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71章 录制结束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71章 录制结束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71章 录制结束

第271章 录制结束

“可能吧。不过,戴大哥的嗓子是大家的,我的嗓子是自己的,可以随意挥霍,你不行。”

“你这话说的……”

戴义琴笑了笑,也没有正儿八经地反驳。

确实,如今戴义琴的歌喉,就是价值亿万的稀世珍品,压根不可能如金尚这样糟践。今年还有好几场演唱会要赶,过些时还要去电视台春晚过会,哪能真的伤到自己?

“不过嘛,你年轻,休息个十天半月,就没啥事了,我像你这么年轻的时候,也不怎么注意保护自己,后来还是遇到老前辈提醒,才稍微收敛一点,如若不然,就等不到我复出的那天,身体就垮了。”

“身体是本钱,各行各业都一样。”

稍微舒缓一点后,金尚将吉他放下,交给工作人员收好后,继续说道,

“大家都在忙,我就不在这添乱了,待会结束了,找个地方喝茶聊聊,有段时间没见着了。”

“商务局?”

“不,就熟人闲聊,这段时间,大家都这么忙,哪有时间凑局?”

“那行!”

最近赶了不少通告,连轴转的戴义琴,感觉累得不行,私人茶会就轻松多了,就当是稍微放松一下,叙叙旧,吹吹牛。

和后台有过几面之缘的人们打了个招呼,金尚从后台离开,回到演播室看台。

还没坐下,谭前十分热络地赞叹道:

“回国之后,很少见到如此感染力的现场表演,如不是工作人员在压制,恐怕真会有不少人跟着大喊大叫。”

“在流行音乐领域,国内与世界接轨的速度,确实要慢一个节拍,而且,考虑到本土化的因素,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也对,老外的那些街头表演,基本都是脏话连篇,校园乐队也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

这年头,国内老百姓对外国相对富裕发达的生活,还是有所向往的,但没有那么强烈,真正出国,见识过洋人社会什么样的,其实并不多,

“小金也去欧美待过?好像比较熟悉的样子……”

“平时多关心一下,基本都了解了吧。你大概不知道,我组的乐队,还出过一张全英文专辑。对大洋对面的社会生态,不说了如指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心得的。”

“你说的是那一张……我也听过某些人的分析,你就是那个元休,没想到是真的。对了,你和梅疏影、方桦一起登台,看来是不会错了。”

“没公开,也没刻意隐瞒,猜出来也无所谓。”

金尚耸耸肩,

“谁还没点业余爱好?”

“也对。有老板喜欢打高尔夫球,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猫猫狗狗,有人喜欢骑马,我甚至还见过一些年纪轻轻的老板,喜欢开着豪车,去没人认识的地方拾荒,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养成这种奇怪癖好的。”

说起这件事,谭前也觉得十分可乐,

“相比之下,小金的爱好算是比较文雅的了,吟诗作对,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搁在古代,那就是盖压一个时代的文人骚客,文豪备选,百年之后,混个不错的雅号不是问题。”

“过誉了,我这种人吧,估计也就混个怀才不遇,华北四大才子之类除了好听,什么用都没有的名头。古人那种墨守成规,条条框框众多的行事作风,我是不可能守的。落得个狂生,晚年凄凉是大概率事件。”

一边看节目表演,一边旁听的梅应年忍不住噗嗤一笑。

“你对自己看得倒是挺准。”

“那是,我总觉得吧,自己没有生在最好的时代,但也没有生在最差的时代。如今这个社会,虽然限制了我翻江倒海的本事,但也多多少少留出了不少发挥的空间。”

晚个五六年,先知先觉的优势,虽然会小一点,但是,创业初期那点微不足道的差距,太容易被赶超了。

千禧年之后的互联网生态更加成熟,社会与道德层面的束缚会更小。

不过,情况不可一概而论,有些变故,也是金尚感到有些措手不及的。

比如,现在的今夕聊天,明显比前世十几年后的“小企鹅”要虚弱很多,而面对的“飞信”这个名字相同,却完全不是一回事的竞争对手,这辈子的同名软件,明显更强。

原因不是其它,就在于这个年代,基础运营商还是大一统的产物,第一次拆分都没彻底完成。

前世的飞信,巅峰时期在二零零七到二零零八年前后,一度将QQ压得喘不过气来。令人飞信无疾而终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是基于移动的产物,不对联通、网通、铁通以及电信之类的大大小小的运营商开放,它就是个基于无线增值服务,协助移动巩固短信业务,有枣没枣打三竿的程序软件。

正是因为如此,飞信的衰落才那么突然,那么快速。战略方向出现严重问题,喧嚣一时,落幕的时候,也只剩下一地鸡毛。

而金尚所处的这个时代就不同了,没那么多拆分出来,增加同业竞争,提升服务质量的同类基础服务商,移动电话用户虽然和十几年后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统一在一家旗下,而且,互联网用户也极少,竞争力也差远了。

理所当然,如今的今夕聊天,承受的压力,远比前世的QQ要大。

正因为竞争对手是如此庞然大物,也难免麾下的员工战战兢兢,未战先怯,体量实在不是一个量级的。

当意识到这其中的巨大困难的时候,金尚本人也是吓了一大跳。好在,最开始的“三板斧”挺过去了,接下来,就是以年为单位,长达数年,甚至是十数年的竞争了,如果,这个世界的飞信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的话。

谭明理自顾自地吃了点水果,喝了几杯水后,乐呵呵地笑道:

“正是因为有你这样有意思的年轻人,才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嘛,就像这次晚会,我就觉得很好。如果今年反响不错,咱们明年继续接着办,怎么样?”

“我是有这个意思的,不过嘛,先看看今年的效果再说。”

梅应年、谭明理和金尚能够找到的商业盟友,大多是后起之秀,对掌握了传统和话语权的“老钱”来说,是新贵,是暴发户。

金尚这种骤然兴起的新产业龙头,是不知道将来能不能稳住的小年轻,无疑是暴发户,梅应年和谭明理这等富没过三代,创业发迹不到一百年的所谓企业家,在老前辈眼里,同样也好不了多少。

除了赚钱,办实业之外,如今也差不多到了在社会层面为自己拓宽立足空间的时候了。

人设、舆论和影响力,或者其它什么,总之,就是可以让他们真正跻身最顶尖富豪圈子的投名状或者敲门砖。

相比之下,金尚反而比二舅梅应年和谭家父子更有优势。

金家父子毕竟是名门之后,只是这两代人落魄了许多,本质上,还是很容易被某些圈子认定为自己人的。曾祖父老黄还没死呢,他的门生故吏还有不少健在,虽说话语权大不如前,一些不太重要的小事,还是能帮上忙的。

南家兄弟跟着金家父子混了半辈子,梅应年等人愿意带着金尚一起玩,未尝没有留个善缘,将来金尚真的重振家门,也能搭一搭顺风车的意思。

自己去找投名状和敲门砖多难啊,有熟人帮忙引荐就方便多了。

几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不久之后,梅应年和谭明理招呼几个老伙计,一起上台,合唱一首老情歌,带着古色古香的宫调风情。

有人唱得好,有人唱得差,不过,在合唱中,也有混子的表演空间,金尚就看出来了个别人,表情特夸张,嘴形对得不错,就是没怎么出声而已。

台下许多观众都是各个公司的员工,自然不可能给自家老板拆台,鼓掌喝彩声还是很热烈的。

待进入最后一个时段,作为定海神针的重量级嘉宾的戴义琴登场后,动感劲爆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确实太适合在这个时节的舞台上表演了。

劲歌热舞,是戴义琴的传统艺能,当年就是靠这个红遍全国,如今自然也不例外。

就连梅应年这个年纪的人,年轻的时候,许多也听说过戴义琴的传说。

随着舞台灯光绚丽宣传,音乐节拍的推进,看见下方有好几个地方响起了喧哗口哨音,还有几个控制不住情绪的小姑娘泪眼婆娑,蠢蠢欲动,想要冲上台去,附近蓄势待发的工作人员连忙出场维持秩序。

见状的梅应年不由得咋舌。

“比当年还要疯狂,还真是越老越妖啊。”

“才三十几岁,不算老。做演员,还有将近十年的黄金期,歌手嘛,保养得好,二十年有望。”

“二十年?那都五十多了,你还真敢想,我就没见过五十多还能当明星的。”

梅应年颇为不信地摇摇头,

“这个级别的明星,就一百五十万出场费,是不是太低了?两个月前,一位老友请一位艺人在生日宴上献唱捧场,都出了一百二十万。”

“那不一样,纯粹的商务通告,自然是公事公办,跨年晚会嘛,一者增加曝光率,二来也是展示自身正面形象的好机会。综合频道那边的春晚,您见过谁收了出场费?给个车马费,报销通勤费就不错了。咱们这的晚会,商业属性浓一点,必要的费用不能少,但也不会真给太多。毕竟,也是要算人情的……”

“明白了,长期合作的友情价,外加私人请托。”

梅应年点点头,后对谭明理说道,

“事后,我们凑一个红包送过去,不用搞多大,意思到了就行了。这次活动能办成,他个人的面子,功不可没,咱们也不能寒了人心,被人当**占便宜的尖酸之辈。”

这种事,谭家父子自然不会拒绝,迎来送往,礼尚往来,将来,说不得还有合作的机会,如今好不容易搭上线,有了利益牵扯,可不能轻易将其给弄没了。

金尚自然是不好多说什么,让戴义琴和南家兄弟自己去处理,他们更有经验,半个局内人的金尚就不多插手了。

当戴义琴的表演结束后,金尚笑眯眯地看着四周游弋的摄像机。

“将现场观众的反应录进去,和后场镜头一起,作为花絮,放在录像带光碟里面,一起发售。”

“噱头嘛……”

一开始还有点不明白,略一思索,就想通了的梅应年不由得点头回应道,

“你算是将娱乐明星圈子的脉络给摸透了,只有你们小年轻才知道该怎么玩,我们还是有些跟不上时代咯。就好比这么多新鲜时尚的节目,虽然欣赏不来,但大家都喜欢,可见也是不错的。”

“言重了,没有到跟不上时代的地步,只不过,年轻人的冲劲更足,喜欢新鲜事物,迎接挑战,等到有所成就,自然就更喜欢维持现状。”

“确实,如今的我,再不会做如刚出海那会,做台风天里就栓一根绳索就跳海救人的事了。”

一无所有的时候,自然敢奋力一搏,现在家大业大,肯定不会再干孤注一掷的事了。——

这场特殊的年会,在大家依依不舍的心情中,还是结束了。

梅应年和一众伙伴打了个招呼后就告辞了,金尚本人则叫上已经换了一身衣服的戴义琴,载着梅疏影,方桦和李萱等人,汇合了提前一步出场,去接人的南大龙,以及跟着来凑热闹的张鵟。

来到久违的鲁愚音乐酒吧,金尚等人一起上楼,见到已经先到一步的骆洋和张骞已经在等着。

“这边这边,阿尚,好慢。”

“小彪,富态了不少,也白了点。”

“我本来就不黑,只是在太阳最毒,最热的时候,当了三个多月的纸片人,被硬生生晒黑了。”

南大龙装作无奈地摊了摊手,后继续说道,

“大彪本来今天上午就要回来的,因为天气原因,航班推迟了,实在赶不回来,让我给大家说声抱歉。”

“客气了。”

几人分别落座,金尚笑盈盈地说道,

“去大洋对岸考察了这么久,有结果了吧?”

“谈得差不多了,就影院和摄像技术,他们那边确实是更加先进,不说别的,那些高精度智能化的摄像头,咱们就没有替代产品。如果大批量进口的话,开销估计不小。”

“先买一部分试试效果,暂时不要全面铺开,如今市场规模还没起来,资金全沉淀在里面,划不来。”

“我和大彪也是这么想的。先买几套回来,好用就继续,说不定什么时候国内就仿制出来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高精尖科技。”

改造升级影院,引进新式器材,是大势所趋,总要做的,目前只是探探路罢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