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诸天:从知否宰执天下开始 > 第21章 《送宥阳长柏序》

第21章 《送宥阳长柏序》

第21章 《送宥阳长柏序》

一晃,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逝。

清晨,微风轻拂,不冷不热的天气让人心底愉悦。

“姐夫贵为当朝状元,不知有什么礼物送给我们啊?”

“要是不给,就不让进!”

“对对!”

盛府中门大开,楚鸿着大红色喜服,身旁则是弟弟、亲戚、家族子弟,也有【江南七子】这样的好友,有雎阳书院里的同学,这些都是前来庆贺壮行的人。

中门,盛华兰的庶弟盛长枫和盛墨兰、盛如兰、盛明兰这三个妹妹正堵在门口要礼物。

不过,年纪最小的盛明兰望上去到底是有些胆怯,东张西望的眼神里既有期许,也有犹豫。

楚鸿一身大红色喜袍望着众人,笑呵呵的示意亲信不暮上前送礼,盛长枫送了字画,几个妹妹送的都是玉镯子。

楚鸿又亲自拿起一幅数米长的字画送给没有拦门的盛长柏,这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相比于盛长枫手里的名家字画,楚鸿手里这幅明显是亲手所书,看起来也没有名家精髓。

不过,盛长柏可是嫡长子,又是盛华兰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楚鸿送的亲笔字画怎会简单,不少人也都好奇的望了过去。

“《送宥阳长柏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无积书,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宥阳盛氏长柏,流辈甚称其贤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谓余勉乡人以学者.”

“嘶学子求学之艰,求学之诚尽在此处,千古流芳之作啊!”

“真是道尽了我等寒门学子求学之心啊!”

“状元郎大才啊!”

“真不愧是【江南凤雏】啊!”

“长柏兄有着如此这般的兄长,不日怕是将名扬天下啊!”

楚鸿看着惊讶而又羡慕的举子秀才,倒也不觉意外。

这《送宥阳长柏序》的原版乃是《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这种大佬是真正苦读诗书过来的,其间感悟描绘起来可谓是入木三分,论对学子求学艰辛的描写可是独一档的存在。

这样的文章,千古流传也仅是寻常的事情,天下书生会不自觉的将这篇文章引为经典,作为作者的自己自然也将再次彻响天下,盛长柏的名字在里面提了一嘴,也可以喝到一点汤。

毕竟,这可是“原创”。

而这,也是楚鸿准备的仕林养望的杀招。

随着《送宥阳长柏序》的不断发酵,他但凡人设不崩塌,声望就会越来越高。

盛长柏望着这幅极为贵重的字画,当即想要拒绝,可望着“宥阳盛氏长柏君则”这一句话,以及楚鸿示意他收下的神情,终究没有拒绝,心里激动的收起字画,躬身行礼。

“则诚多谢兄长鼓舞,他日定当苦学,不负兄长厚望,金榜题名!”

“好,长柏,为兄等你金榜题名,他日再为你庆贺!”

楚鸿潇洒一笑,带着亲朋大步踏入中门,迎接新娘。

……

“起轿!”

随着媒婆的嗓叫,稍微有些寂静的扬州城瞬息间便热闹起来。

楚鸿骑着高头大马,楚家的仆从抬着八抬大轿,鼓乐队伍敲着喜庆的鼓声,一行人从旁边热热闹闹热闹的跟着。

而在人群中间,则是源源不断的盛家仆从,他们或挑或抬,或抱或提,带着盛华兰的嫁妆从盛家出发,一路跟在迎亲队伍的后面,一箱箱的丝绸、绸缎、金银、玉器、桌子、椅子、瓷器、字画、梳妆台、柜子,数都数不尽.一路绵延长须,前面一部分仆从已然随着新郎官楚鸿到了楚家,后面的人甚至都没有从盛家出来,嫁妆绵延十里,红花不断。

这是真正的十里红妆,也是大周朝的婚嫁特色之一。

大周朝有两个婚嫁特色,一个是嫁娶服饰礼制,一个是高到无法估量的丰厚嫁妆。

一般来说,大周朝男低娶女高嫁,但总有男高娶女低嫁的情况。如此,慢慢的在礼制上也就形成了两种情况。

男低娶女高嫁,男子着大红色喜服,女子则着绿色缀饰华服。

反之,男高娶女低嫁,男子高娶则着绿色喜服,女子着红色华服。

在这个世道,女子的地位实在太低,要是嫁的丈夫不好,更是有可能被休妻。

如此,女子要是嫁错郎,一生也就毁了,不少女子更是被虐待。

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女方被虐待其实并不是最令人担忧的缘故,真正令人担忧的其实是休妻。

女方一旦被休妻,女方家族肯定为此蒙羞。

也因此,丰厚嫁妆的风俗习惯慢慢形成。

如果女子的嫁妆足够丰厚,一生都在花自己的嫁妆,不花夫家的钱财,就算是夫妻情感不好也不至于被虐待,夫妻就算是感情不好,女方也不花费夫家的钱财,夫家也不至于休妻。

这,其实也是另一种的花钱买平安的方式。

不过,到底是有夫妻的名义,也有夫妻之实,这种类型的花钱买平安和真正的花钱买平安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丰厚嫁妆本质上是女方让步后退求平安,慢慢的自然也形成了潜规则,夫家不得挪用女方嫁妆,否则就是无能的表现,一旦传开会被人们唾弃。

所以,女方丰厚嫁妆买平安本质上钱财是在自己手里,以后也是供养自己,而真正的买平安更倾向于抢劫钱财,两者大不一样。

就结果而言,丰厚嫁妆这一风潮的出现无疑使得休妻这一情况大大减少,女子依靠嫁妆往往也能一生衣食无忧。

不过,丰厚嫁妆也只能对付要脸的人,要是遇到不要脸的夫家,女方手里的嫁妆说不定会被挪动,女子一生到底能不能富贵其实也得看夫家。

毕竟,有些人确实脸皮厚,硬生生愿意顶着一生被人看不起的标签也要挪用女方的嫁妆填补钱财上的亏空。

而且,就算是真的挪用嫁妆,夫家挪用嫁妆的消息到底能不能真正的传出去其实也是个未知数。

这一点,更多的就看夫家的势力和女方娘家势力的差距,如果女方娘家势力比男方低太多,那大概率是不了了之。

饶是如此,有不少的弊端,但也不能忽视丰厚嫁妆的带来的优势,那是一种道德上的制高点,因此丰厚嫁妆潮流也慢慢形成。

迎亲的道路很慢,却也很快,一行人浩浩汤汤的从通判府到知州府,热闹非凡。

到了楚家,在楚家耆老的主持下,楚鸿和盛华兰牵着绣球叩拜苍天、父母、夫妻对拜,又是各种各样的礼仪.不过,让参加宴会的人比较惊骇的是,江苏布政使,这位放在古代堪比诸侯的人物竟然也抽空来喝了一杯喜酒,随行高官无数,一个个都是震一震就可以使扬州发抖的人物。

而韩章韩阁老也亲自让人从汴京送来贺礼,那是三位三品大员,特意请假赶来喝喜酒。

各地韩系官员,包括汴京为官的官员也或多或少让人千里迢迢的送来些许礼物,这些礼物的珍贵与否先不谈,就这份送礼物的态度就足以让人震撼。

午时,一身喜袍的楚鸿遇到了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并不觉得奇怪的人——顾廷烨!

前段时间,顾廷烨的外公白老太爷逝世,那是一位极为富足的盐商,在汴京也有些许背景。

如果按照常态,白老太爷去世后肯定得风风光光的大办特办,扬州官员也愿意给一个面子去参加。

可惜,他遇到了喜事,而且是楚鸿的喜事。

不出预料,白家选择低调埋葬白老太爷,等到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再以衣冠冢再下葬一次。

白老太爷的逝世在扬州没有掀起半点水花。

楚鸿在汴京期间也数次与顾廷烨有过交流,甚至好几次一起吃过饭,双方勉强也算得上熟人,他知道顾廷烨这一次到扬州是为了白老太爷的家产。

不过,因为是喜事,楚鸿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热情的邀请顾廷烨喝了喜酒,又让顾廷烨有事说话,在这扬州地界,楚家的话还是很管用的。

顾廷烨大概是刚刚到扬州没多久,不清楚扬州的实际情况,一切小心谨慎为主,也不敢胡乱行事说话,吃了两杯喜酒就走了。

深夜楚鸿轻轻踏入新房,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身体里无边的怒火和血液里沸腾的江海,笑呵呵的牵开盛华兰的头盖。

“呼!”

灯灭。

“娘子,咱们歇息吧!”

“嗯哼.”

凹凸有致,柔软温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