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曼哈顿1978 > 第七百六十三章 提前(二)

重生曼哈顿1978 第七百六十三章 提前(二)

作者:老街王二哥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1 21:34:10

第七百六十三章 提前(二)

纽约。

清晨~

曼哈顿,42街与第七大道交口处。

布罗特尼·梅西亚,坐在轿车里看到左前方十字路口处停放的警车,心中泛起一丝古怪。

十分钟后

在距离十字路口仅有30多米的一家酒店门前,梅西亚看到了花匠先生特意派过来为她“引路”的中年人。

她跟在中年人身后,走进位于酒店三层的套房。

套房里,cIA纽约分部负责人埃兹拉·克雷莫,主动向她迎上去,热情的向她介绍了从国外刚刚赶回来的几名外勤同事。

经过简单的介绍、寒暄之后,“引路人”走了。

埃兹拉·克雷莫让几位同事先坐下,自己拉着梅西亚走到套房里间,经得她的同意后关上门,低声解释道。

“很抱歉,选在这个时间把你约过来。。”

“今天是周日,所以他们都只能临时回来一个白天,下午或晚上就要坐飞机赶回去。。”

梅西亚没说话,先习惯性的观察了一下房间,走到窗边拉上大半的窗帘。。

然后,她找了一个从窗外观察不到的角度站好,微笑问道。

“你们cIA不是刚刚开始执行裁员计划吗?”

“他们都这么着急?”

“呵呵~”

克雷莫苦笑着摇摇头,缓步走到墙角处,一边慢慢脱掉外套,一边向谨慎的梅西亚展示着自己身上并没有携带任何设备。。

“我们上一任局长乔治·w·普什克先生,他在离职之前就承担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强硬的坚持着没去执行什么见鬼的裁员计划。。”

“可在他离职后,我们总部向国会先后提交的几份拨款申请,都被驳回了。。”

“总部那边勉力坚持一年多以后,新任局长也顶不住各方面的压力,在内部召开了会议,决定裁员!”

克雷莫弯腰聊起自己的裤脚,把自己的脚踝和小腿露出来,又用双手拍打着自己的双腿,说道。

“你说的裁员计划,是去年10月新局长提出的3000名外勤人员裁员计划。”

“托比·欧尔佳,你认识吧?”

“她就是计划中将要被裁撤的一员。。”

梅西亚安静的看着克雷莫,见他准备脱掉身上毛衣,微笑着阻止了他。。

克雷莫表示感谢的点点头,从旁边拉过椅子邀请梅西亚女士坐下来,接着说道。

“这份一被计划提出来,就遭到内部的各种反对。。”

“所以直到上个月,总部才发出最后的正式裁员报告。。”

“可在这份裁员大名单上,只有700多人从海外回到总部接受工作推荐~”

“剩余的2000多人,都已经给自己找到了更好的去处。”

“于是,我们那位局长在上个月底的内部会议上,又提出年内裁员一万人的计划。。”

“到六月底裁员五千人,到年底再裁员五千人。。”

“而这次裁员的计划,不仅针对外勤人员,还要将国内总部也列入范围之内。。”

“哦~”

对这些情况根本不了解的梅西亚,点点头问道:“你们总部,年内要裁员多少人?”

“至少一千!”

“额。。你们总部有那么多人吗?”

“。。”克雷莫笑容更加苦涩的摊手道。

“自从二战结束后冷战大幕开启,我们cIA只在肯尼迪总统遇刺的63年,进行过一波裁员计划。。”

“其余每年,我们都会招手数量不等的新人加入,需要的经费总量也在不断增长。。”

梅西亚笑着挑了挑眉毛,玩笑道:“所以,你们就像一个从来不知道减肥的贪嘴大胖子?”

“嘶~没错!”

克雷莫深吸一口气,向身后的指了指,点头道:“他们八位,就是想在这次。。总部减肥计划正式下达文件以前,给自己尽快找到合适工作的人。”

“明白~”

梅西亚很赞同的点点头:“如果他们不提前为自己考虑,就会陷入特别被动的局面。。”

“是的!”

克雷莫脸上表情慢慢转为冷淡,偏头看着不远处的地板,低声道:“你没有在类似的机构工作过,可能无法理解他们心中的迫切。。”

“只有他们这样真正在一线外勤工作过的人,才最清楚它的残酷与无奈。”

“oK。。”梅西亚显然不想再继续这个“沉重”的话题了,直接说道。

“我需要找他们每个人,单独谈谈。”

“好!”

“我去外面安排。”克雷莫面露喜色,毫不拖沓的起身走出房间。

梅西亚看着他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心里飞快的把自己原有计划推翻了~

年底之前,又要裁员一万人!

这里面究竟能有多少可用之人呢?

呵呵~

---

曼哈顿。

42街,野火酒吧门前。

崔莹莹挽着苏珊的胳膊,目送着波丽·西德里奇乘坐的轿车快速远去,视线不由得落在了街对面正在装修的早餐店。。

苏珊也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早餐店,笑道:“我们还是等波丽安排的人过来了,再过去吧。”

“好的。”崔莹莹想着自己的心事,缓缓点头道。

同样有心事的苏珊,目光缓缓扫过街面,最后落在从远处走来的老霍克身上。

“嘿~好久不见,霍克!”

“是啊!”老霍克很开心的点点头,拉着身旁的孙子小霍克,笑道。

“前两天我们在野火餐厅聚餐时,还在说你可能要回来了。。”

“哦?”苏珊转头看一眼野火餐厅的方向,笑道。

“你们聚餐了?都有谁啊?”

老霍克笑眯眯的搂着孙子,解释道:“是。。”

“我知道!”旁边的小霍克忽然抢在爷爷前面,举手说道。

“两位西德里奇先生特意准备了很多海鲜,请我们。。”

苏珊听完后,看向崔莹莹,小声问道。

“是他们想邀请你师父来纽约开餐厅。。那件事吗?”

“应该是的。”

“哦。。”苏珊恍然的点点头,又立刻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对老霍克问道。

“小霍克和我弟弟小乔尼,在一所学校吧?”

“您知道他们学校的校长,住在哪里吗?”

“额。。我可以找人去问问。”老霍克看了一眼孙子,没有好奇的追问什么,而是感到很抱歉的摇头道。

“好的!那就麻烦你了。”苏珊想了想,还是觉得让老霍克出面去打听一下比较好,点头道。

“没关系。”老霍克拉着孙子小霍克,向崔莹莹点头示意,转身快步走了。

苏珊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忽然想起为弟弟办理转学的事情,也许可以找辅警办公室的奥斯顿警监帮忙。。

---

得州,休斯顿。

市中心西部,me摸rial区PineyPointVillage,松林大道19号。

书房里。

当早起的巴特莱教授推开房门时,意外发现大卫这小子竟然已经坐在打字机后面,全神贯注的“码字”中。。

他缓步走到大卫身侧,看着被打出来的一沓手稿,皱眉问道。

“你。。昨晚通宵了?”

“不算吧。。”大卫手上没停,点点头道。

“昨天,我本来是想回家好好休息一下。”

“可等我回去之后,感觉脑子里很多写书的灵感集中爆发出来,想控制都控制不住。。”

“所以。。”

“所以,你昨晚就跑回来躲在这里写了一夜?”

大卫慢慢停下手上的动作,笑道:“我只是在午夜前和今早写了一会儿。”

“导师,您应该对米联储曾经执行过的货币政策很熟悉吧?”

“请您帮我看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我有没有搞错?”

“嗯。。”

巴特莱教授从抽屉里拿出眼镜,走到窗边坐下来,安静的看了一会儿,缓缓点头道。

“正好你写到这里,我就给你讲讲米联储~”

“好啊!”

大卫从旁边拿过纸和笔,放松的摇晃了几下脑袋,摆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

巴特莱教授呵呵一笑,翘起二郎腿,在晨光中低声道。

“米联储在建立之初的主要职责,就是作为最后的借贷者,为国内银行提供流动性,防止再出现与1907年类似的银行挤兑事件。。”

“可它在大萧条时期爆发前,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从几个方面促成了爆发经济大萧条的重要因素。。”

“在罗斯福总统上任后,米联储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已经跌至低谷。。”

“几乎所有人都在高声疾呼,让政府来主导米联储,执行对国家有益的货币政策。。”

“所以~”

“我把米联储自从1913年成立以来,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大致归纳为。。”

“1942年,米联储可依法购买、持有米国国债。”

“1951年,米联储与财政部签订《财政部协议》。”

“1977年,米联储与政府经过漫长的会议谈判,终于出台《米联储改革法案》。”

“我们先说1942年。”

“1942年,是个非常特殊的年份。”

“偷袭珍珠港事件,让二战中的非参战国-米国,也不得不加入那场残酷的战争。。”

“战争,是一头吞金巨兽!”

“当时的米国刚刚经历了大萧条,经济正处于恢复、上升期~”

“罗斯福总统,要求米联储在购入大量黄金作为重要资产储备的同时,也要协助政府控制好利率,让国内的工厂企业能够更容易的拿到融资贷款,恢复生产。。”

“可当战争来临时,人们才发现~”

“如果米国政府无法与12家米联储分行达成共识,他们根本就没钱发动战争。。”

“所以,罗斯福总统42年在与米联储12家分行行长,进行了2个多月的拉锯式谈判后,最终达成了共识。”

“米联储,可依法购买、持有米国短期国债。”

“国债利率,要控制在政府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范围内。”

巴特莱教授向大卫竖起一根食指,微笑着道:“这就是后来人们常常会提起的战争债券!”

“战争债券这个词儿,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人们记忆中的符号。”

“可在当时,如果米联储与政府无法达成共识,拿出大批黄金购买战争债券。。”

“米国,根本无法实现连续二十多年的经济飞速增长奇迹~”

“42年-51年,在米联储的资产结构图中,黄金占有的资产比例迅速降低,国债占有的比例持续走高~”

“直到51年,大部分国债即将到期时,国债与黄金在米联储的资产结构图中,已经呈现出五五分的布局。。”

“可是,米联储在二战期间及战后,都无法拥有制定独立货币政策的权力,起到国家央行应有的调控经济职能。。”

“1951年签订的《财政部协定》起因,就是政府要求米联储继续维持低利率的政策,导致米联储无法通过加息来控制通货膨胀。。”

“时任米联储主席的小威廉·迈克切斯内·马丁,在与政府进行了多轮谈判,终于促成了《财政部协定》签订,为现在的相对独立的米联储奠定了基础。”

“1951年-70年,小威廉·迈克切斯内·马丁连续五届担任米联储主席。”

“他是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主席。”

“他在任职期间,曾说过一句名言:米联储的工作就是在宴会刚开始的时候,撤掉桌上的大酒杯!”

“另外~”

“在二战后的1946年,还有一件至今仍有很强影响力事件~”

“杜鲁门总统在战后签署的《1946年就业法》。”

“根据这项法案,联邦政府必须负责协调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计划、政策、职权和资源,为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机会。”

“该法案还规定要建立一个经济顾问委员会(简称cEA),正式授权政府制定出旨在防止经济衰退、保持充分就业的财政金融政策。”

“由于而当时的经济学家,大多数都是凯恩斯主义的坚定支持者。。”

“这群在cea任职的经济顾问们,向政府提出的策略就是不断地借钱、印钱、花钱走赤字经济的道路。。”

“50年代米联储控制的中介指标,有自由储备金净额、三个月期的国库券利率和货币总量比,并按此次序来决定指标控制的重要性。”

“从结果来看,米联储对前两个指标的控制较好,对货币总量控制较差。。”

“这导致最初的10年内,竟发生了三次经济危机。。”

“6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逐渐被经济学界的学者们接受。。”

“菲利普斯发现,失业率和价格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

“当失业率高的时候,价格会降低,当失业率降低的时候,价格就会升高~通胀是由工资和成本推动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胀理论。”

“而这个发现,引起了当时保罗·萨缪尔森的关注。”

“他发现菲利普斯曲线中的价格换成通胀数据,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同样存在着交替的关系,低失业率对应着高通胀,高失业率对应着高通胀。”

“他认为,这个关系给经历过大萧条的政府提供一个选项菜单,政府可以在这个曲线上找到一个所谓最佳点,既能保证充分就业,通货膨胀水平也可以接受。”

“之后,他的这些发现让正在华盛顿头疼无比的政客们看到了希望。。”

“他们经过一些研究讨论后总结出所谓的。。保持一定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结论。。”

巴特莱教授此刻忍不住笑了。

他回想着老友保罗·萨缪尔森,在十多年前那副“笃定”表情,轻轻摇头说道。

“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拉开了大通胀的序幕。”

“当时的经济顾问委员会(简称cEA)主席海勒、保罗·萨缪尔森和梭罗三人,通过研究后认为凯恩斯主义和菲利普斯曲线能帮助他们解开精确调控经济皱起的秘密。”

“肯尼迪作为忠实的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在三人组建议下采取一种叫做反周期的财政政策。”

“这种政策会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政府加大开支和减去刺激经济促进就业;当经济过热时候,政府减少开支提高税收去抑制通胀和债务。”

“1963年,cEA的主席海勒,又帮助肯尼迪总统制定了一个减税法案。”

“可肯尼迪还没来得及促使该法案在国会上通过,就遇刺身亡了。。”

“他的继任者林登·约翰逊总统,在上任之后没多久就签署了这个法案。”

“紧接着~林登·约翰逊决定升级越南战争,增大政府开支。。”

“而cEA主席海勒,开始害怕这些政策执行后会带来通货膨胀上升,向总统建议加税。。被拒后,海勒决定辞职不干了!”

“林登·约翰逊总统,在1965年签署了一系列总统令,推动了许多政府投资~”

“时任米联储主席的马丁,坐不住了。。”

“他拿着《财政部协定》去找林登·约翰逊,要求通过加息来遏制通胀。。被拒!”

“林登·约翰逊,要马丁按照政府的意愿,用降息来抵抗通胀。。被拒!”

“尼克松上台后,对马丁这位横在政府与米联储之间的。。硬骨头,非常不满~强行让马丁辞去了米联储主席的职位。。”

“接替马丁上台的那位,在得到尼克松的多次警告后,让米联储开始配合政府不断的购买国债、增发货币。。”

“直到上一次石油危机的突然爆发,通货膨胀已经到了逐渐失控的地步~”

“尼克松,也因为水门事件被爆出,不得不成为米国历史上首位主动辞职的总统。。”

巴特莱教授讲完了这些历史上的真实轶事,笑着向大卫摊手道。

“听到这里,你也应该了解。。米联储在《财政部协定》之后的二十几多年里,依旧没能摆脱政府的影响,更没能实现最初想要的独立货币政策权力。。”

“所以在1977年,我们现任的沃乐恩·怀特总统,把政府一直以来坚持的保就业和稳物价双重职责,通过《米联储改革法》,正式赋予了米联储。”

“同时,米联储也将相对独立的承担制定货币政策责任,来遏制通胀。。”

巴特莱教授慢慢收起脸上的笑容,严肃认真的看着大卫,终于开始讲起了“正题”。

“米联储的组织架构,大致可以被分为三个:米联储理事会,亦称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米联储各家分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理事会内设七位常任理事,属于联邦政府机构,办公地点为政府所在的华盛顿特区。”

“各家分行,因《联邦储备法案》的约束,统一被归入米联储理事会管辖。”

“但这些分行基本上都是独立运营状态,同样建立了各自的货币政策研究部门和经济数据统计小组。”

“比如:你上一份备忘录,就是交给了纽联储内部负责研究欧比政策的部门小组。。”

大卫把这个“重点”记录在本子上,点点头。

巴特莱教授接着说道:“最后,就是华尔街经常提起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简称Fomc)。”

“Fomc,主要负责决定最新的货币政策,透过货币政策的调控,来达到经济成长及物价稳定两者间的平衡。”

“之前,政府希望通过行政命令去控制物资和物价的上涨,失败了。。”

“更重要的是,只要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政府就想让米联储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相关货币政策,暂时先把通胀放下。。”

“而恰恰是政府的这种操作~去菲利普斯曲线中追求完美规律,却忽略掉了真正曲线中的重点!”

“菲利普斯曲线暂时跌落神坛,凯恩斯主义也受到媒体和其他经济学派的讨伐。”

“货币主义认为,经济当中货币的多少决定通货膨胀中经济和通货膨胀的走向。”

“当爆发经济危机的时候,米联储可以通过印钱加大货币供给刺激经济。”(这是新闻里经常会提到的-量化宽松政策。)

“反之~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过高,美联储可以减少货币的流通量来对应。”(这是新闻里常说的-米联储缩表。)

“米尔顿·弗里德曼,就曾对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做出过部分修改。”

“他认为历史上失业率和通胀的关系,只能短期来看。”

“长期来看,还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它和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滞涨。”

“所以,许多支持货币主义的专家、学者们,为大通胀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控制货币和信贷的供给总量,不要再去过分就业率和失业率的指标了。。”

巴特莱教授向大卫伸出右手,想听听他在听完这些之后,会给出什么样的“心得体会”。

大卫摆弄着指尖的笔,低头看着本子想了想,说道:“我认为,如果米联储要解决目前滞胀的难题,必须先明确一个大前提。”

“动用一切手段!”

“哦?”

“说说看~”巴特莱教授很感兴趣的追问道。

大卫向后靠坐在椅子里,微笑道:“我知道很多人都认为,石油危机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全球通胀,不可能会受到米联储货币政策的控制。。”

“可人们都已经养成了对通胀的惯性预期,同时也对米联储和米国政府近些年的所作所为,完全失去了信心。。”

“所以想要打破这种悲观预期,重新树立形象,米联储的新任主席必须向外释放明确且强烈的激进信号!”

“米联储将会按照货币主义的理论,直接把目标放在了控制银行的储备金上,让利率随着市场自由浮动,把之前印的钱从流通市场中抽回来!”

“当然~”

“这种激进的策略肯定会导致利率的波动幅度增大,短期内通胀不降反升,甚至可能会让米国的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等等,许多人不想看到的结果。”

“但是!”

“财政和货币政策,往往过早或过度刺激,或限制不足,其结果就是我们现在长期的通货膨胀。。”

巴特莱教授,静静看着停下来的大卫,皱眉思索片刻,点头问道。

“说的具体些。”

大卫飞快眨着眼,看向导师苦笑道:“您想要的听的是。。?”

“什么叫我想听?”巴特莱教授被“气”笑了。

他抬手指着“小滑头”,斥道:“这里只有我们,你尽管说!”

“哎~”

大卫很“乖巧”的耸耸肩,谨慎的说道:“如果,米联储要控制国际货币市场上的货币数量增长速度,实际操作一定会非常困难!”

“米联储应该使用调整联邦基金利率和调整银行准备金的传统方法,并允许联邦基金利率根据市场需要自由调整,且一直咬牙坚持下去,才能在三年内看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联邦基金利率,即银行之间隔夜拆借的利率。)

“还有!”

“米联储必须在执行这套货币政策的同时,将贴现率至少提高1个百分点!”

(贴现率,是米联储给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率。)

“因为,贴现率越高银行从米联储贷款越少,银行准备金就会相应少,货币供应量也就随之慢慢减少了~”

巴特莱教授微微眯起眼睛,看着大卫低声问道:“你刚才自己都说了,要执行这套货币政策的后果,会有多严重!”

“可你依然这么认为。。对吗?”

“是的!”大卫非常肯定的点点头。

巴特莱教授长长吐出一口气,转头看了一眼“躲”书房门外的托比·欧尔佳,低声道。

“沃乐恩·怀特总统的经济顾问团和cEA的主席,都向他推荐了米联储主席的最新人选。”

“可这些人在见过总统后,都拒绝了总统的邀请。。”

“现在,米联储主席的位置已经成了烫手山芋,人人避之不及~”

“而我和老朋友们,还有保罗·萨缪尔森商议之后,都认为保罗·沃尔克,是个非常不错的候选人!”

“嘶~”

大卫忍不住瞪大了眼睛,吸着气问道:“您想要。。?”

“对!”

“我想向总统推荐,保罗·沃尔克!”

“我还会把你刚才说的这些话,告诉他!”

“我想,他在听过你的这些建议后,一定会把你当做最了解他想法的人。”

“呵呵。。”大卫扯着嘴角笑了两声,用手摸着鼻子,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了。

他可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导师居然想要主动向总统推荐那位作风强硬的大个子倔老头。

可这。。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如果保罗·沃尔克真的接受了这份任命,算不算变相验证了历史的惯性。。也是存在的?

大卫慢慢从刚才“激动”的心情中,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着。

而他露出的这副样子,从巴特莱教授的视角来看,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