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刘备:给我说说我三弟的事情吧!我没事,我绝对能抗住!
一张脸冷得吓人!
这一刻,他的心情简直别提了!
原本觉得,自己家二弟败走麦城,最终被东吴那边被擒杀的事情里,有糜芳这些人在里面干出来的那些破事。
给他的打击就足够大了!
“韩先生,这二人是谁?”
刘备出声询问。
不知不觉之间,声音已经变得无比的沙哑。
韩成道:“刘封和孟达。”
居然是他们?!
继而神色变得更加的难看。
居然有刘封?!
这刘封乃是自己义子,从把他收为义子后一直到现在。
自己对待他可谓仁至义尽。
也尽到了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对待他,和对待亲儿子没什么区别。
云长乃是自己二弟,是他二叔,云长之死居然也和他有关系?
“关将军包围樊城、襄阳时,多次要求刘封和孟达发兵,进行援助。
而刘封和孟达,以郡县偏僻又归附不久为由,拒绝了关将军的要求。
不料关将军的战局,很快就急转直下。
关将军覆败后,皇叔你非常痛恨。
而刘封、孟达二人之间又互相恼恨争斗不和。
不久,刘封还抢走了孟达的鼓吹。
孟达畏惧被治罪,又怨恨刘封侵凌。
于是上表向皇叔告辞,率部曲四千余家投降魏国……”
“竖子!!”
“竖子!!!”
听了韩成所言之后,刘备气的胡子都在颤抖。
出声怒骂。
这段时间里,他从韩成这里听到的消息,实在是太过于惊人!
也太过于让人伤感!
先是战况急转直下,自己二弟居然被曹贼,还有过江东鼠辈那边,联手暗害。
在自己家二弟被暗杀的过程里,自己这边的人,也同样在里面出了大力气。
但凡糜芳以及傅士仁这样的狗东西不要在那里,断了后路。
刘封还有孟达这些狗东西出兵,前去救援自己二弟。
自己二弟都不至于落了,这么一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被江东鼠辈,如此折辱!
这狗东西!
本来二弟之死,就已经让他痛彻心扉。
如今又听到糜芳,刘封这些人干出来的事。
刘备的心情简直别提了!
可他们却偏偏,也成为了害死自己家二弟的罪魁祸首之一。
刘备这个时候,只觉得心情郁闷。
几欲吐血!
“这竖子!吾必让你付出代价来!!”
刘备的出声怒骂,咬牙切齿。
关羽是刘备的义弟,刘封是他的义子。
虽然都带个义字。
但这中间的差距可大了去了。
关羽和刘备,那是真正过命的交情。
不是亲兄弟,却胜过亲兄弟。
他这个义子的份量,在他心中和义弟相比。
“韩先生,那……那刘封此贼的下场如何?”
怒骂之后,刘备红着眼睛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想了一下道:“孟达投降魏国之后,曹丕派遣夏侯尚督率徐晃、孟达等军,袭取东三郡。
孟达写信给刘封,劝刘封投降,但被刘封拒绝。
申耽、申仪两兄弟背叛刘封。
刘封因此被孟达徐晃等击败。
刘封回到成都后,皇叔责备他欺凌孟达,且不救援关将军。
诸丞相考虑到刘封刚烈勇猛,今后若是皇叔你去世了,终难以制服驾驭。
于是劝皇叔借此机会除掉他。
于是,皇叔赐刘封死,让他自尽。
刘封叹息说:我后悔不听孟子度的话。
刘封自裁后,皇叔非常伤心。
为刘封哭泣……”
“死的好!千刀万剐,死不足惜!!”
刘备拍手称快!
“竖子!就该是这么一个结局!
只恨不能,将这竖子亲手斩了!!”
怒骂过后,停顿片刻。
刘备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韩成能够理解刘备的心情。
这是个重感情的人。
刘封是他的义子。
这么多年下来,最终却干出了这样的事情。
后面,更是被他赐了毒酒而死。
他的心情必然不会有多好受……
韩成想了一下之后,开始给刘备说,糜芳的结局。
他相信,刘备肯定想要知道这些。
“麋芳投吴后,其兄麋竺也因此羞愧发病,在一年多后去世……”
“嘭!!”
刘备忍不住一拳捶在了地上。
可怜子仲,如此有能力,又如此忠心耿耿。
最终却却被这样的一个狗东西拖累,羞愧而死。
“麋芳的投降举动,也遭致吴人的鄙视。
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
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让开,向前喊道:回避我们将军的船!
麋芳十分惭愧,关上船上的窗让虞翻先过。
后来虞翻乘车出行,经过麋芳的营地,官吏没有开门。
虞翻的车马不能通过。
虞翻十分生气地说:应该打开的关闭,应该关闭的打开,哪有这样做事的?
麋芳听到后,更加羞愧……”
这等狗东西,最好被千刀万剐了!”
刘备声音里,满满的都是恨意。
看着破了防的刘备,朱元璋心里面升起了满满的同情。
还有诸多的熟悉之感。
刘备的心情,他太能理解了!
“至于说傅士仁的结局如何,倒是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
有说他投降东吴之后,很快就病死了。
也有说在江东官不大,平平无奇。
所以就没有被记载。
当然,这里面最让人感到大快人心的,是三国演义这个话本小说里面,糜芳和傅士仁的结局。
潘璋被关将军之子关兴给斩杀。马忠战败逃走。
江东这边士气低落。
糜芳和傅士仁商量之后,连夜杀死了马忠。
拎着马忠的头颅,回到皇叔这边。
想要换取皇叔的原谅,并获得一些功劳。
但他们低估了关将军,在皇叔心中的份量。
也高估了他们在皇叔心里面的份量。
皇叔直接命关兴,将他二人给活寡了……”
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结局。
倘若把自己代入到那个时候,去想一想,自己若是能够抓到糜芳和傅士仁二人。
只怕不用兴儿这孩子动手,自己都能把他们给活刮了!
然后将之生吞……
“孟达这人,乃是皇叔收复了益州之后,所得到的一个将领。
当初,天下饥荒,年少的孟达与同郡的法正,一起入蜀地依附刘璋。
赤壁之战后,刘璋听从别驾张松的建议,遣法正为使结交同宗皇叔你。
之后,刘璋又派法正、孟达送给皇叔数千士兵,助其守御
建安十六年,刘璋听闻曹操派兵攻打汉中的张鲁,内怀恐惧,于是听从张松之策,请皇叔入蜀先讨伐张鲁。
刘璋派孟达作为法正的副手,两人各率二千兵迎接皇叔入蜀。
皇叔令孟达统领这支军队,并留下来驻守江陵……
皇叔平定蜀地后,任命孟达为宜都太……
孟达投降了时,曹丕刚得到帝位。
得知孟达来后,他非常高兴,令能识人的大臣去看望孟达。
这些大臣回来后,有的说孟达是将帅之才。
有的说孟达是卿相之器。
曹丕也因此愈加钦佩孟达,还写了两封信给孟达。
孟达到谯县后,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众人莫不属目。
曹丕外出时,还曾乘小辇,抓着孟达的手,扶着孟达的背,
之后与孟达共乘辇。
又加拜孟达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
又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令孟达领新城太守,将西南之任委以孟达……
黄初六年,诸葛丞相平定南方而归。
在汉阳县与降人李鸿相见。
李鸿对诸葛丞相说:我经过孟达那时,正遇王冲从南边来。
说过去孟达去留时,明公您对他切齿痛恨,打算诛杀孟达的妻小。
幸亏先帝没有听从。
孟达说:诸葛孔明了解其中的前后本末,终究不会那么做。
他根本不信王冲的话,且相信敬仰您,无以复加。
诸葛丞相听后,对身边的人说:回到京城后,应该写信与孟达相闻……
诸葛丞相即将北伐,欲引诱孟达为外援。
就给孟达写信说:往年南征,年底才回来,前不久与李鸿在汉阳相会,得知你的消息。
呜呼孟子,过去确实是刘封欺凌足下,伤害了先帝宽待士人的声名。
又李鸿提到王冲胡言乱语,说你能量度我心,不听王冲之言。
寻思足下已表明的言语,追忆平生的友好,心情依依东向眺望。
故此才给你写下了这封信……
而曹魏在曹丕死后,桓阶、夏侯尚都早已去世。
孟达自以为羁旅久在疆场,心不自安。
又多次与诸葛亮交通,最终在诸葛丞相引诱下,准备叛魏归蜀汉。
太和元年,诸葛丞相从成都到汉中,孟达准备响应诸葛丞相,
送给诸葛亮玉玦、织成、障汗、苏合香。
孟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诸葛丞相为促成孟达起事。
派郭模诈降到魏兴,告诉申仪:诸葛成说,玉玦,是指已经决定;织成,是说谋划已成。
苏合香,是说此事已合。
申仪秘密上表孟达勾结蜀人。
魏帝曹叡依旧不信,司马懿派参军梁几查明此事。
之后劝孟达入朝,孟达惊惧而反叛……
当时丞相曾和孟达说过,起事速度要快,千万不能婆婆妈妈。
但孟达却不听丞相之所言,犹豫不决。
到时我的城防坚固,军马足以对付。
这里偏远险阻,司马公肯定不会亲自来。
其他将领来,我就不怕了!
结果,司马懿八天就杀到了……
上庸城三面临水,孟达在城外修建木栅自守。
司马懿人马渡河,攻进木栅,直逼城下。
分八路攻城。
司马懿引诱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二人开城投降。
司马懿因而破城斩杀孟达。
孟达死于太和二年正月,他从被围到败亡,前后不过十六日……
孟达的死,也导致丞相的计划北伐,再一次陷入陷入到了被动之中。
上庸等地的曹军兵马,得以解除了后顾之忧。
迅速的朝着关中那边进行支援。
致使成效第二次北伐,再一次失败……
“这孟达,死不足惜!!”
刘备出声怒骂。
这个人,犯了两次最大的错误。
一次,成为了自己二弟身死的一大原因。
后面又因为麻痹大意,导致孔明二次失误。
可以说,等于是一个人坑了自己这边两次。
每次都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
他后来如何了?”
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刘备望着韩成出声询问。
等一下再说别的事儿?”
听到了刘备的问话之后,韩成想了一下,望着刘备出声说道。
不是说他不想给刘备说关于张飞的事。
实在是,这张飞的事情,也同样不好说。
结局并不好。
刘备这才刚刚得知了关羽去世的消息。
而且,还夹杂着刘封,糜芳等人的背叛。
在这等情况下,如果是再听到关于张飞的结局。
韩成多少有些担心,刘备会扛不住。
话说,他这边还想着,等到刘备从自己这边,得知了关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种种事情之后。
返回去能抢占先机,逆天改命,让大汉三兴的。
这要是真在这里,直接就把他给气过去了。
听到韩成这话,刘备摇了摇头道:
韩先生,我不渴。
您只管与我说好了。
别管是一个什么结果,我都能扛得住!”
听到他说这话,在场的众人那是没一个相信的。
不过,看看刘备的这个状态,韩成也知道,想要劝刘备暂时不要询问张飞的事,是劝不下来的。
所以,稍微思索了一下后,便开了口,向刘备讲述关于张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