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蜀汉 > 第865章 士族猖獗,魏烬复燃!

蜀汉 第865章 士族猖獗,魏烬复燃!

作者:雨落未敢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8:04

第865章 士族猖獗,魏烬复燃!

徐州城,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古城,如今却如同一片凄凉的废墟。

城墙班驳,裂痕纵横,仿佛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无尽的战火中苟延残喘。

夕阳的余晖无力地洒在城墙上,映出一片惨淡的昏黄,更添几分萧瑟与凄凉。

曹真,魏国最后的将领,他如同一枚坚韧的钉子,死死地钉在这座摇摇欲坠的城池之中。

他的身影高大而挺拔,尽管战袍已经破旧不堪,上面布满了战斗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如初,透露出不屈的光芒。

他的面容憔悴,胡须杂乱,显然已经多日没有好好休整,但那双眼睛,却如同燃烧的火焰,誓死守护着这片土地。

汉军早在数月之前,便已经将徐州城团团围住,但他们却并未急于攻城,只是围而不攻。

这漫长的围困,如同一条无形的绞索,紧紧勒住了徐州城的咽喉。

城中粮草日渐匮乏,已经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那些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只剩下寥寥无几的饿殍,他们眼神空洞,步履蹒跚,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在这绝望的境地中,魏军的日子更是难以为继。

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做出一些令人发指的事情。

徐州百姓,那些无辜的平民,竟被魏军做成了肉脯以供食用。

每当夜幕降临,城中便会传来阵阵凄惨的哭声,那是百姓们对命运无常的控诉,也是对魏军残忍行径的谴责。

然而,即便如此,肉脯也有吃完的时候。

城中的存粮已经所剩无几,士兵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他们开始怀疑,自己坚守在这座孤城之中,究竟是为了什么?

大魏皇帝曹叡已经兵败身死,魏都洛阳也被汉军所占,魏国已经灭亡了。

他们这些人,还坚守在这里,又有何意义呢?

这种怀疑和绝望的情绪,在魏军中迅速蔓延开来。

军心开始涣散,不少人都想要投降,一了百了。

他们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眼神中透露出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

“我们守在这里还有什么用?魏国都亡了,我们还能撑多久?”一个士兵低声说道,他的声音颤抖,充满了无助。

“是啊,投降吧,或许还能有条活路。”另一个士兵附和道,他的眼神空洞,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死亡的结局。

这些议论声,如同毒蛇一般,悄悄钻进了曹真的耳朵里。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愤怒和悲痛,他转过身,瞪大了眼睛,怒视着那些议论纷纷的士兵。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绝,仿佛要用这眼神来镇压住所有的动摇和背叛。

“谁再敢言降,格杀勿论!”曹真怒吼道,他的声音沙哑而有力,如同雷鸣一般,在城中回荡。

他的手中紧握着长剑,剑身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都会挥出,斩断那些动摇者的头颅。

士兵们被曹真的威严所震慑,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言语。

他们知道,曹真是一位铁血的将领,他绝不会容忍任何背叛和动摇。

然而,他们心中的绝望和恐惧,却并没有因此消散。

曹真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处的汉军营地。

他的眼神深邃而复杂,既有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他深知,自己坚守在这座孤城之中,已经毫无意义。

魏国已经灭亡,他再如何坚守,也只是徒劳无功。

然而,他的心中却有一股莫名的倔强在支撑着他。

他不愿意就这样轻易地投降,不愿意看到自己守护的城池落入敌人之手。

他宁愿战死在这座城池之中,也不愿意苟且偷生。

夜幕降临,徐州城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城中的火光星星点点,仿佛是黑暗中最后的挣扎。

曹真独自坐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星空发呆。

他的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寂寞,仿佛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他。

这时,一个士兵悄悄走了过来,他手中拿着一件破旧的战袍,轻轻披在了曹真的身上。

曹真转过身,看了看那个士兵,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感激。

“将军,您已经多日没有好好休息了,还是下去歇歇吧。”士兵低声说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关切。

曹真摇了摇头,他的目光依然坚定地望着远方。

“我不能休息,我要守在这里,直到最后一刻。”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决绝。

士兵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深知曹真的倔强和固执。

他转身离去,心中默默为曹真祈祷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的情况越来越糟糕。

士兵们一个个倒下了,他们的身体瘦弱不堪,眼神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便是曹真,都对坚守徐州城感到了无奈。

再如此守下去,又有什么意义?

就在这个时候,夕阳如血,洒满了古城的城墙,给这座被战火硝烟熏染得斑驳陆离的城池披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城外,尘土飞扬,一支汉军小队缓缓靠近,其中一名使者模样的人,手持节杖,身着残破的战袍,却依然保持着一份从容不迫的气度。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决绝,仿佛背负着某种重大的使命。

曹真站在城楼上,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疲惫。

连日的围城,已让他的兵力损耗严重,粮草也所剩无几。

就在这时,他瞥见了城外的汉军使者,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与不屑。

他以为,这不过是汉军又来劝降的把戏,当即准备下令,让守城士兵用乱石将这名使者砸死,以泄心头之恨。

然而,他犹豫了片刻。为何不用乱箭射死呢?

原来,经过连日的激战,城中的箭矢已经十分宝贵稀少,几乎被消耗殆尽。

每一支箭,都可能是守城士兵生命的延续,他不能轻易浪费。

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决定先看看这使者到底有何企图。

城下的汉军使者似乎察觉到了曹真的犹豫,他抬高声音,喊道:“我今日到此,非是劝降,还请将军赐见,有要事相商!”

他的声音穿透战火的喧嚣,清晰而坚定,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曹真闻言,脸上闪过一丝诧异。

不来劝降?

那你来干什么?

他心中充满了疑问,但还是决定谨慎行事。

他挥了挥手,示意守城士兵用吊篮将汉军使者拉上来。

吊篮缓缓升起,汉军使者站在其中,身形稳健,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深邃。

当汉军使者踏上城楼的那一刻,他环顾四周,见守城士兵个个面露疲惫,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他微微点头,似乎对这座城池的坚守表示赞赏。

然后,他转向曹真,开口说道:“此事私密,还请将军屏退众人,静室交谈。”

曹真闻言,心中更加疑惑。但他还是点了点头,示意身边的将领和士兵退下。

很快,城楼上只剩下他和汉军使者两人。曹真领着使者走向一间静室,室内简陋,只有一张案几和几把坐席。

他们相对而坐,气氛显得有些紧张。

汉军使者从胸前的口袋中掏出一卷羊皮,动作轻盈而熟练。

他双手捧着羊皮,递到曹真面前。

曹真接过羊皮,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绘制着城外汉军的布防图,每一个营寨、每一条道路、每一支军队的部署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曹真有些迷惑了,他抬头看向汉军使者,眼中满是疑惑和不解。

那使者见状,微微一笑,说道:“将军莫疑,我此举实有苦衷。我出身世家,世代为官,本应享尽荣华富贵。然而,如今汉国皇帝却排斥世家,意图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以此削弱世家的势力。此举无疑是在毁我世家千年根基,我等世家子弟岂能坐视不管?”

说到这里,使者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与不甘。

他继续说道:“我等世家,虽手握重权,但也深知天下大势。汉国皇帝野心勃勃,欲一统天下,若让他得逞,我等世家将再无立足之地。因此,我等决定助将军一臂之力,掀翻青徐之地,让汉国皇帝知晓,没有我世家的支持,这天下他坐不稳!”

曹真听着使者的诉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使者,只见他面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绝与智慧。

他的衣着虽然残破,但气质却非凡俗之辈可比。

曹真心中暗自思量:此人所言非虚,或许这真是我最后的希望了!

想到这里,曹真开口说道:“使者所言极是,我曹真也深知世家之力量。若得世家相助,何愁汉军不破?只是,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谨慎考虑。使者可有何计策或建议?”

使者闻言,微微一笑,说道:“将军放心,我等世家早已准备好了一切。只需将军配合,我等将暗中策应,里应外合,定能击溃汉军。至于具体计策,我等已备好详文,愿与将军共谋大计。”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递到曹真手中。

曹真接过密信,仔细阅读起来。

只见信中详细描述了世家的计划、策应的方式以及预期的战果。

曹真越看越激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

他抬头看向使者,眼中满是感激与敬佩。

他说道:“使者真乃天下奇才也!若得使者相助,我曹真何愁大事不成?只是,此事关系重大,我需与手下将领商议后再做决定。使者可愿暂留城中,以待消息?”

使者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将军所言极是,我愿留在此地,以待将军佳音。只是,此事需尽快决定,以免夜长梦多。”

曹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起身走到案几旁,提起笔来写了一封回信,交给使者带回。

然后,他吩咐手下将领将使者安顿好,并加强城防,以防汉军偷袭。

夜幕降临,城中灯火阑珊。

曹真坐在静室中,心中思绪万千。

他回想起使者的话语和密信中的内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期待。

他知道,这或许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只要能够得到世家的相助,他就有信心击溃汉军,守住这座城池。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来,在室内来回踱步。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守住这座城池,更是为了他的荣耀和梦想。

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拼尽全力一搏。

与此同时,城外的汉军营寨中也是灯火通明。

汉军将领们正在商议围城之策,却殊不知他们的布防图已经落入了曹真之手。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而这场战役的结果,将决定着这座城池和无数人的命运。

所谓师出有名,即便大魏皇帝已经兵败身死,但若要扯起魏国的旗帜,继续抗争,便需另立一位魏帝,以正名分。

在这乱世之中,寻找一位合适的帝王血脉,成了曹真心中的头等大事。

恰好,在徐州城中,还藏着一位曹魏的血脉,他便是太祖魏武帝的儿子,彭城王曹据。

夜色如墨,月光稀薄,徐州城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沉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才打破了这沉闷的寂静。

曹真身披铠甲,脚步坚定,带着几个亲信,悄悄地穿过了城中的小巷,直奔彭城王府而去。

彭城王府虽然依旧挂着王府的牌子,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府门紧闭,门上的铜环已经生锈,显得格外萧瑟。

曹真轻轻敲了敲门,连喊数声,才有人应声开门。开门的是一位老管家,他见到曹真一行,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随即便认出了曹真,连忙行礼道:“原来是曹将军,快请进。”

曹真点了点头,带着亲信们走进了王府。

王府内院,灯光昏暗,显得有些阴森。

他们穿过几道走廊,来到了曹据的寝宫。

只见曹据身穿一件锦袍,但袍子已经有些破旧,显然是久困徐州城,生活并不宽裕。

他坐在榻上,精神萎靡,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疲惫。

曹真见状,心中不禁一酸。他深知,曹据作为魏武帝的儿子,本应是享尽荣华富贵的,但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然而,他此行并非来感慨世事的,而是有要事相商。

他清了清嗓子,对曹据说道:“大王,末将曹真特来拜见。”

曹据闻言,抬起了头,看向曹真。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似乎不明白曹真为何会在这个时候来见他。

曹真见状,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大王,如今大魏皇帝已经兵败身死,魏国社稷危在旦夕。末将以为,若要拯救魏国,便需另立一位魏帝,以正名分。而大王作为武帝之子,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