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218章 宰割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218章 宰割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218章 宰割

第218章 宰割

将小表姐送回学校,再到家,已经快凌晨十二点了。

好在第二天是星期天,用不着上班,简单地洗漱收拾了一下,就上床休息了。

第二天,金尚携着李萱,陪同父母去医院,顺便做了个体检。已经两个多月的身孕,母亲梅杏红开始有些显怀了,行动不便倒不至于,漫画创作的工作强度降下来了,还得定期去产检。

忙碌了一上午,全家人都没什么大碍,检测报告一切正常,连成年人难以避免的“三高”,腰间盘,颈椎等小毛病都没有,让金尚对“金手指”催生的锦鲤护家宅的效果放心不少。这玩意平时不显山露水,确实在护佑着宿主和亲朋友好,潜移默化地改变周遭的细节。

稍后,说了点工作室的计划,让母亲梅杏红多让麾下的助理挑大梁,平时多仰仗网络交流,远程会议办公,扫描传真设备等科技力量,隔空遥控,不必经常两边奔波。

漫画家助手,生活助理什么的,不可能一辈子窝在小工作室打零工,有心气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创作欲,自己发表连载作品。

这么多年,从梅杏红手下成长起来,稍微有点名气的漫画家,也有七八位了,打交道的编辑都换了三四次,早就明白这一行的门道,自然也不会存着压榨年轻学徒,好给自己充当廉价助手的心思。年入一两百万的工作室,对普通人家是一笔巨款,金梅两家富庶,也不至于对七位数的年收入视而不见,但也没想过借此来发个大财。

赚钱自然好,有点正经事做,顺便满足一下文学创意方面的成就感,那就再好不过了。

梅杏红是个固执的人,但也知道权衡利弊,好话是听进去了,该休息还是要休息,工作室里的活,都能按照计划流程推进,除了少量外部定制作品,其它的,追根溯源,最上面的“甲方爸爸”还是《东方漫客》和《少年绘心》,掏钱的是金尚,给自家干活,哪怕拖稿“开天窗”也不要紧。

中午,四人在医院附近吃了顿便饭,老金带着妻子回家休养,小金与李萱去附近的公园逛了下花展,又去市中心的商场转一转,买了点换季的衣衫。

晚间,两人还在小区附近逛了逛,附近似乎还有两个名胜古迹,预期要建博物馆什么的。周围的公园人不是很多,显得幽静非常,夏末时节,夜幕初降,小风一吹,衣衫过于单薄,还觉得有点凉意。

度过了一个还算清闲的周末,周一上午,金尚十分干练地将诸多事务安排妥当后,和齐招云、刘燕青一起去了北船机电,看看刚拿到入网许可证不久的水星手机第一批量产机质量如何,顺便检查一下Venus游戏主机的开发进度。

两个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消耗了上市公司大量现金流的新业务,一旦失败,后果就比较严重了。

十点钟左右的时间,金尚看到了即将发售的成品,一款拿在手里,相当轻便的时尚直板手机。

水星手机外壳材质为塑胶,Pc与ABs的合成材料,保留了两者的优点,外观采用经典款式,塑胶喷涂工艺,不像磨砂外壳看起来那样不上档次,也不如钢琴烤漆不耐脏,脱落或掉漆。

缺点当然也是有的,用久了,外壳会整块脱皮,影响外观。

不过,以三年为使用“舒适期”的第一款手机来衡量,也够用了。

外观配色丰富,还搭售耳机,手机套等。

从定价策略来看,平均三千五的定价,豪华配置也不过四千,最便宜的简版不到三千,这个价格,在一九九五年,如果不是北船机电底蕴深厚,供应链比较完善,议价能力还凑合,恐怕连制造成本都覆盖不了。

“以一款试水手机的质量来衡量,已经很不错了……”

当着洪仁全和几名设计师、工艺员的面,金尚也没有说什么客套话,

“机器本身,扣除成本,利润很低,如果算上促销折扣,堪堪保本。开门做生意,咱们这么干,妥妥是在做慈善,不仅没‘油水’,还容易得罪业界同行……”

不是真的就全无收益,而是选购的手机套,耳机,挂饰,备用电池等,虽然售价不高,但利润率极其夸张。前世金尚就听说过手机贴膜赚钱买房的“神话”,靠手机周边赚钱,真不是臆想。当然,这里面的奥秘,不好对外界明说。

原本,金尚还想过,是不是要内置个今夕聊天,可考虑到硬件配置,以及无线网络信号速率和资费,还是打消了这种太过超前的想法。

唯一添加的“私货”,就是今夕音乐,可以用数据线连接电脑,和PC版本的软件交互数据,传输歌曲,定制铃声。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功能,在如今已经是不错的特色了。

“想要打开局面,也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暂且不提这些,我想知道的是,咱们对供应链的控制到底有多强,能不能确定全国统一价,并与网络价格持平?”

洪仁全脸色一肃,微微点头。

“几个主要城市的消费市场,不会有问题,二三线城市,基本上可以保证……”

地方小县城,偏远地带,就不好说了,连打公用电话都不顺畅的地方,指望远在数千公里外的京城遥控,也不现实。

“这一点,不能疏忽,咱们想要以低价打开局面,结果下面的渠道商随意加价,好处都让他们吃了,那就亏大了。”

渠道混乱,是任何一家大厂都难以忍受的,真正的商场博弈,供需关系,肯定是重要因素,可完全依赖市场调节,随波逐流,也只不过是一条产业链上可有可无,随时能被替换的“螺丝钉”。

辛辛苦苦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本质上就是在向传统渠道商下刀子。有了今夕电商这个大杀器,还被下游分销商给拿捏了,金董可不会客气,营销员工不行,换行的来。

稍后,金尚召开了个短会,听了几个主要高管汇报近期工作动态,心里也稍微有数了。

『总体平稳,主营业务有好转的趋势了。』

再加上金尚上任之初,就拿下了采购和财务的个别害群之马,再徐徐图之,在关键领域换血,暮气沉沉的北船机电上下,多多少少都有了危机感。

这年头,失业可是一件大事,尤其是被开除,名声坏了,再想找一个好工作,真是难上加难。

立威这种事,金尚没直接干过,反正都是洪仁全这个总经理做的,待过个一两年,梳理得差不多了,公司业绩有了起色,能做的事就更多了。

会议结束,吃过午饭后,金尚和洪仁全单独聊了一会。

“国际航运市场有了复苏的迹象,几个大船东加大了逆周期抄底的力度,造船订单节节攀升,这我是知道的,问题是,过渡期到底有多长,如果现在投入所剩不多的现金,长租码头船坞,能不能撑到拨云见雾的时候?”

经济大势企稳回升,已经是共识了,可是,低迷期到底还要持续几年?

一年,两年,三年,还是五年?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是最考验人的,许许多多就差一口气就挺过来的企业,倒在了最后关头,离赢者通吃就差一线,这么点差距,就是生与死的鸿沟。

“不仅是这个原因,金董,造船市场的复苏,可能比想象中来得更早,更加猛烈,修船市场也会迎来机遇,这一波顺周期,持续时间,至少会有七八年,甚至是十五年以上……”

“何以见得?”

紧接着,洪仁全掏出一份航运期刊,以及分析报告和国际海运条例的前后对比。

全英文的杂志,金尚自然是看得懂的,草草翻了一遍,尤其是在红线标注的地方,仔细看了几遍。

几分钟后,金尚放下手里的文件,稍微思索了一会,若有所悟地回应道:

“船舶能效设计指标大改,现有的绝大部分运营船舶,涂装,压载水和碳排放,都不满足新的环保标准,这……死线快到了?”

“还有一段时间的缓冲期,各个国家和地区,正式生效的时间有先有后,但大势是改不了的。旧船要被强制淘汰,必须有大量的新船,填补航运市场的需求。”

随着国际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经济全球化分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实力的“玩家”,提前布局是肯定的,这几年,环保问题越来越被频繁地提及,就比如“碳排放”的争议,其实就是发展权的争夺,修造船领域,是个不怎么显山露水,科技含量也不见得太高的重工行业,可对任何一个大国来说,它都是和汽车、航空等并驾齐驱,必不可少的关键。

“洪前辈,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只不过,我有点难以取舍……”

金尚十分认真地请教着,没有外人,也不必拘泥于上下级关系了,

“我的本部公司,以科技与文化产业为主,重心放在互联网上,修造船这种……”

“劳动密集,资本密集……”

“对,传统行业,不在我的事业版图上。我花钱将北船机电买下来,一是为了入手‘壳’资源,在合适的时候借壳上市,第二就是看看有没有能完善‘生态链’的细分领域,在消费电子,家用电器,高端制造,集成电路和半导体领域,还是有点基础的,研发能力不说多高,一个合格的组装厂,还是能干的,其它的……”

金尚为难地耸耸肩。

钢板焊接,船用主机,发电机,机电设备等,和互联网科技、文化传媒有什么关系?

祖宗传下来的“金扫帚”,只具备辅助功能,提供不了任何超越时代的黑科技,北船机电本身所处的领域,极难取得超高利润。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这里,真的划算吗?

如果北船机电的主要船台,地皮,职工宿舍是在京城或者一线大城市,还好一点,先圈占地盘,以后转型地产公司,或者和同行合作,总归有得赚。

可是,上市公司的核心资产,基本都在胶澳,津沽,京城本地倒是有一个设计中心,和一个老式风洞和进行拖曳实验的船池,占地面积不大,更改土地使用性质,更是难上加难,将来混一笔拆迁费就是极限了。

投钱加码修造船,图什么?

连梅应年这样的航运大佬都不想干辛苦的传统行业,上岸搞房地产和金融了,金尚更是不想在没什么想象力的修造船上伤脑筋。

洪仁全颇有深意地看了金尚一眼,然后微微叹了一口气。

“小金,到底年轻,还是太仁慈了,或者说,不够贪婪。你觉得,上市公司……是什么?”

听到洪仁全问了这个似乎不相干的问题,金尚一愣,沉吟了片刻,后认真地答道:

“接受公众监督,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

“不不不,这是表面上的说法,所谓的上市公司,就是摇钱树。你觉得,造船,房地产,纺织,半导体上市企业,有什么本质不同吗?公司是公司,股票是股票,你以为那些所谓的投资者,是看好企业,或者与咱们一同成长?他们就是想低买高卖赚差价!你呀,前些时用上市公司的力量,为自己的私人企业牟利,在法律法规上,确实找不到纰漏,但这就不是利益输送了吗?我本以为,小金已经觉悟很深了,结果嘛……到底还是存着几分天真和理想。”

接下来,洪仁全教了很多,让金尚也是受益匪浅。

“所以,上市公司的存在价值,就是融资,然后干自己的事业,或者想办法变成个人的钱?”

“不然呢?”

洪仁全笑呵呵地耸耸肩,

“除了那些政策性的上市公司,国资控股的命脉领域,其它的都差不多。小金,你在北船机电的持股超过百分之六十,你考虑过,如何套现吗?上市公司的钱,到底不是你的钱,创业,尤其是前所未见的新领域,以后花钱的地方多了。”

“受教了,多谢洪老提点。”

加码修造船,当然不是为了在这一行深耕,而是在这一波大周期中,将北船机电的股价炒高,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套现,定向增发,质押贷款,发行可转债等。

不管怎么做,都是将别人的钱收拢过来。

用别人的钱替自己赚钱,分润一点汤汤水水给投资人,已经算是资本市场顶有良心的好人了,更多的,不怎么讲吃相,用各种合法或者非法的手段,将融来的钱据为己有,这才是常态。

专业的投资人,都难以在波诡云谲的二级市场做到稳定盈利,那些抱着来碰碰运气的散户,犹如闭着眼睛冲入满是豺狼虎豹群里的羊羔,能全身而退已经算是祖坟冒青烟了。

几乎所有的商业公司,其终点都是挂牌上市,其实就相当于又开设了一张玩法略有不同,靠特色和噱头吸引赌鬼来下注的赌桌,运营上市母公司,就是在操盘,各个大股东就是庄家。

国际航运和船舶市场的红利期来了,非上市船企也就罢了,北船机电还不趁此机会玩一把大的,下一次还不知道要等几年。

梅应年将其卖给金尚,是因为他有更多选择,玩得更大,赢得更多的场地,看不上北船机电这个小“赌桌”了。

而金尚,直到现在才彻底想清楚,个人和企业的边界,上市公司的赚钱模式。

『捞钱是永恒的,运营好上市母公司,只是顺带的,理想与坚持,天真与仁慈,在资本市场,一文不值。』

控制力和影响力,才是关键,所谓的股权,只是筹码之一。

最后,洪仁全悠悠地总结道:

“满足股东的期待,顺势而为,才是好上市公司,至于技艺不精,见识不敏的高位接盘侠,自求多福。”

“明白了,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大股东和高管,没有义务为所有人的投资行为负责,对得起自己就行了。”

“这就对了。你看……咱们公司的股票,今年从最低点到现在,翻了五倍多,涨势不减,有望今年的‘股王’,明星股和知名度不高的股票,溢价也是不一样的。”

“了解,这是个好机会。”

两人有如此认知差异,主要在于金尚,还将北船机电视作不知道能不能恢复过来,入土半截的“壳”公司,而洪仁全已经在想着如何借势,拉高公司股价了。

这,才是对董事会和全体股东负责人的总经理啊!

“那……我看好的那些分支业务,怎么处置?”

“整合,然后打包融资,能分拆上市就分拆上市,不行的,整合到你的事业版图中也行啊。”

早有准备的洪仁全解释道,

“比如手机和游戏主机,家用电器,可以全部塞进离的‘行星智造’,甚至还能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也好。”

恐怕在洪仁全心中,自己一手缔造的上市公司,也只是任人宰割的肥猪,挑肥拣瘦,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理所当然该做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