是足以遗毒万年。

就算是有可以完全记录场景的大衍阵都会被扭曲,就更别说口口相传的话语了。

这三千年来受王和珷王都没有敢把记录圣人言行的大衍阵传播给凡人,怕的就是凡人错误领会圣人言行中包含的深意,给凡间带来祸患。

凡人可未必能考虑圣人言行的前后文承接关系;圣人是在何种环境、何种情况说的这句话、做的这件事;圣人这句话中每一个字、词,以及整句的含义和深意。

任何圣人言行,在脱离其所处环境之后都不能生搬硬套。

圣人言行中包含的深意,也绝对不可以拓展、发散、扭曲释义。

王遥在来到四象世界之前就察觉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定义的“骗术分级”之中,借着圣人言行蛊惑人心的“皈依者”就是高级骗术的使用者。

中级骗术是九真一隐,高级骗术是主动将圣人言行拓展、发散、扭曲释义。

圣人言行即便是无知凡人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但是困于他们的视野、认知、知识积累,他们只能感受到哲理,无法言说。

陷入一种“玄之又玄,无可言说”的境地。

这时候,圣人言行的解释权和定义权就掌控在了“皈依者”手里。

这些皈依者便是高级骗术的使用者。他们利用“宣扬圣人言行”来为自己塑造权威,再利用自己的权威来随意解释、扭曲圣人言行的原本含义,误导凡人,荼毒众生思想认知。

地球跟四象世界文明差距这么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主流价值观的差异。

地球的主流价值观已经被高级骗术的使用者们从法、理两种角度扭曲成了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去赚钱吧。

你不知道生活有什么意义?就去赚钱吧。

你想活得更好,让子孙后代享福?就去赚钱吧。

一切苦难都是因为财富不够多,一切幸福都是由财富产生。

这种扭曲的思想在凡人心中根深蒂固之后,就算是王遥他们这些先天圣人都无法立刻改变,只能等待他们通过自下而上发起的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来逐渐走回正道。

相比扭曲堕落的地球主流价值观,四象世界的主流价值观还处于一种比较混沌的状态。

就像钟灵、路漫漫这种,她们没有什么称得上人生目标的东西,只是因为资质足够好,便逆来顺受地选择修炼。

如果四象世界的主宰者不是圣人呢?

如果珷皇、受王、圣皇、天皇这些九州大夏文明的主宰者们是空有圣人力量却没有圣人心性的凡俗强者呢?

略作推演,王遥便看到了无数种悲剧般的未来。

四象世界凡间的主流价值观应该分为两个层次或者是三个层次。

最底层的普通人最看重实力,但是没有实力也不会太过在意。因为武者也好,朝廷官府也好,都不会欺压无力反抗的他们。

唯一欺压剥削他们的世家还是间接出手,很难让他们察觉,所以这些普通人的价值观更倾向于维护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家庭亲情,爱人恋情,兄弟友情等等。

低境界武者最看重的是获得他人尊重、实现自我价值这种精神满足。

他们吃喝不愁,大多却也没有接触更高层次的渠道,无法得知世家笼罩的灰色地带有很多变态的享乐方式。

所以,在四象世界科技不发达、无法追求更高级物质享乐的情况下,低境界武者大多更看重“面子”、“名声”。

这些能收获他人尊重,给予他们精神享受的东西才是他们习武之人异于常人的优越之处。

而第三境的宗师最看重的则是“我”。

他们会把“我”放在第一位,追求自我、真我、本我,认知它们,感受它们,理解它们,接受它们,掌控它们。

通常来说,能达到第三境就已经摒弃了世俗影响,变得不再迷茫,坚定追逐自己的目标,坚定踏上自己的道路。

但是像钟灵这种,先天就无欲无求的人也是有的。

路漫漫跟她一样,只有执念,没有欲求。这种人突破第三境很难,但是一旦突破,想要达到第四境却也很简单。

之前也说了,心境关键节点就是一三五。达到心一代表自己能够认清世界,达到心三代表自己不再迷茫。

有欲求的人迷茫,是想要寻找的是自己正确的道路。

没有欲求的人迷茫,是需要认清的是自己空无一物的本心。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中无一物的人,需要认清的迷茫便是“寻找迷茫”。

只要放下寻找迷茫的执念,立刻便能踏入心三境,直到想要突破心五境时才会有所阻碍。

所以王遥才会反复对路漫漫强调,她执念太深。

她表面上不想突破,实则只是在佯装镇定。如果她真的没有执念,又何必执着于“历练”?

只有出了那座酒楼,她才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执念并非**,而是对于尘缘的无法忘怀。

而这也需要机缘和理解。

钟灵能够在十八岁便突破第三境,她对于问道的“执念”必然没有路漫漫那么深。

或许这也跟环境有关。

同样都是孤儿,路漫漫的养父对她以礼相待、相敬如宾。在她进入修罗门之后,又发现修罗门中的高层都出了问题,低端武者更是被扭曲。

整个修罗门能被她挂在心上的只有师父聂无忧、师兄王君和小师弟。

相较之下,钟灵可以说是十分幸运、幸福。

有宗门祖师帮忙观察病症、师兄们帮忙照拂生活中的琐碎事务、师父对她也是视如己出。

钟灵在这种环境下,反而没有体会到路漫漫经历过的这种极致反差、人间冷暖。

终生都生活在温室里的人,怎么会理解幸福和关心有多宝贵呢?

钟灵不理解这种宝贵,只是将这种珍贵的幸福当成了寻常。

当然,她也“寻常地”给予其他人这种幸福,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

因此她才会收获问道上下的一致认可。

无欲无求、天性纯良、以仁爱慈爱惠及他人并习以为常,这种只存在于童话世界的公主,却在问道那种环境下被顺理成章地培养了出来。

路漫漫可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她经历过世间之严寒,所以更渴望亲情之温暖。

感情的作用是相互的,就算她假装不在意,这么多年,师兄师弟和师父也早已成为了她的牵挂、她的执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