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99章 试试再说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99章 试试再说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99章 试试再说

第399章 试试再说

化工行业的复杂程度,在所有领域中也算是名列前茅的,各地引进都相当谨慎,哪怕有建设计划,也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

因危险性和污染性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搁置的化工项目,实在是太多了。

金尚想要建的,不是某一个或者几个工厂,而是能够产生循环收益的产业集群。

这就不是几个外行一合计,就可以筹划妥当的项目了。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而金少爷的人脉,在不找黄正廓帮忙介绍的情况下,也就能拜托母校帮忙了。

和张树德教授聊了很多事,也算投机,就是时间不早了,不好继续麻烦,于是金尚让司机将客人们送回去。

过后还有很多事要协调,待张教授将工程计划书拿出来,再去详谈。

而大略的框架,金尚已经差不多就点眉目了。

今天的结果还算好,金尚怀着不错的心情,来到主队更衣室门口,赛后新闻发布会已经结束,球迷也走得差不多了,场下庆祝互动结束后,球员和教练们还没走,主教练**与队长巴桑次仁在外面聊着什么,见金尚过来,连忙打招呼。

“我听里面的动静不小啊,待会领队多看着点,大半夜的,别出去鬼混了。明天上午开个总结会,就要解散了,这个时候违反队规受罚划不来……”

“放心,我跟阎总说过了,这个时候,没人敢顶风作案。”

赢球了,轻松不少的张大脑袋也能长舒一口气了,保级之路,任重道远,今天取得胜利,总算是看到了一点希望。

如果不是过去几年连连升级的良好战绩,让**在球迷和教练心中的声望还不错,换个主教练,恐怕早就坚持不下去了,九轮不胜,倒数第一,球队总进球数在十四支甲子组球队里稳居末尾,这样的煎熬,持续了两个月,简直太令人难受了。

队长巴桑次仁已经不年轻了,在国内的绿茵场,他不是最大的现役职业球员,也是顶级联赛球队里资格最老的队长了。

下半年就三十八岁了,目前的状态还可以,可他本人已经意识到,甲子组赛场竞争这么激烈,对一名年近四十的老将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

比赛已经结束了好久,浑身脱力的状态还没得到缓解,搁在年轻的时候,休息十几分钟就可以去通宵泡吧,第二天照样坚持训练。

如今……岁月不饶人呐!喝了几口瓶装水,巴桑次仁矜持地笑了笑说道:

“这两个月确实有点艰难,别说那些血气方刚的小年轻,我这个队长都有点扛不住,要不是大家都指望着我这个老前辈,可能也会失态。”

前三轮实在是太顺了,接下来的反差那么大,对踏上职业赛场时间不长的年轻人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好不容易赢了一场,有些放浪形骸也可以理解。

“新战术,适应得怎么样?”

“还行!”

迎着老板的问题,巴桑次仁有些微妙地答道,“球队问题还是在进攻,升级太快,中前场一时半会适应不了甲子组球队的防御强度,打不进去,甚至推进都难,快速反击被克制,就束手无策了,阵地战……实在是没办法,到底还是弱了点;防守方面倒还好,跑动积极,密集防守,勤能补拙,支撑得住……”

足球比赛中,进攻的难度远大于防守,只要实力相差不是特别大,一方铁了心保平,另一边是很难进球的。

年轻的时候,巴桑次仁可以作为球队的中前场组织核心,现在的技术,经验以及球感还在,可身体状况已经坚持不了高强度对抗了,低级别联赛的时候劣势不明显,到了顶级联赛,巴桑次仁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了,哪怕主教练安排了一名“清道夫”式的中场协助,也拦不住对手针对性地给他“上强度”。

在吃过好几次大亏后,金尚、技术总监和主教练制定了一份“边路组织者”的特殊方针,这年头足球战术还是很落后的,中路对抗很激烈,边路的防守压力和进攻阻力要小很多。

厉害的球员在中路对决,不那么强力的球员去边路接应,要么支援防守,要么下底传中,没多少花活。

至于以后那种观赏性极佳的边路内切,花里胡哨的撕扯战术,还是很少见的。

让队长巴桑次仁频频拉到边路组织进攻,是扬长避短,不得已而为之的折中方案,金尚知道这种战术是能够取得成功的,在有艾吉玛策应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发挥出球队唯二球星的威力。

结果嘛,平时演练还算可以,比赛尝试了三四次,也就今晚这场效果似乎还行。

“辛苦你们了,上半年球队战绩不佳,但也说得过去,我本人基本满意,下半年再接再厉,等保级成功再开庆功会。年中引援补强的预算已经发下去了,张教练和蔡总监多费心……”

“明白!”

主教练**知道,老板有钱,不是不舍得砸钱引援,只是……以球队目前这稚嫩的模样,真要完全指望内外援打比赛,那就要彻底清洗换血了。

大半球员都是两年内提拔的青训或者之前还在踢业余比赛的边缘球员,有巴桑次仁和艾吉玛领衔,辅以几名实力尚可的当打之年外援,能顺利保级就可以了,再奢望太多也不现实。

作为一家扎根社区,面向全世界,有着悠久历史的知名球队,完全走“国际纵队”的路线是不合适的,场上主力不说大半是青训球员,至少主要角色球员,或者队长要是“自己人”,否则,会伤害到球迷的感情,也会影响俱乐部青训梯队建设的热情。

一时的振作没意义,百年俱乐部,就要有它该有的模样,而不是将自己视作烧钱的暴发户。

稍后,金尚在**和巴桑次仁的带领下,去更衣室和球队成员见面,发了奖金,还送了点购物卡,话费充值卡,手机,游戏机和MP3等实物奖品,让领队负责分配,又勉励了几句,就赶紧撤了。

有钱还大方的老板,还是挺受欢迎的。

出了球场,就看到了停在一边等候多时的小车,金尚快步走过去,拉开车门,坐到了副驾驶位置上。

“早就说了,今天会有点晚,你早点休息呗。”

“明天不上班,看了会电视,睡不着,闲着也是闲着,开车过来接你。路上车少人少,我也能练练车技。”

“好吧!”

年轻人入睡的时间越来越晚,可不是从网络时代开始的。

这个时间,球迷们走得差不多了,路上确实很冷清。作为一个偌大国家的首都,京城的布局很特殊,和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一样。

以满足众多公务机关办公为首要需求,其他如商业区,大学城,工业区,住宅区,旅游区,环境保护地等,分得很散。

因为在地理尺度上很大,出行要是没有车的话,是很不方便的,至少得有自行车,才能方便从一个功能区到另一个功能区。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没有目的地,最好少出行,对步行逛街的人来说,并不友好。

比如说,看完比赛,从足球公园球场去后海酒吧找乐子,差不多有三十多公里,哪怕去西北五环附近的工商业区,也有十多公里,步行过去,实在是太难了,哪怕是骑车也很累。

外地人,来此地旅游的人,来去匆匆,可能体会不深,只有本地土著才知道,宜居性,对京城来说,是次要的,自然也少了许多南方城市到处都是的步行街,美食街之类的地方,除了个别专门对外展示的区域,京城里供普通居民晚上遛弯消遣的地方其实是很少的。

附近有个公园广场什么的还好,没有的话,也就去便利店拿个快递值得下楼一趟了。

对金尚和李萱这种有别墅的年轻人来说,一般的夜市也吸引不了他们,不是没有外出的动力,而是习惯了本地的生活,太少有令人出乎意料的日常了。

今晚倒是有点意外,开车的李萱和坐在副驾驶的金尚,在路上看到一家流动摊贩,经营烧烤,卤煮什么的,在路边街角摆了几张塑料座椅就营业了。

靠边停车,两人走近,看了下悬挂着的营业执照,以及同样打牙祭的都市夜归人,也点了几个小菜,支起折叠座椅就准备宵夜了。

“以前可没有这些流动摊贩,今年似乎变多了,我都看到好几次了。”

“外地进京的人确实不少,更重要是的,京西变繁华了。”

美美地将一串烤羊肉吃下肚,又喝了一口冰镇果汁,“咦?冰露鲜橙汁,还是张云鹰那边的产品,都卖到路边摊了,看来铺货做得不错。”

冰露这个牌子,以瓶装矿泉水为主,辅以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借助家里老酒北国之春的渠道,顺利地进入京畿市场。

在置办了妈妈牧场的产业后,又在山头种了不少果树,附近也有很多苹果,橘子,橙子,草莓等种植园区,其中一部分还是金尚名下的地皮,租给别人了。

除了供游人采摘体验生活,收回来的果实一部分制成罐头,一部分酿造果酒,一部分加工成果汁饮料,销量一般,也算是不无小补。

吃了辣椒的李萱吸着气,也尝了一口。

“味道还可以啊!”

“真果汁,不是化学药剂调制的,口感不一样,只要不是舌头有问题,都能察觉到其中的差别。就是……以路边摊这个价格,大概没多少盈利空间。”

顿了顿后,金尚不由得摇头笑道,

“今天我和学校的教授聊了很多,也说起过酒水饮料的价格,一吨饮用级别的淡水,成本才一百五到两百元,级别越高越贵,最高级别的工业纯水,八百多一吨,部分地区还要更高,而一吨浓硫酸的价格,都快跌破两百块了。”

一吨浓硫酸的价格,比一吨水还要低,和普通人的认知差距着实有点大,这就是规模化工业的威力。

“那一吨水可以装两千瓶子矿泉水,一瓶一块钱,就是两千,这个利润……太可怕了吧?”

“你关心的……我说的重点是这个?”

失笑着的金尚揶揄道,

“反正咱们也不赚这个钱,而且……制水成本低,但运输和铺货消耗很夸张啊,渠道成本才是大头。”

半永久性资源的价格,基本和渠道成本息息相关,制造……不如说抽取,才几个钱?个别国家和地区,油比水贵,一点都不奇怪。

“你们今天聊了这么久,还说了什么?”

“商业环境和经济走势,比如国内钢铁需求暴增,但钢铁价格反而下跌了,产量起来了,供需关系变化,将来有一天,一斤铁比一斤肉便宜我都不会奇怪。”

“怎么可能?”

没有继续争辩解释,金尚换了个话题说道:

“事情还挺麻烦的,但主要的……海化工厂,热电站差不多定了。”

“燃气还是煤炭?”

“燃煤吧,天然气宝贵,就那么烧掉发电,有点亏,还是联产生产化肥划得来,副产物也各有各的价值……”

“煤炭?渠道不好找吧……”

“我打算以进口为主,北美,澳洲,南洋,南非高品质煤炭以海运过来,热电站就建在海边,很方便。”

“这么麻烦?”

“这你就不懂了,进口国外高品质燃煤,比内购还要划得来,国内的燃煤含有很多杂质,里面稀有元素不少,作为煤化工原料,提炼稀有金属更划算。另外,超临界发电技术的进步也很可观,国内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了,可以上马……”

许多二十年后才得到大发展的技术,其实早就有了,只是应用场景不那么广阔,环保,碳排放,综合利用率什么的,现在也没卡那么严,个别“屠龙刀”级别的技术,也没有用武之地。

张树德教授提到的“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比当下主流发电机效率高太多了,就是设备和运营团队的要求比较高,一般电厂工人不一定玩得转。

总之,先试试再说,反正不缺这点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