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第407章 0402【童氏辩证法】

北宋穿越指南 第407章 0402【童氏辩证法】

作者:王梓钧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48:22

第407章 0402【童氏辩证法】

第407章 0402童氏辩证法

张广道吃了败仗。

准确来说,是他麾下的水军吃了败仗。

童贯和辛兴宗怂得要命,明明是来剿贼的,却死守在武陵河口不出来。

汉江拐了好几个急湾,流到那里水势变缓,泥沙长年累月沉积。而汉江第一大支流武陵水,所带来的泥沙也往此处冲。多方作用之下,渐渐就形成一个江心洲。

江心洲长四里、宽四百米,把汉江切割开来,北流最窄处二百米,南流最窄处四百米。

官兵的神臂弓和床子弩,全部布置在江心洲,还临时制作了一些平夷砲。

张广道派出战船,试探性杀过来,立即遭到江心洲的攻击。同时,官兵在南岸疯狂射箭,官兵水师也从武陵水中杀出。

三面夹击之下,幸好官兵水师拉跨,否则义军水师必定全军覆没。

即便如此,义军也损失大小战船九艘,战死以及失踪水兵300余,受伤者更是接近1000人。

之前是辛兴宗被地形恶心到,现在换成了张广道。

双方就此僵持,都不敢再出动出击,因为谁进攻谁就会吃败仗。陆军再强再多也没用,这里纯粹属于水军的战场,并且地形因素对战争影响极大。

几条小船从南而来,船上之人皆慌乱焦急。

童贯正在江心洲上饮酒,这里是最安全的地方,却见辛兴宗坐船把人带来。

“太师,竹山没了。”辛兴宗低声说。

童贯端着酒杯,表情完全凝滞,缓了一阵才惊问:“你兄长败了?”

辛兴宗说:“是俺兄弟败了。攻占房州那群贼寇,派细作在城内放火,趁夜占了竹山城。俺兄长现在被前后堵在山中,恐怕已经凶多吉少。”

童贯之前就接到房州失陷的消息,但不管是有本地人造反,还是贼寇从南边杀来,数量都不可能太多,他相信派往竹山的胜捷军骑兵就能剿灭。

竹山城竟然也能被贼兵攻陷?

辛永宗也太特么无能了!

童贯左思右想,认为此地不宜久留。

他现在占据地利不假,若是贼寇从南面杀来,被夹击的就会变成自己。

当天夜里,童贯组织民夫搬运粮食,全部搬去江心洲的更下游登船,如此就能防止被贼寇探查到。

花了两三天时间,分批把辎重运往四十里外的郧乡,接着再回来运送武陵河口的士兵。

那里的汉江最窄处只有三百米,且洲岛无数地形更复杂!

退到郧乡之后,童贯依旧觉得不稳当,因为这里的平缓地形更多,贼寇可以提前登岸从陆路杀来。

于是搜集所有船只运兵运粮,一路退到丹江口。

既然已经退到丹江口了,童贯仔细想想,还是去固守襄阳更稳当连忙又带着全军往襄阳跑。

至少到了襄阳之后,如果出现意外,逃跑路线也不止那一条。

张广道虽然不敢进攻,但每天都派小船远远观察敌情。

童贯从岸上转移军粮和士兵,夜里在更下游登船,张广道是不可能发现的。

直到童贯全军撤离后的第三天,负责侦查的士卒,才终于感觉不对劲。因为官兵的几处营寨太安静了,而且不再有官兵的战船往上游巡逻。

侦察兵麻着胆子驾船接近,依旧没有敌船来驱逐他。

最后坐船登上江心洲,发现这里的营寨是空的,只有许多旗帜还在迎风飘扬。接着又坐船去南岸,营寨依旧是空的,武陵河里也没发现敌船。

“怎就跑了?”张广道想不明白。

明明是官兵占据有利地形,守在那里把他搞得没脾气,怎么直接全军溜走了?

徐宁猜测道:“会不会是关胜那边大胜,童贯害怕被两面夹击?”

“极有可能,”张广道点头,下令道,“追!”

当张广道一路追至郧乡县,发现这里非但不见童贯大军,就连郧乡县令都已经逃跑了。

不费吹灰之力,白捡一座县城。

继而又追到丹江口,宋代这里没有城市,只有一座商业小镇。

更往下游一些,是光化军的军城。

光化军的知军,带着军幕官也跑了。

再往前,谷城县依旧是空的。

张广道终于明白,童贯肯定打算死守襄阳。

张广道率领全军,在离襄阳三十里的牛首镇驻扎。并且派船回去,把大获全胜的关胜接来,等合兵之后再去围困襄阳。

关胜在干嘛?

已经跟李宝合兵一处了。

辛企宗得知竹山沦陷,自己的后路都被抄了,吓得白天猛攻一场,入夜之后立即开溜。

害怕被义军发现,他连粮草都不敢烧,只每人携带一些离开。

关胜探查到官兵开溜,立即率领全军追击,天亮时分终于追上。

双方在溢水镇大战,官兵士气低靡,交战片刻便全军崩溃。

辛企宗见识不妙,带着亲兵飞快逃离战场,一头撞上从竹山杀来的李宝和陈子翼。

李宝、关胜二人就此合兵,却苦于没有足够船只,只能顺着武陵河徐徐进发。

直到张广道派船来接应,这才坐船往牛首镇赶去。

“自古守襄必守樊,攻襄也必攻樊,”李宝说道,“须得先把樊城拿下。”

张广道笑道:“那就先攻邓城。”

此言一出,金州众将大笑。

李宝不解其意问道:“为何发笑?”

关胜解释说:“邓城第一大族魏氏,有子弟名叫魏应时,乃大将军的亲传弟子。”

李宝点头道:“这俺知道,还一起去过黎州。”

张广道说:“从金州发出的细作,全都要去魏家走一趟,领取足够的盘缠。南方带回来的消息也是先送到魏家。甚至连金州对外购买的军粮,有一些也是魏家帮忙联系的。魏老太公曾拒绝朝廷征辟,对大宋朝廷失望透底,任由孙儿帮着义军做事。”

魏泰不是对宋徽宗失望,而是对大宋朝廷感到绝望,自从妹夫曾布被贬谪而死,就认为这朝廷已经没救了。

正好,朱家父子看起来,像是能改朝换代的!

北宋时期的樊城,城墙早已年久失修,只是邓城下辖的一个商业大镇。

拿下邓城县,从陆路就能顺手攻占樊城镇。

张广道率领大军逼近邓城,这里全是本地乡兵在防守。

从魏家庄把魏泰、魏应时爷孙俩请来,魏泰这老头子亲自去劝降。

虽然平时人嫌狗弃,但魏泰威望还是极高的。盾牌手保护着他在城下一顿喊,城内的乡兵纷纷放下武器,邓城县令不愿投降,直接被一群乡兵给捆了。

张广道于是挥师樊城,还没走多远,负责打探消息陈子翼,就带着骑兵回来报告:“童贯坐船弃城而逃,极有可能是往南阳而去。”

“这没卵子的阉贼,怎就不敢留下来打一仗?”张广道气得破口大骂。

张广道的精锐部队,在武陵河口被恶心地形堵住,早就憋了一肚子邪火无处发泄。

特别是李宝千里奔袭立下大功,张广道也急于证明自己,只求跟童贯大军真刀真枪干一场。

然而,童贯除了逃跑还是逃跑,张广道仿佛手握一把绝世神弓找不见靶子。

其实童贯是真想死守襄阳啊,丢掉这里罪过太大,但另有意外发生!

……

两日前。

荆门知军发来消息,贼寇钟相占据江陵之后,往北逃来的百姓越来越多。

一会儿说公安被钟贼占了,一会儿又说石首被钟贼占了,甚至还带来王禀全军覆没的消息。

荆门知军手里没几个兵,吓得整天睡不着,听说童贯回到了襄阳,连忙请求童贯分些部队过来。

“这个王禀,怎败得比咱还惨?”童贯气得不行。

辛兴宗说:“王禀手里的军队,本就是我们挑剩下的,全军覆没也极有可能。那钟贼多半是朱贼的部将,若是多占几个州县,裹挟更多贼兵北上,襄阳这里可就是腹背受敌。”

此时钟相已经称帝,但消息还没传到襄阳,童贯把钟相也当成朱铭的人。

童贯思忖道:“确实难以应对啊,若贼寇只从上游攻来,襄阳城高池深肯定能守住。可若是钟贼从南面来合攻,到时候咱们逃都没处逃。”

辛兴宗叹息说:“丢失襄阳大城,罪不可恕,不能弃城而走的。”

童贯咬牙发狠:“只要手里的兵还在,再大的罪过也能压下去!只盼陕西那边也大败收场,几路皆败之下,咱这里溃败也就不算什么。”

“此言有理,”辛兴宗嘀咕道,“就怕种师道大胜贼兵。”

童贯说:“他胜不了,四川那些并非寻常贼寇。一个姓张的贼将,就把咱们杀得大败。汉中可是朱贼亲自坐镇,又道路艰险难走,种师道怎么可能胜?”

辛兴宗点头:“但愿如此。”

童贯说道:“快快去准备只带胜捷军和开封兵走,其余籍贯的厢军和乡兵都不要了。人太多船装不下,得腾出船舱运粮食。先撤去南阳,若南阳守不住就撤往颍昌。”

两人立即去做撤退准备,除了胜捷军和开封籍士兵,其他部队全都要被他们舍弃。

襄阳乃战略要地,丢失此城的罪过太大了。

他们只求陕西官军大败,最好是西军全军覆没,这样才能盖过南襄盆地沦陷。

只要我手里有兵,皇帝在处罚时,就要认真考虑后果。

只要别人比我败得更惨,那我的战败就不算什么!

童贯是懂辩证法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