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139章 组局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139章 组局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139章 组局

第139章 组局

晚上十点多了,金尚还在冥思苦想。

电脑屏幕上的文件,已经满满当当写了四五千字,以一个粗略计划书的标准来衡量,应该够充实了。

只是……

微微叹了一口气,将其中几段话删去。

『不合适,电子游戏部分的预算,太多了。』

蹭好处,也要有个限度,三国题材确实是很好的挡箭牌,但它也不是万能的。

将设想中的大投入制作《三国无双》和《三国群英传》删掉,只保留了传统卡牌游戏《三国杀》和策略游戏续作《三国志2》。

这样一来,电子游戏所占的比重,就没那么显眼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成本是三国演义的真人电视剧拍摄。

大致评估了一下,制片成本控制得当,拍摄一百集,需要将近九千万预算。

想要效果更好一点,将现如今的摄制能力完美发挥出来,差不多要多花一个亿。

这么大的投入,没有上面支持,连演员都找不齐,拍战争戏,上哪找那么多训练有素,行动听指挥的群演?

古装剧制作,最花钱的就是布景和服化道,要是没有强力部门管束,电视剧没拍完,那些珍贵的道具,就被个别手脚不干净的混子给偷光了。

大型历史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拍摄,剧本、导演和演员很重要,制片更重要,想要让成百上千的人员围着剧组,提供贴心的服务,让其顺利拍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南家兄弟为了顺利将《大时代》三部曲制作完成,不知道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南大龙亲自坐镇,就是怕辛辛苦苦组的局运转不下去,投的钱打了水漂。

除了真人电视剧,预计将近一百三十多集,分为“天下大乱”,“中原涿鹿”,“三足鼎立”,“天下归一”四部的动画片,也被写入了计划书,总投入也有将近四千万,不是个小数目。

另外,各种宣传和推广活动,也花费不少,占了实际投入的很大一部分。

当然,这些都是站在今夕文化的立场来看待问题,交上去后,具体如何操作,还不得而知。

是不是真的要将电视剧和动画片都制作出来,也不是一两个人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配合,这已经超出了一家初创民营公司所能左右的范畴。

『先把“卫星”放出来,能不能实现,再说吧!』

实际上,金尚还有很多想要塞进去的东西,比如将《格斗之王》对战游戏改一改,加入一些历史背景故事,打个擦边球,或者换皮《圣杯战争》,让历史武将们在现代都市大打出手。

思虑再三后,金尚还是暂且将这些搁置了,文化和娱乐有交集,也还是有些分别的,尤其是在九五年的夏天,不能高估了老百姓的接受程度。

做可以,但不能以这种方式进行。

差不多定稿后,金尚长舒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恰在此时,李萱送上来一杯清茶。

闻着扑鼻的香气,抿了两口,稍微提提神的金尚,看了看时间,十点半都过了。

“已经很久没有熬夜做正经事了!好多年前,为了高考倒是下了一番苦工!去年底,为了硕士论文,都没怎么赶工过……”

“辛苦了!”

李萱给自己找了个椅子,坐在一旁,托着下巴看男朋友侃侃而谈,后忍不住失笑道,

“你这个老板,当得也蛮辛苦的,什么都要操心。”

“能够帮我分担压力,独当一面的大才,还是太少了!今夕文化这座庙还是太小了,吸引不了大佛入驻,所以,自己就得辛苦一点!”

“嗯!刚才听你打电话说了好久,和梅家二伯聊了什么?”

“关于建造影视城的事,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以及商业地产,有很多不太清楚,打听一下。”

“你这是下饵,试探一下,他感不感兴趣吧?”

“看破不说破!”

金尚嘿嘿一笑,没有否认李萱的说法,

“一个大型影视基地,投资数以亿计,占地极有可能超过十万平方米。我在计划书里,写的是四十万平方米,哪怕打个对折,也很大了……”

“京城哪有这么大的地方给你建造影视基地?”

“中心城区肯定没有,城乡结合部都不会给,只能去远城郊区。历史剧中的取景,大多需要到有山有水的地方才好,历史名城也大多依山傍水,占据交通要道。京城这地方,大山不缺,好水却不多。”

缺水,几乎是北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顽疾,尤其工业用水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地方发展。

随着京城常住人口不断增长,对淡水资源的保护也趋于严格,对任何有可能影响到用水安全的工业商业开发,十分谨慎。

偏偏三国题材的影视剧,涉及到大量水战的剧情,比较经典的就有赤壁之战、水淹七军、白衣渡江等。

要建造三国影视基地,没有大江大河,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所以,最有可能的选择,就是在京城北方郊县,选个地方建造一个影视基地,南方靠近大江的地方,选址再建一个。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必强求违背现实条件,在北方重现江南水乡的美景。

京城这地方,拍不了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南方也很难找到好地方重现千军万马,铁骑纵横的场景。

“梅家二伯的意思是什么?”

“有点兴趣。”

“就这?”

“已经不错了!就看对方如何衡量其中的利弊,愿不愿意出手了。当然,这一切还只是个初步计划,能不能成,不知道。”

现在拿地搞什么旅游地产,长远来看,赚肯定是能赚的,就是资金回笼周期有点长。

如果从一般居民住宅和商业地产入手,“滚雪球”速度要快一点,可以很快做大规模,影视基地沉淀的资金太多了,对讲究效率的资本来说,未必划算。

但是,做生意,有时候并不能完全用赚不赚钱来考虑。

投资足球俱乐部赚钱吗?

用脚后跟想一想就知道了,那就是个赔钱买卖。

可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有钱的大佬往里投钱?

人傻钱多?

真到了一定的层面,钱买得到的都不重要,花钱都买不到的才是好东西。

一掷千金投资足球事业,和开发周期长,撬动的资金规模大,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增加税收的旅游地产,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要是能借助建造影视基地,开发旅游地产的机会,顺势拿到几块京城的土地开发权,那就赚大了。

首善之都,寸土寸金,那么多人争抢,给谁不是给?要是光看谁出的价高就归谁,那商场之事,就不会如此复杂了。

围绕着有可能成型的影视基地,梅应年完全可以将其开发成产业集团在京城的支柱和名片之一,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要是错过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下一次。

“你倒是敢想,人家只是让你提供一个粗略的计划,你把每一个涉及的产业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了……”

“我就是吹个牛,成不成看他们,顺便介绍几个得力的合作方,有什么错?而且,这年头,有哪个大富豪会钱多了烧得慌,去京郊荒山野岭建什么影视城?京城土地抢不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川,湖广有的是机会,干嘛在山窝窝里苦熬?”

关键是,建了影视城,得有剧组租用,游客观光,周边别墅区,度假村有人买账才好,一般的地产公司,压根就没有影视圈的人脉和资源,这一行太过封闭,外行人贸然涉足,基本都是奥迪进来,奥利奥出去。

而且,地产商们,其实也不喜欢影视圈这种“玄学氛围”太浓厚的行业,坑人坑得更加清新脱俗,但是好歹有评判标准的足球俱乐部,明显要更容易入手。

行不行,上场比一比,输赢一目了然,不像影视剧,到底好不好,谁都说不清。

“你说,我只是想要生造个IP,插个旗,为将来文娱引流做个准备,怎么突然就造了这么大一个局?”

李萱没好气地瞪了金尚一眼,略有点不安地说道:

“涉及到的人多了,利益相关方也多了,会不会牵扯咱们太多的精力?”

“版权在我手里,别人要拍三国故事,咱管不着,可要是敢生搬硬套《三国演义》里面的桥段,那就法院见。”

就好比有人拍王允潜结吕布,诛杀董卓的故事,没问题,可要是涉及到貂蝉和连环计方面的内容,那就不行了。

与之同理,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甘露寺刘备招亲,草船借箭,蒋干盗书,铁锁横江,借东风,走马荐诸葛等等,以前没有,小说《三国演义》里“首创”的经典,别人未经许可,不可使用。

实事求是地说,将这些经典片段剥离,看干巴巴的《陈寿三国志》,有几个人看得进去?

原原本本的历史故事,大部分都挺无趣的,而且阅读门槛很高,没一点文化基础,压根看不懂。

未来文娱产业会有很大的发展,金尚是知道的,现在看起来是亏本买卖的影视基地,未来其实大有可为,只不过,想要深耕,还需要比较靠谱的合作方,没个业内熟人带着,压根玩不转。

恰好,南家兄弟准备在这一行大干一场,只是苦于实力不足,还在积累人脉和资源中,如果梅应年这个大金主合作,应该能有一番作为。

“生意……大多就是这么回事,资源互换,各取所需,有形的,无形的,有多大的价值,都要考虑清楚。”

“这其中,咱们的实力,似乎最弱吧?”

“这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误区了……”

金尚伸手刮了刮李萱俏皮的小鼻子,让她脸上的忧虑之色减退,才笑呵呵地解释道,

“我们是内容制造方,就像是开门迎客的面馆,不管店面装修得多么豪华敞亮,名气多么大,客人光顾,是为了吃面的,面好不好吃,比什么都重要。”

“那……咱们是厨师?”

“不,南家兄弟是厨师,咱们是提供食材,柴米油盐,各种配菜佐料的供应商。你去面馆吃面,有埋怨店铺环境不好,服务差劲,厨师油腻,汤面不好吃,有埋怨面粉不好,油盐不纯,佐料太水的么?”

从一开始,今夕文化只是半只脚涉足文娱圈,提供必要的创意和IP罢了,暂时没想过走上前台,直面挑剔的影评人和摸不清口味的观众。

现在的环境,对民营影视剧公司,并不是很友好,想要加大投入,将其作为内容输出的主要阵地之一,还需要过几年,看看市场容不容得下大制作文创产品,有没有版权运营的空间。

这么大的国家,全国票房过千万的电影,就能排入当年前十,甚至前五的时代,能够靠商业片盈利的导演和影星就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立足未稳的今夕文化还不是入场的好时机。

——

第二天上午十点钟,金尚看到了这一周的营收和支出简报。

扣除网上售票部分,总体情况确实已经趋于稳定了。

网吧营收增长乏力,打折和优惠的效果还在,但也不太明显了。

报刊发行量小幅上涨,广告收入有显著增加,但开支随着青少年作文大赛和外语演讲评比宣传铺开,支出上涨了不少。

报表最好看的还是《知音杂谈》的发行,在突破瓶颈后,本周再次上涨百分之五,利润增加百分之三十九。

『看样子,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一款被批评为格调不高的都市女性杂志,会是公司最主要,最稳定的现金流来源之一。』

至于最大的开销,不用细看,金尚就知道是服务器和宽带费用,其支出比人工成本还要夸张。

『基础运营服务商的高资费,真是拦路虎啊,好坏参半,虽然增加了公司成本,但也将一些想要浑水摸鱼的家伙捡漏的可能性排除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