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95章 大势所趋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95章 大势所趋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95章 大势所趋

第295章 大势所趋

会议重开,金尚回来的时候,似乎南大龙抓紧时间和其他人聊了不少,也不知道有没有达成共识。

说实在的,几个大股东,虽然利害关系相似,毕竟不是一致行动人。

金尚极少参与常棣文化的具体事务,当个十分低调的合伙人,只不过,南家兄弟的利益全在电影产业和明星经纪业务上,而小金则不会在这棵树上吊死,可选的还有很多。

这也就造成了双方对同一件事的态度,不会完全一致。

好在公司创立时间不长,分歧极少,坐下来当面聊聊,也就能消除了。

另外,大股东和高管执行层也难免有不同的看法。

站在项目参与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肯定是希望预算越来越高,可供操作的余地越来越大。

目前,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电影拍摄片场的组局模式,到底是传统的导演中心制,还是制片人中心制。

至于部分所谓的影评人推崇的编剧中心制,最先被摒弃。理由很充分,落在纸面上的东西,和电影画面,到底是有极大不同的,导演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呈现效果,相比之下,编剧的局限太明显了。

导演中心和制片中心的分歧,其实是资方和影业公司与以导演为核心的剧组的分歧。后者是拿钱办事的,负责让剧组顺利运行,按部就班地拍摄电影,前者主要任务是投钱,管账,并保证完片,出成果,也就是制作出最后的产品——电影。

前者一般拿艺术,观众认可度等说事,为己方争夺好处,后者对投资人负责,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得派出制片人,协调剧组各方,联系前期筹备,后期宣发等。

大导演,大明星,一般是不缺投资的,甚至可以自己兼任制片,比较强势。这种模式,容易出一代经典,也经常爆出大烂片。

以制片为中心的话,或多或少也有相似的问题,可只要控制用人,不瞎折腾,风险明显更加可控。

理所当然,金尚的立场,也是鲜明的。

“我不反对大导演,大明星,他们是市场号召力的基础,不可能绕过去,但是,站在常棣文化的立场,制片人中心制,是绝对需要推行的。咱们是正规公司,不是旧时代的戏班子,投入和产出,营收与利润,必须重点考虑。完片都不能保证,什么都不用谈了。大家都不是这一行的新丁,有些权放了,再想收就来不及了。那些坑钱的手段,都不是潜规则,快要摆在台面上说了,忽悠外行的话,就不要再提了……”

如今影视圈的行业内人身上文艺工作者的标签还没被摘掉,从业者还是很受尊敬的。正因为如此,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用各种手段为自己牟私利的事层出不穷。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情我愿的潜规则,金尚懒得管,但绝对不允许自己事业版图的一部分和那些腌臜事和不堪的人物同流合污。

南大龙有些为难地说道:

“那些名气大,脾气更大的名导演,不哄着奉承着,估计不会和咱们合作。在外面野惯了,哪里受得了苛刻的制片人的约束?”

“那是砸钱没有到位,真有水平,合作愉快,就好好拉拢,甚至可以考虑拨出一部分激励股权。但是,底线不能突破,将来,常棣文化可是要做大做强,发展上市的,现在制度就不正规,以后想改就难了。”

“砸钱?”

“都是在这一行混饭吃的,装什么清高?真要论文化深浅,才华高下,来跟我比一比,吟诗作对,谱曲填词,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随便挑……”

“这……”

南大龙和一直默不作声,很少说话的戴义琴对视一眼,进而苦笑着回应道,

“你要是愿意将公司艺术顾问的任务担起来,我哪里用得着去捧那些一个个鼻孔朝天的所谓大导演的臭脚?”

“没时间,这个不提了。”

连忙摆摆手,金尚可不想将自己绕进去,除了个别重要的项目,需要自己亲自操刀之外,兼任一个影视公司的艺术顾问,实在是太麻烦了。

管理着偌大的今夕文化,公事私事一大堆,不可能投入太多精力在电影拍摄细节上。

“我就说嘛……”

南大龙自嘲道,

“阿尚,你也知道,咱们公司虽然叫常棣文化,但……主事人的文化水平,也就那么回事,签约训练生里,许多高中都没读完。对文艺圈子不熟,所以,只能将很多事委托给专业人士,不依靠他们,不行啊。”

“不懂可以慢慢学,该妥协的妥协,原则问题绝对不能让。屁股决定脑袋,所处的位置决定立场,咱们既然代表影业公司,就必然需要导演、编剧和演员等人的支持,彼此互惠互利的关系,绝不能反过来被别人给拿捏了。”

南大龙说的,金尚当然也明白,只不过,投资人消除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抹除风险,无风险套取最大利润的本能在驱使,怎么可能任由封闭保守的圈内人上下其手?

可以想见,前世互联网大成期的娱乐圈里,所谓的大数据成功模式,流量明星,各种层出不穷的综艺节目等,其实就是资本在试图弱化影视圈专业人士的作用,用各种奇奇古怪的量化数据和算法,来代替比较感性和主观的艺术创作。

要说成功,他们确实成功了,将一个个过去高高在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导演,大明星们身上的光环统统打掉了,用批量速成的流量明星们连续不断地冲击,将老前辈们固守的“阵地”,彻底攻陷了。

虽然最后所谓的流量和大数据算法失败了,各路名导大咖们的黄金时代,到底是回不来了。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很久,在雄辩的才能上,在场的没一个比得上金尚。

“好吧,先按照你说的来。”

南大龙勉为其难地点头同意了,稍微放松一点的金尚总结道:

“咱们只和愿意对金主和影业公司负责的导演、明星以及剧组合作,拿别人的钱瞎折腾,实现自己所谓的理想,很不道德。艺术不是遮羞布,商业的事,归于商业,艺术只是顺带的,老百姓喜闻乐见才是关键。”

最重要的事达成一致后,会议中的凝重气氛也烟消云散了。

南大龙拿出了几部在内部评审会上通过的剧本和项目方案,交给在座的大小老板和高管们商议,哪些投拍,哪些暂缓。

上半年公布的片单,已经纷纷开始筹备或者投拍,下半年的计划,公司收到了很多申请,有编剧,有导演,甚至有小有名气的电影明星邀请组局。

当然,其中大部分都是试着撞大运的在校生,或者毕业没几年,还没混出头的新人。

翻看了几份,金尚内心不由得为当今文艺青年们的矫情而担心。

从剧本创作和拍摄计划上,就能窥见这些稚嫩的孩子们,还没被社会磨平棱角,落在纸上的桥段,无不暴露了他们的天真与异想天开。

唯有一点,这股热情与活力,还是值得咱赞赏的。

“这一个个,预算喊得比天高,导演要大牌,明星要有票房号召力,甚至灯光,美术和摄影都有要求,拍摄取景抠细节,咋不上天咧?”

看了一会,金尚将稿件扔在会议桌上,不由得哂笑道,

“就没一点自知之明?这种货色,哪有正规影业公司敢拍?投钱打水漂也不是这么玩的……”

“投石问路,千金买马骨嘛……”

南大龙不以为意地耸耸肩。

哪怕不是特别懂行,打拼了这么久,多多少少也有点敏感度了,知道手里的这些东西,质量都不咋滴,

“真有好作品,也很少找咱们,不好办呐。”

如今市场不景气,好项目极少,但凡出现一个,就会被抢破头,常棣文化的名气和实力还不够,人脉和资源一般,业内资深从业者,基本都会找熟人合作。

“还是以自家项目为主,外面的,挑几个勉强看得过去的,试试水。主要……以和新生代的从业者打好关系为主吧,说不定其中就藏着未来的大明星。”

“希望如此吧。”

金尚和南大龙、戴义琴聊了一会,挑出了三份小成本文艺片和一部轻喜剧,交给公司,准备联系组局后,就将这件事暂时放下了。

会议结束,南大龙拉着金尚到偏厅,点上一支烟,猛琢了几口后,才露出原本略显轻佻的本色。

“先前我还对大彪投巨资升级改造院线,有些不满。今天听了你的话,倒是有了点想法……”

“喔?说说看……”

吐了几口烟圈,小彪沉着地答道,

“做了这么久的制片人,越发感觉到,拍电影,没什么难的,只是拍好需要多动点脑筋而已。每年有那么多电影送审,真正上院线的,就那么多,大部分都石沉大海,再无面世的那一天了。那么……”

竖起手指晃了晃,南大龙故作神秘地笑道:

“那些无人问津的片子,真的就比院线电影差很多,里面就没有比较优秀的?”

答案是十分明确的。

矮子里拔高个,总有一些比较耐看的,极个别甚至还十分优秀。

但……有什么用?

影迷就这么多,市场就这么大,如何扩大院线规模,让老百姓走进电影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蛋糕就这么大,你多拿一点,别人就少拿一点。

“还有,电视越来越普及,屏幕尺寸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老式电影,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了,又凭什么让大家花钱看电影,免费的电视剧不香吗?所以,得想点办法!升级观影体验,搞3D巨幕等,几乎是大势所趋,难以阻挡。另外,视听效果的进步,大片的沉浸式观感,都是远超电视机以及家庭影院的享受……”

过去的电影,实在是太简单了,所以得投钱拍大片,砸重金做特效。

在一九九六年的夏天还不明显,但那是迟早的事。

南大龙这个入行时间不太长,还算是半个外行人的家伙,反而看得更加清楚。

“大彪估计也是意识到这一点,才会同意去国外考察,引进先进设备,提前布局,好赶上第一波红利,拉开和同行的差距。”

“就是,现在还是做特效片,是不是太早了?市场没起来,观众不一定买账……”

电视的流行,对电影的冲击是有,但并不那么致命,反而是最近十年的录像带和VCD/DVD影碟机的大发展,让从业者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

就好比金尚,家里客厅电视以及音响效果,不见得比几百人挤在一起,乱糟糟的老式电影院要差。而且录像带和光盘还可以无限重播,随时暂停倒带点播,比看电影舒服多了。

说白了,老百姓确实比以前富裕了,可业余生活的选择也更多了,不必非去看电影不可。

“特效大片,是一剂良药吗?”

南大龙略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心地说道,

“投入那么大,很多中小影业公司,就玩不下去了,资源势必会迅速往头部集中,未来,大概是三五家巨头,带着一众小弟把控整个行业市场的现状,咱们……能脱颖而出吗?”

这番肺腑之言,让金尚对南小彪顿时刮目相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没想到你还有这种认识。”

“原来,你也是这么想的?”

“正儿八经的商业竞争与发展,其内在垄断动力,肯定是无法靠自己压抑住的。文化产业,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咱们……拭目以待吧。”

前世的好莱坞,最开始的“八大”影业巨头,彼此竞争兼并,只剩下“六大”,步入新世纪后,只有两三家算是名副其实,其他的,也不太行了。

脱去了“艺术”的枷锁后,商业电影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黄金期,也开始露出颓势了。

“你要是将投拍电视剧的精力放在电影上,我也能轻松好多了。”

南大龙唏嘘抱怨着,金尚笑而不语。

常棣文化,到底是南家兄弟的事业,金尚只是合伙人,哪能放下自己的事做其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