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358章 文人不矫情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58章 文人不矫情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3:00:23

第358章 文人不矫情

夜幕降临,四合院的正堂依旧灯光如昼。

龚樰坐在黄花梨圈椅上,手上捧着本杂志,一页接一页地翻阅起来。

屋外,突然间响起一阵汽车鸣笛声。

紧接着,方言快步地从院外走到了门口。

“在看什么呢?”

“你以前的老单位。”

龚樰展示着《十月》的封面,“饭菜我还热着呢,要不要吃一点?”

“行啊,正好我还有点饿。”方言笑了笑,“要不你陪我再吃一口?”

“那我去端过来。”龚樰点了下头。

方言道:“我来吧。”

“我来,你刚回来,坐下喝口水吧。”龚樰把杂志放在桌上,脚步轻快。

方言边喝水,边拿起《十月》一瞧,就见上面正连载着二月河的《康熙王朝》。

第二期的《人民文学》,虽然发表了《棋王》,率先抢占了寻根文学的潮头,挽回住了以往期刊的颓势,但是如今的文学期刊界里竞争相当激烈,几乎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稿子好像就是自己替《十月》约的,哦,那没事了!

不过眼下,《花城》下一期就会刊登《一代宗师黄飞鸿》的第三部,同样也是收官之作,如果香江和内地合拍《黄飞鸿》的消息再见诸报端,完全可以预料这一期的《花城》将会多么火爆。

再加上《当代》和《收获》,四大名旦一齐发力,《人民文学》这文坛盟主的王座还真坐不稳。

我没来,《人民文学》被四大名旦群殴。

眉头紧皱,拧成了一团,正在苦思冥想的时候,龚樰端着装有热饭热菜的托盘,走了进来:

“在想什么呢,脸色这么难看?”

“我准备到粤东的时候,好好地《人民文学》多物色几篇好稿子。”

“说到粤东,你打算什么时候和姐夫一块去?”

“都已经约好了,等电影局的合拍片座谈会一结束,我们就和徐客他们一道去粤东。”

方言把一个个盘子摆在桌上。

龚樰不免意外,“座谈会都开了2天了,还没有好啊?”

“当然是看到了合拍片跟影视基地的前景咯,如果《黄飞鸿》这部电影能成功,以后香江和内地合拍的路子就蹚出来。”方言道,“所以得掰扯个子丑寅卯出来,没准能出个什么试行政策。”

“你讲的,跟谢老师他们讲的意思都差不多。”

龚樰说,北电的校园里也在探讨合拍片会不会是将来国内影视业的一种趋势。

方言拿起筷子,“这么双赢的合作,怎么可能会不继续下去?”

“剧本都还没出来呢,你就那么自信一定会双赢?”

龚樰好奇地问到工作室的情况。

方言毫不隐瞒,如实相告,包括让王硕和钟阿城来操刀《黄飞鸿》的剧本初稿。

龚樰担心道:“他们小说写得好,不过这么要紧的剧本,他们能行吗?”

“怎么会不行呢!”

方言逐一点评起来,首先就是王硕。

“他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把故事讲得有趣,既没有枯燥说教,也没有宏大叙事,偶尔还会抖下机伶,讽刺些人物和形象,来写黄飞鸿和十三姨的感情线,再合适不过。”

话锋一转,点评钟阿城。

“我最不担心的就是阿城的文笔和写故事的能力,关键是没有一点矫情,也就是所谓的文人风骨,从来没把自己当个作家,而是把创作当成挣钱养家的活计,商业化编剧就得像他一样。”

“那你呢?”

龚樰眼里闪着狡黠的光,“你有没有文人风骨呢?”

方言嘿然一笑,“我,你还不了解,就是俗人一枚,哪里的风骨,只有风骚而已。”

“俗!”龚樰白了眼,频频地给他的碗里添菜。

“俗就对啦,王硕比我更俗!”

方言露出玩味的笑容,“他准备把《空中小姐》写成本子,好好地孝敬你呢。”“孝敬我?”

龚樰一听要把女主角的形象往自己靠拢,摇头失笑道:“要不让给赵静或者小瑜吧?也不知道她们愿不愿意演电视剧。”把筷子在饭里戳了戳,“朱菻怎么样?她演空姐,肯定合适!”

方言实在没想通,把机会让给赵静和章瑜,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让给朱菻?

“我看她一个人在蓉城,举目无亲,又没朋友,怪可怜的,就偶尔和她写信交流演技,一来二去,聊着聊着就成了笔友。”龚樰道,“她心里有什么烦恼,都会跟我说。”

“她有什么烦恼?”方言诧异不已。

“我们女人间的秘密,怎么能跟你讲呢。”

龚樰口风严紧,并没有把朱菻夫妻两人异地分居闹别扭的事说出口。

毕竟,哪怕是朱菻可能会离婚,那也是人家自己的家务事。

…………

第二天下午,电影局座谈会。

距离闭幕式召开还有20分钟,方言提前地来到会场,撞上了徐客和施南笙。

“方老师,你的《黄飞鸿》真的是一部比一部精彩。”

徐客在看完《一代宗师黄飞鸿》第三部以后,不吝赞美之词,历史厚重、大气磅礴,巴拉巴拉。

方言淡淡一笑说:“过奖了。”

“一点儿也不!一点儿也不!”

徐客摆了摆手,最喜欢的莫过于就是最后的结局。

慈禧公然下旨,向十一国列强宣战,但万万没想到中了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的圈套。

明面上,李鸿章等朝廷大臣借“狮王大会”,削弱清廷和义和拳的力量。

背地里,凭着“狮王大会”的机会,李鸿章联络了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东南数省的封疆大吏,一方面,跟驻沪市各国领事订约实行“东南互保”,承诺不跟风参与。

另一方面,正式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最终的结果如同历史一样,八国联军侵华,黄飞鸿惊闻噩耗,心灰意冷,隐居在粤东的宝芝林。

“方老师,不知道《黄飞鸿》还会不会有第四部?”

施南笙投去问询的目光。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要看有没有灵感了。”

方言笑道:“不过非要写的话,我想写黄飞鸿在辛亥时期的故事。”

徐客和施南笙互看一眼,“辛亥革命吗?”

“没错,写近代的历史文学,不但要以太平天国、义和拳和辛亥这三次革命**为主线,还要注意四个阶梯。”方言道:“那就是太平天国时期、洋务时期、百日维新时期和辛亥时期。”

滔滔不绝地说着,渐渐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听众。

这《黄飞鸿》的第三部,虽然借鉴了《走向共和》,但并没有照搬里头的人物形象。

“不过方老师,如果这第三部将来要拍成电影的话,这个结局是不是改一改?”

徐客提醒了句:“太消极了。”

方言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英雄在大势面前,也是弱小无力的。”

徐客劝了劝,“话虽然是这样说没错,但你也说过,电影是梦,观众看武侠片,是为了圆大侠梦,英雄主义的结局还是圆满些得好,你说是不是?”

见他一再坚持,方言改变主意,“要不改成这样试试?”

说话间,把《狮王争霸》电影的结尾讲了出来。

“李大人,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这个金牌在我黄某人手上,并非我赢了。”

“朝中大人为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劳民伤财,死伤这么多人,其实,在世人眼里,我们都输了。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更重要的是广开言路,治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望大人三思,这金牌,送给您作纪念吧。”

“…………”

顷刻间,满堂哗然,一片震惊。

当听到这话,徐客已经热血沸腾,大脑里再想到这样的画面,浑身立刻起了鸡皮疙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