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318章 小聚会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318章 小聚会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318章 小聚会

第318章 小聚会

母子两人闲聊着,难得说会话,平时见面并不多,各忙各的,也难有共同的话题,倒是在创作者这个层面,稍微能谈得深入一点。

待“二灰”作业做完,如蒙大赦一般,麻利地收拾好,还准备玩一会游戏,饭菜已经上桌了,只好不情不愿地被拉过来与大家一起吃晚饭。

一家人其乐融融,还有梅逢春和梅文龙两个前来串门的表兄弟,倒是比平时要热闹一点,就连黄耳与金标两只牧羊犬都感觉更加欢快一点。

饭后,小金和“二灰”打了两把《格斗之王1996》,利用娴熟的技术和过人一等的反应能力,将自信的小表弟打击得“体无完肤”后才放下手柄,让小孩子自己去玩。

家里人多,小金风难得醒了很长时间,夜幕初降后,就迷迷糊糊睡着了。将其放进婴儿床后,老金才慵懒地伸展着胳膊,半愉悦,半抱怨地笑道:

“小家伙真是折磨人,一放下就醒,哭闹不停,被大人抱着习惯了,平躺就会很不安。”

难得中年得子,一家人还是比较溺爱的,父母忙不过来的时候,有保姆接手,没怎么让小金风受过委屈。

靠在休闲椅上,似乎再也不想动的金时探手按了按凑过来求摸头的牧羊犬的脑袋,顺势对坐在旁边沙发“贵妃榻”上的梅逢春询问道:

“你也快毕业了吧,将来准备就当歌星了?前两天和你父亲通电话,抱怨得不行,话里话外都是让我劝劝你,多回去看看。大姑娘家的,不能老在外面。”

“哪有……我基本都是住在学校,没什么不好的?”

“公开亮相的艺人,就得承受许多,外人又不知道‘元休’和你们是嫡亲老表……”

“最近其实也比较忙,毕业论文什么的好说,导师带着我们去参加了一些公开活动,下个月还有一个什么颁奖,再就是什么年度盛典,估计会有几个奖项吧。对了……”

梅家兄弟这些年是发迹了,没指望家中子女靠着婚嫁来改变命运,可是,女儿出嫁的眉目都看不到,着实让人有些担心。左邻右舍没有考上大学的小姑娘,隔三差五有小伙子邀约出去玩,自家一点动静都没有,哪个父母不操心?

身为姑父,有些话带到就行了,不必劝诫太多,没见坐在对面的亲姑妈梅杏红都没说什么?

听了一会的金尚忍不住噗呲一笑,略带揶揄地说道:

“舅舅那边,估计不是要问这些,而是在催了,明年毕业就二十二了吧,都没带个男朋友回去,估计也是有点急了。”

偷偷摸摸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梅逢春赶忙打住。

“好。”

恍然大悟的梅逢春似乎想到了什么,

“别看老梅他在外面是新锐学者的做派,似乎挺新潮,追求新时尚,其实内心还是挺古板的……”

“公开场合,肯定要配合啦,不过……辟谣效果不佳,似乎没人相信。咱们辛辛苦苦制作专辑,那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最关心的居然是莫名其妙的八卦,还问是不是张鵟第三者插足。你说……那些人怎么那么无聊,好好听歌,不行么?”

到场的男生很少,喜闻乐见的吹牛发酒疯的局面,自然没有出现,大家都是在校生或者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也不是所有人都特别熟,气氛也不可能太热烈。

“也许吧!”

说起八卦,饭后血糖升高,有点昏昏欲睡的金尚,可就不困了,

“公开资料里,你可是央音高材生,人气主唱……”

转换了话题后,似乎想到什么的梅逢春对金尚询问道,

“天也黑了,‘二灰’要早点送回去,我也该走了。”

说起这个,梅逢春想起一件事,前些时去电视台参加一个节目,过程乏善可陈,部分细节让人感到有些羞恼。

姑妈梅杏红没好气地瞪了侄女一眼,

“好心好意可以不领情,但用不着阴阳怪气。”

“怎么会?我才不会如此对待自己的业余爱好,这些都是自发的,普罗大众的嗜虐心和窥探欲不可小觑,公众人物的八卦可是难得的谈资。”

“老头子就是爱操心。”

“怎么说话的,那是你父亲……”

对于梅逢春的才能,亲朋好友都没怎么怀疑过,只要她愿意上心,很少有玩不转的行当,只不过,这个世界的吉凶祸福,并不是以能力高下来确定分配的,有时候,飞来横财和飞来横祸,也差不了多少。

“你应该也有提名吧?作词作曲什么的,还有……咱们乐队也是名声在外,好几首歌的知名度都很高。”

漫不经心地敷衍回应的梅逢春,明显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深入。

“你是不知道,因为你没去,合唱和男女对唱什么的拿不下来,现场观众居然让我唱《别怕我伤心》,还问是不是和你情变,闹分手,乐队要解散。”

“以前还好,现在你手里可是有钱了,家里人估计是怕你学坏了。”

憋着笑的金尚促狭地询问着。

这可不是二十年后,四五十岁不结婚还玩得挺嗨,也没人多管的时候,九十年代中期,老一辈身上有很浓重的“完成任务”的心态,将子女抚养成人,男婚女嫁安排妥当,才算是放下心病。

老梅家兄妹四人,唯一的三女最为强势,不仅是侄子侄女们很怕她,哥哥弟弟也是没事不愿招惹。

“知道了。”

“拉倒吧,现在的小马扎乐队,更像是个大杂烩,而且,名气大归大,莫名其妙的绯闻传得更广,是不是你用了什么下作的宣传手段?”

“你呀,把你父亲可是看扁了,好歹也是享受国家津贴的高级研究员,高屋建瓴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得出的结果,与普罗大众的切身感受有所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待问题。”

“好了,不说这些,你父母也只是关心,并没有横加干涉的意思,毕竟你也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那……你唱了没?”

小表姐颇不乐意地抱怨着,见状的金时不由得咧嘴一笑:

“才四十多的年纪,还没到被称作老头的时候吧?”

吃吃喝喝尽兴后,不知道是谁起头,要去唱歌,一呼百应,于是,大家浩浩荡荡“杀”去了附近一家经常光顾的量贩式卡拉OK厅,包了个大间后,“社牛”们嘻嘻哈哈点歌,上前表演才艺,剩下的三五成群,吃点零食,和饮料,聊天打发时间。

“啊……啊,这么一说的话,还真是……没事打电话来问在学校怎么样,有没有多交朋友啦,是不是认识什么人啦,帮忙把把关什么的,我还以为没话找话咧!”

“不着急,可以再等一会,我送一送你们,然后去接李萱。”

自家小表弟的性格,梅逢春也算是了解一些了,别看他说得信誓旦旦,是不是真的没有动手推波助澜,还真不好说。

有钱不一定学坏,但没钱,学坏的渠道都窄了许多,也不会吸引许多不怀好意的目光。

“暂且相信你。”

大学四年,没事不怎么回家不说,连个绯闻都没闹过,现在还成了小有名气的歌星,手握巨款,车房近在眼前。

十点半学校宿舍才关门,现在还早,有时间多待一会。——

以女生部为主的聚会,来的人还不少,晚餐的时候,二十多人的大圆桌坐满了。

“我是说心态,你是不知道,他搞了这么多年学术,脑子越发僵化,与外界脱节了,研究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专家,不接地气是不行的。这个理论那个理论,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也不知道有多少言之有物。开口闭口一套一套的大道理,烦得很。”

借着吵吵嚷嚷的歌声,李蓉凑过来,在李萱耳边说道:

“原本没计划这么多人的,主要是新生比较老实,来得比较多。”

“嗯,可以理解。”

新来的,还没形成稳固的社交链,对前辈的敬畏还比较深,只要不是特别的理由,还是愿意参加公开活动的,老生就不好说了,各忙各的,一般不会搭理没有实际意义和正当目的的聚会。

至于交了男女朋友的,更想去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没空来这里参加类似联谊社交的活动。

李萱轻笑几声,漫不经心低回应道:

“看看大家的言谈举止,基本就能判断哪些是老实巴交的新生了。虽说是以女生部为主的活动,也不代表就是‘清汤寡水’啊!”

再过几个月,举办活动,气氛肯定就完全不一样了。

问个一般人不了解的问题,大学宿舍里面,晚上熄灯后,睡着之前,基本还会畅聊好久,是男生宿舍谈论女生多一些,还是女生谈论男生多一些?

这些还真不好说,因人而异,学院不同,地域不同,也小有差异。

不过,以自己切身感受来说,李萱觉得,女生宿舍没事的时候谈论男生更多,而且尺度明显更大。

混熟了的女生部成员组织私底下聚会的时候,要是没有男生,那可真是群魔乱舞,百无禁忌,说起带颜色的笑话,让自诩为“资深驾驶员”的男生都要面红耳赤。

“下次举办活动,人要好好筛选一下,也不要这么多,男朋友能带来就带来吧,熟人应该不会那么不知趣。”

“也好。”

略一思索,李萱还是点头同意了。

倒不是说陌生人多,而是不够熟悉,有时候交谈感觉有点尴尬。

上回李萱来小聚,自己开车来,特意选了一辆不太招摇的小车,结果,气氛还是有点不自在。

同龄人中,除了考研的,大多还是打杂的职场小透明,离单位近一点的公寓都租不起,每个月底手里就剩不下几个钱,偏偏有一个漂亮女生开着“豪车”来显摆,实在是太扎眼了。

当面笑哈哈,背地里指不定有什么风言风语。

李蓉颇有些感慨地说道:

“大学校园,说是象牙塔,里面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都要接触外界,明明不成熟,还要靠自己那半吊子眼界衡量外界,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多了。咱们学校,到底是全国排名前几的院校,偏远地区的学生多,实际上,不显山露水的‘土豪’还是不少的。”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难道就没人想一想,上了大学还不会自己梳头发的李萱,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能养出这样的学生来?

大富大贵不敢说,强横一方的坐地户肯定是称得上的。

还有不怎么合群的金尚,在校园里也是个名人,每月几千几万的“零花钱”,带着几个年长的“学弟”玩乐队,家里没钱,有这个底气?

尤其是成为硕士研究生后,参与更多课题,有了接触真正的商业项目的机会,才算是真的认识到,社会和学校,到底有多么巨大的差异。

“小地方来的,见识少,不代表心眼就少,更不必急着套上淳朴的评价……”

李萱十分中肯地说道,

“年轻的女孩子,出门在外,尤其困难,咱们女生部存在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帮助广大女同胞更好地适应校园,了解京城,以及……将来如何在这里立足么?从这一点看,学姐你干得挺不错。”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现如今,学校和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受影响更多,很多以往理所当然的人和事,也变了。我实在是不愿意那些懵懵懂懂的后辈,心智还没成熟,就被花花世界给迷惑了。”

“平时工作忙,能过来散散心,也挺好。”

“我也是,做课题忙得很,除了你们公司发过来的项目,还有张教授的任务,再过不久,就要去准备毕业论文了。”

“这么早?”

“硕士比学士麻烦多了,你男朋友没跟你说过么?”

“好像有这么一回事。”

李萱隐隐约约记起来,金尚曾经提过,为了拿到第一手数据,和导师去南边,待了小半年,“回南天”对习惯了北方气候的土著,还是很难受的,新兴城市化的区域优势及布局研究,为了调查工业数据,电力供应,新能源效用,港口吞吐,小金可是扎扎实实在海上飘了好久。

“现在不准备,明年匆匆忙忙开题,恐怕来不及。”

大四上学期,还有零零星星的课程,下学期才会全面转入毕业论文(设计),研三就不好说了,有些专业时间比较宽裕,有些就比较紧张了。

当然,这和各个导师的安排也有很大关系。

很明显,京城师大计算机学院做学问还是比较扎实严谨的。

“我这边还有点余裕,殷牧野那边就够呛了,忙自己的事的同时,还要指导大四的学弟怎么写毕业论文。”

“现在不包分配了,就业怎么样?”

“咱们学校……还是不愁工作的,就是……想找到称心如意的,比较难。很多毕业生,压根没什么职业规划的概念,将来恐怕要吃大亏。”

“大抵上不会太差吧,咱们的母校,毕竟是师范类院校,大部分还是选择去当老师,将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个话题,金尚和李萱聊过好多次,如何招揽母校毕业生加盟,光给钱还不够,感情牌也要打起来。

今夕文化如今缺的可不仅仅是高学历的计算机人才,管理,会计和法务等都来者不拒,编辑,绘画,音乐以及传播学,新闻学等也很稀缺。

快速扩张期,金尚也是用了诸多手段,今年的秋招,也算是小有收获,京城名校学子难以吸引过来,外地高校还是有不少年轻人,愿意来此打拼的。

两人说了会话,李萱十分意外地看到两三个女生,居然在随身小包里放着小灵通,铃声响后,去外面接电话了。

“这里……也有小灵通信号?”

“你不知道?这可是你男朋友开的公司发的产品诶,最近在大学城老火了。零花钱比较多的学生比较动心,更多的,是年轻的导师纷纷购买,信号最好的位置,就是学校,车站和附近的网吧和KTV等场所。去了外地不好说,在这里用用,当真挺好,找人极方便,比寻呼机靠谱多了。”

“我管的是线下地推,倒是帮过硬件部门不少忙,具体如何,还真没实际了解过。实在是太忙了,电商公司这边正在做第三方评估,再过不久,下一轮融资就要来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什么的,千头万绪,团购推广宣发也是忙不过来。”

金尚虽然说过以京西三个区为试点,重点推进大学城,电脑城和“菜篮子工程”集贸市场的布局,倒是没预料到,连相对封闭的KTV里面都通了信号。

实地测试的时候,李萱可是体验过,有时候跨过一个街角,或者隔了两栋楼,可能信号就被阻拦削减得很厉害。

已经开始布局室内场所,足以证明微蜂窝基站的投放量极大,死角很少,才会让小灵通的体验尚且过得去。

“等将来课题变多了,我也想买一部,一千块钱,家里还是拿得出来的,每个月二三十块钱,少买点化妆品,少吃甜点,差不多就回来了。”

“城里用用还行……”

“乡下用不了,也没什么,正儿八经的手机,到了穷乡僻壤,一样没信号,还是得座机联络,都差不多。便宜好几千,很不错啦。”

“那还真是……”

李萱欣慰地附和着。

以前对金尚所说的,“发现市场,挖掘市场,占领市场”还不太能直观了解,现在倒是能很明确地看到,“被压抑的需求”施放后,到底有多疯狂。

这还只是京城三个区的试点,如果推广全国,简直不敢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