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68章 兜售反思券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268章 兜售反思券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3:00:23

第268章 兜售反思券

第268章 兜售反思券

两层住宅,坐落在后山山腰,古朴而雅致,阳台正对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爱荷华河。

方言跟着聂华灵,走进客厅。

走廊的墙壁上,挂着五花八门的脸谱,尤其是印第安人的各种木面具。

此外,还挂着保罗安格尔、聂华灵年轻时候的照片,以及他们的全家福、结婚照等等。

方言余光一瞥,看到一个相框里装着一张报纸,上面刊登着对保罗安格尔第一本诗集的评论文章,据聂华灵说,他在美国中西部是小有名气的诗人,在爱荷华大学担任副教授。

同时,身兼“作家工作坊”的顾问。

“欢迎你们!”

就在此时,保罗安格尔从客厅里走了出来,张开双臂,脸上洋溢着似火般的热情。

身后跟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以及一个留长发的年轻人,大概就是来自宝岛的作家。

“方言,你好年轻呦。”

保罗安格尔伸出了手。

方言和他寒暄了几句,“你的中文说得很好。”

“多亏了华灵教得好。”

保罗安格尔笑了笑,又跟茹芷鹃、白若雪、王安逸等人问好,非常高兴能有两个年轻的华夏女作家参加今年的“国际写作计划”。

当看到白若雪两人穿的衣服,“难道这么漂亮的裙子,现在在华夏也能穿了吗?”

白若雪好奇道:“当然可以。”

王安逸说:“这件还不是最漂亮的呢!”

“哇哦,变化可真大啊。”

保罗安格尔说78年第一次去内地,男男女女都穿着蓝灰绿的衣服,分不出男和女。

“你如果现在去华夏,恐怕也分不出男和女。”方言道:“男的流行留长发,女的反倒剪得很短。”

“是嘛!有我这個长吗?”

留长头的宝岛作家主动搭话道。

“比你这个要短一点。”

方言上下打量,一身牛仔夹克和喇叭裤,不修边幅,头戴花带,妥妥的嬉皮士打扮。

“嘿嘿,自我介绍下。”

刘武雄咧嘴笑道:“我叫刘武雄,笔名七等生,来自宝岛,你们是那边的对吗?”

方言点了下头,又指了指潘耀名。

“他来自香江。”

“是嘛!”

刘武雄露出又兴奋又激动的表情。

方言向他伸出手,他立即握住了。

“这算是历史性的握手。”

“是啊,历史性地握手!”

刘武雄感慨道:“可惜没带照相机。”

方言道:“我带了,不过放在公寓里,明天可以补拍一张,记录下这个历史性的瞬间。”

“可不是嘛,大陆的、宝岛的、香江的,团聚在一起了。”刘武雄一手抓着潘耀名,一手抓着方言,情绪激动地摇晃了几下。

聂华灵、茹芷鹃等人看在眼里,会心一笑,白若雪走上前去,边伸手,边自我介绍。

王安逸有样学样,然后提问道:“你的笔名为什么要叫‘七等生’呢?”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家闲着无聊。”

刘武雄道:“每星期我就出一张纸的刊物,画些图画,写些东西,有些还是抄来的。每周出一张;一直出了五十多张,后来,在一次特大水灾中,这些东西都被洪水冲走了。”

“真可惜。”

王安逸和白若雪不约而同道。

“出这刊物时,我给自己起的笔名,就叫七等生,当时纯粹为了好玩,现在是纪念。”

看着刘武雄他们聊的热火朝天,方言把目光转到了另一位叫“柏杨”的作家。

柱着拐杖,腿脚很不方便,一瘸一拐。

“这位,咱们要留点神,尽量少接触。”

潘耀名压低声音,提醒他留点神。

“有问题?”

方言好奇不已。

潘耀名说柏杨在宝岛可是“赫赫有名”,那一条腿,就是在审讯时被打断。

“为什么?”方言一问才知,他主持的报纸专栏曾经发表了一幅讽刺漫画,闹出了“大力水手”事件。

于是,被关在绿岛,也就是《黑金》里周朝先被关的那个绿岛,一关就是十年之久。

“他在这段时间,写了3本书。”

潘耀名伸出3根手指,“《华夏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华夏历史年表》,和《华夏人史纲》,特别是《华夏人史纲》,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写到八国联军入侵,对华夏文化和历史,有一些偏激的看法。”

柏杨仿佛听见了一般,回头看了眼他们。

耳畔边,突然啪地一声,响起拍掌声。

聂华灵看到保姆把晚餐端上桌,笑道:

“开饭了,我们边吃边聊吧。”

…………

“干杯!”

酒杯轻轻对碰,发出爽脆的“叮叮”声。

桌上,既有菜脯蛋这样的中餐,又有烧烤虾、玉米热狗等爱荷华当地的特色美食。

要不是担心方言等人吃不惯的话,保罗安格尔甚至想请他们吃美味的奶酪夹心烤鳄鱼。

鳄鱼肉是啥滋味?方言嘴角不争气地流下了眼泪。

聂华灵作为女主人,很擅长调动气氛,熟练地照顾到每一位客人,借着闲聊啥工夫,一点一点地让两岸三地的作家们熟络起来。

中间,偶尔会穿插国际写作计划的安排。

“每星期至少都有一次讨论会,你们每位作家没有要紧事的话,最好能参加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的成员,至少要有一个题目,按照题目的类型,划分为小说、诗歌、戏剧。”

“………”

等妻子说完,保罗安格尔挨个问到他们的题目,第一个轮到的就是年纪较大的茹芷鹃。

“我准备聊聊反思文学。”

茹芷鹃作为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家,自然最擅长的就是反思题材,而王安逸也跟她母亲一样,也准备谈反思文学,显然是有备而来。

“反思文学?”

柏杨、七等生等人闻所未闻,心生好奇。

王安逸简单地解释了一番,接着看向方言,“说到这个反思文学,就不能不提到我身边这位好朋友,反思文学潮流的起点,就是从他的处女作,《牧马人》开始的。”

此话一出,一道道目光立刻投向方言。

“怪不得伱写的《拯救大兵瑞恩》,能把战争和反思结合得那么好,能从反思中写出人文关怀、人道主义和人性善恶,原来如此啊。”

聂华灵恍然大悟。

合着眼前这位,是华夏反思文学第一人!“《拯救大兵瑞恩》那本书,我也看过了,虽然还没看完,但我觉得,在战争反思这一块,完全不亚于《现代启示录》那部电影带给我的启发。”刘武雄忍不住多夸了几句。

“反思,反思……”

柏杨自言自语,眼睛直直地盯着方言。

方言笑而不语,早从迈克那里了解到,美国在越战之后,整个社会上上下下处于迷茫和反思,关于越战题材的反思电影,层出不穷。

《第一滴血》、《现代启示录》、《猎鹿人》、《野战排》、《全金属外壳》……

于是乎,环顾四周,“我也非常希望《拯救大兵瑞恩》,能给广大美国读者带去反思。”

“你说得没有错,美国现在需要更多的反思!”保罗安格尔站了起来,往客厅走去,很快地又走了回来,手上多了一份报纸。

然后递给方言,“《纽约时报》对你这本书的点评,就是我对这本书的评价。”

“《纽约时报》点评了我的书?”

方言挑了挑眉,翻看报纸。

就见在文化版面专门写了推荐书评:“这是一部出色的军事小说,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而真实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展现人性的光辉,但过去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

“………”

“二战是人类历史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小说不仅在文字上凸显了战场的血腥和残酷,而且渗透到细微的心理描述和细节表征中,看到真正的战争模样,了解其后果。”

“让人产生对战争与人性的深沉思考。”

“让人对英雄的定义和军人的职责反思。”

“就像作者在序言里写到的,为了正义的事业,用生命做一次冲锋,那是备受世人以及全世界敬仰的英雄,但若不幸卷入非正义的战争,那将会迎来像越战一样的道德危机。”

“我觉得任何一个美国公民都该看一看。”

“因为我们现在太需要反思了!”

看到这里,方言强忍住笑意。

自己这是把反思券卖到了美利坚啊!(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