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全家穿越,极品竟然在古代搞内卷 > 第171章 救星来了

沈明珠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人,在粥棚煮粥了。

许多饿了许久的人,都端着碗过来领粥。

过来施粥的人主要是四个婢女,沈明珠就来帮帮忙。

有了沈明珠的粥棚,又有了沈老三颁发的招工告示,那些还没有来得及逃荒的灾民,纷纷看到了希望。

六十岁以下的男丁,都前往衙门口报名,老弱妇孺都前往了城门口领粥。

有人认出了,沈明珠就是那天教训许家大公子的明珠乡君。

明珠乡君不仅收拾了许家的恶霸,还自己出粮食拯救她们。

所有人都朝沈明珠叩拜:“谢谢,感谢明珠乡君,感谢乡君的救命之恩。”

众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给沈明珠磕头。

天知道,她们以为自己会饿死在这里,却没有想到,新来的乡君会施粥拯救她们。

“乡君真是我们普双县的救星啊!我们有救了!”

“要是乡君能够早来几天,我的婆婆就不会饿死了啊!”

“是啊!要是乡君早来几天,我的女儿也不会被卖了。”

很多妇人端着碗,闻着大米粥的香气,忍不住哭诉起来。

全县五万多人,逃荒的逃荒,现在只有一万多人没有走了。

虽然一万多人对于整个县来说,很少很少,但要养活一万多人,用的粮食却要很多。

于是,沈老三就想到了,以工抵粮食的做法。

即使沈明珠不同意,沈老三依然把五万两银票给了沈明珠。

他不能让女儿吃亏。

沈明珠免费施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普双县。

在这个灾荒年,有黄金都不一定买得到粮食。

明珠乡君是真大方啊!

很快,衙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很多人在粥棚领完粥,又跑过来报名。

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衙门就招收了一千多名劳工。

不仅如此,当天下午,沈老三让人发布通告,县衙招收巡检一名、典吏一名、衙役三十名。

在师爷处报名,通过笔试,面试等考核后,再进衙门实习。

实习期满了以后,再转为正式工作人员。

这消息一出,众人都惊讶了,现在普双县总共只有五个衙役,这五个衙役还有好几个月,都没有发工资了。

进入县衙上值,能够按时发工资不?

新来的知县大人不一般,一定有钱发工资。趁现在招人,赶紧去报名。

有些人蠢蠢欲动,尤其是那些家里比较穷,又识字的书生,纷纷跑去报名。

还有一些原本山里的猎户和以前走过镖的人,报名参加衙役的考核。

赵有德气得吹胡子瞪眼,在家里摔了好几套茶具。

这个沈如海,真是不把他们当人,他赵有德好歹也是普双县的县丞,沈如海竟然什么事情都不告诉他。

这是把他赵有德当成什么了?

赵有德气急,让下人进来,在下人耳边耳语几句以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好你个沈如海,你有钱又怎么样?到时候,我让你们一家,有来无回。”

孙家家主孙拥维听说了衙门招收人的事情,立即叫来家族中读书的人。

他问这些学子对这次新来的知县,大动干戈的看法。

众人褒贬不一,都想去参加巡检和典吏,文书的考核。

他们读书读了这么多年,整个家族除了一个老举人,就只有几个秀才和童生了。

孙家看似在这个偏远山区,还算有脸面的大户人家,可,一旦走出普双县,孙家什么都不是。

孙拥维又询问老举人的意见,老举人半眯着眼,斩钉截铁道:

“孙家的读书人都去参加考试,我们孙家全体投靠知县大人。”

孙拥维一愣,不可置信地问:“为什么?”

这不是开玩笑,像这种站队,一个不好就会牵连全部家族。

老爷子这是用整个孙家作为赌注,赌沈如海能够在普双这个烂摊子上,做出一番政绩。

“我听说,沈如海是因为得罪了庄亲王和庞太师,才会贬到咱们这里的。”

孙老爷子瞟了孙拥维一眼,慢慢悠悠地说道:

“他得罪了谁,与我们无关。”

“你以为,你现在不投靠沈大人,以后就能够投靠了吗?”

“真是愚不可及,沈如海连中三元,娶妻镇国公独女,就连他女儿都是皇上亲封的乡君。”

“要不是他们得罪了人,你我能够见到他的面吗?就连给他提鞋都不配。我们孙家在普双县蛰伏这么多年,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重建孙家昔日的荣光,而现在,就是我们孙家发家最好的时机。”

李国海决定观望,他倒要看看,沈如海到底有何能耐?

反正他既没有得罪沈如海,也没有别的私心,无论沈如海赢,还是赵有德赢,他都稳如坐靠山。

他李国海,谁的队都不站。

有了粮食的加持,有了沈明珠施粥,灾情得到了一些缓解。

虽然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由于人员众多,几千个人同时上工,各司其职,又有馒头稀饭吃,众人都非常有干劲。

人多力量大,只用了十天时间,县衙就被修建好了。

前面的衙门修建好了,就连县衙后院,沈明珠她们住的地方都修好了。

修好衙门,沈明珠又让这批工人,前去修建她新买的宅子。

沈明珠买了好几套,县衙后院那条街上的房子。

她让人把那些房子全部拆除,重新建立一座四进的院子。

沈明珠一家暂时搬进了县衙后院居住,外面一切依旧。

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沈明珠的名字就响彻了整个普双县。

那些以为没有希望的老百姓,都对沈明珠感激涕零。

“明珠乡君真是大善人啊!她才那么小的年级,就把她自己封地上的粮食,给了我们。”

“是啊!明珠乡君真是活菩萨呀!要不是明珠乡君,我们一家都要饿死了。”

以前街道上的乞丐,现在都有事情做了。

沈明珠提供食物,让这些人在她新买的大山和庄子上开荒。

那些没有住宿,没有食物的乞丐,现在都被沈明珠收拢,让他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感恩沈明珠的声音越来越多,沈明珠的山上现在热闹非凡。

人们干劲十足,现在就盼着下雨了,下雨就可以重新种庄稼了。

因为,沈知县新颁发了一道通知,那就是,愿意回到原户籍的居民,等到第一场雨后,可以在衙门领取玉米种子耕种。

当然,这些种子不是免费发放给大家的,而是明珠乡君借给老百姓的,老百姓种出粮食以后,第二年秋收以后,或者三年分期还给明珠乡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