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 第96章 你们抓阄定状元吧(求订阅)

第96章 你们抓阄定状元吧(求订阅)

第96章 你们抓阄定状元吧(求订阅)

老爷子惊愕道:“接管凤阳府?”

朱瞻均点头道:“对,自打空印案又出现以后,孙儿心中就有了一个疑虑。”

老爷子来了兴趣,好奇道:“说说,我给你琢磨琢磨。”

朱瞻均开口道:“虽然爷爷您已经答应我了,让那些加入商会的军户,可以不受地方卫所束缚,但终究天高皇帝远。”

“那些军官在卫所中,有绝对的命令权,如果他们看中了高产粮食的利益,用各种手段逼迫那些加入商会的军户,交出粮种。或者是直接用下作手段,那我们想要避免的事情还是避免不了。”

“就算事后我们发觉,惩戒了那些人,可终究是晚了,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麻烦。”

老爷子赞同的点了点头,作为帝王他深刻明白,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

面对利益摆在眼前,自身又有充足的权利,没有几个人能挡住诱惑。

“所以呢?”

朱瞻均直接道:“以凤阳府为基础,将那些愿意加入商会的军户,暂时抽调凤阳府,以那里为基础生产建设。”

“等将来凤阳有基础后,就可以将这些参与发展的军户,重新调回原籍,进行高产粮食推广。”

“当然,他们回去以后,就不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会成为当地卫所军官的副手,或者是重新设立一个同等权力的地位。”

“如此一来,那些军官想要再插手,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

“而且这些调回的人,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也能快速的帮助其他军户快速推广。”

“更重要的是,有了几年的亲自培养,这些人的忠心在十几年内,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忠心,忠心好啊。”老爷子点了点头又道:“但凤阳那里情况你了不了解,那里靠近两河区,经常性的有决堤发水的可能。想要把高产粮食发展起来,难度可是比别的地方大呀。”

“孙儿知道。”

当初在制定这计划时,夏元吉就说过那里的隐患,并且表明,如果朱瞻均觉得困难,他可以再想一个别的地方,比如说湖广区域等。

但朱瞻均和朱标老朱三人商量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定在了凤阳府。

“既然知道,为何还选择那里?”

朱瞻均看着疑惑的老爷子,郑重道:“那里是咱们朱家的根,是太爷爷崛起的地方。”

“百姓愚昧,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做天灾。在他们的心中,地方发生灾祸,就是有人惹怒了上天,上天降下了惩罚。”

“如果是在别的府,责任还可以推到地方官,或者是乡村恶霸头上。”

“可凤阳不行,那里是咱们老朱家的根,一旦发生灾祸,百姓们第一个想法,就是咱们朱家人,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老爷子内心一阵触动。

朱瞻均继续讲道:“回来时我去过凤阳,那里的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还到民间问过,很多老百姓都有一些怨言,甚至还听有人说,凤阳这几年之所以连年灾祸,是因为爷爷你造反触怒了天颜。”

打量了一下老头,确认对方没有发飙,朱瞻均继续讲道:“朝廷虽然不停投入,可终究是杯水车薪。”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让老百姓有充足的保障。”

“孙儿手中的高产粮食,就是这个保障。”

“只需百姓耕种一年,就能保证两年的食物供给,到时就算来了天灾,也不会让他们饿死,朝廷也能减少一大部分的压力。”其实朱瞻均还有几个缘由没说出。

凤阳作为龙兴之地,本就是天下瞩目,如果他能将那里打理好,得到的名声威望,绝对非同小可。

有了这方面的名声威望,再插手其他区域,将会轻松无比。

在古代这种环境,名声威望的力量可不能小视。

后来的李自成,就凭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

如果朱瞻均能将凤阳这个灾祸连连的地方,管理的变成富足之地,别的地方的百姓,内心绝对会非常期待。

就跟拆迁一样,某地拆迁家家获得了几千万赔款,得知这个开发商有可能要到伱老家去拆迁,这事儿换谁谁不期待。

直到中午,朱瞻均才离开了老爷子的书房。

老爷子同意了他去凤阳,并且将凤阳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了朱瞻均。

拿到想要的东西,朱瞻均直接回了皇庄,呼呼大睡了起来。

朱瞻均在睡觉的时候,朝廷的旨意也宣布了下去。

之所以如此快,是不想官员因为心慌这些事情,耽误了北征准备的事宜。

参与空印案的官员,主要策划者多数被判斩立决,只是听命之人,以从犯处理,剥夺官位功名,发配凤阳充军。

参与造反者人员,有三十余人被叛斩首,抄没家产家属发配,地方也是凤阳府。

领导叛乱的汉王朱高煦,消除王爵,年后全家发配凤阳,守护祖陵,无旨意不可离开。

从犯朱高燧,爵位降为郡王,年过之后立刻就藩。

那些在皇宫门口静坐的学子大儒,也因为卷入叛乱事件中,绝大部分发配充军,剩余罪责轻的,消去功名终身不可再考。

老爷子的雷霆手段,把整个朝堂百官学子们,惊得瑟瑟发抖。

那可是上千学子啊,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被皇帝一朝全抹了。

礼部更是欲哭无泪,今年进京赶考的考生,几乎全军覆没了。

年初就举办完了会试,但因为老爷子关心北边的战争,再加上徐皇后的身体等原因,老爷子并没有时间举行殿试。

前段时间皇后娘娘身体好了,陛下已经同意在十一月举行殿试,结束这一阶段的科举。

结果现在到好,不用准备了。

前段时间放榜榜上有名的,只有三个因病在家休养,没有参与这场静坐抗议,其他的全军覆没。

发配的发配,回家的回家。

就剩下这三个人,还考个屁啊,直接把状元榜眼探花给他们三个,让他们三个抽签,谁抽到啥是啥吧。

至于那份空圣旨,老爷子表明,朱瞻均已经写好了内容,并且交给他预览了。

圣旨已经封存在太庙太祖皇上画像之下,等将来用到之时,再取出公布。

写的是什么?老爷子也没有说,只是表明了非众人所想,乃是利国利民之本,这件事才算正式平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