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58章 迎难而上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58章 迎难而上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58章 迎难而上

第358章 迎难而上

整理了一下行李,洗漱一下,差不多就到了要吃晚饭的时间,父亲金时恰好提前一点赶回家,看表情,似乎没有应酬,身上一点酒味都没有。

全家人到齐,还有亲戚在场的时候,并不是很多。

早些年,别说有人拜访,街坊邻居,附近的管委会,社区工作人员都不怎么来,家里经常没人,偶有回复,也是金尚这个小孩子应付。

大学毕业后,情况确实好转了不少。

偌大的宅子,人气足了不少。

不算热烈,但也和气地吃完饭,母亲梅杏红去给小金风泡奶粉,还有四个月就满周岁,差不多要考虑断奶了。

小家伙长得不是特别快,个头中规中矩,消去早些时的婴儿肥后,微胖的脸红扑扑的,一天到晚精神的时候越来越多,牵着手已经可以蹒跚走几步路了,咿呀学语之时,每当家里有音乐响起,双腿都要跟着节奏抖一抖。

在熟人面前,是个比较臭屁的孩子,认生情况不严重,可从小娇生惯养,不太喜欢与同龄孩子玩的毛病,和金尚小时候有点像。

拍过奶嗝后,两位表姐一左一右逗他玩耍,梅杏红去清洗婴儿用品,两位保姆随着管家老边在厨房忙碌,打扫卫生,李萱和金尚则窝在沙发里看电视。

春节不远了,可以从街访镜头中看出来,高挂的灯笼,以及喜庆的画面越来越多了。

祖母冼桂珍坐在窗边喝着红茶,看外面夜幕初降的风景,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饭后马上喝茶,不利肠胃,对消化有阻碍,不过,家里人提过几次后,嘴上承诺,却一直不改,也就不了了之了,以至于家里人都有样学样。

父亲金时去外面清扫了一下车库,回来后,端着果盘和果汁放在茶几上让人取用,在旁边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大冬天的,跑北面玩,感觉怎么样?”

“确实冷,但也十分有趣,不同季节的白山黑水,有不同的美景。”

“你觉得可以就好。”

瞥了几眼心不在焉答复的金尚,看他和李萱两人慵懒地脱掉拖鞋,将脚踩在过来套近乎,吃饱了就躺下的两只牧羊犬的肚子上,不由得笑道,

“明明平时你们都没怎么喂,结果回来,黄耳和金标还是更亲近一些。”

“这两只牧羊犬,智商不低,知道讨好我有好吃的,平时家里管控食物,没啥油水。”

优质狗粮虽然贵,对宠物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可以大幅增加其寿命。

一般家庭散养的猫猫狗狗,十年出头,就老得快不行了,绝大部分原因就在于,老是吃剩饭剩菜,甚至是厨余垃圾,重油重盐,其中很多成分,对它们是有很大伤害的。

但是,动物对油脂,高糖,盐分等生命必需品的渴求是刻入基因的,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极难顺利摄取,遇到机会,就要一次吃个够。

高智商人类,尚且不能控制,就更不用提全凭本能行事的宠物犬了。

吃多了,折寿是肯定的。

如今小金风还不到一岁,伴随他长大的两只宠物犬,就像是家人一样亲近,十几年后老迈濒死,小家伙还没成年。大人看多了生离死别,尚能承受,小孩子就不好说了。

所以,家里一直在控制两只牧羊犬的伙食,尽量避免吃垃圾食品,只有金尚回来,才会稍微给它们加加餐。

“等再大一点,要不要给它们做绝育手术?”

“算了吧,没必要!”

金尚哂笑一声,轻轻摇头否认了父亲的建议。

这年头,但凡去宠物医院咨询,肯定会舌灿莲花,劝说一定要绝育,百利而无一害,其实都是鬼扯,这是在忽悠大家掏钱罢了。

生物经过一万年进化而来的身体,每一个器官自然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哪有随便切掉,一点副作用都没有的道理?

至于“原生态”成长起来的大型犬的不便之处,肯定有,但没有那么严重,更何况,金尚是有“金手指”的人,其效用,对两只牧羊犬也是很不错的,平时好好照顾,问题不大。

“等小金风再大一点,去配个种,让小家伙照顾,亲眼见证一下小生命从小到大的一生,对他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农村的孩子生活条件虽然差一点,但成长的环境,未必就那么不堪。

钓鱼摸虾,喂养鸡鸭,爬树割草,猫狗相伴是常态,试问哪个乡下孩子,没有玩过弹弓打鸟,采桑喂蚕?

都是童趣,城里的孩子想要,就不见得方便了。

说不得,还要学校组织秋游春游,或者家长花钱去度假村,农家乐,休闲牧场去见识见识,才能让生长在“钢铁森林”的孩子接一接地气。

听了金尚的话,金时摸索着下巴,略一思索,对喝着苹果汁的金尚说道:

“这样……也好。小家伙比你小时候要难伺候多了,将来的成长,还要多操一操心。”

这时,默不作声的祖母冼桂珍放下手里的茶杯,没好气地看了儿子一眼。

“阿尚太令人省心,让你产生了养孩子很轻松的错觉,是吧?可怜天下父母心呐,丰衣足食只是基础,想要呵护小崽子健康长大,不走歪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也不年轻了,多上点心。”

一番话说得老金哑口无言。

虽然有个快二十岁的儿子,但他和梅杏红差不多,在养育儿女上,确实和年轻父母没什么区别。

如果不是有桂凤和阙胜两个人帮忙,小金风的哭闹,就能让他们手忙脚乱。

现在的小金风,虽然精力越来越旺盛,可行动力不行,还没能开口说话,只能模仿几个简单的词汇,再过半年,就差不多是人厌狗憎的时候了,好奇心重,不安于现状,情绪丰富,甚至开始懂得一些小技巧,挑拨父母敏感的神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哭闹耍脾气,就是最好的武器。

而且打不得,骂不得,讲道理又不通。

要是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带娃技巧,将来有得受了。

三代人就这么小声聊着,不自觉就说起了这次和金尚一起去旅游的张云鹰家的事。

“二丫头从小就是个要强的性子,以前我就在担心,太过强势的她,可能会影响子女性格,现在看来,问题是有一点,但不严重,也算不错。”

冼桂珍云淡风轻地述说着往事。

说起来,老太太也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并不是表现的那样,对亲情比较寡淡。只不过,她缺少了“爱人”的技能,不懂得如何表达出来罢了。

父亲金时还年幼的时候,她很少直接教训,倒是两个姐姐照顾幼弟比较多。

长姐如母,倒也正常。

大姐金兰芝外柔内刚,还有点小心机,为人和善,二姐金兰芸天生要强,不服输的性格贯彻始终。

正因为如此,没感受太多父母关爱的金时,才没有长歪,除了有点青春期的叛逆以及成长的烦恼,并无大碍。

老实说,这一家子,都有着根子上带来的性格缺陷,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好在大家都是聪明人,在长久的磨合中,相处得还不错。

就比如冼桂珍和梅杏红,两人其实没什么矛盾,只不过婆媳之间天然的隔阂,导致她们相处并不是特别融洽,两人都刻意保持着相处的距离,勉强能处得来。

老祖母天性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待太久,时不时外出遛弯,好多天不在家,回来住一阵子,又忍不住到处跑。

既是天性洒脱,也有维持各自边界的意思。

聪明人,只要肯动脑筋,就没有情商低的,如果没有必要,才懒得向下兼容,照顾你的情绪价值。

“上次去北地探望,还是九一年,那个时候云鹰那孩子,就有点被打压得太厉害了。还好,他父亲虽然不善言辞,也是个不错的人,能过得越来越好,并非无因。”

说着的冼桂珍顿了顿,向金尚问道,

“你们年轻人相处比较多,觉得他怎么样?能创下这一番事业,不容易,如果二代不成器,守不住倒是其次,怕招来祸患啊。”

“资质中等偏上,多锻炼锻炼,守成问题不大,比梅家表哥差点见识,但也看得过去。”

顿了顿后,金尚继续答道,

“要我说,其实挺好,农牧业相当特殊,门槛看似很低,起势极难,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比所谓的开拓进取,要强得多。”

玩一玩三产融合,试水拓展事业边界就够了,跨界太远,并不是好事。

二姑夫张华就挺稳重,一直围绕着主业发展,并无盲目之举,战略投资今夕商城,也是为了打通销售渠道,掌握一定的主动,和渠道商争夺定价权。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那孩子挺乖巧的,怕就怕二丫头逼迫太狠,长大了有逆反心理,去年来京城托人介绍相亲,我就不怎么赞同。二十多的人了,父母多给点建议,扶一把还行,手把手地指导就没必要了。”

“这话在理。”

不止是普通人的家庭,皇亲国戚都免不了,人性如此。

前世的明光宗,继位之前可是天下臣工企盼的圣君形象,结果刚当皇帝,一个多月就把自己玩死了,当太子的时候压抑太狠,得到解放就肆无忌惮,毫无节制。

这还不是孤例,光宗老爹神宗少年继位,辅政张居正可是喊出了“吾非相,乃摄也”的权臣,可见少年天子被压制得多么厉害,而神宗掌权之后,报复也是很酷烈的。

说到底,张云鹰并不是个天才,别说和金尚、魏双萍这样的天才相比,连李萱,梅杏红等人都远远不如。

考不上正经大学,并不能证明他智商不行,只是不善于学习课本知识,但也能昭示很多问题了。

对张云鹰来说,过去二十多年里,被“堵”得太狠,需要适当“疏”一下。

“你姑妈也知道管得太多,可是,父母看着子女,总会有趁着有能力的时候,能帮就尽量帮的想法,尤其是下一代看着还不成器的时候。”

“没那么严重,二十多的年纪,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没啥大成就,云鹰表哥已经不错了。”

姑父和姑妈身体不错,还没到张云鹰接班的时候,等再大一点自然会好很多。

说了点好话,金尚觉得不必在这件事上纠缠,于是转换了话题问道:

“表哥的相亲,不成功?都没听说什么下文……”

听了孙子的问题,冼桂珍还没回答,父亲金时难得插话答道:

“倒是不太急,云鹰那孩子才二十四,现在的风气,这个年纪的都不排斥谈恋爱,可谈婚论嫁,就不怎么热衷了。大灰更年长,不也拖着?”

其实梅文辉的终身大事,已经差不多要定了,只不过梅应年的事业这两年正是关键时期,一家子都很忙,暂时没有时间操持这些。

也拖不了多久了。

“二丫头的心大了,什么都想要,所以很难找。云鹰这条件,太好的看不上,太差的不甘心,再加上他本人的主见……也没多少,自然就不好谈妥。”

倒不是硬要靠联姻找个能让张家更上一层楼的好亲家,而是二姑夫家的情况,属实有点尴尬,上不上,下不下,找个称心如意的媳妇,着实有点难。

“暂且放一放,让云鹰也好趁机收一收心,专注于事业,多跟着见见世面也好。二丫头家的事业根基在北面,前途在土地上,可是,要真正跃升一个台阶,门面和排场还是要放在京城。”

事业到了一定程度,涉足首善之都,经营核心是必然的,尤其是张华家在第一产业深耕,要是在京城没有任何门路,政策上的些许变化,影响相当深远。

现在是船小好调头,势头不对,可以稍加避让,以后做大了,就没那个条件咯。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越往上深入,影响力越大,立足越难,可农企一旦起来了,那就远不是什么门户网站,聊天室,社交平台,团购外卖,票券分发,共享单车之类的所能相提并论的,压根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影响力天差地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