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88章 犹豫不决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88章 犹豫不决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88章 犹豫不决

第88章 犹豫不决

京城东北方向一处十分光鲜亮丽的大宅子里,梅逢春一大早就被姑妈从被窝里拉起来,睡眼惺忪地洗漱完毕,然后手忙脚乱地将父亲买回来录制球赛的机器给拆下来,搬到客厅大电视机前,耐心装好后,才对不怎么懂电器的姑妈梅杏红抱怨道:

“都说了是晚上九点播出,着什么急啊!”

“你不是说要去录音棚试音吗?要是回来晚了,我找谁帮我装机器?”

“这已经好了,到时候通电打开机器就行了!要是有问题,叫二灰帮你弄……”

“谁知道那个皮猴子到时候跑哪去玩了?”

“对你侄子有点耐心好吧?二伯二伯母老树逢春,添了个儿子,宝贝得不得了,只有您敢说打就打……”

“小孩子就该从小管教,要是学坏了,以后怎么办?”

梅逢春心中暗自腹诽,自家姑妈什么都好,一碰到和儿子相关的事情,就特别不好讲道理。

自己没管过儿子,总觉得将来会长歪,所以对家里这些侄子侄女很严厉。

有什么地方觉得亏欠了什么,就会以莫名其妙的方式找补。

梅逢春已经算好的了,那些后来出生的堂弟堂妹,父母太忙,没时间管教,都是姑姑代为教训的,所以特别有威信。

只是,不去和亲儿子讲道理,拿侄子侄女“练手”,实在是跑偏了啊。

当然,心中所想,嘴里可不敢说。

耐心地手把手教姑妈梅杏红怎么操作后,梅逢春正要离开,大门口传来了一阵动静,两人先前正说着的“二灰”回来了。

头上顶着几片脏兮兮的树叶,脖子上扛着橡胶球棒的**岁小男孩闯了进来。

“咦?姑妈,小春姐姐,你们这是干什么?”

闻言回头的梅杏红刚将视线投在二灰身上,就吓得对方缩了缩脖子,急忙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一点。

已经快要到出门时间的梅逢春也懒得管姑侄之间的小情绪,漫不经心地答道:

“你家表哥今晚上电视,姑妈想要录下来。”

“表哥,哪个表哥?”

“你有几个表哥?就他们那几块料,倒贴钱都没有记者采访……”

“嗷,金家的阿尚表哥啊……”

说起这个二灰顿时来了兴致,十分高兴地说道,

“你们不知道,刚刚公园边打起来,一边说《男儿当自强》好,一边觉得《最初的梦想》有味道,吵得不可开交,还动手了。”

“一边是小屁孩,一边是黄毛丫头,对吧?”

“小春姐姐,这都猜得到?我跟你说,他们都太幼稚了,我说那都是阿尚表哥写的,他们不信,偏要说是戴义琴的作品。”

“所以,你就跟他们打起来了?”

二灰十分得意地扬了扬手里的橡胶球棒,见姑姑冷眼看着自己,说话的声音都不由得小了几分,

“我这是伸张正义……”

“还不去洗一洗?身上这么脏,还到处蹭……”

熊孩子吐了吐舌头,一溜烟跑开,砰砰跳跳,哼着歌,消失在转角盥洗室里。

“都快上三年级了,心性还这么跳脱,以后怎么管教啊。”

梅杏红皱着眉头,叹息道,

“你跟二伯二伯母提一提,工作再忙,也不能耽误孩子教育。”

“知道了知道了,我要加快速度了,再不出门,要迟到了。”

平时都住在学校的梅逢春,并不时常和姑妈聊金尚的事,因为往日确实没多少交集。

现在倒是偶尔能见面,所以梅杏红也经常找侄女问问情况。

总是由金时单方面说,也不知道有几分真。

走出家门,出了小区的梅逢春,叫了一辆出租车,赶到了录音棚。

到的时间稍微早了点,但是还好,已经有人比她先一步等着了。

上次见过面的骆洋正在和老板闲聊,梅逢春打了个招呼后,就去一边试了试耳麦的效果。

不一会,金尚就赶到了。

今天上午,李萱有一个聚会,是留在京城工作的毕业生组织的。

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基本都不怎么适应新的环境,参加工作和大学学习期间,感悟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心中有诸多倾诉欲的女生们,时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互相问候,也是很好的解压方式。

等以后各有各的交际圈,再想抽出时间一起出去玩,其实挺难的。

处在一个城市,就能经常见面,叙一叙旧日的情谊?

天真!

很多在一个公司,一家工厂,甚至一个小区的老朋友都会因为各忙各的而渐渐疏远。

趁着还算亲密的时候,多聚聚是好事。

将女朋友送到后,金尚还抽空去了一趟公司,确认没什么问题,又去和加班加点赶工的刘燕青等人商量了一点事情,看看殷牧野的测试进度,才赶到录音现场。

前几次来,都是浩浩荡荡一批人,这次只有寥寥几人,是因为到了这个地步,伴奏已经差不多很成熟了,微调一下就行了。现在的压力,完全压到了梅逢春这个演唱者以及最后拍板的金尚身上了。

针对不同要求的歌曲,录音过程也是不一样的。

歌唱家级别的艺术大师,试唱几遍,很快就能抓住词曲中的神韵;实力不够的新手连完美无瑕地唱下来都困难,极端情况下,甚至需要现场老师一句一句地教,演唱者一句一句唱,然后让调音师后期处理。

梅逢春的水平当然没差到这个地步,但也没到金尚提什么要求,她就能立刻做到做好的程度。

当然,大家也没指望一个即将大三的学生能有多高的水平,梅逢春这段时间的表现,其实已经好到让大家喜出望外了。

试唱了三遍后,金尚让表姐暂时歇一歇,喝几口水润润嗓子。

如果以后想要走歌星之路,如何保护嗓子是重中之重,过度使用,并不是好事。

“小金总,你觉得怎么样?”

骆洋十分放松地询问着,两人坐在落地窗前一边喝咖啡一边闲聊。

这两三个月,和金尚、戴义琴等人混在一起,署名了两首大红大紫的作品的编曲后,骆洋在业界也稍微有点名头了,虽然还没接到什么大活,时不时有二三线小公司,小明星请他去掌总,甚至有慕名而来的家长开高价请他去当家教。

虽然还没到站稳脚跟的地步,和以前那种朝不保夕,随时有可能打包回老家的境遇好太多了。

跟对了人,混入有资源的圈子里,是步入音乐圈主流的第一步,骆洋算是幸运的,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骆老哥的调教水平还是很厉害的,试唱带的效果还行,再打磨打磨差不多够发表了,只是,我本人有点疑虑……”

“诶?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跟我说说,创作的天赋,我比你差太远了,但是专业的知识还是过硬的……”

就在两人寒暄之时,录音棚老板和梅逢春走了过来。

“说什么咧?让我也参与参与……”

似乎自觉不错的小表姐,心情大好,寡言少语的老板也搬过了两把椅子,围坐过来。

“不是什么机密的话,让我也听听?这天气渐渐炎热,生意也差了许多,闲得慌。今天终于有人来了,都快愁坏了……”

录音棚老板姓张名骞,第一次知道其真名的时候,金尚也大吃一惊,一般人可承受不起这个名字的分量。

相比之下,老板娘那赵芸的名字,反而要容易接受多了。

张老板年轻的时候,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子,和本地姑娘赵芸喜结连理后留在京城发展,置办了这间录音棚。

早些年,张老板还有点心气,生意虽然不太好,也还坚持创作,时不时去附近接点零散的活。等到自家孩子出生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都需要钱,张老板也只好放下吉他,专心经营录音棚,时不时抽空照顾家里。

一个普普通通的梦想被现实击垮的故事,不值一提。

这些年,经济有了起色,人们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本只能勉强支撑的录音棚,这些年也渐渐有了起色,靠着多年积累的好名声,渐渐在京城地界有了名气。

据说,南大彪和老板娘赵芸有点亲戚关系,要不是南家兄弟时不时送点“业绩”过来,这家录音棚也撑不到云开雾散的时候。

“老板娘今天不在?”

金尚熟络地笑着问道。

“带着小崽子去上游泳课,现在的孩子,真是娇气,玩水还要花钱学,我们那个时候,小伙伴一起往塘里跳,摸爬滚打几次,就什么都会了,狗爬贼溜。”

“不一样咯!”

就算是在农村,那种夏天成群结队去玩水的情况也渐渐少了。

几人寒暄了几句,就将话题说回到了今天的录音上。

金尚整理了一下想法之后,说到:

“对一首歌来说,不火也就罢了,一旦成功,就有必要做出选择了……”

“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可能失败,就是有多火的问题……”

以多年业内经验来判断,骆洋十分肯定地给出了结论,张老板和梅逢春也是很认同的。

这种作品要是都失手了,以后就没脸在业界混了。

金尚也知道这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也没有纠结于这一点。

“最好的结果,是人火歌火,互相成就;其次就是歌火人不火,也还凑合;最差的就是人火歌不火,后劲不足,只有一阵风的热度。”

如果一切顺利,梅逢春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火了,自然皆大欢喜。

可是,要在次好与最差结局中挑一个,该怎么选?

在唱片公司或者经纪商的角度来看,反而是最差的人火歌不火是最佳选择,反正不影响唱片售卖,只要人红了,这就是一棵摇钱树,一首歌,甚至一张专辑的价值都不值一提。

但是,金尚不是唱片公司,也不是代理梅逢春经纪业务的中介,人红不红,压根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不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戚关系,谁管一个音乐学院在读生会不会出名?

将“王炸”一般的旷世诗词抛出来,金尚可不是为了捧红一个歌星,也不是为了发表一首歌曲,一篇辞赋证明自己的能耐,而是为了宣传自家公司的产品。

这样一来,首先保证歌火起来,才是关键,演唱者会不会出名,反而是次要的。

实际上,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金尚一直以“邓版”和“王版”为标准在要求今生的演唱者。

但是,仔细想想,不论是Teresa还是Faye的演唱,甚至是作曲本身,都是有问题的。

如果满分是一百分,这首中秋词,几乎可以得九十九分,差一分满分,不是其有什么问题,而是考虑到未来那么长,要是真有绝世猛男诞生,写出更优秀的,总要留个位置。

几乎达到了巅峰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几百年后的曲,其实割裂得比较严重。

梁弘志的谱曲,几乎也够上了九十分的精品行列,以最严苛的标准,也不会低于八十五分。

但是,词曲结合起来,就有问题了。

早期Teresa的演唱,集中体现的是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以及人类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的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后期Faye的翻唱,则是着重吐出了演唱者的声线,用如空谷幽兰般的唱腔,将那股飘飘欲仙,遗世而独立的出尘之气展现得很完美。

但是,不论是那股望月抒怀,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还是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又或者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如行云流水一般的潇洒风格,全都没有保留。

前世是怎么将这种裂痕最大限度地弥合起来的?

人保歌!

词本身就是千古绝唱,曲也是一时之选,演唱者都是风靡东南亚的绝代歌姬,三者纵然匹配得不是那么完美,依然火得一塌糊涂。

但是,金尚总觉得没有将这首词的价值完美体现出来。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这首词不是“谪仙人”苏东坡写的,会有几个人记得具体词句的内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