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35章 秦国覆灭的真相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35章 秦国覆灭的真相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35章 秦国覆灭的真相

真正处于秦这个时代,易承才发现,嬴政其实做的事情比后世史书上所记录的多的多。

他求长生,不仅仅有出海寻仙这一个计划,他还有很多其他的计划。

张良告诉易承,嬴政在龙首原西侧,以咸阳城中轴线和龙脉之首的交汇之地,用了六万名奴隶,花费七年时间,建造了一座十分宏伟的宫殿群,取名阿房宫。

这和易承所知道的后世那个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未曾建造完成,就被项羽一把火烧个精光的阿旁宫完全不同。

这座宫殿一是供嬴政消暑,二便是为了求长生。

这座宫殿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建成,不过根据张良所说,此宫已成**。

这座宫殿建造的目的是因为有方士向嬴政谏言,欲想长生,需得神兽之血。

而天下神兽之首,莫非龙与凤,龙乃天下王者,因此只会落在天下正中心的地方,因此要以咸阳为中轴线在秦岭寻龙首之地建造行宫,供龙停留。

凤乃群鸟之母,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因此嬴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最大的梧桐木,最后将这棵梧桐整块连土,一同运到龙首原栽种。

当听到这些话时,易承有时也不禁感慨古人们的脑洞。

他们为了想象中的长生,居然能够编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最可笑的是,居然有人信了,而且就连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对这一套深信不疑。

为了这虚无缥缈的龙凤之说,就动用六万奴隶,建造数年时间,而建造所消耗的钱粮,估计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天下苦秦久已,这个苦,可不仅仅是修建长城,还有类似这种大规模建造的工程。

后世的中国,也喜欢搞大规模基建,虽然基建既是良药也是陷阱,不过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使用基建拉动经济,中短期内效果确实显著。

可秦始皇所建造的工程,大多对百姓都没什么意义,不仅对经济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在不断的消耗压榨这个国家人民的最后一点精力。

从东海回徐州的路上,易承见到了不少在路上艰难前行的秦国百姓。

这些人大多面容枯槁,衣衫褴褛——他们都是各地征发前往修建长城的民夫。

都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座建筑是中国文明辉煌灿烂的象征,可实际建造这座万里之城的过程却并不是那么辉煌灿烂,相反,城墙之下是无数百姓的血汗。

东海到徐州,一共经过六城四县,村落更是有近百个,放眼望去,民生皆凋敝,大多数农户家中都没多少存粮,平日里都吃些糠皮野菜,或者下地捉些虫蛇来吃。

易承有些感慨,其实早在一百年前,在他的记忆中,这些老百姓的生活还不至于困苦到这种程度,特别是七国纷争的中期,他那时候所见中户人家还有不少余粮,可堪吃上两年,就算是下等户,家中一般也都能留够下年稻种和三月盈余。

可是如今一百年过去了,百姓的生活非但没有变的更好,反倒是越发困苦起来。

在张良看来,这一切的原因,都归咎于暴秦统治,只要推翻了暴秦,一切才能好起来。

可在易承看来,虽然秦国的统治确实有酷毒之处,不过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时代是刚刚结束的战国时代。

悉数前面几十年,光是易承所亲历的大大小小的战役都有十几场,更别说七国在近百年时间里一直在打了。

打仗就要消耗,打仗就会死人,中原原本积累的人力物力都在这近百年的战国纷争中消耗殆尽。

易承不知道这个时代全国具体有多少人口,当年重生成成蟜时,他虽查阅过各州府人口名册,可那时秦国还未统一,他只能用秦国的城市去推断全国的城市人口。

那个时候,七国人口加在一起大概应该有三千二百万左右。

如今百十年过去了,易承又查过沛县的县志徐州府的州志,再次推算,秦国的总人口,满打满算,恐怕只有两千余万。

人口锐减,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易承记得在巨子时代,那时候女子还有守寡的风气,可在现今的秦国,只要丈夫亡故,女子就算是想要守寡,国家都不会同意,只会强制配婚,以诞育子女,原因无他,一切为了增加人口。

关于政府的这种暗地里的规定,易承其实也有所耳闻,这种强制婚配的行为,一直到东汉末期还有存在,后续也断断续续一直存在,直到两宋程朱理学,程颐喊出的那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后,守寡之事才愈演愈烈,至于演变成了对婚姻的道德要求。

人口缺失,本来应该休养生息,让百姓自己恢复生产,让人口持续回升,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就能像充满生命力的韭菜一般,割一茬长一茬。

可是嬴政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时间真是这世上最快的东西,在易承的记忆中,那个十月深秋的雨夜,十五岁的嬴政和他一起在小楼中谈论谁能继承皇位的日子,仿佛还在昨天。

如今转瞬间,那个十五岁的少年,如今已经四十八岁了。

他一个人对中国历史的改变,也已经确确实实发生。

他的目标确实很伟大,南征百越,北拒匈奴,统一中国,建造长城,寻求长生,这每一件都是能彪炳史册的大事,将中国打造成一个由城墙围绕的大一统国家,这个国家的子民就会在他的英明领导之下,千秋万代的建设下去。

可现实却是,在刚刚结束了七国纷争之后,百姓已然疲敝不堪,民力已经不足以再去过多的消耗。

而嬴政却察觉不到这种疲敝,身居高位让他只能看到大局,而看不到大局之下的民意,人民就是要前进,前进,朝他剑所指的方向前进。

所以秦国日后的覆灭,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抵达徐州城的时候,刘邦带着一般人来城外迎接易承和张良等人。

因为棋牌室在徐州城的生意极好,这位老兄也在徐州城内声名鹊起,不得不说,刘邦之所以日后能成为汉高祖,本身也确实有两把刷子,他的社交能力非常强,拉帮结派,知人善任的本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众多小厮中间显得鹤立鸡群,铁冲则是牵着一匹马站在旁边。

见到易承,张良和张蕤骑着马来了,刘邦便打马上前笑道:“哈哈,东海之行可还顺利?昨日我就听小厮说陶兄弟,蕤兄弟和子房兄弟今日就能抵达,今日便出城来给三位兄弟接风,酒宴已经摆上了,诸位还随某家进城去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