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69章 高山下的花环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69章 高山下的花环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3:00:23

第169章 高山下的花环

第169章 高山下的花环

南宁,桂西电影厂。

厂长办公室里,韦必达翻起了这回分配到厂里的北电毕业生名单,越翻,眉头越皱:

“保昌,怎么才只有这几个?”

“本来定下来是10个,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真正能来的就上面这5个。”

郭保昌解释说有5个已经很不错了,这还多亏了以前厂里的同事,现在是北电摄影系的系主任,要不然,估计一個都不愿来桂西。

“5个,就5个吧。”

韦必达再扫了一眼,不禁地叹了口气。

导演系的张军钊、摄影系的章艺谋、肖风,以及美术系的何群、霍建起……

毕竟,桂西厂地处偏僻,资源又少,远远不及西影厂、北影厂、上影厂这些大厂。

“虽然少了点,但里面各个都是人才。”

郭保昌重点提到章艺谋,“我看过他拍的照片和电影,绝对是个好苗子,本来这人要分配到西影厂,但是,最后还是划给了我们。”

“为什么?”

韦必达饶有兴趣。

郭保昌点到了章艺谋入学旁听的来龙去脉,虽然现在毕了业,但基本上进不了大厂。

韦必达眼前瞬间一亮,叮嘱说虽然电影厂的条件并不宽裕,住房条件更是少得可怜,但给他们每个人都安排最好的房子,毕竟是78年以来,桂西厂迎来的第一批大学生。

“房子都已经准备好了,就是给方老师他们安排的那种,60平米的单间。”

郭保昌会意地点头。

“说到方老师,他们什么时候来?”

韦必达语气里透着丝期盼。

郭保昌道:“本来说是明天到的,但是刚刚军区来电话,说要往后推迟一两天。”

韦必达疑惑道:“怎么又改了呢?方老师已经到部队慰问了有七八天了吧?”

“说是因为方老师的一首词做成的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郭保昌推测道。

“这个轰动,我估计肯定不小。”

韦必达感慨道:“没想到方老师年纪轻轻,不仅仅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上,写得好,想不到在音乐作词上,也这么擅长。”

郭保昌说:“诗人和作词家,本就有共通之处,听电话里的意思,方老师写的还是一首军歌,在慰问期间广受部队的好评和传唱。”

“茅公收了个好弟子啊。”

韦必达喃喃了一句,认真地问接待工作。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等方老师他们来。”

“我们好好地招待方老师,希望我们的诚意和热情,能打动他,让他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交给桂西厂来拍,一部就好,只要一部就好。”

“如果是《那山那人那狗》就更好了。”

“不敢想,可不敢想呐!”

韦必达摆了摆手。

闲聊了会儿,郭保昌告辞离开,“我要去趟火车站,上影的龚樰同志今天要到南宁了。”

……………

南宁火车站,火车缓缓地停了下来。

龚樰小心地护着行李,出口处满是举着牌子接站的人,四处张望,就见一个牌子上写着“桂西电影厂”,又惊又喜,走了过去。

“龚樰同志。”

郭保昌一眼就认出这个雪肤貌美的上影花旦,介绍完自己,开始介绍同行的同事。

“郭导,您好。”

龚樰举止有度,挨个跟他们问好。

“辛苦辛苦,让你一个人来桂西,真的是辛苦了,路上没有碰到什么麻烦吧?”

郭保昌关心地问道。

“没有没有。”

龚樰笑道:“不过说实在,一路上还是有点紧张,除了插队下乡,我还从来没有单独出过这么远的远门。”

“那你可要在桂西多呆几天。”

郭保昌说等试镜结束了,厂里安排专人给她当向导,住宿费这些,他们全包了。

龚樰客客气气地说,“接下来的日子,要给大家添麻烦了,还请多多关照。”

一行人把龚樰送到招待所,在去房间的路上,看到有人正在给隔壁的两个房间打扫,好奇地一问,竟然问出不得了的消息。

“方老师?!”

“是啊,到时候他就住这一间。”

郭保昌指了指她隔壁的这间,这几间已经是厂里招待所仅有拿得出手的“豪华”房间。

“方老师也要来桂西?也要住在这儿?”

龚樰惊得两眼圆瞪。

郭保昌笑了笑,说人已经来了,就在桂西军区,如果多呆几天的话,一定能见到他。

龚樰大为意外,眼神闪烁。

……………

下午,南宁革ming陵园。

方言和李村葆等人敬礼献花之后,就从里面走出来,又不约而同地回过头看。

“我本来打算把书名叫做《卫**魂》,或者叫别的名字,但我现在改主意了。”

李村葆一脸认真道。

方言道:“准备叫什么?”

“名字里要有‘花’,或者‘木棉花’。”

李村葆转过头,看向不远处,木棉花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

方言明白他的意思,木棉花可是英雄花。

生长于南疆,因此也叫“南国之花”。

花色如血,好像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般,刚刚祭奠的花环就是用木棉花编织而成。

“不如就叫《高山下的花环》吧?”

“高山下的花环?”

李村葆喃喃了几遍,点了点头。

余光里,注意到李江生躲在不起眼的地方,情绪低落,黯然神伤。

接触了这么多天,还是第一次见到铁骨铮铮的硬汉,也有脆弱的一面。

两人很默契地没去打扰,低声交流。

“我之前问过指导员。”

李村葆说,这里安葬着李江生他们的战友,其中不乏类似靳开来这种突然提拔的副连长,当时召开誓师大会的时候,说过“干了这杯酒,烈士陵园见”,没有不视死如归的。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方言道:“因为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是啊,这也就难怪为什么他们当时听了你唱的歌之后,会有那么激烈的反应。”

李村葆不无感慨道。

方言忍不住想起李江生他们那天激动的样子,不管男兵还是女兵,纷纷请求再来一遍。

跟踪报道的宣传干事和兵记者,更是赶紧把这首歌的歌词抄了下来,第二天就登上了团里的报刊,接着一发不可收拾,逐级地往上传,等传到了军区的时候,歌曲早就在被慰问的部队里彻底地传开。

甚至有部队干脆把歌词作为誓词,写在黑板上,因为方言的这首作词,写进他们心坎。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

这不就正应了像李江生他们在誓师大会上的誓言嘛,“干了这杯酒,烈士陵园见”!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

“给我生命,给我力量,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的胸膛上。”

这最美的花,不就是南疆的木棉花!

英雄花!

至于接下来的词里,那句“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安南的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山道狭窄,谷深洞多,岂不就是“狭路”嘛!

当然,这一版没把最后一句的“中国|军魂”写出来,曲调上有些许的不一样。

因为,我军的灵魂是由“三湾|改编”铸就的!

怎么修改,得问问周巍志、章光年等作曲作词大佬们的意见。

《苦恋》因为一句话,惹来一场风波,方言可不想因为这一个词,也来这么一出。

虽然没了最后一句,但依旧气势磅礴。

这首慷慨激昂的词,经过方言的同意,被李江生所在的文工团谱曲,不仅有独唱版本,还有了合唱版本,借着这次文艺慰问的机会,迅速地在各个营连里,如野火般蔓延开来。

歌名也不叫《中国|军魂》,而是像《打败美di野心狼》一样。

在部队里,战士们口口相传为,《打败安南白眼狼》!

方言的作词,以及文工团的作曲,一首战歌于是就这么刊登在桂西军区的刊物,《桂西兵役通讯》的最新一期。

一时间,竞相借阅,传抄成风。

就连军区领导们,都给惊动了。

在欢送会的时候,指名道姓要再见一见方言这位的词作家。

隐藏得可真够深的啊,方小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