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机甲星辰战记 > 第463章 不该存在的岩浆

机甲星辰战记 第463章 不该存在的岩浆

作者:陈晓堃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30 20:19:08

第463章 不该存在的岩浆

话虽问出口,但林凡心里也有了个朦胧的猜测。

“不是飞船就是地下堡垒。”薛平眉眼弯弯,眼睛里透着快意的光,“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快,你再摸一下。”

“是女丑的飞梭吗?”林凡听话地又往墙上摸了几下,只是通道内没有再发生什么变化。

“应该不是……”薛平直接否认,“先不说这大小不对,就算是女丑的飞梭,没道理你能轻易打开啊。毕竟你跟女丑可是仇大于亲啊。”

女丑至今对林凡难以释怀,听到名字就会皱眉的那种。

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了星辰是白色的关系,女丑非常讨厌白色。

她的洞里装修过之后花花绿绿,什么颜色都有,就是面积稍大的白色,几乎看不到。

星辰走了将近一个小时,还没有走完。按轨迹标出的尺寸,这哪里是一个飞梭应该有的体量?

所以薛平才更是高兴得无以复加。

除了飞梭之外,还有个意外之喜。还是这么大一个高科技产物。

不管是不是会飞,目前暴露出来的高科技等级远远超出现有水平,必然能更好引领他们自身的科技发展呀!

现在就看林凡能探索多少,还有危险性的问题了。

“女丑说过,女娲只把飞梭的启动权限给了她一个人。也就是说,飞梭只能由她打开。”吴宇森也在一旁说道,“既然这东西能跟你产生关联,我也觉得,应该不是飞梭。”

林凡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看着大变样的通道,继续往前走。

“别说,还真有种拍科幻片的感觉哦。”

“科幻片可没你这个科技含量高。”薛平安排手下的人针对通道展现出的新布局开展工作,一边还不忘跟林凡搭话。

星辰三米多的身体在通道里畅通无阻。但因为体型过大,本来宽敞的通道就显小了。

林凡发现走道两边是可以踩踏的传送带,只要站上去就自动滑行。

她想省点事儿,但因为星辰体积过大,两只脚要站上去的话,机甲势必要挂到墙壁。

她是来探路的,不是搞破坏的。就申请去机甲。

让星辰拿在手上的仪器就是分析空气环境的,拎了那么久,生化指标一直没问题。

外面众人讨论了一会儿,确认内部环境安全之后,林凡小心翼翼地解除了机甲状态。

“挺好的,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她发现的确没什么不妥,抖抖手脚,踩上了传送,一路往前。

“太好了!”外面屏息等着的人们一片欢声雀跃。

能不穿防护直接进去,不管从行动,还是操作方面来说,肯定是更方便的。

“你自己小心啊。”吴宇森叮嘱,“随时机甲化,知道没?”

“知道知道!”林凡的警惕并没有完全解除,“放心吧,一念之间的事儿。况且,对我来说,只要不是一击毙命的伤,都死不了。”

她的细胞修复功能可不是吹的。

虽然可能过程不怎么愉快,但命能保住就不错了。

所以这种程度的探路,她进来肯定比其他任何一个人要适合。

因为是探路,林凡兢兢业业地把每一条通路都走了一遍。

碰到几个开门位置,又小心地变成了星辰开门去看。

有些门打开后面是一点儿空隙都没有,被封死的山壁,而有一些是怪石嶙峋的小洞穴,只不过一眼看去是封闭死的。

林凡看了几个之后,脑子里已经有画面了。

自己是在一个被山石包围的什么玩意儿里面,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建的。

直到走了很远的距离之后,打开了又一扇门。

无人机摄像头像之前一样,悬浮在她头顶一同伸了出去。

下一秒,薛平等人就被屏幕上黑红一片的画面震惊了。

“岩浆?!”

岩浆的面积不小,尽管离开门位置很远,但那热气蒸腾,扭曲空气的画面,和时不时冒个小泡,还是让屏幕前的众人感觉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这里怎么会有岩浆?”吴宇森一脸懵。

有岩浆?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就会联想到,会不会喷发?

薛平也不知道啊,赶紧找相关人员来解答。

“其实,只要是在地下,哪里都会有岩浆。它是产生于地壳深处和上地幔,含挥发成分的高温黏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熔融物质……”地质专家推了下被拽过来时滑到鼻头的眼镜说道。

“说人话!”薛平这时候哪里有耐心听那些官方解释,直接打断问。“会不会喷发?”

如果这高科技产品正好堵在火山口上,那不就是相当于他们所有人正站在火山口边上?

“不会。”这回地址学家聪明了,一句否定先说出来,周围的人肉眼可见的松了口气。

“火山喷发是板块运动的结果,如今兰星自转越来越慢,板块活动和火山活动会逐渐平息。”他凑过去看了眼红得发白的岩浆继续道。

“这还不是岩浆,是软流圈。它在压力静止的情况下呈半塑性状,是绝对安全的。只有压力降低,比如地壳裂开,它就会变成岩浆,往压力低的方向涌移动。”

“就是说外部压力不变,它就暂时没危险?”薛平总结道。

“是的。”地质专家点头,伸手在屏幕上指点。“不过如果温度骤然升高,也会形成岩浆,将上面黑色那些岩层融了,形成我们常说的火山喷发。”

“只是奇怪的是……这地方,才地下十几公里,不符合软流圈的特定条件啊。”

“什么条件?”吴宇森问。

“哦,是这样。”地质专家又推了推大大的方形眼镜,“一般来说,软流圈层是在地壳八十公里以下的位置,洋壳也要六十公里以下。”

“而且通常发生在地壳开裂处……”看到薛平瞪了他一眼,赶紧改口,“也就是类似于大裂谷,海沟岛弧之类的地方。”

“板块相撞的地方也有,只不过那里地壳厚,一般也要到60公里以下了,熔岩喷出来就被海水冷却了,所以也不造成实际喷发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越往地下会越热,因为上地幔上部的岩石圈上层,分布了一层界限并不清晰的软流层。

这一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所以……这个位置有岩浆是不正常的?”薛平眉头紧皱。

“对,我们这属于内陆,虽然处于地震多发带,但不在板块断层上。你们看那些火山频繁的地方,大多是海岛,海边,更何况我们这还是山区。”

这一片高低错落的山石形成的自然景观世界都闻名,虽说如此瑰丽的景象与地壳变化脱不了关系,但这跟岩浆上移是两码事。

地下三十公里以外不适合生存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因为太热,而这热度的产生,原因就在于地心磁场和软流层。

而他们现在感受到的热,就是来自于隔着几十公里岩层传达过来的热度。

如今岩浆直接上来了,这种不合常理的情形必然是有什么非同一般的原因。

好险,还好有这座未知的科技产物挡着,要不然,一千度的高温能直接把他们化成蒸汽……

刚想着,屏幕画面就开始不稳定。

高温炙烤下,哪怕离得很远,无人机摄像头的零件也开始融化。

继摄像头接触不良,即将罢工之后,螺旋桨也停止了工作。

“啊!”

屏幕前的众人看着第一视角往下坠,即将跌入岩浆,忍不住发出了惊呼。

下一秒,一只黑色大手稳稳地握住了可怜的无人机,林凡的庆幸的声音响起。

“没事儿,没事儿!我接住了!”

岩浆这段我认真查资料了。对于软流层的深度,说法挺多的,我选了其中一种,大家看看就好哈,毕竟咱不是搞科研的。

说起来,之前也有好多次科普机会哦,嘿嘿。

写到这些的时候,我就不想胡说,尽量按真实资料写,所以查很多资料哦。尽管就几百个字,哈哈。

看小说还顺便学点儿小知识,是不是感觉有点儿划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