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武道侠心 > 第15章 明、暗、化

武道侠心 第15章 明、暗、化

作者:夜明珖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4-10-30 19:54:11

“世间万物,动则为气,天上的风云是气,地上的流水也是气,人体的力量也是气!人体之气,一种源自肌肉和骨骼,像我们出拳蹬脚、挥剑提刀,拿东西,所使用的都叫作力气。”

“通常,力气是分散的,而把身体力量集中打出去,武学上就称之为劲。”

说着,马祥麟站起来,做出示范,先原地站立,直直探出一拳。

“看,这一拳,我只动用了胳膊,挥出的也只是胳膊使出的力量。”

“再看这拳!”

马祥麟气势陡变,扎下步子,撤臂冲拳,只听“砰”一声,拳势激荡,竟有破空炸响。

“这是?”夜凌空瞳孔微缩。

马祥麟道:“这就是劲。刚才,我扎下身子,挥拳时,腰马合一,通过腰部发力,结合脊柱、胯部,带动上下,令臀部、腿部的力量能够和腰部结合,顺势引入上半身,最后汇入拳中。”

“砰!”再一声炸响。

马祥麟又道:“拳语种有一句话,叫作‘千金难买一声响’,这一拳看似只是冲拳,然而却汇集全身力量,打出来的力道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劲。确切的说,叫作明劲或刚劲。”

“明劲!”夜凌空大开眼界。

“另外,还有暗劲和化劲。”马祥麟继续道:“暗劲也叫柔劲、寸劲,是将部分力量集中一点爆发,不同于明劲以腰马、脊椎、胯部为核心发力,顺势带动周身,暗劲发于筋膜、关节……”

“就像这样!”

小树前,单手插掌,指尖对着树干。

“破!”

低沉一喝,马祥麟翻手一掌拍下去,明明没露什么发力动作,却将整个树干拦腰而断。

‘原来如此!竟是把筋膜当作了弹簧。’夜凌空在旁瞧得明白。

马祥麟接着道:“无论明劲、暗劲,皆来自于肌肉、骨骼,不过是运劲方式不同。前者由外而内;后者由内而外,如抽丝劲、缠丝劲、螺丝劲等,实际上都是这两种劲力的变化。”

在场之人无不认真参悟。

“至于化劲,也叫混元劲,是运劲的最高境界。化劲结合明、暗,两种运劲技巧,刚柔并济,不单能集中释放人体力量,令身体任意部位打出明劲之势,更能化运劲于无形,把明劲打出暗劲之效果,令人防不胜防。”

话到这儿,马祥麟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不由得叹了一声。

“当今天下,精通此道者莫过于华山派的‘混元功’,那位自号‘仙剑神猿’的华山派掌门人穆人清,武功之高,着实堪称当世第一人,且为人颇具侠义,只是近些年来他对朝廷颇有偏见,尝尝暗中相助闯贼。”

说完心情变得有些沉重。

这些年来,天灾**不断,到处不是蝗灾就是瘟疫,且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没有一块地儿是好的。偏偏朝堂诸公只顾争权夺利,明明阉党尽除,众正盈朝,可党争不但没有停息,反倒越演越烈!

今上固然勤勉,却也无力扭转颓势,致使国情愈发败坏……

江湖上,有志之士渐渐心灰意冷,其中还不乏像穆人清这样,把希望寄托在改朝换代上,只是他们哪里懂,若没有大明的苦撑,就凭那些只懂破坏的流贼又如何抵挡得了关外建奴?

怕是日后汉家儿郎都要论为奴才。

一小校忿忿道:“天下第一又怎样?还不是个黑白不分的老糊涂蛋!”

马祥麟摇摇头,又道:“扯远了,我们继续讲武学上的事……”

“刚才,我说到,人体的力量也是气,一种源自肌肉和骨骼的直接力量,称做力气,把力气集中在一起打出即为劲。严谨的讲,无论明劲、暗劲、化劲,这些由肌肉张缩产生的力量都称之外劲。”

“注意,尽管明劲是由外而内作发力,但不等同外劲,明劲只是其中的一种。”

总结完,逐渐说到紧要部分。

“另外一种人体里的气叫做内力,也就内劲,它源自人体更深处,不仅肌肉、骨骼,甚至五脏六腑,都蕴藏着这股秘力,要先激发出来,再引入丹田蕴养,用时只需从中运出,伴随气血行运,再连同劲力一块儿打出。”

“而内功就是以运用内劲为主的功法。”

“这类武学以行气法和凝气法为根基,先激发和牵引体内力,再将其百川归海,引至丹宫内凝结壮养。修为到此阶段即为后天武师,放江湖上也是一二流的好手,有开馆授业的资格。”

“我明白了!”

“尽管都是人体力量,且内劲可化作外劲,与之融为一体,可二者并不能混为一谈。力气纯粹源于肉身,而内力不仅根于身体,还是精神的产物,因此在实际运用中,两者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差异。”

“这么说,或许部分运用于外劲的技巧也可用在内劲上?”

“而既然外劲有明、暗、化,三层境界,那么内劲是否也对应三重境界?”

树林里,夜凌空结合着大鸿的武学理论揣摩着。

真是个聪颖的少年。

马祥麟闻言抚掌一笑,尽管有不少说辞用语是未听过的话,但不影响他理解话中之意,他知道对方是真的听懂了,再看看周围的族内子弟,面对枯繁的武学道理,即便他说的已很直白,可不少人还在原地抓耳挠腮。

可惜了,这要是自家的晚辈该有多好!

马祥麟不禁暗自一叹。

不久前,少年向他提出拜师学艺的请求,尽管他婉拒了对方,不过对方身怀一颗赤子之心,除去家传绝学一向传内不传外,其余武艺倒也不是不能传授于他。

马祥麟生平绝学有三:

其一内功,曰‘伏波镇海功’。

其二枪法,曰‘化龙枪法’。

其三轻功,曰‘灵鹫扶摇功’。

石柱马家本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所留‘伏波镇海决’乃马家的镇族神功,不得外传。另有二十八路‘马家枪’,千年来从不轻授,本族外只有寥寥数人幸得精髓。

汉末时分,天下枪术名家,季汉独占前三,燕人张飞为天下第一条枪,常山赵云、西凉马超紧随其后。

马超即马援后人。

马超归汉后,尝尝跟张、赵切磋武艺,晚年归拢梳理,推成出新,在马家枪的基础上衍化出三十六路‘夺命追魂枪’。传至泰昌朝,又有张飞后人、辽东巡按张铨将枪法拓展为七十二路。崇祯六年,马祥麟携妻在京警备期间挑战各路高手,再以‘夺命追魂枪’为基,博采众长,终于创下一百单八路‘化龙枪法’。此枪法精妙无比,变化无穷,实乃古往今来的第一等枪法。

“枪分五家,赵家为祖。”

自汉末以来,因须有天生神力才能发挥出枪术威力,天下第一的‘张家枪’步了昔日霸王枪的后尘,真意几近失传,‘赵家枪’被公认为是流传于世的最强枪法。

对此,历代枪术名家多有借鉴,姜家枪,罗家枪、高家枪和杨家枪,一脉相承。

当今公认的天下第一枪乃‘杨家枪’。

关于杨家枪,历来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说此枪为北宋的“火山王”杨衮所创,因合六家名枪之妙,故号‘**枪’。

昔日,杨衮号‘枪、刀、飞锤’三绝,其中又以枪术为尊。日后,纵然老令公杨继业凭借刀法打下了“金刀无敌”的偌大名头,却也难掩盖**枪的风采。天波府杨家的一众名将里,杨六郎、杨七郎、少令公杨文广,及后世的杨再兴,还有旁支的‘青面兽’杨志,无不是使枪的好手,各自凭着掌中一杆枪,打下赫赫威名。

另一说此枪为南宋女将杨妙真囊括古今枪法精髓所创,又号‘梨花枪’。

杨妙真手握梨花枪,生平仗之纵横驰骋,从无败绩,曾言:“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两家说法,无论谁真谁假,但毫无疑问,杨家枪是当之无愧的绝世枪法。

只不过……

论及招式变化、精妙程度,‘化龙枪’都不输于‘杨家枪’,甚至在威力上,前者更胜一筹。

就连杨家枪的传人也对此认可。

剩下的‘灵鹫扶摇功’,是其年轻时在藏地神山上观灵鹫翱翔所创。和其他高明轻功一样,‘灵鹫扶摇功’也以深厚内功为根底,但这套轻功并不注重身法、步法,更强调如何提纵飞跃,练成后奔走神行如飞。

三部功法中,枪法、轻功为马祥麟自创,前者虽脱胎于‘马家枪’,却不影响他传于他人。

适才,马祥麟捡了些基础功夫传下,没成想,对方一学就会一点就通,令他不禁倾囊相授。

毕竟古往今来,江湖上,有多少武林名宿只盼着能收一名好徒儿,将自家的绝学发扬光大。遇到这等弟子,只要不是心术不正之辈,哪怕对方是天煞孤星,无数人也会打破头去争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