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生产队赶大车开始 > 第890章 这么快就学会这个词儿了!

第890章 这么快就学会这个词儿了!

第890章 这么快就学会这个词儿了!

“啊……”

“你啊什么啊,快点洗,都几点了!”

“是啊洗不完不让上炕睡觉!”

夫妻俩说完,纷纷溜进屋子里,隔着门缝看女儿抓耳挠腮,小手试着往水里伸,似乎被烫到了,又飞快抽出来,揉揉手指头,可怜兮兮的瞅瞅东屋房门。

“嘘……”

小丫头憋憋着小嘴,想哭,忽然眼睛一亮,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玩法……

两口子一脸郁闷的看着女儿用小手扬起水花,把外屋地弄得到处都是水,钱慧珺瞅瞅丈夫,“哥,你这招也不好使啊!”

“唉,没办法,谁让咱家丫头太聪明!”

两人相视一眼,苦笑一声,推开门,紧接着一片水花飞过来,溅了他们一身!

“小兔崽子!”

孙建平一把抱起女儿,瞅瞅她弄湿的前襟和袖子,这是十分钟前刚刚换上的!

“爸爸……”小丫头眼珠一转,抱着他的脖子,吧唧亲了一口!

“宝宝乖!”

“真是要被你打败了!”

孙建平无奈把女儿塞给媳妇,自己扯过小马扎坐下来,帮女儿清洗衣服,收拾烂摊子。

“嘻嘻……”小丫头咯咯笑,被钱慧珺掐了一下下,“小坏蛋,你爸爸都累了一天了,还让他干活,你不心疼他啊!”

“可疼了!”小丫头眯起大眼睛,搂着妈妈的脖子吧唧也是一口,钱慧珺有多少气都随之烟消云散了!

这个小鬼精灵!

真拿她没办法!

眼瞅着六月份快到了,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大会战像一阵狂风横扫龙江大地,很快又沉寂下来,大片大片新栽种下去的树苗迎着初夏和煦的风茁壮成长,而孟技术员也带着学了半拉嗑叽的组培技术回了省林科院,准备继续此项研究。

造林运动暂告一段落,山上的百花也已经迎风怒放,趁着晴好天气,孙建平把五箱蜜蜂从黑房子里搬出来,用纱网罩上,赶着马车送到后山。

憋了一个冬天的蜜蜂们躁动不安的在纱网里爬来爬去,小丫头好奇的看着路边景致,她还是第一次来后山呢,看什么都觉得新奇。

孙建平向李二公子当年弄出来的“劝农乐业所”方向望了一眼,王连生正领着一帮老娘们——呸呸,女社员栽种树木呢!

“大傻子你回来!”

小陆气得直跺脚,这个大傻子,有马车不坐,自己撒丫子往山林子里跑!

“大傻子没提结婚的事?”

孙建平问小陆,小陆挠挠头,“结啥婚啊结婚,人家那边好像又要变卦了,说是纪家油坊有人给那個疯姑娘介绍了跛子,人家看不上他了……”

孙建平一皱眉,看来有空还得去三棵树一趟!

抓紧帮大傻子把婚事定下!

要不然夜长梦多了!

说话间就到了林子里,孙建平把马车卸下,小陆抬起蜂箱放在空地上,撤掉纱网。

苦熬了一个冬天的蜜蜂们争先恐后的往外钻,在阳光下尽情舒展翅膀,向着盛开的兴安杜鹃花丛飞过去。

孙建平取来防蜂帽,咣当一下给女儿扣上,小丫头小手扯着上面的黑纱,冲爸爸吐吐舌头,扮了个鬼脸。

“小调皮!”

孙建平捏捏她的小手,“好好在这坐着,爸爸去弄蜜蜂了!”

“嗯嗯!”

小丫头使劲点头。

孙建平瞅瞅乌龙马,乌龙马嘶嘶叫了一声,他这才走向蜂箱,一个个打开盖子,发现里面一框框的蜂蜜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随着气温上升,聚成一团的蜜蜂也都逐渐散开,纷纷飞出蜂房去采蜜,孙建平这才得以一窥蜂王的本来面目,看上去和一只大号工蜂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尺寸大了点,肚子长了点。

好几只工蜂围在蜂王身边,给蜂王嘴对嘴的喂食蜂王浆,也有的在蜂王身上爬来爬去,帮牠清洁身体,看来这些就是蜂王大人的“贴身侍从”了。

孙建平饶有兴致的欣赏了一会,这才把盖子盖上,从去年冬天到现在,足足半年的漫长时光,有不少蜜蜂没有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死掉了。

工蜂们在清理蜂巢的同时,也在忙碌的往外搬运死掉蜜蜂的尸体,看着不一会就散落一地的蜜蜂尸骸,孙建平的心里很不好受。

没办法,这就是大自然的生存之道。

很快,第一批出去采蜜的蜜蜂带着今年新鲜的花蜜飞回来了,排着队顺着蜂箱上预留的小“门”钻进去,休息了一个冬天的蜂巢再次换发了活力,像一台台精密的采蜜机器,迅速运转起来。

“你们这些蜜蜂不错啊,都顺利越冬了!”

苏场长带着一顶遮阳帽,拎着一把磨得秃了尖的铁锹走过来,看到忙忙碌碌的小蜜蜂飞来飞去,笑道。

“主要是料给的足,去年最后一茬蜜一点没动,全都给牠们留下了。”孙建平笑着招呼他去马车那坐下,小乐乐看到这个国字脸,文质彬彬的叔叔,也是一乐。

“你家闺女都长这么大了!来让叔叔抱抱!”

“就是淘气!”

小乐乐张开小手,让苏场长把她抱起来,指指马车旁一边吃草,一边看着她的乌龙马,“大马!”

“对,大马,等伱长大了就像你爸爸一样,骑大马好不好?”

“嗯嗯!”

“真乖!”苏场长笑着捏捏她的小手,“现在就五箱蜂子,有点少啊!”

“大概在椴树流蜜之前就能再次分巢了。”孙建平对这个很有信心。

“我看你们种了不少椴树,从这到山顶得有一万多棵吧!”

“两万棵,另外在河边和水库那也种了一万棵,一半糠椴,一半紫椴。”

“那就是三万棵,养活几百箱蜂子都不成问题了,而且糠椴长得快,大约十年八年就能丰产……”苏场长最近也在恶补关于养殖蜜蜂方面的知识。

他深知林场这种无限制砍伐的经营模式是无法持久下去的,一棵红松树从种下到成材最起码也得六十年,两代半人的时间,而砍伐一棵树只需要几分钟。

显然上头到现在也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活动,不过为时晚矣!

在原生树木都砍伐殆尽,新的树木还没有成材起来这六十年里,林场人吃什么喝什么?靠什么活下去?

答案永远都只有一个:靠山吃山!

要不然怎么办?

山砍秃了,植被没了,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兴安岭砍成了秃顶老汉,难不成吃土活着?

矿藏……

别扯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唠点实际的吧!

他觉得林场职工未来的希望就在蜂蜜、松子、木耳、蘑菇等山货上面。

关键这些东西不是一次性就能采光,而是年年采摘年年有,属于“可持续发展”的东西。

当孙建平从苏场长嘴里听到“可持续发展”这五个字后,忍不住笑了一声,果然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事!

这么快就学会这个词儿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