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武道侠心 > 第74章 崇祯(五)

武道侠心 第74章 崇祯(五)

作者:夜明珖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0-30 19:54:11

“此话从何说起?”

崇祯不解。

“朝堂之事,虽有诸公辅佐,但一切决策皆出自朕之手,怎么朕就被架空了?”

夜凌空笑了笑。

“架空一个皇帝未必要让他做不出决策,只要戳瞎了他的双眼,戳聋了他的耳朵,引导他做出自己想要的决策就行了。就像给人递上两瓶毒药,一瓶砒霜,一瓶鹤顶红,让人从中选一个喝掉?看似能做出选择,实际上根本没得选,左右都是死路一条!”

崇祯若有所思。

“大明朝之衰败,在于党争,不管哪个党当政,谁想做什么,其他的党派就会反对。但为了共同利益,这些朝臣又会联合起来,去伤及国家利益。”

“比如纳税、再比如海禁......”

“如果你跟朝臣说,国库没钱了,打算向寺庙征税,向宗室田产征税,朝臣们会双手支持,给你一堆大道理,什么寺庙、宗室不事生产,却沾着大量良田;即使你跟他们说,要向天下增加丁税,他们也支持。增的再多,最后也是加在老百姓身上,那些官绅利用特权、篡改人丁统计,就可以一文钱都不用交。”

“哪怕同样要交钱,官绅们有的是钱,不在乎那点增税,但穷人受不了,就只能把地卖给官绅。这就导致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穷人没地种,国家没有税收,国库的钱也越来越少。天下如何不乱?”

“但如果你现在说,以后不按照人头来算,而是按照具体的土地面积,把丁税摊入一亩地来算,那些人钻不了空子,你看他们闹不闹?”

“等你跟他们说,官绅也要一体纳税,这些人直接能炸开花?”

崇祯稍微一想,就能想到全天下的读书人、满朝官员都会跳出来反对的情形,强势如他,额头上也不禁流下冷汗。

“还有海禁!”

“海上有诸多国家,资源,天下也非只有大明一方之地,无数海岛、陆地上,藏着众多没有被人开发的黄金、白银,像南洋诸国、诸岛,那边气候湿润,稻米都是一年三熟,如果开海,将这些资源拿来供养大明,大明从此不会再有饥荒之忧!”

“而我大明的瓷器、丝绸、茶叶,都是西方诸国所渴求的,自古以来,大食人不远万里从西域而来,一来一回,获利不知多少。”

“在广东、福建,海外夷人,如佛郎机人,他们发展航海工技,在全世界掠夺资源,西方欧罗巴大陆的诸多国家,一个个地少人稀,犹如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小国,但国中财富却不下于我大明。”

“他们为了赚钱,越过撒拉森,也就是昔日的大食,来此海贸,每次都能获利百万。”

“世人皆言晋商富甲天下,他们跟女真眉来眼去,私通买卖,而且勾结官僚,把朝廷拨出的军费、物资,统统卖给女真,生铁、军粮、兵甲,甚至大明的一举一动都拿去走私,以至于女真越来越强,而关宁军费却像个无底洞一样。”

“晋商早就成为女真人的走狗,但他们在朝中扶持代言人,为其说话,一个个富可敌国,家资数百万,最富者如山西亢家,家资数千万。”

崇祯如听天方夜谭,不敢信的同时,气的浑身发抖。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南方那几个豪族、海商世家,家资只在晋商之上。大明实行海禁,普通民间商人根本无法出海经商,朝廷不知道这里面利益如何,一直都是让那几家代为经营,他们各个家资不下千万两,为保富贵,闷声发大财,一个个拿钱贿赂、巴结官员,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利益网,但凡朝廷有所想法,这群人就会跳出来反对,说一堆大道理,给你扣个与民争利的大帽子......”

“包括官绅一体纳税也是,实际上这些钱都是用来增加国家税收,用在国事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反而那些口口声声说不可与民争利的,钱都流到他们自己的口袋里,那朝廷究竟是和百姓争利,还是和那几家豪门、还有那帮贪官污吏去争利?”

从未有人跟崇祯说过这样的话,这让他兴奋的同时,也感到一丝畏惧。因为按夜凌空说的去做,无疑他这个皇帝要跟全天下的读书人作对,那他的皇位还坐得稳吗?

和其父不同,太子朱慈烺初生牛犊不怕虎,双目烁烁,把这些话暗暗记在心中。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朝臣们跟你说,给你选择,看似有的选,可实际上根本没得选。”

“无论你做什么,国家也只会逐渐腐朽,直至灭亡!”

“群臣们告诉你,辽东需要多少军费,可你不知道这些银子到底花在哪方面,各方面怎么用的?以至于拨多少就没多少。看似筹集了很多,但层层盘剥,真正能发到位的只有一丁点,而大部分都流到了那些贪官污吏、奸商恶绅的手里。”

崇祯问道:“那朕该怎么办?”

夜凌空道:“建立自己的耳目!朱元璋、朱棣,给你留下了锦衣卫,东厂,为什么不用?”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尤其是袁承志,在他心中,东厂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奸邪机构,魏忠贤更是导致大明衰败的罪魁祸首,对他的话十分不理解。

袁承志道:“夜大哥,昔日东厂祸害多少忠良,岂可用之?”

夜凌空道:“锦衣卫、东厂,这等国家机构就像一把剑,剑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关键看什么人去用,如何去用,用好了就能利国利民,用不好就是祸害,难道江湖上有恶徒持剑行凶,所以天下武者就该弃剑吗?”

袁承志口一张一合,不知道该说什么,

夜凌空看向崇祯道:“皇帝,你该不会真以为这些年的动乱,是魏忠贤,是东厂、锦衣卫搞出来的吧?”

崇祯反问道:“难道不是吗?”

夜凌空又道:“那我问你,如今东、西厂、锦衣卫,形同虚设,你扳倒魏忠贤,迎来众正盈朝,可朝局好过一点吗?”

崇祯沉吟不语。

回头看去,朝局、国事,不单没有变好,反而越发败坏。

过去他一直看不清。

可现在,迷雾似乎渐渐散去了。

“大明最大的祸害,就是那些读书人,那些自称忠良,但都黑了心的东林党人!他们为了争权夺利,在朝堂上斗的你死我活,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只不过笔杆子在他们手里,可以用舆论、用书写,来洗清自己,把脏水都栽给别人。”

“那就是一群硕鼠。”

“魏忠贤的确是条疯狗,东厂在他手上确实无恶不作,可他恶的主要是那些想要架空皇帝的东林党人,牵狗的绳子始终在你大哥朱由校的手上!”

崇祯心头一震。

他的皇位传自他大哥朱由校,因此他兢兢业业,就怕百年之后,愧对列祖列宗,更辜负大哥的一片苦心。

‘要做的比自家大哥更好!’

过去,其一直这般勉励自己勤政爱民,他也以为,自己比大哥做的更好。

然而......

“我知道你一直痛心于国家被你大哥败坏,但我问你,你大哥在位期间,朝廷可向百姓加过一毛税赋?你大哥在位期间,关宁可缺过饷银?你在位期间,大明对女真输赢几何?你大哥在位期间,又是如何?”

“自己好好想想!”

崇祯暗自思忖。

过往他没注意这些,此时细想,只看结果,那个一直被他看不起的大哥,似乎各方各面都比他做的更好,甚至好的不是一点半点,这让他顿时有些不能接受,同时又感到迷茫。

“为什么会这样?”崇祯不能理解。

夜凌空叹道:“不是说了吗,那些文人握着笔杆子,他们怎么说是他们的事,你作为皇帝,心里得有自己的一杆秤!”

“你是皇帝,是这个国家的首脑,整个帝国围绕着你在运转。”

“想做好一个皇帝,未必要事事躬亲,但一定要清醒,得有自己的眼睛、耳朵、思考,关键要用对人!汉高祖刘邦,谋不如萧何,计不如张良,用兵更不如韩信,而他却能成为一代帝王,为何?懂得知人善任罢了。”

“锦衣卫、东厂,包括监军,就是皇帝的耳目,怎么用是你的事,你可以用去监察百官的不法之举,去震慑那些贪官污吏,也可以刺探敌国情报,你不用,就会变成聋子、瞎子,百官说什么,你就是什么。”

“长久以往,自然会令你变得猜忌多疑。”

“倘若当年你不那么纵容袁崇焕,给辽东安插监军,但不要干涉他做事,那你就知道他私通女是真是假,毛文龙是否跋扈妄为,那么曹化淳给你进谗言,你就不会错信他。

袁承志闻言,也不经想道:‘是啊,当年如果崇祯给辽东安插监军,我爹就不会蒙受不白之冤了。’

夜凌空又道:“太祖、成祖,在位期间,多次兴大狱,诛杀官员无数,把一干人等剥皮塞草,可百姓们却无不叫好。”

“为何......?因为他们杀的都是贪官污吏,都是证据确凿!而证据都是锦衣卫查出来的。”

“而今你自废耳目,朝臣对你歌功颂德,可百姓是一日不如一日,把你骂个半死,你觉得哪个对你更重要?”

说完不再多言。

夜、袁二人耐心等候,周皇后见丈夫似有顾虑,忍不住道:“陛下,臣妾是个妇道人家,不懂朝堂上的事,此事臣妾本不该多言,可臣妾亦知,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这位小先生说的在理。”

崇祯低头沉吟,忽然道:“皇后,你说朕,是否性情刚愎?”

“陛下身为帝王,肩负祖宗社稷,眼界自与人不同。就是性子过于刚强,十几年来,不肯听臣妾一句话。”

崇祯叹道:“连皇后也这样说......看来,朕真的错了!”

他的内心已经不再迷茫!

崇祯脸上,罕见的露出一抹轻松的微笑,无论皇后、太子、还是长平公主,都对此感到惊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是一国之本,跟那些贪官污吏作对,自己不一定会输,但跟百姓作对,大明一定会亡。

但他不想做个亡国之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