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133章 多事之秋

红楼从庶子开始 第133章 多事之秋

作者:陈证道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2:23:14

第133章 多事之秋

第133章 多事之秋

宁荣二府东西相对,屋舍连绵,轩峻奇丽,占地面积极广,甚至自成一条街,当初林黛玉初来乍到时便被此等气派震撼过。贾家一门两国公,是何等之荣耀,何等之风光,难怪当初的金陵四大家族会以贾家为首。

然而,此时在绵绵秋雨的笼罩下,宁荣二府却显得有些暮气沉沉。朱漆大门紧锁,往日值守在门外耀武扬威的数十豪奴均销声匿迹了,东边的宁国府甚至连牌匾都已摘掉,门前两尊威武的石狮子也用布曼掩盖,显得不伦不类,透着一股不祥。

再看西边的荣国府,敕造的牌匾倒是还在,不过门前的数十豪奴同样撤掉了,三尺大的灯笼也换成了小的,比过往低调了许多。

偶尔从门前路过的行人,眼看如此形景,无不纷纷摇头,正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自大晋开国以来,贾家也风光了八十多年了,历经五代人,福泽也差不多走到尽头了吧。

事实上,此刻宁荣两府上下均惴惴不安,东府大爷贾珍由于受王仁父子案的牵连被削去了祖爵,发配海疆,今日才刚起程出发。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圣心难测啊,天知道皇上会不会一怒之下,把荣国府也一并撸了?若真如此,那贾家就真的彻底玩完了。

贾政作为荣国府的实际当家人,近日更是坐卧不安,行事更加谨小慎微了,并且严令两府的子侄均要保持低调,生恐行差踏错,招来覆门之祸。

贾家作为旧勋贵集团,自然是站在太上皇这一边的,如今虽然是太上皇占尽上风,但贾府的形势却更加危险了,因为乾盛帝正在气头上,少不得拎两家出来撒气,偏生王仁又正好撞在抢口上,这不,贾珍就倒霉被牵连上了。

秋雨沙沙地下着,四面的屋檐源源不绝地往天井中淌着水,形成了四面雨幕。荣禧堂上,贾政满脸愁云地来回踱着步,他本是个中平之姿,读书一般,做官也一般,古板迂腐,没有过人的政治智慧和手腕,如今家族中有人出事,他便开始慌神了。

此时,贾琏和贾蓉二人走了进来,身上的衣服物都被雨水打湿了,后者扑通地跪倒在贾政面前,哭泣着道:“侄孙刚送完父亲出城,本欲陪他老人家一同共赴海疆的,可是父亲忧心家中无人照料,便把侄孙赶回来了,如今家中乱成一团糟,爷爷(贾敬)又只管修道,不闻世事,接下来侄孙该怎么办,还请叔爷明示。”

贾政叹了口气道:“我当初是怎么劝你父亲的,总不听,如今把祖宗用性命换来的基业都败没了,再哭又有什么用呢,回去把府里的下人,该遣散的都遣散了吧,只留下身边日常服侍的,收拾一下都搬到这边府来暂时挤一挤,虽说皇上没有旨意,但东府的宅子还是主动上交为好。”

贾蓉闻言瞬时如五雷轰顶,心里暗暗叫苦不迭,其实父亲贾珍被发配海疆,他是不惊反喜的,尽管祖上的爵位被削掉有点可惜,但相比于能够脱离这个暴君一般的父亲,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贾珍一走,他在东府里就能唯我独尊了,再也不用在贾珍的淫威下瑟缩发抖了。

然而,现在贾政让他遣散奴仆,把宅子上交给朝廷,日后连住的地方都要寄人篱下,还怎么唯我独尊?还怎么自由自在地风流快活?苦也!

贾政见贾蓉不出声,便知他舍不得,面色一沉道:“蓉哥儿,这个时候保命要紧,可别犯迷糊了,等到皇上下旨,只怕最后连家俬细软都保不住。”

贾蓉闻言不由出了一身冷汗,连忙道:“叔爷所言极是,侄孙这就回去照办。”说完急急退了出去。

贾政看了一眼垂手站立的贾琏,问道:“你岳父和妻兄动身了吧,负责押送的军卒可都打点好了?”

贾琏黯然点了点头道:“都打点好了,还有两名忠仆随同,路上应该不至于吃苦头。”

贾政叹了口气道:“尽管你岳叔父王子腾升了,这次又有驱逐鞑子之功,但是王家却得罪了皇上,伱以后做事要谨慎,同时约束好府里的下人,不能违法乱纪,以免重蹈你珍大哥的覆辙。”

贾琏连忙点头称是,这时,管家赖大却匆匆忙忙地走进来道:“老爷,忠顺亲王府来人了。”

贾政不由愣了一下,贾府跟忠顺亲王向来没有交集,为何突然派人上门来?而且现在还下着雨,莫非有什么紧要之事,连忙道:“快请!”

贾琏急忙从后门退了出去,片刻,一名中年男子便被带了人来,正是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姓邓,名世贤。

贾政不敢怠慢,连忙命人看座上茶。这位邓长史也不客气,坐下便抿了一口茶水,淡笑道:“金骏眉,好茶,似乎比王府里的还要好一些。”

贾政心里咯噔一下,忙道:“邓大人说笑了,市井俗物,如何比得王府里的佳品,邓大人要是喜欢,回头带些回去喝。”

邓长史摆手道:“那倒不必了,下官此来,并非擅造贵府,而是奉王命而来,有一事相求,敢烦贾大人作主,不仅王爷领情,下官也是感激不尽。”

贾政闻言心下纳闷,连忙道:“不敢当,邓大人既是奉王命而来,不知王爷有何见谕?还请明示,贾政好遵谕承办!”

邓长史皮笑肉不笑地道:“不劳承办,只需贾大人一句话就行了,王府里有个唱小旦的琪官,大名叫蒋玉菡,一向在府里好好的,但近来却突然不见了,下官四处寻访不得,恰好听说他近日跟贵府衔玉而生的那位令郎十分亲厚,常有来往。

下官琢磨着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所以就禀明了王爷,王爷亦说了,若是别的戏子,一百个倒也罢了,只是这个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得他老人家之心,竟断然少不得此人。所以还请贾大人转谕令郎,把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之念想,二则下官也可免去操劳寻觅之苦。”

贾政一听,不禁又惊又怒,如今这形势他正害怕惹事,结果怕什么就来什么,这不俏的孽障招惹谁不好,竟然招惹了忠顺亲王,这是分明是要坑家败业啊,立即喝道:“来人,去把宝玉叫来!”

此刻贾母的屋里,一屋子的女人正在那哭哭啼啼呢。

刚送走了丈夫贾珍的尤氏,想到日后无依无靠,正哭得伤心,儿媳妇秦可卿在旁边边陪着,还有就是王熙凤,父兄均被流放了,娘家也被抄没了,此刻正哭得是天昏地暗的,王夫人和史老太君也跟着抹了几滴眼泪。

这气氛让贾宝玉郁闷极了,这时一名婢女却进来道:“老爷派人来叫宝二爷去一趟。”

贾宝玉登时吓得一个激凌,这几日接连下雨,他便借口不去上学了,在家里厮混着,如今听闻老子叫人,顿时便慌了神。

贾母向来溺爱贾宝玉,闻言也担心宝贝孙子挨训,便问道:“老爷找宝玉何事?”

那婢女摇头道:“奴婢也不清楚,好像是有客人来访。”

贾母和王夫人闻言均松了口气,因为有客人来访时,贾政经常会让贾宝玉出去作陪,这次应该也是,便催促贾宝玉快去。

贾宝玉这时也淡定下来,取了雨具,一径到了荣禧堂,结果见到老父亲面色黑得如炭,登时吓得打了个哆嗦道:“老爷找孩儿何事?”

贾政厉喝一声:“该死的孽障,你在家不读书便罢,为何做出此等无法无天之事,那琪官是忠顺亲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逗引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

贾宝玉心神一震,硬着头皮辩道:“孩儿实不知此事,也不认识什么琪官,何来逗引一说?”

一直冷眼旁观的邓长史禁不住冷笑道:“公子也不必狡辩遮掩了,既然不认识琪官,那你腰间的红汗巾子又从何处来?”

贾宝玉的脸刷的一下子全白了,他此刻腰间所系的汗巾子,正是那晚聚会时和蒋玉菡交换的,没想到竟然让邓长史一眼认出来了。

原来自从那日聚会后,贾宝玉和蒋玉菡“情投意合”,还经常有往来,关系的确十分紧密,至于紧密到何种程度就不得而知了。

在贾政严厉的逼视下,贾宝玉早已心胆俱寒,那里还敢隐瞒,便吃吃地道:“听说蒋兄在东郊离城二十里的檀香堡买了几亩地和几间屋舍,或许在哪里也未可知。”

邓长史闻言笑道:“既然公子如此说,一定是在那里了,我且去找,若找到便罢,若找不着,还来请教。”说完便传身离开。

贾政喝令贾宝玉不许动,黑着脸把邓长史送了出府,回来后便命人把贾宝玉给绑在板凳上,抄起板子便狠打起来。

啧啧,这一顿狠揍可把贾宝玉给揍惨了,鬼哭狼叫,屁股皮开肉绽,要不是闻讯赶来的王夫人和贾母阻止,估计大脸宝就要被活活打死了。

王夫人眼见儿子连命都被打没了半条,哭得撕心裂肺的,贾母又痛又气,狠狠地训斥了贾政一顿,还命人收拾行李,以离开贾府相威胁,逼得贾政跪下来认错才作罢,最后命人把奄奄一息的贾宝玉抬走救治。

贾政这时也后悔下手太重了,跌坐在太师椅上,想起自己已年近半百,长子英年早逝,次子贾宝玉虽衔玉而生,却是个空有皮囊,不思进取的废物,而纵观贾家年轻一辈的子侄,也没有一个是成器的,一时间不由悲从中来,看着窗外的秋雨喃喃地道:“真是个多事之秋啊。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难道我贾家的气数真的尽了?”

“老爷!老爷!”管家林之孝这时冒着雨急急跑进了荣禧堂。

贾政如今就像惊弓之鸟,生恐又有什么祸事发生,骇然站起来急问道:“又发生何事?”

林之孝却喜气洋洋地道:“好消息,环三爷夺得院试头名,小三元啊!”

贾政不由松了口气,内心一阵激动,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好,环儿争气!争气啊!”

贾政原本是个迂腐古板之人,在子女面前总是一副严厉的样子,不斥责就算好了,从来没有过赞美之词,如今贾家流年不利,刚刚又差点失手把贾宝玉打死,正是后悔和伤心失望之际,突然听闻贾环取得院试案首,连下三元,惊喜激动之下倒是忍不住脱口称赞。

这时贾政显然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轻咳一声正容道:“是谁带回来的消息?对了,环哥儿几时回府?”

林之孝答道:“环三爷身边的小厮金树回来报的信,环三爷还有应酬,估计还得几天后才会回府。”

贾政闻言捋须点头道:“过了院试便是秀才了,有了功名在身,是该结交一些同年好友,对日后进入官场也大有裨益,嗯,在公中取一百两银子,让金树带去给环哥儿,与人交往少不得请客吃酒,叮嘱他万不可抠抠搜搜的,丢我贾家的脸面。”

林之孝笑道:“好的,还是老爷您想得周全,奴才这就去办。”

“去吧!”贾政挥退了林之孝,转身在堂前的大鼎中,恭敬地上了一炷香。

烈祖烈宗保佑啊,我贾家终于又出一位读书种子了,比珠儿还要优秀,珠儿十四岁中得秀才,环儿不及九岁便中得秀才,而且还是连中小三元,纵观整个大晋也是前无古人的,天可怜见,我贾家气数未尽也!

贾宝玉被打,以及贾环中得院试案首的消息很快就在整个贾府传开了,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入秋后,林黛玉的气疾又犯了,紫鹃将一碗药端到她的面前,欲言犹止。林黛玉咳了两声,有气无力地道:“怎么了?”

紫鹃轻声道:“没什么,姑娘喝药要紧。”

林黛玉本来就是心思重之人,闻言便把药碗放下,赌气不喝了。

紫鹃只好道:“听说环三爷中了院试头名。”

林黛玉不由一喜道:“这是好事,为何又吞吞吐吐的……咳咳咳!”

林黛玉一激动,竟剧烈地咳嗽起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