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 第105章 庆功宴

这个男人不太冷静 第105章 庆功宴

作者:范仪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3:04

第105章 庆功宴

第105章 庆功宴

看家具这种事,一时半会是决定不了的,金尚和李萱也只是先走马观花看一看,实际购买,下次叫上懂行的熟人一起来。

看到七点多钟,两人去附近的步行街逛了逛,看一路吃一路,明显感觉到外地来的游客变多了。

很多店家将录音机摆在门口,放着动感的音乐吸引客人光顾。

只听声音,就知道“唱歌还行戴义琴”已经占据了京城目前“炸街”流行金曲的半壁江山,甚至,在一家面馆门口,金尚还听到了自己的声音,那是上周末电视台录节目的时候,现场演唱的《最初的梦想》,不知道哪位好事者居然将其截取翻录,然后光明正大地放了出来。

“这……付钱给你了吗?”

“你觉得有可能?”

白了捂嘴偷笑的李萱一眼,金尚就要去理论理论,却被女朋友给拉住了。

“这个时候上门找茬,你怕不是在讨打……”

“我管他那么多,做得不对,就该管一管,更何况冒犯到我头上了。”

“那也不是这么干的!要不我去套套近乎,问问盗版磁带是哪里买的,然后报警,一网打尽?”

“好,就这么办……等等,不对!”

金尚正要同意,陡然间想起一件事来,

“我先给南大彪打个电话问问。”

几分钟后,金尚脸色古怪地挂断了电话。

“怎么了?”

李萱好奇地问道,

“还要不要报警?”

“这件事有点复杂!你也知道,南家兄弟早些年混迹在京城,难免和一些半黑不白的人打交道。真要查起来,难免碰到他认识的人,我也不好判断是敌是友。”

“然后呢?”

“南大彪说事情交给他去处理,真要是盗版猖獗,受损失最大的就是南家兄弟了。”

“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过后会有补偿,至于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就这么着吧,真要是闹起来,会有人倒霉。就让南家兄弟处置,他们比较熟。”

有时候,脚下这块土地,事情就是这么办的,正儿八经地请司法介入查处当然有用,但这只能让面子上过得去,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得南家兄弟的手段了。

“咱们现在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继续玩呗,咱们出来就是来购物消遣的,别为这点小事影响了心情。”

两人将小插曲抛在脑后,然后继续玩得不亦乐乎,正要离开返回之前,李萱扯着金尚的袖子,指着远方问到:

“你看那边,是不是魏双萍?”

“诶?看着有点像……”

一名抱着睡着了的孩子的农村妇女,一名人高马大的青年,和魏双萍在一起逛街,手里还提着不少袋子,看来是买了不少东西。

“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算了!业余时间,就不要打搅别人私生活了。”

工资到账,带着家人出来购物消费,结果碰到老板,多尴尬。

“我们走吧!”

京城虽大,有缘的人总会相遇。

两人回到租住的小区后,发现显眼的地方好多都贴着保持安静,别影响考生休息的公告。

后天就是高考了,不仅许多公共服务为其让路,很多基层小事,也都在为其服务。

就连附近公园里吹拉弹唱的大爷大妈,嬉闹的孩子都少了很多。

“好麻烦的样子,你们京城每年这个时候都这样?”

“我高考的时候,已经是七年前了,那个时候依然很慎重,但是没像现在这样,影响到方方面面。”

仅仅是差了几年,情况就大不一样,上档次的大学没那么多,招生也很少,大部分考生和家长都知道,考上好大学的希望很渺茫,心态也稍微平和一点。

现在生活比以前好了一点,父母有钱有精力投入教育,对孩子的期待自然也更多。

看看外面那火爆的培训班,就能略知一二。

以前没那个能力,自然也就奢望不起,现在稍微有点条件了,刻入骨子里的对教育,对读书的向往就体现出来了。

“全国其实都差不多吧,我老家鄂北小村镇,临近高考,好多人围观,考上大学,还要摆酒宴客,热闹得很。”

可惜的是,这股热闹持续不了多久了。

等高考结束,还会有一段时间的热度,各个大学要忙着招生,高中发布成绩单,比拼教学质量,吸引来年的优等生报考。

紧接着,就是热度稍逊的中考,再蹭个十来天热度,到八月初,差不多就消停了。

对今夕文化来说,重点工作就会偏向即时通讯软件今夕的宣传和演唱会的筹备。

投入大,赚钱也多,最重要的是,宣传效果突出。

回到家中,李萱将新买的东西放好后,去了盥洗室,金尚则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机,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节目。

靠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切换频道的金尚,陡然间在晚间新闻上,看到了“联合授信六十五亿,银团支持北海物产集团开发环渤海商业地产”的消息。

北海物产的母公司,就是控制了北太平洋海上运输很大份额的北海航运集团,在船舶制造、港口码头、远洋物流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家大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就是梅逢春的二伯,梅杏红的二哥,金尚血缘上的舅父。

辛苦打拼了半辈子,才有了这一番基业,近几年,也确实有开拓商业地产,物流仓储,金融保险等领域的尝试,但是,如此大手笔的投入,还是第一次。

当然了,环渤海商业地产开发,六十五亿肯定不够,投石问路的作用却起到了,彰显实力,引领市场风向,绰绰有余。

『已经不满足于当个“北海船王”,要“靠岸登陆”了啊!』

早些年的创业,确实风险极大,一旦成功,收获也不小。

梅家老二秉持着“天大地大不如胆子大”的作风,不顾众人劝阻,毅然出海打拼。能力也好,运气也罢,总之生意越做越大,现如今,已经是京畿地区排得上号的大富豪了。

当然了,不管是港口航运,还是造船建筑,本质上都是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成本高,风险大,利润微薄,还不是很稳定。

做生意就是这样,一旦碰到上限的天花板,不好突破,就会寻求横向拓展。

作为传统航运业的地头蛇,从事陆上物流以及不动产开发,有着天然的优势,人和钱都不缺,只要找准时机,切入商业地产开发领域,运营能力过关,就不存在赔钱的风险,赚多赚少的问题。

『越有钱,赚钱就越容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古人诚不欺我啊!』

正想着的时候,传来了李萱的声音,新买的衣服试穿后,背后拉链解不开,让金尚去帮忙看看。

关掉电视机,金尚嘴里哼着小曲,美滋滋地向着盥洗室走去。

……

第二天上午,金尚将试印的几十本《三国演义》小说领回来,让郑良知带人送给一些人看看。

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才能知道。

金尚本人则叫上骆洋和梅逢春,还有录音棚的张骞张老板一起去赴宴。

不到一周的时间,南大彪带着戴义琴跑了五六个大城市,赶了十几场公开宣传活动,今天早上才回到京城。

虽然辛苦,但是收获也很大。

上次因故推迟的庆功宴,这次终于没再出幺蛾子。

包了个酒楼,大宴宾客的南家兄弟这次可是出尽了风头。

外面热热闹闹,金尚和梅逢春等几个熟人则找了个僻静的角落,一起聚一聚说会话。

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金尚还以为梅逢春会有些不自在,没想到,她的表现还挺得体的。

附近都是打过交道的人,也没显得拘谨。

“我只是不喜欢这种觥筹交错的场景,又不是真的反感到敬而远之。”

梅逢春给自己倒了杯果汁,喝了几口润润嗓子,

“二伯也经常有这种应酬,我去过几次,没啥意思!”

“咱们都是捧场的工具人,今天的主角是南大彪和戴义琴!”

金尚十分有自知之明地说道,

“好吃好喝,混个脸熟就完事了。”

台前的风光,都归于戴义琴,幕后制作人很少有大红大紫的,除了圈内人,基本没多少人认识。

梅逢春奇怪地看了金尚一眼:

“我还以为你会嗜酒如命,怎么也点了橙汁?”

“我可不像你,已经放假了,想干啥干啥。现在可是上班时间,待会还要回去办公的。”

“老板也要到点打卡上班吗?”

“一般不用!但是,以身作则懂不懂?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老板带了头,员工有劲头。员工没领导,肯定干不好,不是做得少,就是下班早!就算是躲办公室打游戏,看小说,都要让人知道,老板也是跟大家一起在忙。”

“妥妥资本家的嘴脸!你跟二伯应该有共同的话题可聊……”

“不说我了,你的歌唱得怎么样?”

“你就放心吧,只要我想,就没有不成的。你要是要求少一点,早就结束了。”

“期待你到时候的表现。”

梅逢春有把握自然最好,尽快录音完毕,后期制作和宣传时间也充裕一点。

说着的金尚透过门窗,看到了一个个盛装捧场的年轻男女。

“南家兄弟居然这么有派头的?”

骆洋笑道:

“以前没有,现在嘛……不好说。这一行所谓的人情都是虚的,捧高踩低是常态。所以,才会以熟人和利益关系结成小圈子共进退。”

本质上,这就跟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招揽各路好汉“干大事”是差不多的道理。

戴义琴就是金字招牌,南家兄弟慧眼识珠,有能耐将糊了的过气明星捧红,业界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捧其臭脚。

以前好歹还披着文化和艺术的皮,现在人心不古,一切向钱看,也就不讲吃相难不难看了。

“那咱们这块‘山头’叫什么圈,‘京圈’、‘北圈’还是呼啦圈?”

坐在身边的梅逢春没好气地回应道:

“听着就不太正经的样子,拉帮结派,就跟山大王准备去打家劫舍一样。”

闻言的骆洋笑了笑,没有直接搭话,而是琢磨了一会,换个话题说道:

“所谓的‘北圈’大概指的是东北那一拨人,‘京圈’则另有其人,是大院子弟们呼朋唤友的圈子,和咱们不是一批人。”

“等等,说起大院子弟,南家兄弟和我,勉强都算的吧?”

金尚有些疑惑地问道,

“虽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好歹祖上也阔过,怎么没人带咱们玩?”

“恕我冒昧……”

一直默不作声,脸上挂着浅笑,听大家闲聊的张骞插话道,

“咱们和那些吆五喝六的大院子弟,还是有点不同的。真想要跟他们一起玩,您得表示表示……”

“明白了!”

就是没有拜山头,没有纳投名状,就不算真心入伙。

“入了伙,就要排座次,看哪个好汉当老大,谁吃肉,谁喝汤。”

金家父子就不提了,老金还偶尔出席一些活动,小金压根就不搭理那些莫名其妙的人。

南家兄弟虽然在京城人脉甚广,可惜家教甚严,当了几年纨绔子弟,大彪就送去部队锻炼了,小彪干什么不知道,据说也老实了好几年。

狐朋狗友这种存在,一段时间不来往,基本就疏远了。

南家老爷子估计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不想让自家子弟交友不慎,误入歧途,才做了这样的安排。

张骞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小金虽然年轻,懂得倒是不少。”

严格说起来,南家兄弟、金尚和戴义琴等人,还算不得什么圈子,只是在乌烟瘴气的业界努力求存,报团取暖而已,

几人正在闲聊的时候,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说啥咧,这么热闹?”

金尚抬起头,就看到脸上略带着疲惫之色的戴义琴与南大龙走了过来。

明显黑了许多的小彪打量了一下围着小桌子瞎侃的几人。

“哟,都是熟人,躲在这偷懒,也不出来露个脸,咱们在外面都跑断腿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