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43章 物色老师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3章 物色老师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3:00:23

第43章 物色老师

“小方老师。”

铁甯转过头,“晚饭后,能不能帮我看一下我写的稿子,就是上回跟你聊到的……”

就见方言眉头紧锁,低头看信,虽然人还在这里,但感觉魂已经走了有一阵子了。

“他怎么了?”

铁甯一个激灵,看到王安逸摇摇头,看到莫伸回答说他看了这封信后,整个人入魔了。

方言仿佛视若无睹,一直盯着信看。

“我其实不大喜欢‘前辈’、‘接班’这一类字眼,我也不喜欢‘老作家’这样的称呼。

作家就是作家,他靠作品而存在,不是靠资格活下去,还记得我在你本上写的话吗?

丢开顾虑,不要胆怯,大胆地想,勤奋地写,把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全写出来。

像你这种青年作家,有勇气,有良心,有才华,有责任感,正是华夏文坛崛起的新生力量,需要的不是我们带着你们,扶你们缓缓前进,而是你们该推开我们,把我们甩在后头。

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很欢迎伱这样的年轻人把我推走,也甘心让你把我抛在后头。”

从上到下,看到最后,尤其是李尧堂在末尾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到沪市的家里做客。

武康路113号。

方言默默记下地址,有机会一定去。

“岩子,谁给你的信,竟然看这么久?”

莫伸把头凑了过来,右下角的署名一下子夺走他全部的思考,震惊地脱口而出:

“巴……”

“嘘!”

方言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是不是巴老?”

铁甯眼神复杂,压低声音。

又是王朦,又是丁铃,又是万佳宝,又是李尧堂,你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

“只是简短的感谢信,感谢我投稿给《收获》,真没想到巴老在这事上还亲力亲为。”

方言扯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

“原来是感谢信。”

莫伸、王安逸他们不疑有他,倒是铁甯把眼睛眯成条线,似乎要从他的脸上看出破绽。

“不然呢?”

方言面不改色,把信小心折叠。

如果把内容公开出去,绝对会让讲习所炸开了锅,这封信大意就是文坛大宗师指名道姓希望方小将,长江后浪推前浪,把老前辈拍死在沙滩上,字里行间地都透着对后辈们的期望——

让华夏再次伟大!

…………

铃声再次响起,传到了筹备组办公室。

“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们了。”

李小琳和李清泉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会儿,随后站起了身。

“小琳同志,请留步。”

徐钢喊了一声。

“徐所长还有事?”李小琳停下脚步,诧异地看向他们。

“巴公应该也看过小方的作品吧?”

李清泉看她点头,“对他的评价怎么样?”

“父亲评价很高,说他的小说,以及‘谍战’的提法别出心裁,很久没有见过如此大胆创新的年轻作家。”李小琳笑道,“这不,我来燕京的时候,特意让我给他带了封亲笔信。”

“亲笔信!?”

李清泉和徐钢互看一眼。

“是啊,内容我没看到,但能让我父亲想了很久才写的信,绝对不是一般的信。”

李小琳语气肯定道。

李清泉大喜道:“既然巴公这么欣赏方言,如果请他担任方言的导师,指导写作……”

“当他老师,指导写作?”

李小琳大为意外。

“是这样,后半個学期,我们讲习所会给每位学员,分配一名导师,以老带新。”

徐钢道:“本来我们给方言安排的导师,是《当代》的秦兆阳先生,既可以教他写作,也可以教他怎么当编辑,但现在计划有变。”

李小琳心生兴趣,坐了回去。

李清泉说:“前些天,丁铃先生等所里的老同志和我们讨论过,希望这些学员里面能出一两篇长篇小说,我们觉得值得重视。”

李小琳很是赞同:“我父亲和肖主编他们也有同样的想法,现在发表的小说大部分是短篇和中篇,长篇真的不多见。”

“所以,我们希望能在这批学员里培养出能写长篇小说的作家,不敢有太多奢求。”

李清泉道:“能有一个,我们就满足了。”

“所以您二位选中了方言?”

李小琳恍然大悟。

“不只是我们,也是所里同志们的一致看法,第五期学员里,最有希望的就是方言,他有天赋,有才华,但唯独就是没经验。”

“所以所里想让我父亲当方言的导师,指导他创作长篇小说。”

“如今的文坛里,在长篇小说造诣深厚的,不外乎就是茅巴丁沈肖钱几位先生。”

李清泉道:“既然巴公跟方言这么投缘,请他当方言的导师,巴公应该不会拒绝吧?”

“这个恐怕不行,我父亲已经不带徒弟了。”李小琳遗憾地摇了摇头。

“不带了?!”

李清泉和徐钢面面相觑。

“对,不带了。”

李小琳语气肯定道:“他说作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要让他们自己经历风吹雨打,还说每个作家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别人不能代替他感受,也不能替他出主意,他能做的就是纠正错别字和文法不通顺的字句。”

“这……这……”

李清泉张了张嘴,出乎他的意料。

李小琳摇头失笑:“而且沪市和燕京离得这么远,方言不可能到沪市来,我父亲也不可能长住在燕京,就是想教,也鞭长莫及。”

“是啊,鞭长莫及。”

李清泉幽幽地叹了口气。

“其他几位先生,李老没有去问问吗?”

李小琳投去问询的目光。

徐钢无奈道:“有的像(沈)丛文先生,年纪太了,有的像丁铃先生,文风不合,有的像(钱)锺书先生,忙于事务,本来最合适的茅公,最近身体抱恙,在家休养,而且跟巴公一样,似乎熄了收徒的念头,丁铃先生拿了方言的《暗算》,说只能尽力帮着劝劝看。”

“替方言找个指导长篇小说的老师,难!”

李清泉脸上露出一丝无力。

“要不这样,我回去试着问问我父亲。”

李小琳沉吟片刻,“当不了老师,但当个‘一字之师’这样的老师,或许他还是愿意的,至于指导,虽然不能当面教,但也可以借助书信和电话,你们觉得怎么样?”

“如果真能这样,那简直再好不过了!”

李清泉激动不已。

“不过方言的导师,您该找还是要找。”

李小琳提醒了一句,然后被李清泉、徐钢等人一路送出校门,坐着18路公交车回到招待所,第一时间给万佳宝家里打去电话。

提前预约登门拜访的时间,毕竟李尧堂嘱咐她转交的信,必须当面交到万佳宝的手里。

“要不要现在就把方言的事告诉爸爸?”

挂断电话,她犹豫了下,“算了,还是等从万叔叔家回来,一块讲给爸爸听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