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40章 再见,大汉(下)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40章 再见,大汉(下)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40章 再见,大汉(下)

这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死,易承也不例外。

就在刘邦打下彭城的半月后,易承就在晌午时分死在了彭城城主府的府衙。

因为行军匆忙,经过商讨,停灵三日之后便下葬。

葬礼上,樊哙叹气朝刘邦道:“哎,我听铁冲大哥说,燕兄弟今天才十七岁,他那么聪明,平时也无病无灾的,咋人就突然没了呢...“

刘邦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躺在棺椁中易承,心里默默回想起三天前发生的事...

......

“还有三天,我就要死了。”

“燕兄弟说的什么?”

“我说,还有三天,我就要死了。”

“某家看燕兄弟身体十分康健,如何说得死这种晦气话。”刘邦笑着说道。

“我知道你不信,三天后的晌午我会死在彭城城主府的府衙,我就坐在府衙县令的椅子上,你会在那里看到我的尸体。”

刘邦这才将表情收起,“这也是燕兄弟道门理综隐派的预测之术?”

易承点了点头。

“燕兄弟之前说陈胜吴广两月之内就会覆灭,西边项梁也会拥立新王,可还作数?”

“当然作数,现在估计最多还有一个月,秦将章邯便会在荥阳击溃陈胜吴广的起义军,陈胜吴广身死,西边项梁也会在会嵇起兵拥立后楚怀王,天机虽不可泄露,但那是对于凡人而言,你不是凡人,所以这些我才会告诉你。”

“某不是凡人?”

“不是,你是龙,授命于天,这辈子就该当华夏一族的族长。”

刘邦吸了口气,“为何燕兄弟总这么说?”

“因为我说的都是我看到的,我道门理综隐派之人,可窥见天机。”

“天机可改得了?”

易承想了想,摇摇头,“我不知道。”

刘邦笑了,“燕兄弟虽然年少,可说的话似乎却每句都有深意。”

“当然,我快要死了,再说些无用的话,岂不是浪费这剩下的时间。”

“燕兄弟今夜单独来面见某家,只是为了说这一件事么。”

“也可以这么说,因为我要死了,所以我现在在做的是准备后事。”

“哦?燕兄弟是想要某帮你发丧讣告,联系亲友么?”

易承摆摆手,“亲友什么的,我不在乎,我此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助你登上王位,如果可以实现,那么我死也无憾了。”顿了顿之后,易承继续道:“我会给你留下四个锦囊,这四个锦囊上面都有鹿皮卷宗,上面说明了你会遇到什么困难,如果你正好遇到那个困难,锦囊中所写应该能帮你摆脱困境,如此,八年之后,你便会顺利登上帝位,成为大汉国的第一任皇帝。”

刘邦皱了皱眉头,“燕兄弟所说,过于惊世骇俗了些,若是有人可预测八年之后的事,那某恐怕也真相信这世上有神魔在世了。”

“信不信由你,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还得你自己走,对了,记得,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你一定要收归账下,日后若想成大业,他们三人缺一不可。”

“这个韩信究竟是谁?”

“日后你自会知晓...还有,如果你称王之后,若有人以道门理综隐派之人自居,且给你写下这段文字,你一定要以礼待之...这甚至能决定你的大汉最后能走多远.....”

......

“沛公,子房先生来了!”一个声音把刘邦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

刘邦抬起头,就看到一名身穿儒袍的青年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和之前梳的十分整洁的妆容比起来,张良今日的头发有些散乱,鬓角还有些汗珠,似乎是赶了很久的路。

“子房先生。”刘邦施礼道。

“见过沛公。”张良也回了一礼。

“某知燕枝乃是子房先生的结义兄弟,还请子房先生节哀。”

张良面上的愁容一闪而过,点点头便走进了灵堂,灵堂里只挂了些白布,堂正中停着一口棺椁,而易承的尸身正安详地躺在里面。

张良走上前,看着易承已无血色的面容,也有些动容,深吸了口气道:“燕兄弟随吾一路行来,上峨眉山,伏博浪沙,又与吾远遁有万里之遥,却不离不弃,为人忠善,待人谦逊,我等兄弟一场,共谋大业,未曾想竟年少患疾,中道崩殂,此乃吾平生憾事矣!”说罢竟拿出小刀在掌心一划,一把血洒在白绢上,痛声道,“吾失一弟,如断一掌!”

“子房先生节哀。”樊哙等人凑上来安慰,还有人急忙给张良包扎伤口。

张良叹息了一会,离开了棺椁,重新走回到刘邦身边。

“上次我与燕兄弟一别,我向他谈起另外起兵之事,后来他可与沛公商议了?”

刘邦点头道:“燕兄弟与我说了,子房先生乃是韩国人,又是三世相韩的贵族,去拥立新韩王,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先生此举,某也是赞同的,虽各为其主,但共同反秦,乃是友邦。”

张良点点头,“燕枝生前一直说沛公有化龙之相,多次说起天下之主一事,我辅佐韩王无意争夺天下,只为重整韩国,日后若是有冲突,大可协商解决,毕竟,吾等现在还是要共击暴秦才是。”

“子房先生说的极是,只愿先生莫要太过感伤,我陪先生去走走,当缅怀逝者...”

.......

.......

.......

十年后。

长安,未央宫。

一名身穿黑袍大氅,鬓角发白的暮年老者,正走在未央宫前空旷的青石御道上。

御道很长,足有百丈,每隔一丈,便有一名持戟的护卫,如同泥雕木塑般站在那里。

正当暮年老者继续朝前走时,距离他不远的西边侧门里忽然跑出来一名身穿小红袄,大概五六岁的孩童,孩童身后还追着两名仆妇。

“站住。”老者开口道。

仆妇们立马定住了身子,倒是那名孩童没有停下,继续朝老者跑来。

孩童跑到老者身旁,嘻嘻笑了笑,老者也不生气,也笑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襄!”孩童声音清脆的回答道。

“哦,原来是齐王的儿子。”老者摸了摸这个叫襄的孩童脑袋,对那两名仆妇道:“你们退下。”

“喏。”两名仆妇躬身退了下去。

老者对孩童道:“你跟爷爷来吧,爷爷那有好吃的。”

刘襄一听有好吃的,立马点头,一老一少便一起朝远处的未央宫走去。

进了大殿,已经有婢女备好了暖炉茶汤,老者让她们都退下,自己斜倚在龙榻旁,刘襄也坐在他的旁边。

一时间空旷的大殿上,就只剩下这爷孙二人。

刘邦的手有些不稳,不过他还是从龙榻旁的小柜子里拿出了一把炒熟的黄豆。

“给,尝尝。”

刘襄接过那把豆子,拿了一颗塞进嘴里,嚼了嚼,嘟了嘟嘴道:“不好吃,好硬。”

刘邦顿时急了,大声道:“怎么不好吃了,我小时候最爱吃这个,吃!”

听到刘邦的呵斥,刘襄倒是没有说话,继续一颗一颗慢慢地嚼起豆子。

看到刘襄继续吃了,刘邦这才满意的说道:“我小时候想吃这东西都吃不到呢,这个只要吃一点,肚子就涨了,不容易饿。”

说完,刘邦似乎陷入了回忆,像是对刘襄说,又像是对自己说,“你说,咱们还能回村子里么...回不去啦...他们说我是龙,我是赤龙,杀了白龙,成了人间唯一的龙...所以我只能在这宫殿里待着,回不去了...”

年幼的刘襄不知道爷爷在说什么,只是脆生生问道:“白龙是谁?”

“白龙?项羽呗,天下人都知道他。”

“我不知道。”

“你当然不知道,你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他厉害吗?”

“厉害,可厉害了,说实话,到现在想起他,我还有些怕他。”刘邦歪了歪身子,又抓起几颗豆子慢慢咀嚼。“项羽,那是何许人物啊,楚国的战神,士大夫们的领袖,他本来完全不用死,只有他自己想死,他才会死。

可惜啊,可惜,若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若说平定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若说指挥士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能利用他们,才使我能赢的了项羽,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却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他败了。

而且我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人,虽然他在我起兵时就死了,可他早在十年前,就知晓了现在。”

“那个人是谁?”刘襄好奇地问道。

“那个人,名字叫燕枝...”刘邦望向未央宫的大殿门,目光中满是回忆,“他早在十年前,就知晓了一切,这座大殿外的天下,现今只有一个名字。”

刘襄兴奋地说道:“我知道我知道。”

“哦?你知道?”

“汉!叫大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