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19章 大风歌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19章 大风歌

作者:吾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9 23:02:20

第19章 大风歌

晨曦的微光从东方泛起,长安城的暮鼓声也随之响起。

这座新生的大汉帝国首都便缓缓从梦香中醒来。

张良没有去未央宫的前殿,而是直接被太监领至前殿西宫的宣室外。

这里是刘邦日常起居之地。

自三年前叔孙通制定朝仪礼法之后,当今天下,大汉上百名臣子当中,也只有张良、樊哙、卢绾三人有资格被直接带到宣室面见刘邦,足可见其殊荣。

很快刘邦便被伺候着梳洗打扮完毕,等候在外的张良也被唤进了室内。

刘邦今天穿着一身玄色金龙服饰,一见张良,便笑呵呵地道:“子房这几日都未来上朝,怎么今日一大早就过来了?”

张良躬身施礼道:“臣,拜见汉王,今日早来,是因为臣前日见到了一个人,特来奏明汉王。”

“哦?什么人能惊动子房一大早就来见朕?”刘邦继续笑道。

“燕枝当年离世前所交代的故人。名曰,陈耳。”张良恭敬地说道。

刘邦浑身一震,脸上的笑意顿时不见了,皱眉道:“他人在哪?”

“就在宫门外,臣的车驾上。”

“子房能确定他就是燕枝当年交代的人?”

“臣已确定。”

刘邦眉头轻蹙,嘴角微微上扬,语调也重了几分:“快快召来觐见!”

......

这是易承第一次来未央宫。

未央宫很大,非常大,咸阳城周回一千二百步的皇宫恐怕都不及未央宫的十分之一,这里视野极为开阔,每一栋亭台楼阁间都相距甚远,听说这座宫殿是汉王七年,丞相萧何在龙首原上划了上万顷土地,并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

估摸着算了算,这座汉朝宫殿,恐怕比六个紫禁城还大。

实际感受下来,确实是一座非常大的宫殿,而且还非常新。

未央宫地处长安城西南龙首原,东边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档案馆——石渠阁,北边是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西边则是中央官署、少府等皇室官署,北面则是宣室、椒房殿、后宫的居所,以及沧池、渐台这些皇宫池苑等,在全宫正中则是前殿,也是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

这里是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也是汉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想当初未央宫监造而成时,刘邦平叛归来,正好验收,看到未央宫宏伟壮丽,十分奢华。不禁责备萧何,“天下混乱苦战数年,胜负未知,建造如此豪华的宫殿,未免有些过分了吧?”

萧何答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以加也。”

这话可太有水平了,简直就是下属回答领导的标准答案,翻译过来就是,正因为天下尚未安定,才有机会建造宫室。况且天子占有四海之地,不如此不足以体现天子的威严。建造得壮丽一些,可以叫后代永远无法超越它。

果然,刘老三听到这个回答心情大悦,心安理得的住进了这所宫殿。

跟着一个戴着黑色高帽的太监,易承一路穿过长长的青石御道。

御道每隔三米就站着一名持戟的护卫,同百年前相比,这些军卒的穿着形式变化很大。

易承记得战国时期的军卒大多穿着深衣,外着藤甲或是皮甲,紧身窄袖、长裤皮靴的胡服。

而经过了秦朝的一统之后,军卒战甲多向青铜甲胄转变,而汉随秦制,这些军卒全都穿着有绉纹的赤色禅衣,下穿裤,肩披青铜铠甲,头戴平巾帻外罩青铜武冠。

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一个个满脑青铜袋疙瘩的佛祖。

这些人一个个身强体壮,站姿挺拔,目不斜视,易承注意到,他们的胸口和肩上,都有着圆形的徽章和袖标。

这玩意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

这些都是自己当初在沛县组建保安团时弄出来的。

目的是为了日后方便给军队分级和管理,没想到在大汉夺得天下之后,刘邦把他设立的军队徽章和袖标制度给保留了下来。

虽然徽章和袖标的图案发生了改变,可本质上这些东西还是易承发明的。

又一次影响了历史,也亲眼见证了历史,这让易承颇感自豪。

跟着太监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易承才走到未央宫正中的前殿。

顺着台阶朝上走,未央宫的前殿大门就出现在自己面前。

未央宫比后世紫禁城的金銮殿要大两倍不止,易承很疑惑这个时代的工匠是如何造出这么大的宫殿,在没有混凝土和钢筋组合的时代,只用木质的榫卯结构,就建造如此庞大的建筑,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一进大殿,易承就看到坐在大殿高台上的刘邦。

不得不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当年流里流气的刘邦,如今穿着一身玄色右衽直裾的朝服,一身黑袍绣着金龙,头戴金色疏冕,脖子上挂着一大块龙纹玉佩样式的东西,锦衣玉带的独坐在大殿高台的龙椅上,还真有几分皇帝相。

只是他的模样明显苍老了许多,即便相隔有些距离,还是能看到他的鬓角已经有了白发。

张良此时也站在高台下,见易承在看他,还朝易承眨了眨眼。

“启禀汉王,陈耳已带到。”带路的太监先是作揖行礼,随后对着高台上的刘邦说道。

刘邦摆摆手,太监便下去了。

“你叫陈耳?”刘邦问道。

易承却没有回答刘邦的问题,反而清了清嗓子,随即朗声颂道:“大风起兮~云飞扬~”

此言一出,殿下的十来名护卫似乎对易承如此无礼的举动颇为恼怒,纷纷转过头对着易承怒目而视,只等汉王一个命令,就将易承擒住任汉王处置。

可刘邦却没有动,也没有说话,他脸上的表情似乎很精彩,像是期待,又像是纠结,最后还像是松了口气。

为了这一首大风歌,他也等了快有十年了吧。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对着大殿下的易承缓缓说道。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易承抬头看着刘邦,答出了这最后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