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54章 世故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54章 世故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54章 世故

第254章 世故

流行歌曲的改编与翻唱,其实是很普遍的。同一首歌,稍微调整一下编曲,换个人唱,带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曲子中的主旨和核心变化不大,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偏离太远,风险就比较大了。

说起关于歌坛的趣事,以及乐理上的小细节,黄嘉然也十分感兴趣,充分展示了一名年轻的追星族到底会掌握多少派不上用场的技能。

好在,她追捧的偶像是戴义琴,而不是金尚,不会发生一些令人难堪的尴尬事。

聊到轻松的话题,时间也过得特别快。有吴蝉在场把关,也不会让时不时出点小状况的黄嘉然肆意妄为。总之,采访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到了尾声,嘉宾寄语的环节,金尚说了几句场面话,就结束了这次专访录制。

“计划是明天晚上播出,具体情况还要看剪辑。小金不仅是媒体选出来的,被寄予厚望的后起之秀,还是京城十佳杰出青年,论年龄和成就,优势太大了。也就两三个人能相提并论……”

“不是独占鳌头啊。”

闻言的吴蝉不由得莞尔。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带头人吧。比如数字影音方面,DVD的发明,就是存储介质上的一次飞跃,还有就是医学领域,早期胚胎发育和遗传病控制等,还是有不少能人的。”

“这……倒也是。”

应用科学,尤其是基础研究领域,不仅需要足够的天赋和能力,还要有一颗为之牺牲和付出的恒心。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在一次次的试错中,找出来的一条新路。

拓宽道路,和在无人触碰的领域,开拓出一片新的认知区域,难度可想而知。

今夕文化现有的科研实力,在过往的成果中挑挑拣拣,不断搭配组合,找出可用的技术类别都十分困难,更不用提无中生有,创造出新的发展方向了。

互联网,到底只是在过去夯实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高楼大厦,没有前置铺垫,就是空中楼阁。

“基础科研领域,就不较劲了,我可不是科学家,只是个还不太成熟的商人。”

“也不用妄自菲薄,技术被发明出来,就是为了造福人类。许多成果诞生了数十年,也只能束之高阁,还是得眼光卓著的天才来发觉它们的潜力。否则,一个个只能待在实验室里的成果,实际价值也不太大。”

“这话我爱听,对那些奉献了青春和毕生智慧的学者,我是充满敬意的,如何将那些成果用来造福人类,新时代的年轻人责无旁贷啊。”

“跟我说没用,有空你也可以与他们多交流交流。”

吴蝉指挥着同事收拾东西,准备返回,

“今天就到这里吧,麻烦小金了。”

对金尚来说,一天的拍摄,就相当于找几个熟人,在摄像头前聊聊天,说会话。对吴蝉和黄嘉然等人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妥妥的周末加班。

传媒从业者们,虽说休息时间不太固定,但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基本休假还是能保证的。如果不是金尚和朱静筱商量好了今天来拍,估计得浪费一个工作日来完成。

送走一行人后,金尚打电话让家政尽快来收拾,开窗除味,清理浮尘,顺便整理一下车库和种了几棵花花草草的小杂院。

待到晚饭时间,原本说好了要晚点回来的李萱,居然提前开着小车回来了。

“出去玩了一趟,怎么有点不痛快的样子?”

简单洗漱一下后,李萱坐在沙发上,不断按着遥控器,似乎找不到合心意节目的样子,看似没什么大碍,金尚还是比较敏锐地判断出,她明显有点心不在焉。

“人太多了。以前只是三五个人小聚,今天人有点多,十几个,乱糟糟的。”

“热闹一点,不好么?”

“那也得看分什么人,里面只有两三个人,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其它的,其实没那么熟。而且……”

似乎想到什么不好的事,李萱略有点不悦地说道,

“感觉进入社会后,原本就不是特别纯粹,但也还算和睦的关系,变得越发乌烟瘴气了。”

“是嘛。”

大概就是同寝室六个人,却有几十个群,彼此互相拉踩的故事吧。

“你明白?”

“我连个年龄差不多的同级生都找不到,毕业就没联系了,哪有机会玩什么勾心斗角的游戏?”

其实想想就知道,有的人工作单位比较体面,有的就稍微差一点,工资有高低,假期有多少,就连发展前景也大不相同。

条件不差的李萱,毕业后追随金尚玩什么“创业游戏”,许多同学都是不以为然的,觉得她是被金尚的花言巧语给骗了。

半年过去了,很大一部分职场新嫩,连试用期都还没过,转正的还只是一小部分,李萱已经是国内知名科技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直接受其调配的数下有二三十个,间接管理着全国三四百人。

待今夕商城融资成功,估值三十亿的消息传开,有人的心态不平衡是肯定的。

还是那句话,既怕兄弟过得苦,更怕兄弟开路虎。

女同学之间的情谊,不必妖魔化,也用不着过分高估。

李萱的那些朋友,金尚也认识几个,大部分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地方乡县考到京城来的女孩子,在当地是赫赫有名的才女,到了大学就泯然众人了。

相比之下,女生部的那些其它学院的同学,因为利益瓜葛比较少,反而更加纯粹一点。

“因为什么生闷气?说出来让我听听,挺好奇的……”

再三追问之下,李萱还是说了出来。

“就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是开车去的,所以,总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酸话。什么沾了男朋友的光,不知道矜持什么的。”

“这样啊。”

这里离市中心有点远,公交车班次间隔时间太长,所以金尚和李萱两个人出行,基本都是车来车往,实在不得便,也是打出租车通勤。

这次小聚,金尚让女朋友开车去,也没别的意思,有这个条件,用不着刻意委屈自己。

结果,反而惹出了小麻烦。

李萱的同学,基本都知道她家里不穷,但是多有钱,是没有概念的,倒不是说她有多低调,而是这年头的校园里,流行的趋势还是比较从众,哪怕是家里特别有钱有势,也不会显得出挑。

有车算什么?

要是那些酸溜溜的同学知道李萱还买了一栋别墅,自己不住,装好了就那么放着,不知道该嫉妒成啥样子。

“别太在意,所谓富易妻,贵易友,人之常情,未必无因,财富和地位的差距,会导致认知和立场产生矛盾。都是俗人,就不要苛求别人了。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不改初衷,固然是美谈,但也不必太过计较……”

“我也没太生气,就是有些失望罢了。”

李萱倔强地摇摇头,

“这几句话,是你瞎编的?”

“不是……有感而发吧。”

琢磨了一下,金尚也不好解释太细,《增广贤文》最早见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比较流行的启蒙文字,受限于时代的束缚,里面充斥着不少和现代道德观不相容的所谓“人生智慧”。

“感到不满意,所以提前回来了?”

“不是,我也说不好,自然而然,就提前散了。都说有事,我看就是借口。”

虽然没有炫耀的意思,可是,木秀于林,显得其他人不那么“挺拔”,女朋友李萱觉得气氛不太对,其他人说不得也会不自在。

“是我欠考虑了,早一点开车送你过去,晚一点去接,或许会好一点。”

抓了抓后脑勺,金尚略有点后悔,有些小细节,原本能做得更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不是你的错,我也有些大意了,以为还是以前,说说笑笑,没心没肺,什么都不计较的时候。而且,你还有接待采访的正事,耽误了不好。”

“以后这些聚会,还去吗?”

“当然要去,又不是闹翻了,只是个别人阴阳怪气,让气氛怪怪的。”

“好吧。”

女朋友李萱虽然是个对人情世故不太精熟的地方土豪大小姐,不代表她就傻了。虽说也有一些小女生特有的毛病,人还是不错的。

最让金尚感到欣慰的,就是李萱不是个容易记仇,爱钻牛角尖的人。

择友,是一件很考验心性的大事,尤其是如何经营诸多人际关系,需要的不止是小聪明和勾心斗角,还要有足够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哲学。有些,后天能领悟学会,有些则是天生的特质。

有时候,金尚不得不感慨,有趣的灵魂、真诚的笑容以及善良的心,还真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成长起来。

哪怕受了点闷气,李萱也没有以“性恶”的出发点来看待那些亲密或者不亲密的朋友同学,能够一针见血地看透问题的本质,还能耐着性子,努力试着磨合,挽回一段段值得珍视的情感。

对绝大部分挣扎在生存线上,为了改善生活而努力的普通人来说,宽容与仁善,真是一件奢侈的事。

握住李萱的手,金尚宽慰着说道:

“不要为这些糟心的事伤神了,晚上你要吃什么?”

“清蒸鲈鱼。”

“啊?”

干笑了几声,金尚不由得有些无奈。

做几个小菜,金尚还是很拿手的,不过,杀鱼,洗鱼,烹鱼,其实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容易弄得满身味道。

如果想吃,金尚一般都是直接买现场杀好清理干净的,回来直接下锅就行了。

都这个时间了,上哪去做?

迟疑了片刻,金尚建议道:

“那咱们出去吃吧,顺便去逛逛街。”

“后海?”

“可以。”

那边的酒吧一条街很热闹,但也不只是喝酒蹦迪玩闹的地方,还有很多值得看一看的好地方。

诸多烂怂的所谓名胜古迹,早就看腻了,美食街也不是什么消遣的好地方,大多都是为外地游客定制的菜式,贵也就罢了,关键是金尚还觉得不好吃。

作为京西土著,金尚没事是不会去那种地方瞎逛的,不过,女朋友想去,溜达溜达也无妨。

换了身休闲衣衫,金尚开车载着李萱,一路往内环而去。好在这个时间,还不是特别堵,三十多分钟就到了。

自工作越来越繁忙后,两人一起出来玩的时候少了许多。周末倒是有时间,也倾向于待在家里养精蓄锐,并时不时回老家看看母亲和外祖母。

以一个半专业唱作人的水准来看,后海酒吧里面的大部分驻唱实力都很一般,但能够生存下来的,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安子文等人组的震点乐队,据说最近也在附近活动,只是今晚,金尚和李萱没见到他们。

豪爽地吃了一顿美食,心满意足的两人漫步在霓虹灯闪耀的步行街,周围来来往往都是差不多的游人,甚至还有个别金发碧眼,操着口音各异的外语交谈的老外。

和以打工者为主的京西不同,这里国际大都市的味道更浓,全世界慕名而来的游人,除了去宫殿,皇家园林和长城打卡,晚上也喜欢来这里见识一下五湖四海交汇的名场面。

令人意外的是,金尚在一家主要面向使馆区外宾的酒吧里,见到了几个老外组的乐队,在唱金尚发行的那一首国内遇冷的单曲《City Of Stars》。

“你这首歌,墙内开花,墙外香啊。”

心情好多了的李萱,和金尚两人找了个相对偏僻的卡座,点了几杯水,一边休息,一边闲聊。

找了这一家,就是看中它里面不是特别闹,小声说话也能听得清。

“爵士乐是十分讲究即兴演出的音乐形式,和国人的喜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它有固定的一批爱好者,但要说有多受欢迎,估计不乐观。”

从一开始,金尚就明白,这类基于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的黑人音乐,节奏太复杂太随意了,和弦和音色与传统民乐相差太大,想要推广流行太难了。

经典是有,但不是未来方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