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 第1346章 战机

科技:打破垄断全球的霸权 第1346章 战机

作者:女术士之友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9 23:17:17

第1346章 战机

第1346章 战机

整架飞机总装完毕,地面检查结束,半空中的机械臂也装载着检测设备将这架飞机的内外扫描建模。

风洞外的观察室里,顾青看到工程师戴着SR1眼镜和精细触控手套将扫描出来投影的飞机模型放大,放大,再放大。

而一旁还有AI提示。

【机身建模已完成,逻辑测试通过】

【特殊金属器件已链接感应器,数据符合标准】

【机身姿态调整完毕】

现场人工检查、机器检测、AI建模再处理,同时飞机本身的系统也自检完成。

这时候,风洞内的工作人员和那些机器人也开始整理好工具,有序撤离风洞核心区。

一般正常情况下,风洞试验分为六个阶段。

制造符合性检查前资料提交阶段、确定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和检查计划阶段、试验件中间制造符合性检查阶段、试验件最终制造符合性检查阶段、试验前的制造符合性检查和试验目击阶段、试验后资料提交阶段。

看似复杂,简单来看就是要在风洞实验前,将风洞试验数模、模型加工检测要求和模型设计报告等模型设计信息。提供给风洞管理方。

得到批准后,风洞管理方还要检查这些项目,虽然一般情况下,该管理方不会对风洞试验模型的所有零部件进行检查,但是该管理方会抽取其中的关键部件和一部分重要的部件进行检查。

在风洞管理方对飞机数模设计情况充分了解后,还要标记这些检查的部件,避免出现后续无法检查的情况。

等这些检查通过后,风洞管理方还要排除代表代表对试验和关键吹风车次进行目击,确保符合试验标准以及实验物为申请物体,同时还要检查试验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试验大纲开展工作。

一番下来,风洞管理方就对该飞机的主要制造商、模型加工单位、飞机具体参数甚至是制造工艺都有了很全面的数据掌握。

毕竟设计制造一架飞机耗费的资源,远远比不上高级风洞的设计建造费用,这样做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有恶意人士,故意破坏风洞试验建筑。

但是这样做,也是将飞机数据全部展现给了风洞管理方。

顾青一直控制着航空航天部门各大项目的研发进程,之前那些小打小闹,并且可以公开的成绩,当然能够用大夏官方提供的风洞来解决。

但是现在九州科技已经从人畜无害的小企业变成了各方势力都极为重视的重要力量,很多实验也就无法在官方提供的试验场所进行。

对研发飞船、飞机、汽车等项目至关重要的风洞,自然必须要掌控在自己手中。

等到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那架在风洞平台上逐渐点亮灯光的飞机,开始了工作。

原本已经恢复安静的风洞里面,好像传出一种鸟类鸣叫的声音。

这时候,观测室里,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看向顾青。

这位虚岁三十的青年,朗声道:“按照既定方案,开始吧。”

一旁逐月星舰项目工程师罗勇山,听到这句话,不自觉开始了深呼吸。

经由他一手设计的战机,如果在风洞测试中失败,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对整个项目团队而言,也是影响力极大的失败案例。

而负责风洞的其他工作人员,心情也极为凝重,毕竟这次实验是这座风洞第一次的正式试验,万一出了问题,不仅耽搁后面排队的那些项目,还要再从外到內梳理一遍,不仅耗钱,还非常消耗人的耐心。

所以,这一次战机风洞试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呼呼呼的风声,逐渐在风洞中响起。

从设计上来看,风洞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人造隧道,只不过这个隧道的长度、高度还有内部的空气循环系统,都由人类的机器控制。

电机开始启动,风速逐渐升高,而风洞中的战机也像是即将起飞的鸟儿,开始展翼。

【第一阶段,系统启动成功。】

【第二阶段,准备】

顾青面前的大屏幕右侧显示出这样一串字符,随后风洞两侧管道开始进行排气与加压,北方的通道处,有一个大型装置正在疯狂吸收气体,而正南方的通道处,也有一个大型装置正在极尽可能的开始将内部抽空为真空状态。

压力机、加热系统与制冷系统也在同步工作。

【第二阶段准备完毕,开始】

哄!

轰然一声,风洞里面顿时爆发出极强的空气流动,风洞北处的装置是一个超级高压气罐,而另一侧南方的装着则是一个真空罐,同时风洞通道又有加热与冷却两种温度,只要阀门一打开,两个气罐之间就会在瞬间产生庞大的压力差,高压气体瞬间会向真空端喷涌,而在这股气体运动的作用下,气流的速度会增加5倍,达到高音速标准。

而风洞平台上的那架飞机,已然展翅高飞。

在庞大的气流冲击之下,这架战机如同搏击海浪的海燕,姿态骄傲而又强硬,灵动又不失稳定。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风洞内的气流也逐渐变得缓慢,随后这架战机也缓缓落地。

【第二阶段,系统运行成功。】

【第三阶段,准备】

高音速标准只是开胃菜,真正的硬骨头,现在才正式开始。

而这时候,刚刚两次成功的小喜悦,都被众人压在心头。

高音速之后,就是高超音速。

通常情况下,1马赫等于1倍音速,也等于每秒340米。

如果将风洞流速换算成马赫数,那么3-10千米/秒相当于30倍音速或30马赫。

高超音速武器最基本的数据标准是速度超过5马赫,所以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研发,都需要高超音速风洞的支持。

根据分类,空天飞机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一级空天飞机可以衍生出高超音速侦察机、亚轨道轰炸机、高超音速客机等飞行器;而二级可以衍生出轨道轰炸机、太空母舰等航天器。

为了进行第三阶段的工作,风洞就必须要有更强的风力,而在压力差与温差都用上的情况下,九州科技的工程师们还设计了爆炸产生的冲击阶段单元。

把爆炸瞬间爆发的能量用在风洞上,强大的压力与温差、压力差的配合,瞬间就可以产生超高音速气流。

本来顾青还想加入电弧加速装置,但是风洞的设计团队却告知顾老板一个十分遗憾的信息。

如果要加入电弧加速装置,风洞的项目完成落地时间就要再推后一年左右,如果两套系统无法兼容,该时间还要延长。

科学实验不是堆积木,材料和技术往项目上堆就行。

像大型风洞这种实验建筑,不仅需要材料和技术,还要设备和技术的统一,胡乱增加其他体系的科技,还需要留出更多的设计资源与能源资源、材料资源。

在数不尽的麻烦之后,还有保养与维护的难题。

所以目前九州科技的第一个超大型风洞,还是依靠爆炸、压力差、温度差联合完成最后的高强度风速测试。

加热系统开始将氢气和氧气密封到了特制材料的大型容器罐中,而之前已经工作过一次的真空罐与压力罐也开始第二次工作。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风洞中的空气也开始缓缓流动。

没有名字的战机,此时它的机翼逐渐有火焰的赤红纹路出现。

机舱和机翼下面的导弹固定装置也开始紧急自检与加强,部份外支的不稳定装置也被收回到机舱内。

【第三阶段准备完毕,开始】

一!

没有任何声音,但是所有人都感觉到有一种震颤他们心神的震动出现,甚至山脉上的某些树都开始摇晃着今年春夏生长出的脆嫩新生枝丫。

而顾青等人通过固定机位拍摄的画面,看到了那如同蘑菇爆炸一般的气流涌动。

哪怕是再自大的人,也不敢进入到这一股庞大而又急速的气流之中,因为压力差与爆炸冲击波,会瞬间冲破脆弱的人体,将其撕裂成真正意义上的碎片。

通过燃烧,最终发生爆炸,强大的气流在温差与气压差的作用下,比蓝胖子猫的plus空气炮威力还要强大无数倍。

而那架战机,在高超音速狂风的轰击下,不仅没有解体,也没有姿态陡然变化,被迫撞击。

它就像是神话中的鸟类一般,还是那样勇猛,甚至像是面对飓风,在慷慨高歌鸣叫!

而在这架战机保持姿态的过程中——

“2马赫、3马赫、4马赫?!!5马赫?!!”

“握草?!!”

有一位年轻的风洞工作人员突然发出了声音。

如果是在平常工作时候,他这种轻浮、无礼的举动,会很快被人眼神制止。

但是今天,哪怕是平常再老成持重的那些工程师,也已然心神惊悸,无法用言语诉说自己心中的激动。

甚至顾青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也有些微微失神。

5马赫是什么概念?

曾经红色镰刀的迷格-25,它曾经展现过3.2马赫的恐怖速度,这意味着,这架战机可以轻松躲过速度高达2.7马赫的响尾蛇导弹。

只不过目前的四代半与五代机,都放弃了单纯凭借速度躲避导弹的“笨方法”,转而采用电子攻击以及隐身能力提高战机的生存率。

目前大夏最火热的J20,官方给出的最大飞行速度是2.5马赫,也就是2.5倍音速。

按照大夏长期以来的“虚标”策略,J20的最大飞行速度或许可以达到2.8马赫,但是绝对不可能超过3马赫。

而这架明显可以载人的战机,它能达到最高5马赫的飞行速度。

这意味着什么?

许多工作人员在震惊之后,甚至有一种惶恐的感觉。

这样一架可怕的武器,竟然出现了?

而且还是在他们的见证中,真实不虚。

甚至有人将目光看向了逐月星舰项目总工程师罗勇山,因为这几人知道,该战机的主要设计师就是这个看似人畜无害的中年人。

罗勇山就像是没有察觉到这些目光一般。

他拿出平板,连接到观测室的系统,极为熟练的查看起数据。

顾青在一旁,仍然一言不发,等待着他。

而风洞的主管负责人赵俭明,也是一脸凝重的在检查数据是否有其他问题。

相关环节的负责人,在内心失神片刻后,也回归到了工作状态。

没有一个人敢疏忽,也没有一个人敢什么检查都不做,就宣布实验成功。

他们需要为实验负责,需要为每一位科学家、工程师负责。

而智能AI程序天工,在此时也早已经启动了超算与固定份额的云计算资源,并且根据现在掌握的数据,在灵境生态的实验服务器里面创建封建,进行上万次的实验推演。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座风洞实验建筑进行的实验增加,该实验服务器的数据就会越来越“真实”。

五分钟过去了,罗勇山、赵俭明等人仍然一言未发。

而顾青就这么耐心等待着,不催促,不干扰。

等到半个小时过去,智能AI程序天工都已经给出了真实风洞试验的反馈数据,赵俭明与罗勇山才一前一后,说道:“数据准确无误,实验成功。”

啪啪啪!!!

掌声与欢呼声在这一瞬间响彻四周,研发人员与工程师和科学家们抱在一起,脸上全是兴奋与激动。

不过没有人在此时拥抱顾青,因为在其身旁已经有两位安保人员静默站立。

君子不立危墙,顾青更是不会给任何危险人员接触自己的机会。

等到所有人那激动无比的心情开始有些冷却,罗勇山等人咧起来的嘴角逐渐平稳的时候,顾青一脸笑容,突然开口道:“恭喜大家,万里征途的第一步,咱们终于迈下来了。

这架战机,也应该有属于它的名字了吧。”

没有实验成功之前,每一家飞机只有项目内的代号,可能是数字,可能是字母,甚至可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符号。

但是实验成功了,这架战机就将拥有独属于它的名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