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蜀汉 > 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橹!

蜀汉 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橹!

作者:雨落未敢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8:04

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橹!

刘禅收网之后,朝堂之上风云变幻,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席卷了洛阳城。

他坐在龙椅之上,眼神坚定而冷酷,当即命令钟会带着禁军前去洛阳各世家府邸抄家。

钟会,这位本出身于世家的将领,此刻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皇帝这一命令,无疑是让他自绝于世家,从此彻彻底底地只能做个孤臣。

钟会走出宫殿,夜色已深,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泛着幽幽的冷光。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他本是世家子弟,深知世家之间的蟠根错节,也明白这一举动将会让他在世家中孤立无援。

但想到自己的家族,想到那荣华富贵,想到自己未来的前程,这一点痛苦,又算得了什么?

他很快便率领禁军来到了洛阳颍川陈氏府邸。

陈府,这座巍峨的府邸,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沉静。

钟会派兵将陈府团团围住,铁甲森森,长矛如林,禁军们个个神情肃穆,严阵以待。

“开门,否则要强攻了!”钟会派人喊话,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很快,院门缓缓打开,一阵冷风夹杂着紧张的气息扑面而来。

钟会一挥手,当即让禁军冲进去。

然而,就在禁军还没进去的时候,一个身影匆匆从府门内走出。

那是陈泰,颍川陈氏的嫡系子孙,他身着华服,面色苍白,眼神中既带着恨意,又带着一丝哀求。

陈泰看着钟会,嘴唇微微颤抖,声音低沉而沙哑:“谋逆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和我家人无关。钟会,你我曾是朋友,你何忍如此?”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那是对友情的绝望,也是对家族命运的担忧。

钟会却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波动。

他深知,此刻的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

他缓缓开口,声音坚定而冷酷:“谋逆之罪,该株连九族。陈泰,你身为世家子弟,却背叛朝廷,罪不可赦。我钟会虽然出身世家,但更忠于皇帝,忠于大汉江山。你休要再多言,速速让开!”

陈泰闻言,身体猛地一颤,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改变钟会的决定,也无法拯救家族的命运。

他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睁开眼睛,看着钟会,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钟会,你今日之举,必遭天谴!我陈家世代忠良,却落得如此下场,实乃天不公!”

钟会却只是冷冷一笑,眼神中闪过一丝嘲讽:“天公不公?哼!陈泰,你背叛朝廷,还敢言天公不公?你速速让开,否则休怪我无情!”

你陈泰的世代忠良,是对大汉,还是逆魏?

陈泰闻言,身体再次一颤。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改变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禁军冲进陈府。

他转过身,看着那座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府邸,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和绝望。

此刻的陈府内,一片混乱。

家人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有的试图躲藏,有的试图反抗,但都被禁军一一擒获。

哭声、喊声、哀求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陈府。

钟会站在府门外,冷眼看着这一切。

他的心中虽然有些不忍,但他知道这是皇帝的命令,也是他自己的选择。

他必须忠诚于皇帝,忠诚于大汉江山。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

就在这时,一个禁军将领匆匆走来,向钟会禀报:“大人,陈府已经搜查完毕,所有家眷都已擒获,请示下如何处置。”

钟会闻言,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冷酷:“按照陛下的命令,谋逆之罪,株连九族。将陈府所有人全部押往天牢,听候发落。”

禁军将领闻言,立即应声而去。

钟会看着陈府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他知道,这一举动将会让他在世家中彻底孤立无援,但他也明白,这是他的选择,也是他的命运。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转过身,率领禁军继续前往下一个世家府邸。

夜色渐深,洛阳城的街道上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沉闷的气氛。

钟会带着禁军穿梭在街道之间,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冷酷而坚定。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关乎命运和忠诚的考验。

而他们,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一切。

各地与徐州曹真勾结的世家,如同秋日里最后几片顽强的落叶,虽紧紧攀附着枝头,却终究难逃凋零的命运。

在这半个月内,汉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势不可挡地席卷而来,将那些世家一一铲除。

这些世家,曾几何时,凭借着权势和财富,在徐州地界上呼风唤雨,如今却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汉军将士们,身披铁甲,手持长矛,眼神坚定如炬,步伐沉稳有力。

他们如同天兵天将下凡,所向披靡。

每当遇到世家部曲的负隅顽抗,汉军将士们总是毫不畏惧,冲锋在前,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敌人击得溃不成军。

那些世家部曲,虽也勇猛善战,但在汉军天兵面前,却显得如此不堪一击,仿佛只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曹真,这位占据大半个徐州的枭雄,此刻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的后勤几乎断绝,粮草匮乏,军需物资难以为继。

世家运送的粮草,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为了扩充军力,他不得不征用当地百姓,将这些无辜的民众强行拉入战场,充当炮灰。

然而,这些由百姓扩充而来的大军,虽然人数众多,却缺乏训练,装备简陋,随时都有断粮的危险。

他们眼中闪烁着恐惧和不安,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

曹真站在徐州城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他的脸庞略显消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无助。

他深知,自己目前的处境极为艰难,既要应对汉军的猛烈进攻,又要解决后勤的燃眉之急。

而突破汉军的防守,更是如同登天一般困难。

他心中不禁暗自叹息,难道自己真的就要这样一败涂地吗?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城楼上的宁静。

一名探子满身尘土,气喘吁吁地跑了上来,跪倒在曹真面前,颤声奏报道:“启禀大都督,汉国英国公赵云率领汉军精锐,正朝着徐州城而来,兵势汹汹,势不可挡!”

曹真闻言,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惊恐和不安,仿佛看到了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

他深知,赵云乃是汉军中的佼佼者,勇猛无比,智勇双全。

如今他亲自率领汉军精锐前来,无疑是对自己致命的打击。

曹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明白,此刻自己不能慌乱,必须尽快做出决策。

他环视四周,只见城楼上的将士们也都神色紧张,窃窃私语,士气低落。

他心中暗自思量,如何才能振奋军心,抵御赵云的进攻呢?

片刻之后,曹真终于下定决心。

他大声喊道:“来人啊!传令下去,召集所有军士,准备守城!命各地大军汇集徐州,准备合围赵云!我们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将赵云歼灭于此,才能打开局势!”

他的声音虽然洪亮,却难掩其中的颤抖和不安。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决绝和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他知道,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较量,自己必须全力以赴,否则就将一败涂地。

随着曹真的命令传达下去,徐州城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忙碌之中。

将士们纷纷整装待发,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激战。

城楼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为将士们助威呐喊。

而城外的原野上,汉军精锐正在快速逼近,尘土飞扬,杀气腾腾。

赵云身骑白马,手持长枪,一马当先,率领着汉军精锐朝着徐州城疾驰而来。

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无与伦比的英勇和霸气。

他的脸庞略显黝黑,却更显得坚毅和果敢。

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蔑视。

他深知,这场战斗对于自己来说意义重大。

不仅要歼灭曹真的有生力量,还要振奋汉军的士气,为接下来的战斗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环顾四周,只见汉军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随着距离的拉近,赵云高声喊道:“将士们!前方就是徐州城,曹真就在我们眼前!我们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徐州城,歼灭曹真!让我们的战旗飘扬在徐州城的城楼上,让我们的英名永载史册!”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充满了激励和鼓舞。

汉军将士们闻言,纷纷高声呼应,士气更加高昂。

他们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做好了为胜利而战的准备。

此刻的徐州城,已经陷入了一片紧张而肃杀的氛围之中。

城楼上的曹真,看着越来越近的汉军精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他深知,自己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恶战。

然而,他却没有丝毫的退缩和畏惧,而是坚定地站在了城楼上,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他暗暗发誓,无论结果如何,自己都要拼尽全力一战。

即使身死道消,也要让汉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决绝和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与徐州城共存亡的准备。

随着汉军的逼近,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即将拉开序幕。

徐州城的命运,曹真的生死存亡,都将在这场战斗中揭晓。

双方很快围绕着徐州城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

晨光初破晓,战鼓雷动,震天响地,仿佛预示着这一日的战事将异常惨烈。

赵云率领的汉军,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地向徐州城发起冲击。

他们有备而来,各种攻城器具层出不穷,云梯、冲车、投石机,应有尽有,且威力巨大。

赵云身骑白马,身披银甲,手持长枪,屹立于军阵之前,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透射出坚定的战意和必胜的信心。

他高声呐喊,激励士气:“将士们,今日我们定要攻破徐州,擒拿曹真,为汉室立下赫赫战功!”

汉军将士们闻言,士气高涨,呐喊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徐州城的水晶宫都震裂。

城楼上,曹真面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焦虑。

他身着铠甲,手持长剑,不停地指挥着守城的魏军。

然而,面对汉军如潮如浪的攻势,魏军显得力不从心。

投石机掷出的巨石如雨点般落下,砸得城楼摇摇欲坠;冲车一次次地撞击着城门,使得城门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崩裂开来。

魏军将士们死伤惨重,士气低下,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恐惧和绝望。

不过一日而已,徐州城便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曹真心急如焚,他深知若再这样下去,徐州城必破无疑。

他只得寄希望于各地的大军能够及时合围过来,歼灭赵云所部。

他不断地派出信使,催促各地的援军火速前来增援。

然而,徐州各地的局势却并非如曹真所愿。

那些起义的“义军”,背后原本都是各大世家支持的。

如今,这些世家已经被汉军消灭得七零八落,没有了后续的支持,这些人焉有战力?

他们中的一些人,野心不大,看到形势不妙,便直接遣散部众,逃之夭夭。

他们或隐姓埋名,或投奔他乡,只求能保住性命。

另有一些人,野心勃勃,却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

他们深知自己无法与汉军抗衡,于是便开始劫掠一番,据地自守。

他们抢夺百姓的粮食和财物,修筑工事,企图凭借险要的地势和坚固的工事来抵挡汉军的进攻。

然而,他们的行为却激起了百姓的愤怒和反抗,使得他们的处境更加孤立无援。

还有一些聪明的人,他们审时度势,看到了汉军的强大和正义。

他们深知继续与汉军为敌只会自取灭亡,于是便开始改弦易辙,准备为汉国前驱。

他们主动与汉军联系,表示愿意投降并归顺汉国。

汉军对他们的归顺表示欢迎,并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待遇和地位。

在徐州城的攻防战中,汉军的攻势愈发猛烈。

赵云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冲到了城楼下。

他高举长枪,大喊一声:“冲啊!”

随即一马当先,冲向了城门。汉军将士们紧随其后,如潮水般涌向城门。

城楼上的魏军见状,纷纷放箭抵挡。

然而,汉军将士们勇往直前,不顾生死,用身体挡住了箭雨,为后续的部队开辟了道路。

赵云手持长枪,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

他的枪法凌厉无比,每一枪都刺向魏军的要害。

魏军将士们在他的攻势下纷纷倒下,无人能挡。

他一路冲杀到城门下,只见城门已经摇摇欲坠。

他大喝一声,用力一枪刺向城门。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城门应声而破。

徐州城在赵云面前,仿佛纸糊的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