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129章 神秘来客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129章 神秘来客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129章 神秘来客

英雄会走上末路,但枭雄不会。

在枭雄眼中,宁教我负人,不教人负我乃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自己的命高于一切,任何对自己有性命威胁的人或事,都要第一时间铲除。

嬴政就是一位信奉如此思想的枭雄。

即便是在两千多年前,也没有枭雄能够忍受刺杀首脑这种恐怖活动。

荆轲的刺杀虽然失败了,但刺杀的阴影却一直留在了嬴政的心中,甚至,每当伏案于月下孤盏前,面对着空旷的大殿,回忆起在朝堂上的刺杀过程,嬴政还会感到一阵后怕。

在易承离开燕国半个月后,因为被刺杀而震怒的嬴政就下达了对燕国进攻的命令。

秦国派出主将王翦,副将辛胜,率二十万大军攻燕,而燕国则与代国组成联军,在易水之西组织抵抗。

秦军在易水东畔,采用了夜渡偷袭的战术,趁夜绕行,大败燕、代联军,杀三万众,俘虏六万余。

随后秦军连破燕国数城,仅四十天后,就攻破燕都蓟城。

燕王喜及燕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往辽东,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再败太子丹军。

燕王喜走投无路之下,竟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决定把自己的亲儿子燕丹的脑袋割下来,送给秦王,恳求秦王原谅。

都说虎毒不食子,可惜在枭雄眼中,自己的命高于一切,即便是自己儿子也一样。

就这样,在燕太子丹一脸的震惊中,他被自己的老爹砍下来脑袋,送去秦国。

太子丹的人头被快马加鞭送往咸阳。

当在咸阳大殿上,看到桌案上燕太子丹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嬴政心中的怒气却没有消解多少。

今天敢有一个燕太子丹计划刺杀他,明天就有楚太子齐太子等等数不完的人敢计划刺杀他。

这种没有底线的斩首行动,对嬴政来说,是致命的威胁。

嬴政召见了李斯、姚贾、尉缭等人,在朝堂上商议该如何处置燕王喜乞降一事。

众人议论一番后,达成了一致的结论,想要消除刺杀这种威胁,只有一个手段,那就是用更加残忍的方式去折磨那些敢于反抗的人,将他们折磨致死,并且让其他人看到这些人的下场,以威慑他们,让他们不敢再生出刺杀的心思。

所以,嬴政重拳一握,砸在案几上,拒绝燕王喜的道歉,并且放出狠话,要让燕国皇族全部为之陪葬。

这些事,易承也是很久之后才在齐国听到的风声,不过这些事,也并不出乎他的预料。

作为嬴政曾经的兄弟,易承了解嬴政的性格,作为一个穿越者,他了解历史,燕国很快就会灭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都会成为秦国的领土,而燕国皇族,也会遭到疯狂报复。

秦国一统的脚步不可阻挡,在中原大陆上,这种事情还会在楚国齐国的土地上重演。

他现在只是一名看客,冷眼看着六国一点点被秦国蚕食,想到这些国家种种决定的背后,早就有无数双手在暗地中推动着历史的进程。

抵抗没有意义,顺应时代是唯一的选择。

9552:21:20

这具身体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易承估摸着,到他这辈子结束,很有可能会看到秦国一统天下的局面。

这段时间在齐国生活的很安稳,易承利用道门理综传人的身份,拜访了不少曾经认识的家族和组织,如墨家、稷下学宫、孙膑后人等,可惜早已物是人非,那些后人只会好奇他道门理综的种种奇学和他与荀子李斯韩非等人的关系,却并不知道他曾经和他们的先人有过怎样的交集。

至于韩非,易承本来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道门理综明派隐派的门主之位都传给了他,并且告知了他许多绝对机密的密辛,可惜即便自己上辈子已经警告过他,叫他小心行事,可他还是同历史上一样短命,六年前就死在了秦国,并且死因不明。

刚得知韩非早死的消息时,易承也有些郁闷,毕竟断掉传承对于道门理综的发展是个打击。

他满怀恶意的猜测,暗杀韩非的人会不会就是张家人,自从韩非死后,道门理综这个门派便逐渐销声匿迹,比墨家式微的还快,他曾经留下的那些技术积累,如果没有外界针对的话,完全可以鼎盛发展,甚至成为当今显学也未可知。

可随着韩非一死,他留下的种种理论和发明,似乎都像是淹没在历史河流中的船,再也看不到曾经行驶过的影子。

虽然传承断了,不过对于易承来说,也算不得大问题,只要他能无限重生下去,道门理综这个门派就还会随着他一直流传下去。

不过就在三个月后的一天,一位不速之客,却因此找上门来。

来求见的是一名二十来岁模样的青年,一席青色短袍儒衫,腰系云白玉佩,面如冠玉,剑眉凤眼,长相稍显阴柔,他虽然看上去年轻,但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却是一股老成持重的风仪。

门卫通禀说他称故人拜访,因此求见,可易承怎么也想不出,他这个从燕国隐姓埋名,逃难而来的人,在齐国能有什么故人?

在家中的厅堂,双方落座客套一番后,青年跪坐在堂下,微笑着朝堂上的易承问道:“我听闻少郎君乃是道门理综之人,不知少郎君师承何人?”

易承盯着眼前的青年道,半晌才缓缓说:“对外,我宣称师承道门理综韩非一脉,可事实上,我师承道门理综隐派,成蟜公子一脉。”

果然,此言一出,跪坐在堂下的青年面容一凛,脸上的笑意也消失不见了。

“如何佐证?”

“天上白玉京。”易承道。

“十二楼五城。”青年答。

......

十四句诗对下来,双方都开始饶有兴趣的打量起对方。

易承从没见过眼前这个青年,不过看对方的年龄,大致猜测,心中隐约也有一个判断。

“公子乃是韩非的继任者?”

易承这么一问,青年的眼睛眨了眨,一双星目中竟能看出一点光亮。

“是。”他回答的很快也很简洁。

韩非的继任者,这就有意思了,在看到道门理综销声匿迹之后,易承本以为韩非之后,再没有道门理综的传人,可眼前这个人,显然知道些什么。

“不知公子姓甚名谁?”

青年缓缓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那你可知韩非是如何死的,是被李斯害死的吗?”易承没有纠结这个人究竟是谁,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知晓内情的圈中人,他现在只想知道十年中的真相。

青年又缓缓摇头,只听他轻声道:“不是。”

“那他是被张家人害死的?”

青年猛然抬头,那一双原本半眯的双丹凤眼死死地盯在易承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