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有空间,和新欢送渣夫进监狱 > 第111章 邓九九爸爸邓春旺,宁溪县隔壁嘉玉县

“小梅,在忙活啥呢?”卫知轻声走近,目光温柔地落在正低头沉浸于纸笔间的梁素梅身上。只见她笔尖轻舞,似乎正勾勒着什么。

梁素梅闻声抬头,脸颊上不经意间绽开了一抹红晕,她略带羞涩地笑道:“我琢磨着设计个员工宿舍。你看,大家伙儿每天来回跑,多不方便,总得有个像样的地方安顿下来不是?”

卫知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感慨,轻轻点了点头,随即又叹了口气:“是啊,现在知青们一个个跟咱们进厂,这知青点,也没了往日的热闹。我本来还想请沈大伯跟咱们一起去豆制品厂呢,他可是是食品专家,可他却说舍不得离开种植基地。”

梁素梅一听,立刻明白了卫知心中的忧虑,她轻轻拍了拍卫知的肩膀,温暖而坚定的安慰道:“你放心吧,这些年知青们在这里可是没少下功夫,开出来的荒地都快赶上田洼村的老地界了。而且,咱们这儿的水库,鱼跃虾跳,物产丰富得很。就算知青们走了,咱们也可以请村里的乡亲们来继续种植大豆,他们为了图个近便,说不定还会选择在知青点安家呢。到时候,这地方又能恢复往日的生机了。”

梁素梅将设计的宿舍草稿递给了卫知,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你看,这是我初步的想法,豆制品厂开工前,咱们先让知青们在空厂房里将就一下。等条件好了,咱们就盖一栋三层高的公寓式宿舍楼,既经济实用,住着又舒服。每层十个房间,每个房间四张床,都配上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我估摸着,材料和人工加起来,大概得三万块钱的样子。”

卫知接过草稿,细细端详起来,眼中满是赞赏之色。他心想,这简直就是个小型的豪华酒店嘛!他兴奋地抬起头,对梁素梅说:“你这设计,比宁溪县的招待所还要周到许多呢!我想,咱们不妨留出一层来,改造成独立套房,专门用来招待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住在这里,既方便又舒适,比去招待所强多了。”

梁素梅一听,顿时眼睛一亮,笑着调侃道:“嘿,你这小子,不仅人长得帅,脑瓜子也转得快嘛!这点子我都没想到”两人的笑声,在这略显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开来,打破了知青点的宁静。

豆制品厂和员工宿舍的建设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豆制品厂只需稍加修饰便能投入使用,所以没过多久,大门口就挂上了“宁溪县豆制品厂”的牌子,正式开门迎客了。这名字,图的就是个地域特色,品牌直接以“宁溪”为名,响亮又亲切。卫知这位金主,自然而然地坐上了厂长的交椅,而梁素梅则挑起了生产线的大梁,成了生产主管。

光靠着发豆芽,可养活不了厂里的几十张嘴。梁素梅心里有数,除了豆芽,他们还搞起了晾豆皮、做豆腐的生产线。豆皮这东西,晒干了能打包远销,比起易耗品来,更有市场潜力。

这个年月,过年过节或是家里有啥喜庆事儿,桌上摆盘花生瓜子就算是待客之道了,条件好点的,瓜子盘上还能多撒把糖,小吃种类少得可怜。梁素梅心里头琢磨着,在后世,零食种类多得是,孩子们都挑剔着吃。其中,麻辣豆干、五香豆干大人小孩都爱。于是,她一拍板,决定再给厂里添条豆干生产线。

嘿,你别说,这豆干一做出来,关海山拿着样品就往各供销社跑,经理们一尝,立马拍板要买。

刚打包好的豆干,转眼间就被抢购一空,梁素梅心里直嘀咕,这豆干的风头,比自家的豆芽还劲爆呢!关海山这家伙,脑瓜子真灵光,他给供销社支了招,把豆干切成小块让顾客试吃。顾客们一瞧,有免费的,哪有不尝的道理,心里还琢磨着“不吃白不吃”,结果这一尝,嘿,直接就被套牢了,二话不说,称了一包就走。

“哎,我说这豆干怎么以前没见着?是不是有啥好货都藏着掖着呢?”有顾客忍不住好奇发问。

售货员一听,乐了:“您这话说的,这是咱们宁溪县豆制品厂新出的产品,我哪敢藏着?藏久了过期了坏了,您还能买?”一番话,逗得大伙儿都笑了。

“宁溪”牌豆干算是在宁溪县这地界打响了名声,关海山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嗖的一下窜到梁素梅面前,手抓着头发,一脸焦急:“小梅啊,你这边到底行不行?供销社的豆芽都卖断货了,啥时候能续上?”

“啥?这么快就卖完了?”梁素梅一脸不可思议。

“你看看,我前线忙得团团转,你这后方支援却跟不上节奏。我昨天还特意跑了一趟嘉玉县,现在不光是咱们宁溪,连嘉玉县都眼巴巴等着要咱们的豆芽呢,这事儿你得给我想想办法!”关海山一脸不满地抱怨着。

梁素梅一听,顿时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作为生产线的主心骨,她责无旁贷。于是,下班后她立刻召集员工开会,商量对策,决定实行两班倒制度。“愿意上夜班的同事们,工资多加5块,咱们一起努力,把产量提上去!”梁素梅深知,有甜头,大家才有干劲。果然,一提加工资,员工们积极性高涨,纷纷响应。最后,考虑到体恤女员工,大家一致同意让男同事们挑起夜班的大梁,这决定既公平又暖心,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

知青点冷清了下来,只剩下邓九九、朱迪,还有那位总是与土地为伴的沈大伯。沈大伯和他们俩不算特别熟络,他每天扎在田里,跟那些庄稼做伴,乐在其中,觉得日子挺充实。

朱迪呢,天天盼着父亲通知她回城的电报。提起知青们进厂的事儿,她不屑地撇撇嘴摇头道:“呵,县里的小工厂,哪儿能跟我们市区的比?我们市离京城近,繁华着呢,宁溪这小地方,差远了。”

邓九九在旁边听着朱迪的“高谈阔论”,心里五味杂陈。她明白,一旦朱迪真的走了,自己怕是要孤单得能听见心跳声。想起上次父亲要接她回去的事儿,结果却石沉大海,邓九九心里凉了半截。她暗暗希望朱迪的计划落空,至少这样,知青点里还有个人能跟她一样,体会这份等待与彷徨。又或者……邓九九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邓九九的父亲邓春旺手里拿着女儿的电报,眉头紧锁,心里盘算着什么。

与此同时,阳山镇政府的办公室里,一封匿名举报信悄然出现,矛头直指梁素梅,信中言辞激烈,指控她以不正当手段搜刮百姓,投机倒把。这个年代,“投机倒把”可是个能让人心惊胆战的罪名,一旦坐实,后果不堪设想。

孙迹灰拿着这封举报信,脸上露出阴冷的笑容:“我说谁投机,谁就是投机,证据?哼,还不都是人搞出来的。立刻,给我去查!”

随着一声令下,一群人气势汹汹地开进了田洼村,领头的正是孙迹灰的儿子孙天雷。孙天雷一听是抓投机倒把的,眼睛一亮,心想这趟差事油水不小,说不定能捞上一笔,于是亲自带队前去搜查。

“梁素梅家在哪?”孙迹灰一见到路人,就粗鲁地揪住对方的衣领,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耐烦和威胁。

这一幕恰巧被不远处的于海洋看在眼里,他心中暗惊,这找梁素梅的人一脸凶相,显然来者不善。于是,他立刻跨上自行车,超近路,风驰电掣般赶往县城,给梁素梅通风报信。梁素梅听了于海洋的描述,心中便有了数,那人的长相让她立刻联想到了孙天雷。

“看来,是时候收网了。”梁素梅回到宿舍,进入她的空间商场,开始整理起孙天雷和孙迹灰的犯罪证据。她将这些证据精心整理到几台平板电脑上,原来,她早就在孙天雷和丁虎的手表中悄悄植入了微型摄像头,这些摄像头能够远程录像。丁虎作为孙天雷的跟班,自然录下了不少孙天雷的恶行;而孙天雷与孙迹灰这对父子密谋时,也未能逃脱摄像头的监视,孙迹灰的丑恶嘴脸被一一记录。

梁素梅背着沉甸甸的电脑,来到厂长办公室。厂长卫知见她一脸焦急,不禁好奇。

“卫知,有个忙想请你帮。你京城来的,人脉广,认不认识那边的领导啊?”梁素梅想着卫知能随手拿出十万块钱,家里条件肯定不差,这年头,能安稳富贵的,背后多半有些来头。

“小梅,出啥事了?”卫知关切地问。

梁素梅便将孙天雷找上门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卫知对孙天雷和孙迹灰这对恶名昭彰的父子早有耳闻,闻言便问:“需要我怎么帮你?”

“我这里有他们犯罪的视频证据,我希望你能帮我把这些证据交给京城的领导。”梁素梅认真地说,“这对父子在宁溪县势力庞大,我怕宁溪县的领导难以公正处理此事。所以,我打算多管齐下,除了京城,宁溪县、市政府、省政府都要寄去一份证据。”

卫知听后,点了点头“这样吧,我让关大哥暂时代理厂长的工作,你和我一起去京城。”

“可是,生产线那边怎么办?”梁素梅有些犹豫。

“你呀,真是笨的可爱!”卫知笑着拍了拍梁素梅的头,“就算你不去,万一孙天雷真找上门把你抓走,生产线还不是一样没人管?到那时,大家还真以为你犯了什么事,对咱们厂子生产和声誉都有影响,放心,让范晶晶顶上几天。”

梁素梅一听,心中豁然开朗。范晶晶确实是个人才,干活利索又细心,自己一直有意提拔她,这次正好是个机会,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给范晶晶一个锻炼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