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零七三章 开战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零七三章 开战

作者:楞个哩嗝楞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0-28 23:05:55

第一零七三章 开战

西夏人当然很早就知道王言,对于王言的事迹很清楚。他们的一些达官显贵,是王言书法的爱好者,也都是香品店的忠诚客户。

他们以前就知道,王言跟宋廷的其他官员不一样。毕竟大宋财政数据经手的人太多,算不得甚么秘密。何况大朝会的时候,也是公布了的,大家都知道这两年朝廷堪称暴富。对于因为王言而起的**,他们更是清清楚楚。甚至连王言如何操作的,都详细无比的知晓。

但是直到王言知延州,西夏人才知道王言这个名字代表的是多么大的威力。他们是眼看着延州在眼前发生的巨变,也是咬着牙看着汇总的因为王言搞起来的单挑行动,而损失的精锐战兵数目。

他们确定了,王言是彻头彻尾的主战派,是要挑起两国交战的战争疯子。

所以他们遣使先到程勘那里,没有得到什么有效的回应以后,又派人直去京城,强烈谴责大宋不顾两国和议条约云云,威胁着说再如此下去,就要开战。

还收买人手,一边说王言私交边将,独揽边地大权,一边又说王言嚣张跋扈,不敬上官,又说边军百姓、军将人人称颂,都念着王言的好,说王言邀买人心,存心谋反……

显然,西夏这时候不想打仗,但是王言又一心的挑起战端,他们开始耍起了手段。更显然的是,他们对宋廷了解颇深,攻心、离间,一套连招丝滑的很。

西夏的招数还是很有用的,但可惜,这人是王言。

哪怕是最恨不得王言死的人,也不会怀疑王言对大宋朝廷的忠心。因为若是王言有这个心思,凭着他的能耐,直接扯旗造反就是了,哪里会如此费劲的为大宋创收数千万贯,遭遇三次刺杀。何必呢?

尽管王言建设医馆、给百姓发放猪苗等,又赚了钱又赚了名声,但那是王言心怀百姓,为了那些泥腿子好。要不然他干什么专跟大户做对?那是王言的政治主张,书里写的明明白白,早在数年前立道之时,就已经喊出来的口号,他在那为生民立命、开太平呢。

再说王言也是说过的,他一人之力有限,请求朝廷拨款,成立专门的部门。开玩笑,怎么可能呢。姓王的要做圣人,你别拉着朝廷赔钱……

一个人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哪怕刀刀往自己的身上劈,人们也得承认他的纯粹。毫无疑问,在大宋,王言就是这样纯粹的人。

但是京城的朝臣都是很默契的上本参王言,台鉴风闻奏事,一日五连奏。有人拿王言当乐子,有人拿王言充业绩。

这让西夏使臣十分高兴,觉得他们的计策起了效果,但殊不知,收到了消息的王言,直接八百里加急上文禀奏,此时乃绝佳战机,一战复土三百里。

隔两日,王言又八百里加急上书,说清涧之敌杀我百姓,蔑我国威,将士们皆忠君爱国,保卫黎民的好儿郎,不忍看同胞遭难,不甘国格受辱,群情激愤,弹压不住,随时有变。

又三日,八百里加急,延州厢军尽出,清涧禁军受鼓舞,种谔无能约束,担心哗变,只得下令出击,与厢军合兵一万七千之数,破敌六千,同时请调狄青,再派遣大臣来此主持局面……

“知州,真的无事么?”

清涧,城楼之上,种谔又一次问出了这个问题。

他没有看城外,而是看着城内。密密麻麻,全是武装齐全的军卒。

“事已至此,子正还有余地么?”

“知州当真能保我等?”

“早便与你说过了,保不住。”王言笑呵呵的摇头,“打赢一切好说,本官保你安然无恙。若是打输,本官尚不能自保,又如何保得子正?子正无需忧虑,唯战而已,尽人事,听天命罢。”

种谔摇了摇头,他能说他是被迫的么?

是王言无中生有,非说对面的西夏人乱箭射死了跑到这边找羊的百姓,然后给厢军巡话,鼓动厢军们给同胞报仇,接着他手下的种家军都听了王言的忽悠,筹备了两天以后,他就不得不穿着战甲,跟王言一起站在城头。他都没有选择的机会,到现在都懵着呢。

“子正,若非本官乃是文官,断不会与你领军之机。记住,此战速取绥州,再图夏州。本官会保证粮草支应,别处亦会出兵,全线开战。趁着西夏没反应过来,你能打多大的土地就打多大的土地。”

“卑职明白。”

“去吧,种将军,横刀立马,开疆拓土。本官等你的好消息。”

王言伸出双手,用力的拍着种谔甲胄的披膊,哗哗作响。

种谔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终于还是接受了他不能自主掌控的命运,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卑职,必不负知州所望。”

“去罢!”

王言满意的点了点头,就那么背着手,站在城楼上看着种谔拉着一堆的管辖千五百人的指挥开启了作战会议。

打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都是有周密计划的。当然,这第一场真正的战斗很简单,攻城战而已。只要安排好人,断了西夏军队的后路,直接攻城就行。

对于种谔这种留名的将领来说,都是小意思。所以很快的,军队就开始分批的出去。不是从北门,而是在南门,要绕一大圈,彻底的包围西夏的军阵。

有兵力优势,那就要用。

毫无疑问,这一场战斗就是王言挑起来的。

因为西夏的操作,深深的展示出了他们对王言的忌惮,以及对开战的忌惮,这一点,大宋高层是有共识的。事实上中下层也有共识,但是在这种事儿上,他们识不识的没什么用。

当然这也是因为王言的原因,毕竟若是换了别人,没有王言的能耐,更没有王言的履历,还在延州搞出了这么多事儿。那都不用西夏人过来暗戳戳的散布流言,台鉴为了冲业绩,一个风闻奏事过去,就把人给办了。

现在的西夏,是小皇帝李谅祚坐皇位,今年不过七岁,由其母没藏式垂帘听政,其母兄没藏讹庞把持朝政。有权臣,就有内斗,没权臣,也有内斗。皇帝年幼,女子当国,国舅主政,这样的组合,注定了国家不会有什么进取心。

李元昊也才死了六年,后期的李元昊是相当残暴的,大家好日子没过多久。小皇帝不懂事儿,没藏式忙着搞男人,没藏讹庞忙着揽权,排除异己。同时上上下下的人,又都忙着捞钱,他们怎么会想要打仗呢。

所以王言借着这一点,上书请求开战,实际上却是给京城下的通知。

打仗这玩意儿,想找借口太多了。要是没有西夏人的这一波骚操作,他也打算随便找个借口开战了。不过不能升级的这么快。

虽然都是违规操作,但是西夏人确实给朝中的各位大佬,龙椅上的皇帝,给予了一定的信心。让他们不至于一听见打仗就麻头皮,甚至隐隐有那么一些小期待。

要的就是这个小期待。

王言深入分析敌我双方实力,并十分淡然的自夸了寻衅西夏使敌战损万余的功劳等等,是给赵祯等人预告一下,吃一颗定心丸。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说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

不过对王言来说,这次其实也是有些突然的。打西夏是早有预谋,选择在这个时候突然开战,却是临时起意。

赵祯以及其他人当然也是明白王言的意思的,毕竟王言藏都不藏,连续的几封八百里加急,就是两个字,必胜。当然也可以是四个字,输了办我……

军卒们准备妥当,到了预定时间,城里的大部队直接小跑着冲出了城。种谔身骑白马,肩披红风,慢悠悠的打马向着对面过去。

鱼贯而出的军卒们,在军将的带领下,冲向不同的目标。他们扛着云梯,还有推着攻城车的,嗷嗷叫的往对面冲去,吓的对面赶紧的鸣金预警。

这时候,王言也叮咣的抡起了鼓槌,擂起了战鼓,给好儿郎们助威……

野利忠正在跟手下人喝酒,却不成想,突然听到了鸣金之声。赶紧的跑了出去,就听到人们在大喊:“宋军打来啦,宋军打来啦”

“什么情况?”野利忠皱眉看着慌张跑来报信的手下。

“宋军一万余人,已经在攻城了啊,将军。”

“什么?一万余人?种谔亲自领军?”

“是,远远的还瞧见王言在城楼敲战鼓。”

野利忠激灵一下,他刚才喝酒还骂王言呢……

不过他是一名合格的边将,眯了眯眼,快速的吩咐道:“速速派人突围求援。”

“是。”

“来人,与我披甲。”

看着手下人快速跑远,野利忠顾不得再骂王言,更顾不得思考王言怎么敢打的,随手劈开一支流矢,大喊着就进了屋子里……

野利忠想过与王言见面的无数种情况,或是王言跪在地上磕头求饶,或是他把王言的脑袋砍了当球踢,再处理一下镶上玛瑙制成酒器……但就是没想过,会是他跪在王言的面前宁死不屈。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是绝对不会投降的。”他说的很硬气。

王言呵呵一笑,摆了摆手:“放任手下射杀便民,罪该万死。先带下去剐他一只手,问候问候。具体如何,待战后自有官家定夺。”

他只是看看敌方将领长什么样罢了,哪里有心思去招揽。要不是留着当战功往上报,展示战争收获之用,这野利忠那可就遭老罪喽。

他不需要西夏武将的效忠,他需要西夏的三百万百姓的效忠,要民族融合,无分汉羌。

看着野利忠被拖走,王言又溜达到了城墙上,负手而立,看着远走的军队,一路向北。

对面的西夏边军驻所,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寨。是用大石头与黄土堆砌的城墙,不过三米左右。这个高度,不算摧城,只能说是拔寨。

历史有名的血腥的城防之战,多是历史悠久,位处要地的中原大城。几十米高的砖石粘土垒砌的高墙,那才叫坚城,所谓兵家必争之地是也。不然古代的文臣武将也不是傻子,干甚么逮着一个城猛攻,白白拿人命往里填,总有必克的理由。

理所当然的,对面的西夏六千军队,不是宋军一合之敌。何况宋军本就占着人数多,工具全,以及最重要的先发优势。五百米左右的距离,不过几分钟的时间而已。披甲、集结、迎战,这些时间是不足够的。

由上而下的争权夺利、捞钱,便也就是由上而下的懈怠、崩坏。而且早在数月以前,这边的精锐就被王言的厢军杀过一轮,即便后来又补了缺额,也不是原本的那些精锐。还有云梯、攻城车,全都是这段时间王言派人运过来的。

所以说战争开始的有些临时起意,但是准备工作,却是在他生化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这就叫运筹帷幄……

而在开战的四天前,王言算好了时间距离,把给京城的加急公文,也给程勘送了一份过去。就是杀我边民,群情激愤,恐弹压不住,恐将大战。

老程没有让王言失望,因为他看到王言公文的第一时间就破口大骂,然后就是紧急召集官员议事,调遣钱粮物资,传信至前线,做好部署,两日后攻击对面的西夏军队,以及突破之后的下一个进攻地点。

老程不是废物,或者说到老程这个份上的选手,没有一个是废物,只是老了,没胆子罢了。王言赶鸭子上架,他敢不就范?

他只能硬着头皮上,若是不上,那大局就坏在他身上了。

不过老程肯定不会惯着王言的毛病,直接上文参王言挑起战争,罪大恶极云云。他也知道,这个公文送上去连垫桌脚都不配,但是他得参,不参他不舒服……

在阿q似的精神胜利以后,老程活动着一把老骨头,骂骂咧咧的就快马加鞭去了前线。隔天,他收到了王言送过来的消息,很简短,就俩字,开战!

第二天,陕西防线,全线进攻……

而这时候,种谔已经带兵打下了绥州,只用了三天时间,随即便听王言的号令,往夏州而去。

西夏全民皆兵,但是没有组织起来的兵,也没什么战斗力。一路势如破竹之下,种谔统领的厢军、禁军联合部队,已经打出了更高的气势,无人能挡。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钻了空子,属于偷袭,西夏还没有组织起反击。

而且整个战场,并不都是顺利的。按小范围来讲,那就是种谔这边的部队最顺利。按照大范围来讲,那就是延州防线比较顺利,这当然还是因为王言带兵单挑搞生化战搞死了一万余人,其中大半精锐的原因。

精锐是一支部队的灵魂,是排头兵,是战斗力的保证。只有延州防线被单挑过,自然是延州的推进速度更快。而且王言的后勤也相当好,物资支援非常及时。

相对来说,其他地方的战事就不那么顺利了。有了先发优势,但是没能打出秋风扫落叶的歼灭战。敌人撤退的还算从容,保留了相当一部分有生力量。

而且那边距离西夏的首都兴庆比较近,支援的比较及时,所以那边的战事很焦灼。

这本身就是王言的目的,他就没想过全线大胜的美事儿,只要让别处牵制住西夏兵力就可以,那就是大功劳。

如此种谔统领的尖兵部队,就可以搅动局势,来的多了抓不着人,来的少了不够杀。想断后路不可能,王言手里还有六千厢军没有动用。其他的延州部分禁军,虽然听从老程调遣,但也是不断的在帮助种谔分担压力。

这边的军队都是跟王言骂过阵的,都是亲眼见证西夏人是怎么当王八的,士气这个东西玄之又玄,可一旦起来了,对战斗力是真有加成的。尤其在他们突袭之战,基本都是秋风飒落叶的大胜,会更加剧他们的心理优势。他们可不会去想,是王言把对面的精锐打没了,他们只会认为自己牛逼,西夏人也不怎么样。

他最喜欢的其实是国力碾压,一路平推。但是没办法,一帮拖后腿的。也就只能这样了,大部牵制主力,小部精锐拉扯敌人部署,玩的敌人欲仙欲死。

之前的那半月,王言为什么浪费唾沫星子跟种谔兵推?那是给他开课呢。真是讲了很多的调兵遣将的方式。种谔是有文化的人,不是纯粹的大老粗,那也是熟读兵书,专业能力还是不差的,属于一加一大于二。

同时王言还把没练成的不到两千人的骑兵部队也派了出去,执行他看家的骑兵游击战。分成众多小股部队,围绕着种谔的部队游走。人少了他们就射箭,就操刀子干。人多了就跑,还能及时给种谔报信,提前跑路。

就如此,在宋夏辽都还没接受过来的时候,第二次宋夏战争转眼就是打了半个月。

延州以外的地区各种告急,延州则是节节胜利。那边告急一次,这边肯定胜利一次。也是这个过程中,王言上书请调的狄青来了,还有一个意想不到,但是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的人……

日常感谢投、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