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91章 样板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91章 样板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91章 样板

第391章 样板

北太平洋区域的渔业资源是很丰富的,只是近几十年来,过渡捕捞使得当地的海洋生态被破坏比较严重。

即便如此,这里的富饶程度依然令人垂涎三尺,在经过数年的保护挽救后,渤海,黄海,日本海甚至更远的地方,已经恢复了不少。

和巅峰时期没法比,但也有足够的经济价值了。

“三文鱼和金枪鱼啊,倒是很有价值的海产……”

“岸上养殖最赚钱的还是鳗鱼,只不过这玩意人工养殖技术还没有攻克批量繁育的难关,只能野捕鱼苗,这样一来,成本就高了,且大规模铺开也无从谈起。”

提及这些,二姑夫张华就比较熟了,虽然自家产业不做水产,但合伙人有不少从事这一行,冰河贸易也是有相应渠道的。

别看渔业养殖似乎产值不是特别高,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和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就没有影响力低下的,国内目前消费内需不畅,除了老百姓手里没那么多钱,也有人为扩大工农剪刀差,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关键领域的因素。

姑侄两人正说着的时候,一旁的洪仁全十分感兴趣地插话道:

“张总,如果想做深海网箱搞渔业养殖,我这里倒是有点经验。十年前,梅老板也想过拓展事业版图,想在海洋渔业上布局,引进过相关技术,还在北船机电造了几艘深海网箱,试着利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后来似乎不太成功,网箱转手卖给了挪威商人,搬运到北欧养殖大西洋鲑了,貌似现在都还在继续使用……”

“十年了,还没报废?”

迎着张华疑惑的目光,洪仁全笑了笑道:“这玩意……和陆地上种地差不多,理论上网箱里面可以养殖超过一百万尾三味鱼,实际不可能将负荷拉满,和海水含氧量及富营养化,污染程度息息相关,除此之外,病虫害的威胁也不可小觑,总之,挺麻烦就是了。”

二舅梅应年当初跨行太仓促,技术积累不到家就匆匆上马新项目,结果不成功也不奇怪。

好在当初投入不是特别大,意识到不成后,转手卖掉,回收了不少资金,亏得不算多。

金尚也好心劝道:“现在技术更迭速度极快,每年都有新的惊喜问世,不必急着下手,可以先去附近的海洋大学问问有没有现成的技术。小打小闹无所谓,随便投点钱试试水,真要大干一场,还是要咨询专业人士……”

“我知道,不会盲目投资的,就是看这一行似乎有前景。陆地上的竞争太激烈了,我这种刚起势的粮商,只能去北边冰天雪地以及半荒碱化的沙漠边缘垦荒,好地方早就被人占了。”

搁在古代,是极难逆袭的,目前这个工业大发展的时期,倒是有点机会,以前位置不好,条件恶劣,开发难度大,沼泽密布,需要花大力气将生地变成熟地的区域,现在也有不少价值了。

俱轮泊边上望不到边的农场牧场,数以万计的肥美牛羊,就是这么积攒起来的,花了近二十年才有这些规模,如今也到了放眼全国的时候了。

连成片且面积大的好地方,张华不指望了,父子两人忙碌一年多,也就在江南,华中,京畿零敲碎打搞了几块不错的地方,只能算是彰显存在感,和那些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积累的大商人,大世家相比,压根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二姑夫才纵容张云鹰和舅侄联手搞什么妈妈牧场,做一产三产融合开发。

陆地上不好弄,大北方的圈地开发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见效的,想要尽快做大做强,只好将目光投向海里了。

“放心,我不会太激进,先把现有的产业链整合完毕再说,饲料,化肥,农药,种子以及农用无人机等,先做这个,海产……目前主要角色还是二道贩子,利用自己掌握的渠道散货。”

“您心里有数就好。”

前年才摆脱了渠道商的压制,突破了传统农牧场主的天花板,成为地方小有声势的粮商,也就两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大发展的时期,正是大干快上,迅速抢占地盘的好时机,一旦在陌生的海洋渔业事务上折戟,那可就亏大了。

损失资金倒是其次,浪费大好的发展时机才是最糟糕的。

百舸争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恰好,我将要推行的这个,和农牧也是息息相关。”

接下来,金尚不厌其烦地将建造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发电站和海水淡化厂的紧迫性,以及几个重点领域解释了一遍。

“电能,淡水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海洋化工的副产物挺多的,纯碱,食盐,灭火剂,溴族提取,氯化镁,硫酸钾,硝酸钠等副产物,可见这玩意还是挺重要的。硫酸钾,硝酸钠,纯碱等不仅可以和化肥产业关联,发电站的煤渣还能作为水泥材料,另外,污水处理,白炭黑,合成树脂等,更有重要的氢能源,钒电池等新材料,新能源制高点……”

搞农业的,就少不了氮磷钾,海洋化工副产物以及衍生物能覆盖大半,水泥是未来大基建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合成树脂,新材料科技是未来发展方向,至于新能源,储能等领域,提前布局不是坏事。

总之,里子和面子都有。

听着金尚断断续续说了许多,张华默默听着,最后才沉着地问道:“海洋化工主要营收货物是什么?”

“肯定是纯碱,和玻璃,光伏面板等息息相关,国内需求是一方面,出口创汇也很重要……”

说实在的,金尚最看重的,还真不是海洋化工能赚多少钱,相比之下,它能为上下游化工厂以及诸多产业链提供支持更加重要。

“不是特别赚钱,大概率也不会亏钱,但能为旗下其他业务创收……么?”

这么一说,张华就明白了。

虽然半辈子都在做农牧生意,不代表就对其他行业一窍不通。

真要论噱头,海水淡化还能扯上垃圾回收再利用,燃烧发电,沼气再生等等。

单个产业论起来,可能效益并不是特别好,但诸多厂子结合在一起,就很可观了。

一念至此,张华深深地看了金尚一眼,思索着对方在IT互联网行业的布局,其实也是一样的路子。不管是即时通讯,网络音乐,在线视频还是电子游戏,似乎每个都不是特别亮眼,利润率也不见得很可观,可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彼此扶持,共同促进,就成了击不倒,打不烂,稳步发展,一步步蚕食各个细分领域的庞然大物。

事实上,在农林牧渔领域,张华也想这么干,而且正在努力中,正是看到了金尚所谓的“生态链”的优势,才决定效仿。

如果再将这一理念发展壮大,线上线下结合,各产业糅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就妥妥是举足轻重的利益共同体了。

『假如……再补齐金融,地产,矿业,航运甚至是汽车,航空航天,铁路运输等,那可就是……』

名为“财阀”的超级康采恩闪过张华的心头,令其不由得暗自感叹,自家舅侄的心思还真是昭然若揭。

从一开始,这个级别的纨绔子弟创业,就不是为了赚那几个钱,哪怕一辈子花天酒地,也败不了几个钱,只有真正影响一个时代的“大生意”,才值得他们下手。

『看样子,梅家就是在航运,金融和地产等资金密集型领域的臂助,而我就是农林牧渔相关的重要盟友,姻亲小李家就是提供重要的中级基础管理力量的地方土豪,阿尚自己则在科技文化最前沿做排头兵。』

同一个商团内部,也是各有分工的,一般不会产生直接竞争,梅,张,李,金四家各有侧重,以金家父子为核心,再辅以各自的合作伙伴,就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别看每一部分似乎都不是特别强大,但一个财团的雏形已经形成了。

以血脉姻亲为纽带,以商业合作为基础,以共同前景为目标,彼此扶持,一起赚大钱,并按照设想的方向主导这一亩三分地。

在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就是这么干的,以前如此,现在一样,以后估计也不会变。

“我大概明白了,阿尚,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各忙各的,在交叉的领域就需要合作,提前商量好份额,免得以后有不协调……”

自家姑父想到些什么,金尚也懒得深究,而是很认真地说道,

“虽说是个临时决定,不得已而为之的投资,我本人还抱有很大期待的。首先,就是整合资源,对我们直接控制以及合伙人的产业做到整合,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对内梳理产业链,对外抵御竞争对手的压力;其次就是拉拢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合作伙伴,并与地方保持良好的关系,取得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基础;最后……”

顿了顿后,金尚沉声道:

“这次组建商团投资,我希望能当做可以复制或者重点借鉴的样板……”

“样板?”

张华和洪仁全面面相觑,一旦提及样板,那就证明这次合作不是巧合,更不是第一次,金尚准备将成功的经验搬到其他地方施行。

“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正在兑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各地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许许多多的商人不断考察,寻找商机。只不过,真正的大资本和大投入还是很少的。如果我们能形成一股合力,拿出成功的案例,是不是更有说服力,拿到更加优越的条件?”

单个工厂投入能有多少?几千万到几个亿不等,可要是一整条产业链盘下来,几十亿肯定有,上百亿都不是梦。

这年头,长三角和珠三角主要县市,年GDP几百亿上千亿都了不得了,京城也才两三千亿,现在突然冒出个几十亿上百亿的组合投资项目,不是吹牛的噱头,而是真有成功案例,那还不得抢疯了?

别说几十亿,几个亿都已经很夸张了。

想象中的美好图景浮上心头,洪仁全年纪大了,野心没那么大,还算冷静,张华的内心就不怎么平静了。

想想这几个月的辛苦,真要是有金尚说的那么夸张,拿几块农业用地也不会那么艰难了。

“如果真是这样,也算是好事,只不过……会那么顺利吗?”

“行不行先做,我这边准备联系高校课题组,研究所和各级实验室了,目前嘛,也就合成树脂,光伏面板以及钒电池似乎有点意思。”

新能源嘛,风电光伏什么的,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了,目前主要是逆变器等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使得新能源成本过高,再加上储能技术比较落后,推广的力度并不是特别大。

金尚目前最看重的,其实是钒电池这个技术方向。

未来锂电池是折中后的最佳选择,金尚是知道的,只是这玩意也不全是优点,不够稳定,不太安全是最大的缺点之一。

钒电池的好处就在于基本不自燃,静态放电损耗低,十分安全,调整十分方便,换电解液或者增减浓度就行了,且寿命很长;缺点就是太重了,基本没有可能运用到小型私家车上面。

商业化就是要扬长避短,这玩意显而易见,十分适合在不考虑占地和自重的陆地储能电站上使用,当然,也可以往电驱船舶领域发展,如果各个港口配套设施,方便充换电解液问题得到解决,在未来环保低碳大潮下,还是有点想象力的。

钒电池技术出现了三十多年,十年前才得到大规模商用,基本也就在电站调峰领域有点存在感,在储能需求不那么紧迫的现在,并不是特别热门的技术发展方向,相比之下,氢能源和核电明显更受关注。

当然了,技术的把控,还是要专业的来,金尚不会想当然凭借前世的经验瞎指挥,只能根据当下的需要和未来发展方向做一点引导。

什么新能源,还比较遥远,IT领域才是研发方向,其他的嘛,先做大,强不强以后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