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11章 耕战惯性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11章 耕战惯性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11章 耕战惯性

任何时代,底层百姓都是最苦难的一群人。

当国家机器运转起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这台机器上一个微小的零部件,没有人能够例外,只不过底层百姓是这台机器上,运转最多损耗最严重的零件。

从夷陵到南阳,从南阳到舞阳,再从舞阳到颍川,易承四人一共走了近四个月,总行程超过了两千里,一路上既渡长江,又穿山脉,既过关隘,又遭强人,等等艰难险阻,按照易承的话来说,唐僧西天取经也不过如此。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经历过这场长途跋涉之后,易承对这句话就有了新的感悟。

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确实让易承对大秦世界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知,秦这个带有独特法家风格的社会,虽然有后世法制社会的雏形,可因为是第一个封建王朝,所以还带着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

大秦帝国以武力统一天下,嬴政又建立了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一整套国家制度。

为了维持这种集权制度,同时维持社会稳定,嬴政便沿袭商鞭变法以来的疲民弱民之策,把法定的重刑主张推向极端,用严刑峻法来镇压臣民的反抗,用横征暴敛的方法维持庞大的国家开支。

秦国的的法制非常完备,光是文书就有《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四大类。

其中又包含了《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程》、《徭律》、《司空》、《军爵律》等等等等。

易承在夷陵城里,就见到一起离奇的判决案,在夷陵城里有个侏儒,他家的马在城外啃了别人家田里的麦子,麦田主人去追,结果还被马踢伤了,双方闹到了夷陵县衙,按照秦国法律: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为成年人,达到此身高者开始负刑事责任,否则不负刑事责任。

因为这个侏儒身高不足六尺,因此被判无罪。

相比这种有趣的无罪判罚,秦律中大部分还都是重刑,除去割耳朵,割鼻子,砍脚趾,还有连坐、死刑、迁刑、作刑、赀刑等等。

这些刑法无一不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可在残酷的刑法面前,个人的主观感受完全被忽略,有罪受罚,无罪赦免,所有的一切都严格的按照秦律那四本法令执行。

而像《秦律十八种》这种书籍,在各地官员手中,那便是堪比《圣经》的最高指示,天下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按照书上的秦律严格执行。

这种氛围下,所产生的后果就是社会被极度压抑的安定。

征召民夫修建长城,底层百姓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个人,有父亲心疼儿子的,便选择自己去,有的家里已经被征召过两次,第三次还要被征召一人,只留下孤儿寡母在家中哭天喊地,还有新婚夫妻离别的、家中独子被征召的、就算是有些残疾还被征召的。

每一桩都是人间惨剧,可面对这种残酷的征召,却没有一个人敢反对。

因为依照秦律:不服征召者,斩;征召逃遁者,斩;征召误期者,斩。

无论怎么样,不服从的人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大秦的铁骑才征服天下不到十年,虽然嬴政也有意去安抚民心,休养生息,可巨大的耕战惯性,使得秦国这头钢铁机器完全刹不住,只能继续勇猛地朝前冲。

酷刑徭役,南征北战,国内几无屯兵这便是耕战惯性的表现。

而法令所指就是秦国机器冲锋的方向,挡在它前面的人都会粉身碎骨。

这铁一般的法律,也压碎了秦国百姓的膝盖,让他们屈服地跪在秦法之下,如同绵羊一般遵从这些法令。

当然也曾有人反抗,可个体的反抗,在秦国强大的武力面前,连一丁火星都算不上,就被瞬间淹没。

在舞阳城的时候,易承他们也曾被抓过壮丁,最后是张蕤和铁冲把来抓人的捕快弄死,他们才逃遁出城,后来为了弄到验传,他们还不惜杀了十一名秦国官吏。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韩非当年提出的这个说法,在易承他们身上得到了验证,正是因为张蕤和铁冲的武力极高,可以使得他们凌驾于法律之上。

法律不是给强者制定的,而是给弱者制定的,特别是在这两千三百年前的大秦世界。

抵达颍川之后,易承他们终于松了口气,张良在新郑经营了十年,颍川郡一带,现如今遍布着他的人脉,他们的人身安全总算是有了一些保障。

果然,在抵达颍川县的第二天,张良就联系到了接应的人。

在一间密室里,接应人给易承等人换了新衣和验传,这才小声道:“秦王第三次出巡的路线已经出来了,此次从咸阳出发,至泰山而往东,途径阳武、薛地、北盛、至齐地沿海几座大城。”

“时间呢?”

“具体还不知晓,不过我们在军中安排的探子三日前发来消息,说可能很快就要开始了,因为军中已经开始组织护卫沿途清理。”

“可有护卫兵卒的消息?”

“护卫的乃是蒙恬所率的秦国第三军铁骑兵。”

张良的眉头微皱,对于嬴政身边的将军,他了解的不少,蒙恬这个人在他眼中属于一个相当难对付的角色。

“此次护卫情况呢?”

“还是老样子,先派人勘察道路,再导引传呼,前后各两架属车,外有车、步、骑三等警卫十余人,四人与车周执角弓,违者射之,乘高窥瞰者亦射之。”

“嗯。”张良沉吟了一番后道:“那还是只能在不引人注意的斜坡上发动袭击最好,高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大司徒一月之前出发前往东海驰道,三日前刚刚回来,他也与公子说的一致,认为在斜坡处袭击乃是绝佳之地,并且列出了三个埋伏的地点,其中一个,他说最有可能伏击成功。”

“在什么地方?”

“博浪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