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147章 暗中较劲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147章 暗中较劲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147章 暗中较劲

第147章 暗中较劲

正事谈得差不多了,几人又说了会私事,梅应年和梅文辉父子就起身告别了。

午后下了一场暴雨,凉爽了许多,不似先前的酷热。

金时将客厅收拾干净后,又去将垃圾丢出去,才稍微闲下来。

“老边今天不在?”

“北边寄过来一大批牛羊肉,还有米面粮油什么的,老边去帮忙处置了。你姑妈那边,也就这些特产拿得出手了。”

提起天各一方的两个姐姐,金时也不由得摇头叹息。

姐弟三人受冼桂珍老妇人言传身教,性格多多少少有点固执,认准的事,很难劝回来。

这次要不是借着梅杏红意外怀孕的事,深入交流一番,恐怕一年到头都难得有几次书信往来。

二姑妈也是一片好心,但是,这边确实没地方放得下,量太大了。

暂且转入生鲜超市的冷库保存,慢慢吃呗。

“今天吃的就是?味道确实不错,北边草原出产的,确实和本地的,口感有很大不同。都是同样的品种,为什么北边的,就是格外好吃一点?”

“富含什么微量元素之类的吧,科学家研究的东西,搞不懂。”

看了看时间,已经快四点多了,金时建议道,

“也是姑妈一番心意,给你母亲补身体。你回去的时候,多带一点,帮着吃。”

“嗯!”

“刚刚你说的,有把握吗?你二舅底子厚,亏得起,你要是陷里面,可不容易脱身。”

“没问题!我是有祖先眷顾的男人,不会栽在这种事上。”

“你的‘金扫帚’帮你得出了结论?”

“那只是个工具,佐证我的所作所为没有错。真正给我信心的,还是自己……”

说着的金尚,伸出手指,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很自信地解释道,

“二舅多半也能想到这一茬,如果不是动心了,哪有闲工夫在这喝茶聊天?四十多岁,不到五十的年纪,对一名企业家来说,正是精力旺盛,思维敏捷,阅历、经验和家底达到了巅峰的好时候。我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他就一点不明白?”

“这……是一个互相印证的过程。别看你二舅在商海打拼,以凌厉凶狠的手法著称,私底下是个喜欢谋定而后动,十分谨慎的人,尤其是这等大事。他……是个真正的商人,权衡利弊,然后做出最符合心意的选择,几乎已经刻入骨髓,成为本能了。”

“不是这样的人,也很难赚这么多钱,做这么大的生意吧。”

“其实也好相处,做生意,不站在他的对立面,也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金时笑着解释着。

通俗点说,二舅就是生意和情谊分得很清楚的人,对“谈感情伤钱”这种事,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才会在这方面,格外注意。

真以为金尚能够凭借一纸计划,口舌之利就能说服他?

正瞌睡,来了个枕头!

某种程度上来说,房地产开发商的老板和IT行业的老板,都需要个人声望和公司品牌来提升自家产品的附加价值。

玩足球,时刻处于文体娱乐和财经新闻的关注焦点之中。

不管是能源寡头,中东王子,还是地产商,甚至互联网大厂,都需要一张张名片,为自己和旗下的公司业务打响知名度。

一时半会找不到好的投资标的,金尚不失时机地送上了三国历史文旅影视基地的方案,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京城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梅应年虽然有钱有名,也不一定能顺利在京城房地产市场打开局面。

切入时机很重要!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并不是太好,本地城市规划的发展速度也受到了限制,但凡出现一个还过得去的好项目,就有一大堆开发商疯抢。

反周期投资,跑步入场,储备土地,一边开发一边等升值。

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外行都懂,在这一行打拼的从业者,自然看得更清楚。

过江猛龙想要被接纳为自己人,哪一行都不容易,文娱圈如此,房产开发一样,待发展成熟后的计算机互联网也差不多,来来去去,都是那一拨人在折腾。

——

就在金尚和李萱在家悠闲度日,吃过晚饭,带着一大堆食材回去的时候,央音校园,练了练歌喉,又去试了下舞蹈减肥健身效果的方桦和梅逢春,在校门口小馆子吃饱了之后,回到音乐教室,准备再熟悉一下新歌的旋律和节奏,再去附近的夜市逛逛。

“小春子,这首歌,不适合你!”

方桦好心地提醒着。

好友总是想要和小表弟分个高下的心思,实在是太强烈了。

自从两人分别发了单曲之后,销量都还可以,市场反向和业内人的口碑都不错。《明月几时有》的词几乎无可挑剔,《口是心非》的曲明显更胜一筹,两者各有千秋。

歌手的唱,也十分有辨识度。

在广大歌迷看来,梅疏影的音色很特别,十分抓耳;元休的歌喉音域宽广,高低切换,真假音过度平滑不突兀,乐评人都指出,他是个天生适合金属摇滚的乐手,虽然在《口是心非》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富有诚意演唱,也得到了不少关注和赞誉。

销量、唱片公司关注度、传唱度方面,梅疏影稍占上风,但是在比较专业的圈子里,觉得元休更有前途的,占据多数,甚至个别心直口快的电台主播在节目中坦言,如果不是《明月几时有》的词实在是太“犯规”了,压根就没有和《口是心非》相提并论的资格。

这种明显涉嫌“引战”的言论,理所当然惹怒了不少梅疏影的支持者。

两种风格大相径庭的流行歌曲,同步发行,一曲成名,被歌迷拿来对比也很正常。

没有取得“全胜”,在商业发行领域占优,却在职业技能上被不少行内人点评稍逊金尚这个外行,让梅逢春有些不服气。

有空的时候,也想试试金尚唱作的歌曲。

《送别》这种难度不大的民谣就不提了,《最初的梦想》稍微有点门槛,对受过专业教育的央音学生来说,也不在话下。

唯有挑战《口是心非》的试唱,十分不顺利。

“难怪歌迷普遍反馈,听起来不觉得有什么难度,自己唱却怎么都拿不下来,这种……光有天赋还不行,必须得从小锻炼,保护嗓子,才能做到这一步。小表弟虽然是业余的,基础条件其实相当好。”

梅逢春有些丧气地回应道,

“你是不知道,这一曲《口是心非》并非他手里最能体现水平的作品。如果你听过那首《玫瑰的名字》就知道,他的上限在哪里了。我唱《口是心非》都有破音,差得有点远。”

当梅逢春听到金尚在手工作坊里录制的《玫瑰的名字》,已经感受到了那个小表弟有些力不从心,那股想要努力唱好,却总感觉有些别扭的意味。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金尚没有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理论知识和技巧有欠缺,十成天赋,只能发挥出八分,所以有点心慌气短的迹象。

可是,梅逢春自己连演唱难度更低一点的《口是心非》都拿捏不稳,岂不是更让人难受?

“老天爷眷顾,天赋异禀,跟这些人比什么?唱歌又不是炫技,我承认你的小表弟确实很厉害,可歌迷又不会管谁的嗓子好,唱功更出色。只要歌好听,普罗大众接受程度高就行了。真要比拼专业技能,戏曲大师,美声歌手,碾压了绝大部分流行歌星,可这些人里,有几个出名的?”

方桦满不在乎地说道,

“又不是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东西,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自然更好,其实,做一个老百姓喜欢的音乐人,就够了。”

“你说得轻松,专业的输给业余的,多丢人啊!”

“谁输谁赢,还说不好!你要是带着这种心态混歌坛,以后会有受不完的气。”

“其他人不管,输给阿尚就不行。本小姐从小到大都赢麻了,怎么能在最擅长的领域丢面子?”

“随你!”

方桦玩了个花活,一边挥舞鼓槌敲着欢快的鼓点,一边转移话题说到,

“你的小表弟说的,练一练舞蹈,确实有必要。你的台风,太拘谨了,没有那种挥洒自如的感觉,多活动一下,有好处。以后,说不定还用得着。还有……不到两个星期,我瘦了四斤诶,少吃点零食,少喝点果汁饮料,每天蹦蹦跳跳一会,效果真不错。这样看来,我还真有可能减肥成功。”

正如金尚所说,体重减少得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效果也还凑合,更关键的是,松松垮垮的脂肪肥肉,转变成了更加凝实健美的肌肉,看上去确实好看多了,没有过去那种稍显臃肿的感觉。

再配上稍微能掩饰身材的宽松衣衫,方桦的气质,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争取下个月和我一起登台!乐队组合里面,我一个人估计拗不过她,你要是能支棱起来,帮我撑腰,那就再好不过了。”

“那……你的歌练得怎么样了?”

“《第一天》还行,《难得一见》挺麻烦的……”

“我听了几次,感觉你有点放不开……”

方桦放下鼓槌,从梅逢春手里接过耳麦,戴上后,让对方播放伴奏带。

旋即,随着节奏抖动的灵活小胖妹,用稍显低沉的声音,不太正经地唱着。

从嚼文嚼字和功夫看来,比梅逢春要稍逊一筹,但是,洋溢着的慵懒,恰到好处的抒情,将那股潇洒肆意表现得淋淋尽职。

迷幻轻摇与快节奏的电子音,让人的心情,不由自主地明朗起来。

一曲唱罢,方桦将耳麦还给有些意外的梅逢春。

“感觉怎么样?”

“唱得似乎有点问题,但……很畅快。”

“明白了?自信点!作词作曲,是你的小表弟,但……既然是你来演唱,就是你的作品。它就像你十月怀胎的孩子,而不是你用技巧和经验堆砌而成的积木玩具。看来,还是《明月几时有》的坎坷,让你的自我认知能力,出现了偏差。你的小表弟,告诫过你,该怎么唱吗?”

梅逢春摇摇头:

“就说了点比较宽泛的情绪和主旨,以及表达方式的分寸。”

“这不就得了?你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觉得舒坦就行。歌以咏志,是什么意思,不用我多解释,你……活在别人的评价地狱里,哪里有机会绽放自身的夺目光华?这首青春洋溢的《难得一见》,其实蛮适合你的,只不过,你太想超越,所以用力过猛了。适可而止,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再试试!”

好友的规劝,梅逢春听进去了。

总想着和人较劲,反而忽略了更加重要的东西。

稍微模仿了一下方桦的唱法,再试了一遍后,梅逢春总算是有点明白自己以前为什么总觉得差了点意思的原因了。

“不管是创作还是表演,都需要专注。太在意其它因素,受干扰太多,就会疏于歌曲本身。”

“对吧!咱们是专业的,唱歌……有什么难的?想要取悦别人,就得先取悦自己,如果自己不喜欢,不满意,如何才能将其完美演绎给别人看呢?”

说笑之间,正在两人将要一鼓作气,再找找感觉的时候,梅逢春的电话响了。

“咦?是戴义琴,居然联系我,还真是少见。”

感到有些奇怪的梅逢春接通了电话,讲了几分钟,回过头,方桦才问到:

“你和他很熟?怎么会有事找你的……”

“不是找我,是找阿尚!他的电话打不通,所以问问我知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具体什么事,这么急?”

“听说是什么音乐奖项,给他提名了,问他去不去?”

“诶?哪个奖这么不开眼,给外行颁奖?”

玩笑归玩笑,能得奖,自然是好事。

“音乐家协会联合音乐频道搞的一个新奖项,蛮隆重的。第一次举办,含金量多少不好说,但是,开山之作,肯定不敢太糊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