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152章 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

第152章 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

第152章 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

南京城真的很大很大,就面积而言,乃历朝历代古都之最,不管是长安洛阳,抑或是北京,皆难望其项背,因为其面积足有320平方公里,相当于长宽15公里的正方形面积,这就意味着一个成年人想从城北走到城南,得花三四个小时,还是走直线,而且是道路平整的情况下。

而事实上,南京城并不是规则的方形,他的城墙是根据地形的走势而建的,城中既有山川丘陵,也有河流湖泊,地形十分复杂,所以真要从城北步行到城南,半天也未必能走到。另外,南京城分为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层,也就是所谓的四重城垣。

且说贾环等人离开了小河庄,约莫一个时辰左右便抵达了外城廓的大安德门,从此门入,一直北行便是内城的护城河,这里有一座桥叫长干桥,过桥后从聚宝门入,这一带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河,六朝金粉地”了,也是整个南京城最繁华的区域,夫子庙、江南贡院、应天府学、江宁县学、教坊司等,皆云集于此地。

此时正值阳春三月,阳光明媚,但见秦淮河两岸杨柳如烟,酒楼食肆临立,游人往来如织,河上游船画舫络绎不绝,许多衣着明艳的靓丽女子在船上翩然行走,言笑宴宴,娇声沥沥,丝竹之乐不绝于耳。

铁虎策马在前,刑威驱马在后,贾环则骑着马不紧不慢地跟在马车一旁,一边过桥,一边欣赏秦淮河两岸的醉人风光。

“小公子,下来玩啊,姐姐等你,嘻嘻!”

“敢问小公子高姓大名,奴家董小玉,扫榻以待!”

“小公子……”

正所谓姐儿爱俏,贾环此刻虽然穿着朴素,但长得剑眉星眸,唇红齿白,气质温润似美玉,顿时便引起了附近画舫上不少女子的注意。这些风尘女子不仅穿着豪放,作风也相当大胆,毫不掩饰地秋波频送,甚至笑盈盈地福身施礼,自报芳名,邀请贾环下来同船共渡,把酒言欢,探讨人生乐趣。

平儿将马车车窗的帘子掀起一道缝,偷偷往桥下的画舫望去,但见群莺粥粥,蜂腰长腿,酥肌雪肤,骚首弄姿,不由面红耳赤地暗啐了一口:“呸,一群不要脸的下流蹄子!”

再一看,发现自家三爷始终目不斜视,从容地策马前行,俏婢不由十分欣慰,不过还是直到完全过了桥,再也看不到河上的妖艳女子,这才安心地放下了车帘子。

马车沿着街道继续前行,路过一条满是高门大院的僻静街道,这里就是乌衣巷了,东晋时期,这里曾是高门大族聚居的地方,譬如王家和谢家,

唐朝诗人刘禹锡笔下有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所描述的正是此地,不过现在的乌衣巷可没有寻常百姓家,因为此地住的同样是大晋朝的高门大户,譬如贾家的老宅就在这乌衣巷中,如今还有几房留守金陵的贾家族人住在此地。

自打赵姨娘死后,贾环便不想与贾家有过多的牵扯,所以当年扶柩回到南京时,他一步都没有踏入过贾家的祖宅,也没拜访那几房留守的族人,如今自然没有上门之理,只不过是正好路过罢了。

穿过了乌衣巷,继续一路往北走了约莫半个小时,终于到了朱雀街的太平里,贾环在此买了一座小宅子,共花费了两百两银子,宅子不算大,但分为前后两进,有五六间房,正好铁虎和石头住前面,他和平儿主仆则住在后宅。

话说贾环当年初到金陵时,第一件事是给赵姨娘修坟,第二件事便是买房落户,如今他的户籍已经落在这座小宅上了,学籍是随着户籍的,也就是说,贾环以后直接在应天府这里参加乡试就行了,不用再赶回北京城一趟。

不过,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而最新一届的乡试已经在去年八月举行过了,那时贾环还在孝期,所以错过了,如无意外,得再等两年之后才会有乡试。

当然,贾环也不急,淡定得很,毕竟两年之后他才十五岁,纵观整个大晋,十五岁的举人着实也不多见。

且说贾环等人到了宅子前,将行李,主要是好几大箱的书籍搬进去,然后把租来的马车打发走。

终于搬进新家,最雀跃的自然要数俏平儿了,跑前跑后地布置收拾,哼着小曲,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贾环见状,既高兴又感慨。

正所谓:时危见臣节,板荡识诚臣。患难见真情啊!

想当年自己身边的婢仆小厮,只有平儿无怨无悔地跟着自己“放逐”到金陵,从那一刻起,贾环便她当成自己的女人,当成自己可以相濡以沫的亲人了。

平儿虽然是个婢女,但自小在王家和贾家这种高门大户服侍主子,条件自然是相当优厚的,说是锦衣玉食也不为过,所以难为她陪着自己在简陋的草庐中住了两年多,连洗衣做饭这些粗活都干了。

“三爷你作甚?快放下,让婢子来吧。”平儿见到贾环拿着鸡毛掸子打扫书架,连忙跑过来夺下。

贾环只好又去铺床,平儿立即又一惊一乍地跑过来嗔道:“三爷是主子,怎能干这铺床的活。”

贾环笑道:“主子也得干活啊,更何况你一个人包干,得干到什么时候,要是累坏了,我岂不心疼!”

平儿脸上一热,心里却是甜丝丝的,一边推贾环的后背,一边柔声道:“好祖宗,你出去顽会儿吧,有这份心就得了,婢子还怕你越帮越忙呢。”

贾环笑言:“怎么可能,也太瞧不起你家三爷了,也罢,我自己收拾书籍总行了吧?”说完便打开箱子收拾书籍。

平儿见状也不好再阻拦,只是心里是暖洋洋的受用。

这两年多,贾环已经把林如海当年给他的三箱书籍、笔记、心得体会都读完了,而且自己也写了不少读书笔记,再加上这几年收集到的书籍、地图和邸报等,足足有七八箱之多,所以花了近两个时辰才全部收拾完,将靠墙的书架塞得满满当当的。

这时平儿也基本把后院收拾得差不多了,净了手给贾环沏来一杯茶,问道:“三爷饿了吗?我给你做饭去。”

贾环连忙拉着她的手笑道:“我还不饿,忙了一天了,平儿姐姐你好歹也歇一会,刚才我已经吩咐虎子和石头上街买饭菜了,今晚就吃外卖,不煮了。”

平儿此时还真的有点累了,闻言便坐下来歇了一会,而贾环则继续整理他的书籍,这两天他准备去一趟扬州,把林如海那些笔记书籍等还回去。

约莫半个时辰左右,石头这小子果然打包了饭菜回来,还带回来一份邸报,并且一进门便嚷道:“完蛋了,沈阳和辽阳也失守了,辽东经略袁宏泰**殉国。”

贾环闻言急忙接过邸报打开来看,只见头条果然是沈阳和辽阳失守,不由心中微沉,辽阳和沈阳一失陷,那么整个辽河以东都被后女真人收入囊中了,袁宏泰此人精明强干,忠义节烈,可惜却不擅长用兵,最终丢了辽沈,也把老命都丢了,真可歌可泣,可悲可叹也!

话说乾盛五年二月,辽东经略杨高率二十万晋军增援辽东,试图进攻金国都城赫图阿拉,结果在撒尔浒惨遭大败,开原和铁岭相继沦陷,杨高率残兵退守辽阳和沈阳。

此后朝廷把杨高召回下狱问斩,改派兵部左侍郎熊廷百接替辽东经略一职,这个熊廷百行事稳重,到了辽东后并不急于反攻,而是收集残兵,加固城防,并且大肆屯田,修建了大量的堡垒。

熊廷百这种步步为营的打法很快就收到了奇效,士气正旺的女真军队在坚城壁垒前撞得头破血流,努尔哈赤眼见寻不着破绽,只得悻悻地退兵了。

本来新败之下,熊廷百这种先固守后反攻的战略是正确的,奈何大晋满朝文武都觉得憋屈,泱泱大国竟然败给小小的金国,那还了得,必须把面子和里子都尽快捞回来,所以纷纷弹劾熊廷百畏战不前,花了一年多时间,还有大量的军饷,竟然没有收复失地。

这个时候,不管是乾盛帝,还是太上皇康平帝都有点沉不住气了,特别是太上皇康平帝,此人本来就是个好武功的强势帝皇,他在位的时候四夷驯服,包括努尔哈赤也曾亲自来京进贡,跪倒在他面前称臣,如今努尔哈赤竟然敢举兵反晋,试问他如何忍得?

所以大臣们弹劾熊廷百的奏本一上,朝廷立即就免了熊廷百的职务,改派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袁宏泰出任辽东经略。

袁宏泰此人精明强干,当初就是康平帝的心腹僚臣,此次出任辽东经略,自然也是康平帝力推上去的。

袁宏泰估计也是表现心切,到了辽东后便立即抛弃了熊廷百的策略,转防守为主动出击,结果连吃败仗,再加上擅自收留降兵,结果中了里应外合之计,把沈阳给丢了,只能率残兵匆忙退守辽阳。

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倾力来攻,袁宏泰终究抵挡不住,在城破之前引火**,以身殉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