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骂谁实力派呢 > 第742章 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第742章 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第742章 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这场泪洒宴会的剧情之后,《敕勒川》彻底走到了尾声。

高欢病重,叫来儿子高澄交代后事。

这段在历史上很有名,很多人惊叹于高欢的看人之准和城府之深,所以拍剧时也拍了这段,体现高欢的权谋水准,也侧面简单交代一下后续一些剧情人物的结局。

先说侯景,在高敖曹死后,他已经成了东魏河南地区的第一负责人。

这么说吧,如果说高欢是刘备,侯景就是关羽,不但在内部地位资历提高,还有单独的势力和地盘,实际意义的东魏集团第二人。

所以对于高家来说,侯景是内部的心腹大患。

有点高欢明白,继承人高澄也很清楚,所以面露忧色,高欢便指点儿子。

“侯景性情桀骜跋扈,在河南经营了十几年,树大根深,我在,他不敢动,但你不行,所以我死后,不要秘密发丧,密召慕容绍忠来,只有他才能对付侯景。”

“自当年尔朱兆败亡,慕容绍宗投降于我,我一直压着他不用,就是为了留给你,这样,他才会给你对你忠心。”

慕容绍忠前面也有出场,更偏向于谋士,跟尔朱兆混。

其给尔朱兆提了好多好主意,但对方不听,最后败给了高欢,当时很多观众都说猪队友带不动。

没看剧透的,还说慕容绍忠投奔高欢会有重用,结果这位一直没出场。

之前还有人曾疑惑,以为高欢不知道其才能,或者是顾忌他是反骨仔不信任,敢情在这等着呢。

高欢说完,剧里也用闪回加字幕的方式,大概介绍了侯景和慕容绍忠的后续。

高欢死后,侯景果然造反,后来高澄按照父亲的指示,派慕容绍忠前去对敌,侯景闻之大惊。

“谁叫鲜卑小儿把他派来的,难不成高王未死吗?”

之后慕容绍宗果然打败侯景,侯景带着八百残部南逃,搞出侯景之乱,直接导致南梁灭亡。

说完侯景,高欢又一一点评麾下重臣,告诉儿子哪些可以信任。

“厍狄干和斛律金,这两人在高车和鲜卑很有影响力,一个是宗亲,一个跟随我多年,性格耿直,必然不会背叛你。”

屏幕随之闪过两人结局,厍狄干在高欢死后,历任东魏太傅、太师、广平公、开府仪同三司,之后辅助高洋开国,任北齐太宰、章武王,一辈子忠心耿耿。

斛律金之后帮助高澄击退西魏,与儿子斛律光父子两代为北齐顶梁柱,深受历代君主信任,活到八十岁善终。

高欢又提到可朱浑道元和刘丰生,说这两个人是隔壁西魏,没有退路,可以信任。

而两人的结局也没说错,可朱浑道元后来是北齐名将,跟随高洋征讨异族,战功赫赫,获封扶风王。

刘丰生成就远不如前者,是在战场上兵败战死,但也验证了他的忠心。

之后,高欢又道贺拔焉过儿和潘乐都是朴实厚道的好人;韩轨性格耿直,没啥情商,对他宽厚一些;段韶性格仁厚,智勇兼备,咱们这些亲戚只有他可以付托军旅大事。

这几位也确确实实对北齐忠心耿耿,担任要职,出力颇多,功勋卓著。

【彭向乐心腹难得,以防护之】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个是说这个人功高盖主,不好琢磨,得防着点,还有一个说法是这个人是难得的心腹,应该爱护着点用。

大多数解释都是取自前者,而电视剧因为对于彭乐的塑造比较讨喜,所以稍微中和了一下。

“彭乐一向自恃功高,又在军中素有威望,之前还曾放跑过宇文泰,你尚年幼,其心思难测,所以得多多防备。”

从其结局来看,也说明高欢的话没毛病,彭乐晚年,动向不祥,被忌惮老臣的高洋所杀,说明高家爷仨都对他印象一般。

正史上,高欢一共就说了这么多人,基本上全中。

不过因为电视剧,所以多加了几个常出场的,主要还是交代一下人物结局。

其中,高洋也被高欢提到了:“你二弟虽然貌丑,但素来机敏稳重,是个可用的人才,我们高家人丁单薄,守江山少不了得力的宗亲。”

这段多多少少有点剧本美化,历史上高欢对高洋也曾另眼相看过,比如所谓的【快刀斩乱麻】典故。

但实际上,除了高澄这个长子,高欢最喜欢的是几个小儿子,高洋就是纯透明人。

毕竟高王再懂看人,也想不到自己一手培养的继承人大儿子会被一个厨子弄死,高洋趁势接班,成了北齐开国皇帝。

所以这就是纯天眼挂,同时也是引出高洋的一个结局,毕竟开国皇帝嘛,你不能不提一句。

这位历史上以荒唐和精神病著称的疯皇帝,其实早期干的不赖,尤其打异族打得很起劲,号称【英雄天子】,要不是嗜酒犯病,加上开了高家内斗的坏头,北齐的结局还真说不好。

这段剧情看似很简单,站把高欢的逼格一下子就立住了,尤其是这是正史发生过,那就更凸显牛逼了。

这个人把人心都琢磨透了,发现潜在隐患,还做了后手安排,简直可怕。

都说宇文泰文治武功都比高欢强,但论托付后事的眼力他可差远了。

高澄被杀,那是意外,高欢不可能知道,抛开这点,他的布置和交代一点毛病没有。

而宇文泰把侄子宇文护当成可以托孤的诸葛亮,结果人家三年杀了他俩儿子,要不是小儿子宇文邕牛逼,成功反杀,江山就归宇文护了。

多少皇帝乃至朝代都毁在后事识人不明上面,从这方面讲,高欢在整个中国历史都算排名前列的。

如果说这段剧情体现高欢的能力,后面这段剧情也是展现高欢的个人魅力。

之后几日高欢病情越来越重,来探望的众臣家人都面带悲戚,诸如娄昭君、大尔朱氏,还有几个儿子都哭了好几回。

唯独高欢自己十分豁达,并不因病重而恐惧烦闷,还有心情和儿子讨论如何骑马。

这日,天空中出现了日食现象,这在古代属于非常不吉利的事,预示着很可能会有大人物死亡。

所有人都联想到了病重的高欢,上下议论纷纷,连王府宫城内都不例外。

娄昭君喝令严惩都抑制不住传言,最终被高欢得知了消息。

听说这件事,高欢并没有动怒生气,反而让人推着他去看外面的日食,然后放声大笑。

“我这般人,也能有天象预兆吗?死了也值了!(日蚀其为我耶,死亦何恨)”

那只从怀朔镇的小泥鳅,一点点摆脱了身上的烂泥,努力蜕变成了一条鲤鱼,使劲全力游到黄河,倾其所有,终于越过了龙门。

东魏武定五年,正月初一,公元547年2月13日,高欢于晋阳薨逝,享年五十二岁。东魏朝廷追封高欢为齐王,谥号献武王,庙号太祖,三年后,北齐建立后,高欢被儿子高洋追封皇帝,谥号神武,庙号高祖,史称北齐神武帝………

电视剧的最后一段,乃是几百年后,清朝著名文人袁枚路过邺城,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诗词——《过邺下吊高神武》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

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

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当无数观众看到《敕勒川》剧终这几个字后,怅然若失,然后把情绪抒发在网络之上,给这部剧带来最后也是最爆炸的热度。

【呜呜呜,魏阳你没有心,高王啊,我的高王啊】

【高王,再带兄弟们冲一次吧】

【拼尽全力向上攀爬的高欢无所不用其极,他卑鄙无耻,他背盟偷袭,这何尝不是一种想要出人头地的另类的赤子之心】

【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高欢,觉得他太卑鄙无耻了,阴险自私,毫无下限,之前很多剧情都在骂他,但看到最后的结局,还是有些泪目,只能说他不愧枭雄之称】

【玉璧城啊,或许是高欢前期取巧太多,没有帝王之命,最后给他一个劫】

【文治武功不评价,但这位的人格魅力绝对排得上号,底层起家,难度太大了,哪怕成一半也是人中豪杰】

【起点历史网文男主模板,要不是看了历史科普,我真以为这部剧是编的】

【魏阳是演爽了,我也看爽了,在我看来,这部剧不一定是魏阳最好的作品,但高欢人物绝对是他演过最复杂和最贴合的角色,就像很多网友说的,魏阳某些时刻是在演自己】

【之前《大明风华》的朱棣,我评价是近十年最好的历史角色,现在看来话说早了,这俩我真很难分出高低】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我高王开局一张脸】

【老朱长得未必差,不然马皇后也不会揣着热饼去救人,不过比高王肯定差远了,白富美倒贴,比戏文还戏文】

【高欢,成功主义者的典范】

【什么东魏大丞相,北齐神武帝,不过是怀朔镇一个城门小卒的梦罢了】

【呔,贼子安敢坏我道心】

【……】

各种对《敕勒川》和高欢这个角色的评价讨论轰炸全网,余韵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网友们天天高频缅怀高王,各种相关感怀唏嘘的视频和帖子层出不穷。

套用一个网友的神评,高欢死也想不到,一千多年后,会有这么多人在互联网给他哭丧………

不过哭丧也不是白哭的,高欢不仅成功晋升历史圈顶流,在大众范围内知名度都极广,直追朱元璋、李世民、秦始皇的几位超级人气皇帝。

甚至不仅是高欢,尔朱荣、宇文泰、侯景等诸多剧中的人气角色也纷纷出圈。

连带着南北朝这个一向冷门的朝代都热度暴增,相关视频、小说、影视、二创乃至景点和博物馆都得到大量剧迷网友的追捧。

魏阳和蓝鲸鱼官方微博下,每天都有无数人请愿出《敕勒川》第二部。

比如让魏老板再演个兰陵王啥的………

还有大量的人选择了二刷三刷,开始深挖电视剧的种种细节,还真刨出了不少小惊喜和名梗。

比如高欢这个人高欢生性节俭,所以鞍马兵器不配金玉,与一些性格奢华的人形成明确区别。

还有高欢爱民惜粮,每次路过稻田,总是下马牵绳而过,对待军士百姓,都以仁厚示人,亲善和蔼。

年轻时爱饮酒,酒量极大,担当大任之后每次饮酒不过三杯,以免误事,所以全剧除极少数剧情,高欢基本上没举杯超过三次。

这些细节初看不打眼,仔细一品,越品高欢这个人物越丰满。

至于玩梗,什么高王的人妻控 王妃爱好者、高欢和宇文泰干仗都是谁先手谁输、蛐蛐公主外号【老头不乐】巴拉巴拉,也给网友带来了很大的乐子,也是维持并传播《敕勒川》的重要法宝。

截止到大结局,《敕勒川》的收视率成功破3,花螺网热度日均20000, PPTV播放量破百亿。

近两年比较时兴的第三方集均播放量统计数据,《敕勒川》的成绩是破2亿 ,连载期断崖第一,远超排名第二的《亲爱的热爱的》,而且还刷新了最快集均破亿和破2亿的记录。

除了国内红的爆炸,在海外《敕勒川》的成绩也是各种乱杀。

日本、泰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

粗略计算,《敕勒川》在国外的观众群体在3~5亿。

当然,这个说法太夸张,只是圈了一波范围,不过从各国的影响力和数据来看,真实观众最少也在千万以上,而且是大几千万。

饰演大尔朱氏的李心,曾在热播后去日本参加一个活动,将近有200人来应援迎接,除少部分粉丝外,基本都是因为《敕勒川》的剧迷或因此喜欢他。

几个在海外开通社交媒体的演员,社交账号的粉丝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比如饰演宇文泰的张震,短短十几天Ins涨了小几十万粉丝,70%以上都是海外观众。

原本就人气不弱的魏老板这次更是在国外疯狂圈粉,或许是外来和尚滤镜,魏老板被这帮人捧上神坛。

【中国剧の神】

这是日本一个论坛先搞出来的,然后在外网传开,最后又内销到国内。

用留日学生的话说,宫崎骏在国内日漫迷是什么地位,魏老板在日本乃至亚洲看中剧的剧粉心中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就算是在国内,魏老板在小荧幕地位也和宫崎骏在日本动漫界差不了多少了。

哪怕有不服不忿,在实打实的成绩面前,说什么也都是徒劳。

如果说当年《庆余年》三部曲是让魏老板封神,之后《琅琊榜》是巩固神位,《白夜追凶》加大神光。

而现在的《敕勒川》算是把魏老板彻底焊在神坐上了,他自己想下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