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东欧的雄鹰 > 第220章 平稳过渡

东欧的雄鹰 第220章 平稳过渡

作者:卡尔玛联盟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30 20:22:57

第220章 平稳过渡

第220章 平稳过渡

塞浦路斯的进攻非常顺利,除了尼科西亚外,其他地方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都已经被瓦拉几亚收复。彼得还派船队向塞浦路斯运送物资,同时盯着威尼斯,不让他从中作梗。

米尔恰对塞浦路斯的即将收复感到开心,同时对自己的行动也加快了。

那位前太后进修道院还不老实,经常借着运输物资的机会与一些贵族联系,要不是有个修道士告诉他,对方阴谋可能就会得逞。

米尔恰直接将偷偷联系的贵族处死,尸体则挂在耶莱娜的窗前。这位太后直接吓疯了。但不管是装疯还是真疯,米尔恰都勒令她出家,不许任何人见她,这位前太后以玛尔法的名字开始了修道院的生活。

至于约翰兄弟,小一点的狄奥多尔交给米尔恰最信赖的马约雷斯库家族抚养,这是瓦拉几亚古老的波雅尔家族之一,由他们负责狄奥多尔的生活和教育。

约翰八世则棘手的多,因为年纪大了,有自己思考的能力,通过教育同化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以至于米尔恰不得不考虑最后手段——杀了他。但他还没有下决定,目前来看还得留着他,直到他禅位。

米尔恰还答应了匈牙利国王的请求,派遣30名传教士前往匈牙利。君士坦丁堡牧首还任命目前驻守在布达的主教为匈牙利牧首。匈牙利教会与君士坦丁堡教会实现了共融。

不同于天主教,东正教教会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紧密。除了上面有一个普世牧首外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变化,各个教会之间互不统属,这对东正教的传播产生不利影响,也容易造成异端产生。

对于这种情况,安德烈会的一些人提出一个国家、一种宗教、一个教会的口号,要求进行改革。米尔恰和彼得对此也有兴趣,根据他们的想法,普世牧首作为东正教世界唯一的精神领袖,只能从牧首中选出,而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任命牧首和大主教,皇帝是上帝在人间选出的统治者,为了辅佐皇帝统领精神世界,普世牧首应运而生。

天无二日,皇帝和普世牧首必须是处于最高位置,其他地方教会必须无条件听从君士坦丁堡的命令。这样的主张对于想要进一步控制教会的政府是有吸引力的,一些教士也讨论起改革,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变革让教会重新完成东西方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普世教会。

在希腊地区,**公狄奥多尔成功拿下凯法罗尼亚伯国。与那不勒斯之间的最后一道障碍消失,为了奖赏他,米尔恰派人送去不少财物,还拨款进行建设。

在文化和教育上,瓦拉几亚也做出改革。最先的试点都在瓦拉几亚地区,在创办大学后,一些初级学校也建立起来。包括算数、矿业、航海、工艺这些世俗学校和炮兵、工程兵、海军等军事专科学校。而且还规定了学习科学知识是名门望族子弟为国家服务的一种义务。米尔恰也颁布命令:“有些人不愿上学,那就强制他们上学”。

米尔恰不仅从法令上规定贵族及其子弟必须学习科学知识,而且多次考查他们入学的情况,发现没有进学校学习的贵族子弟,便分别送入国内学校或派往国外去学习。这样,在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学生日益增多,基本上满足了人才需要。

米尔恰这十年的转变离不开彼得的影响,尤其是他编写的欧洲游记成为了他的必读书籍。里面对北意大利地区的描述让米尔恰感觉东方需要改变,没有人出手那就从他们开始。安格洛斯王朝的命运决不能重演。

————分割线————

瓦拉几亚的扩张和改革给国内民众的变化也是很大,商人、军人、医生的社会地位提高,波雅尔贵族臣服君主的权杖下,经济繁荣、社会基本稳定。

这种繁荣也影响到周边的邻国,由于巴尔干的地理位置,来自东西方的商人汇集在瓦拉几亚进行贸易。而瓦拉几亚从中赚取不菲的税额,为了扩大税收,也为了遏制威尼斯等意大利的商业城邦,瓦拉几亚主动引进汉萨同盟进行贸易。在苏恰瓦和乌克斯豪尔建立汉萨商站,并利用对方将瓦拉几亚生产的商品销售到北海。其生产的葡萄酒、羊毛、鱼、粮食出口到西欧和北海,特别是前两个,直接对西欧的出产大国——勃艮第和英国造成打击。逼着勃艮第公爵大胆的菲利普下达瓦拉几亚葡萄酒禁令,英格兰摄政冈特的约翰提高了瓦拉几亚商品的税率,能够让他们这么做可见瓦拉几亚的生产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热那亚走私而来的美利奴羊与瓦拉几亚本土的羊进行交配,得到了本土的美利奴羊,羊毛质量与英国不相上下,必要时可以作为英国羊毛的替代品。但只卖原材料可不行,还得进行加工出售,可以直接打击弗兰德斯等纺织地区。

东罗马的经济也是依靠自己的制造业,纺织品、丝绸、武器、酒类,罗马通过这些获得收入,但当西欧超过东方后,这种优势就不复存在了。现在瓦拉几亚要重建优势,这有些困难,但收益丰厚。

而且,瓦拉几亚还有一个产业优势,那就是棉纺织业。欧洲大部分地区不适合棉花生长,但瓦拉几亚下的希腊、安纳托利亚正好是为数不多的适合棉花生长的地区。在政府的鼓励下,棉花是种植面积开始扩大,摩里亚地区每年依靠棉花出口可以获得10万列伊的税金。纺织品畅销西欧,尤其是北方阴冷地区,价格更高。

这样的市场效果直接增加了纺织业的扩张,南部城市塞萨洛尼基因为靠近原材料产地,棉纺织业是全国最发达的地方。总共有超过1500张织机和3000名工人,希腊地区的棉花最开始会送到这里,经过工场加工成为纺织品后出口到其他地区。有时候原材料不足还会从叙利亚进口,越来越快的商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如果投入和产出能成正比,他们是很乐意付款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