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40章 近亲间的隐性病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40章 近亲间的隐性病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40章 近亲间的隐性病

商队在于阗国边城休整了十五日,于三月十九继续出发。

于阗国很大,从边城走到于阗国首都西城就走了六天,其中还路过了皮山、墨玉、洛浦、策勒四座城镇。

四座城镇的城内设施被规划的井井有条,城主府、诉讼堂、军械库、走水驿,每座城还有东市和西市两座广场用来兑换贸易,说实话,即便在中原待了上百年的易承,都从没见过规划的如此细致精确的城市。

特别是东西市,这玩意中原唐朝的长安城才有的,没想到居然在遥远偏僻的于阗国先给整上了,易承第一次看到这东西的时候,差点爆出一句倒反天罡了属于是。

通过这一路上的见闻,易承也大致确定了这个于阗国就是彻彻底底张家人建立的国家。

但至于究竟是天元张还是边星张,亦或是隐张,易承不得而知,但能肯定的一点就是这里绝对不是西域那些少数民族能建立起来的。

整个于阗国,所有人说汉语、写汉字、穿汉服、食汉食,简直跟他娘的中原汉人一模一样,城镇也是按照汉国的标准来建造的,光是这几座城的城建工作就是个巨大的工程,都不知道那么多建城的石料他们是从哪儿运来的。

于阗这地方地处塔里木盆地,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挺不适合人类生存,未曾想到张家居然在这里有这么大规模的聚居地,从一路上走过的这些城镇的规模来看,仅于阗国此处就差不多有两三万名张家人,这还是易承保守估计的情况。

整座于阗国的国主是张天启,这位老哥虽位高权重,但却事必躬亲,于阗国大大小小的许多事物都归他管,所以除了第一天接风时见过他一次之后,易承就没见到他第二次。

听张良说,他是去处理各个城镇的管理事务了,他常年如此忙碌,以至于城主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交由韩备代劳。

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来看张家人在于阗国的聚居方式,整个国家就很奇葩,可从一个家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十分高效的管理方式,可能也正因为有这种高效的管理,才能让张家族人一代代繁衍至今。

商队在四月初终于走到了于阗国最靠近东边境的城镇——民丰城。

这座城市也跟皮山、墨玉等城镇一样,根据地形优势规划的十分细致,本来易承对此都见怪不怪了,可直到见到了民丰城前来给商队送行的城主,易承还是再次大吃一惊。

民丰城的城主名叫司马齐,这本无甚惊奇的,但是这个司马齐竟然是个双头人,也就是非常罕见的畸形病——双生同体,据说后世这样的双生人都很难活过三岁,能活到成年的更是凤毛麟角。

易承没想到能在两千多年前这种医疗环境下看到一个活到成年的双生同体人,而且看那司马齐的身材高大壮硕,两个头都能开口说话,简直难以想象。

张良与司马齐像是认识,司马齐在城门口给商队饯行时,还送给张良一块很大的羊脂圆玉环,寓意顺利归还。

出了民丰城,易承就快马走到张良身边问道:“司马良先生,那位在城门口给咱们饯行的双头城主也是你们司马家族的人么?”

张良点头道:“正是。”

“他...竟有两个脑袋?”

张良继续点头:“是。”

“一个人,如何有两个脑袋?”易承咽了口唾沫问道。

“依照族长老人所言,此症乃是因为家族之间近亲相通所致。”张良看了眼易承,反问道:“难到世子所在的罗马家族中,族人就没有一些隐性病么?”

既然聊起隐性病,易承也是有很多问题想问。

“当然有,为了保持长寿基因的纯种血脉,我们尤里乌斯氏族之间往往会互相通婚以诞生子嗣,可越是近亲,子嗣便也有可能有些隐性病,如智力有缺陷,或身体长不大,或隔一阵子就会失去记忆等等。”

张良看着远处的界碑道:“正是,这些隐性病我司马家族也遇到了,世子所说智力缺陷,幼身之疾,或定期失忆的情况,吾等族人均出现过此些病状,吾还曾见过白化之疾,软骨之疾,身形畸变等,所以现如今吾等家族婚配,亦不许两代之内互相结亲,最好是三代之外,如此避免后代畸形。”

看样子张家人也是很懂的,直系血亲结合虽然可以使得长寿基因变的强大,但也有很高风险生出带有基因隐性病的孩子,这是张家人也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族规加上了两代之内不得结亲的规矩,从而降低畸形儿童的诞生率。

“那个双头人,他如今活了多大了?”易承对那个双人城主还是有些记忆犹新。

“司马齐今年已有五十六岁,他的双头畸形虽看起来诡异,但却无其他影响,他也是凭借治世之才被选为城主。”

易承点点头,他没想到,近亲结婚的影响那么大,居然会生出来双身连体的双头人,看样子这些长寿家族的族人们在享受长寿带给他们的幸福时,也承受了各种其他的近亲结婚的隐性病的风险。

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事,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两面,如此看来,张家人既可以说是幸运的,也可以说是不幸的。

曾经的易承就在好奇长寿家族怎么维持的长寿基因寿命,现在看来只有近亲结婚这一条路可走,但越是近亲,后代子嗣突发隐性病的风险越高。

也怪不得骊山老母当年带着一帮人逃出张家,即便是两代之外进行通婚,整个家族差不多也都是表哥娶表妹,堂妹嫁侄子等等这种破坏伦常的婚姻关系。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样的婚姻,所以骊山老母创立了骊山宫,钟无艳、淳于髡、甘罗、甘茂等等这些从张家逃出去的人都加入了这样一个新的世家组织。

一想到骊山宫,易承忽然发觉自己已经有好几十年未曾听说过这个组织的消息了,此行前往长安,若是可以的话,他很想去当年骊山上的那片桃林去看看,看看百年过去后的骊山宫究竟变成了何种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