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不让我当偶像是吧? > 第180章 飞檐走壁,探山听海

第180章 飞檐走壁,探山听海

第180章 飞檐走壁,探山听海

《白日梦想家》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杂志社底片冲洗经理。

就跟很多行业所谓的“主管”、“经理”等乍一听似乎是个领导的称呼一样,只是乍一听。

随便走进一些店面稍大一点的理发店,里头全是主管、总裁

而电影的主角在杂志社工作多年,虽然当上了经理,但其实他手底下却只有一个员工。

性格内向,不会讨好上司,没房没车没存款。

关于有没有颜值.只能说化妆师真的努力让白又楼变成一个loser了。

好在,化妆加上对于社畜角色的进入,倒是也能让白又楼在电影的前期尽量“普通”一些。

而就是一个这样“普通”到没有存在感的他,却又喜欢上了公司里的“女神”。

为了女神,甚至注册了对方所在的约会网站,然而在填写“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这一栏介绍时,他都直接跳过不填,因为实在没有值得写的经历。

这个约会网站的植入,给的钱仅次于《时尚生活》杂志。

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际的男主,不敢主动和女神打招呼,默默无闻的他只能靠做白日梦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内心世界。

意淫女神,暴打老板,英雄救美.这些都是他的白日梦范畴。

然而,没过多久,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打破了这些年来平凡的职场生活。

杂志被收购,出完最后一期就面临着停刊。

同时意外发生。

摄影大师寄来了一组照片用作杂志的封刊,然而被领导指定用做封面的25号照片却没了踪影。

为了寻找二十五号底片,主角踏上了奇幻的人生旅程。

飞檐走壁,探山听海。

电影中的爱情线和亲情线加起来大概也就占了三成不到的篇幅。

故事很平常,但影片的处理非常浪漫,让观众感觉主角对爱情的追求是他去冒险的动力。

看世界才是真正主题,所以七成画面是大自然的奇异风光。

从最初的让观众着恼的乱想,到渐渐的只幻想女神,最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别无他想。

只会胡思乱想的梦想家,在非常合拍的配乐声中,在寻人的旅途中一步步的转变为无所畏惧的冒险家。

跳海、高山、雪崩、.

白又楼在很多人眼里是个相当闹腾的家伙,不过越是这样,正经起来的他却有一份普通小清新励志没有的淡然和洒脱。

从杂志社冲出去的那一刻,是他在这部电影里表演最大的高光。

那一瞬间给观众的冲击甚至不亚于之后的华丽冒险。

让人忍不住惊叹乃至叫好!

从东极岛到珠峰,祖国的地大物博让白又楼压根不需要跑到国外去取景,想要的在国内统统都能找到。

不过,对于观众来说觉得好玩的是,明明是白又楼现实中实拍,亲身经历的穿梭风暴,在电影里居然做成了“白日梦”情节。

这种现实和电影,真实和虚幻的颠倒,让人觉得格外有趣。

同时让人忍不住怀疑,这里头到底有哪些是实拍的,哪些又是特效做出来的。

整部电影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滑板那一段。

他把两块石头绑在手心,踩着滑板在公路上“自由翱翔”。

封闭的内心随着速度的增加,而逐渐打开了一丝缝隙。

掌心的石头被当做刹车,在转弯处减速,潇洒过弯。

世上难事有千万,总有办法解万难。

这一刻,他挣脱了生活的束缚,看到了前所未见的.水秀山明!

踏上旅途的理由有千万种,而放弃旅途的理由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迫不得已的生活。

对于观众来说,整部电影最大的钩子当然是那张二十五号底片。

对于影评人们来说也是如此,他们的嘴可是很刁的。

甚至有些人在一开始就大概猜到了那玩意在哪儿了。

但同样好奇,到底以什么内容揭开悬念才算得上温情脉脉?

能配上整部电影的基调~

又或者,白又楼是否想用这玩意再烘托一次**?配上激动人心的背景音乐,给观众们狠狠地再来一碗鸡汤?!

如果真是那样这片子的评分恐怕都要低不少。

然而,结果却是普通,没有期待中的“瞬间击中”,只是一张认真工作的主角。

在片中《时尚生活》杂志闭刊号封面出现的那一刻,很多观众完全被击穿了。

这样的处理算是类型上的反**。

一场旅行,一次顿悟,都无法将你从无力的生活中解救出来。

旅行,挂在嘴边的梦想,激励人心的电影,颠覆世界观的书,其实跟主角的一场白日梦并无区别,无害,但也并不是拯救一切的良药。

所以即使最终找到了一切想要的东西,杂志还是要结束,钢琴还是要卖掉,还是要重新开始找工作。

生活的精华,是在这个不会突然变得美好的世界上,认真生活,认真工作,是看到雪豹时不急着拍下,而是享受那一刻的美妙。

少年与爱永不老去,即使披荆斩棘,丢失怒马鲜衣。

“啪啪啪啪啪!”

当电影落幕,灯光响起。

首映现场响起了无比热烈的掌声。

柳曼栗原本想要起身赶紧致谢,却被白又楼拉住了手,示意她不着急。

“嗯?”

“别急,让我装一会儿”白又楼淡定道。

柳曼栗顿时有几分哭笑不得的感觉,这臭小子。

嗯,也没问题,白又楼是自由的。

电影里的他还需要冲破束缚,而现实中的他本就是这样。

成长蜕变的故事似乎总是百看不厌,励志的鸡汤人们似乎早就喝够。

但转头望去,依然有“少年”被电影打动,而热泪盈眶。

这就是电影的意义。

此时,片尾音乐的前奏部分终于结束,那首《曾经的你》在此刻似乎格外的应景。

电影已经结束,但这首歌却依然把所有观众死死按在椅子上,动弹不得。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这首歌,当天晚上就被冲上了音乐软件排行榜第一。

同时,在不久的将来,白又楼也将会多出很多外号。

比如:

中国辞职协会会长。

中国旅游协会会长。

石油战略合作伙伴。

川藏线领头人——

“喜剧片中将大自然风景拍得最美的、风景片中拍得最富喜剧感的、会拍风景的喜剧片中配乐最燃最激昂的、风景好配乐佳的喜剧片中预告片剪得最热血沸腾的。自导自演的白又楼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用冷面滑稽演绎了一部献给所有有过白日梦的观众的心灵鸡汤。”

“我也幻想过《时尚生活》最后一期的封面究竟有多美。看过大海无量,攀登过珠穆朗玛峰,在高原玩滑板还能有多美妙的风景。最后发现最美的是那个认真工作,奉献自己的你。”

“这部电影的评分可能不会有前两部那么高,励志向上的套路从来都不是以独立为旗的影评人的菜,但在我心里头,这绝对是白又楼最好的电影,我喜欢他造的这个梦。”

“现在大家知道男人在发呆的时候想什么了吧?白又楼这货是真的懂男人,他三部电影我都看了,疯狂的鸡血、萍水相逢的爱情,说走就走的旅程,我就问谁没脑补过这些玩意。”

“.”

首日评分自然是过九了的。

很多男观众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疯狂给这片子刷好评。

顶的最高的一条短评就是:白又楼真的懂男人!

电影海报白又楼故意拍的帅了点,也就是让妹子看到容易小脸一红的那种电影里头其实没那么精致。

用脸骗女观众走进电影院,用电影骗男观众打好评,当自来水,那叫一个拿捏。

所以.

首日票房过亿!

这就是《白日梦想家》交出来的答卷。

断层式的领先,同档期对手最高的首日票房居然只有区区两千万,可以说是池子里的水简直被《白日梦想家》给吸干了!

白又楼的粉丝数量到今天为止其实也没赶上那几位顶流选手,但真正懂行的没人会真把那玩意奉为圭臬。

有个女主持人的微博粉丝数甚至过亿了呢,有个卵用。

粉丝数量看上去并不夸张,但实打实愿意掏钱买票看他电影的人太多了。

前两部电影的票房虽然都不夸张,但却帮白又楼积攒下了极为扎实的口碑。

那两部电影一个评分八点九,另一个至今还维持在九分以上,这汇总级别的口碑背书太有用了。

很多观众就默认白又楼不可能掏出个烂片骗钱。

这还只是他的票房号召力,再加上柳曼栗的呢?

大满贯影后在票房市场的表现还是很顶的,可没有她当“骑士”时候那么不堪。

人家支棱的很呢。

这两人望这一戳,合作贡献出一部诚意满满之作品,在这个没有特别强大对手的档期,就应该是像现在这样,秋风扫落叶,天神下凡!同期对手无一合之敌!

档期合适!宣传到位!质量优秀!

说实话,这还真是白又楼对于自己电影票房最有信心的一回。

之前那两部电影反而是有点巧合的味道,压根就不是冲着票房去的,结果给了个很不错的票房回报。

而这一次,就是冲着票房来的,各种因素完全拉满。

讲真,除非白又楼或者柳曼栗突然爆出个惊天级别的丑闻不然电影真的很难拉胯。

哪怕她俩突然被人拍到在大街上亲嘴儿,都不算。

很惊天,但不丑闻。

谁让这两人都是单身的。

除非是聚众.得犯个法才行。

那些院线方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首日就给了五成以上的排片,之后恐怕还要再提高,进一步压缩那些扑街电影的排片,直到他们有点逼数,赶紧从电影市场滚蛋走人。

自然是有人控诉的,利益相关之下,都顾不得白又楼这货不好惹了,跳出来怒喷排片不公巴拉巴拉。

这事儿几乎每年都有人干好几次,白又楼都懒得搭理,关他屁事。

除了之前谈好的排片以外,多出来的排片纯粹就是院线方想要多赚钱。

做生意嘛,不寒碜。

一部卖座的电影和不卖座的电影,除非是自己有投资份额,不然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说真的,要是国家允许电影院放涩涩的片子,这帮鸟人绝对敢天天从小日子进口一些“电影”来放。

“恭喜电影票房大卖!抽一千张电影票送给大家~”

讲真,白又楼发的宣传微博,都踏马没有莫秋玲这女人发的多。

感觉她就跟癫了一样,在微博上疯狂给白又楼当舔狗,一顿安利.

甚至在他路演中途还打了个电话过来,表示白又楼有空可以来歇歇,探讨一下艺术。

这话给旁边的柳曼栗听得满脸发黑,抢过电话警告自己闺蜜稍微收敛一点,别特么乱发情。

她这么兴奋当然是有理由的。

在电影首日票房大卖的同时,现实中《时尚生活》杂志推出特别刊,封面就是电影里的25号底片。

这期杂志直接就卖爆了!甚至打破了这类刊物的单日销售记录。

当然了,光是靠卖杂志那肯定是不可能把赞助费赚回来的,她要赚的是这逼格和名气。

原本的莫秋玲其实是在另一家顶刊时尚杂志当主编的,跳槽过来之后,这也算是她打响的第一炮。

时尚圈内,有五大顶刊之说,莫秋玲之所以有时尚界女魔头这称呼,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她在其中两家都当过主编。

而跳槽到现在这家来,其实是她野心更大了,她要亲手打造一个新的时尚顶刊。

对此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靠的就是自己恐怖的人脉。

而电影带来的加成,也算是让她原本正在迈的步子突然往前小跑了一大截。

这部《白日梦想家》越出名,成绩越好,带给她的《时尚生活》名气加成同样也就更大。

赞助费掏的可真是太值了。

不仅仅是她,电影的另一家大赞助方,也就是那个相亲网站,会员人数也在不断暴增中.

白又楼:下一部电影,哥们的镰刀可就真不客气了,赞助费恐怕要翻个倍,给自己开的片酬是不是也能翻个倍?——

明早要开车上高速,今天状态也不太好,就这么多啦~

么么哒。

晚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