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 第231章 一语通万里,大明万年兴

第231章 一语通万里,大明万年兴

第231章 一语通万里,大明万年兴

“对不起,郑太监,没有手令,你不能进去。”

“不是,我不朝你们里面去,我就去看看船的蒸汽机造的怎么样了,而且我还有陛下的手令。”

“郑太监,您别难为小的了,您这手令是上一回的,这一回不顶用了。”

“按照规定,天工坊的手令只有当天有效,就是太孙殿下的手令也没用。”

朱瞻均马车刚到地方,还没有下车就听到了一阵争执。

“怎么回事?”

朱瞻均走出马车,一眼就看到了几个锦衣卫,拦住了郑和不让他进去。

“殿下。”

众人连忙行礼,其中一个锦衣卫连忙汇报道:“殿下,郑太监拿着前天的手令想要进去。”

朱瞻均从马车上下来看着郑和道:“按照朝廷规定,天工坊身为朝廷重地,只有爷爷和父亲以及我的手令才能进入,而且只能通行一次,不能二次使用。”

指了指拦路的锦衣卫:“他们也只是按照规矩办事,郑太监不要难为他们了。”

“是。”

郑和一声苦笑,拱手答应了下来。

不过随即眼睛一亮,对着朱瞻均道:“殿下您正好在,能不能开个手令给臣。”

朱瞻均指了指郑和:“你呀,这么着急干嘛,轮船用的蒸汽机可不是一天两天造出来的。”

说完对着看门的锦衣卫道:“以后郑太监来,可以随时通往蒸汽机制造工坊。”

锦衣卫点了点头,听明白了朱瞻均这句话。

蒸汽机工坊可以随时去,但别的地方依旧不允许。

“这样满意了吧。”

郑和尴尬的笑了笑,向朱瞻均再次行了一礼。

“多谢殿下宽容。”

“走吧,正好我也要去看看,咱们一起过去。”

郑和连连点头,二人结伴的往里走去。

“殿下,还有臣呢。”

朱瞻均刚走进大门,身后响起了李百室的喊声。

朱瞻均回头就见对方被锦衣卫拦了下来,正向他这边挥着手。

“让他也进来吧,他是我的书吏官。”

对于锦衣卫的办事效率,朱瞻均心里给予了肯定,挥手让人放李百室进来。

“这位是?”

郑和见李百室穿的只是小官的衣服,心中疑惑,朱瞻均身边怎么会跟着这么一个小官?而且还能来到如此机密的地方。

“手下一个人才,将来乃是朝廷的栋梁。”

“殿下过誉了。”

李百室谦虚的拱了拱手,随即向郑和行了一礼。

“李百室见过郑太监。”

“先生客气了。”

郑和没听过对方名姓,但朱瞻均给予了很高的赞誉,说明这人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

郑和在老爷子身边这么多年,见过了太多的官员。

明白一些心眼小的人,在位置极低的时候会记住每一个欺负他的人,等将来登上高位就会反报复回去。

郑和不想将来因为一些小事情树立一个敌人,他还指望着朱瞻均对他加大投入,继续让他航海呢。

所以对朱瞻均手下的人才,都给予了最大的尊敬。

等两人打完招呼,三人结伴的走向了蒸汽工坊。

随着维多利亚的加入,徐寿等人的蒸汽机技术,直接是跨时代的提升。

再加上有充足的材料,生产效率那叫一个快。

等三人走入的时候,工人们已经将一个火车头拼装完毕,正准备开锅测验一下。

“这就是那个火车头的蒸汽机?”

仰头打量着高大的火车头,郑和想起了朝廷这段时间投入的一个铁道部门,轻声的询问朱瞻均。

朱瞻均微微颔首:“对,这就是火车头,也是我大明未来的主要交通力量。”

在几人小声交谈的时候,火车头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

随着呜呜的汽笛声响起,巨大的火车头,开始在铺设的实验轨道上运行了起来。

“如此神物,我大明何愁不兴。”

看着在轨道上咣当咣当快速行驶的火车头,被震撼到的郑和忍不住一声感慨。

朱瞻均哈哈一笑,拍着郑和的肩膀道:“这才哪到哪,万丈高楼这才刚打好地基,将来我们会有更快的列车,甚至能把人带到天上的飞机。”

“飞机?”

郑和看了看天,没有对此发表意见,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他觉得这太天方夜谭,人怎么可能会飞在天上,那可是只有仙神才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真的要做到那一步,那人岂不成仙了?对于郑和的不相信,朱瞻均也没太在意。

认知是伴随着科技发展一步一步的填充的,在没有看到实际实物之前,说的再真实,那也是在吹牛皮。

观看了一下火车运行,三人走进了轮船蒸汽机制造坊。

询问了一下带队的领班,得知第一批海船蒸汽机,至少还需要半年的时间,郑和是一阵失望。

他还等着出海呢,结果现在蒸汽机造不好,连船都没了。

“唉,被新鲜东西冲昏了头脑了,上了那个家伙的当了。”

郑和心里那叫一个无奈。

当初看到不用风帆,能在海上航行的船只,一下子太激动,根本就没考虑太多。

郑子龙拿出朱瞻均的命令,说要免费给他改装船只,当时他一高兴就直接答应了。

结果等回头反应过来,船已经被郭刚那个二五仔给开走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整个船队就他自己回来,而且还是坐了江南商人的船回的金陵。

其他人都留下了,就他自己走了,这是明显的嫌他碍事,要把他给踢走了。“殿下。”

陪郑和看完了蒸汽机,朱瞻均刚要去其他地方,身后响起了郑和的声音。

这语气有迟疑,同样也有一丝期盼。

朱瞻均回过头,郑和张了张嘴,几次想要脱口而出的话,最终还是咽了下去,笑得道:“既然已经看到了,那臣就先回去了。”

朱瞻均看着他,笑着点了点头。

郑和转过身,有些落寞的往外走去。

“放心吧,出海这事儿没人和伱抢,三年,最多三年,我会交给你一批船,新的船,不用风帆的那种。”

郑和身形瞬间定格,慢慢的回头看着脸上带着笑容的朱瞻均,原本有些失落的表情,慢露出了笑容重重的点点头。

“臣等着那天,要是到时候没有,别怪臣跟殿下你闹。”

“哈哈…”朱瞻均笑着指了指郑和:“以后出海可别带个长颈鹿回来就说是麒麟了。”

“呵呵!”

郑和尴尬的笑了笑。

前段时间他回来,带回了一头长颈鹿,据说是麒麟。

老爷子以为是祥瑞,还真信了他的话。

朱瞻均回来的时候,老爷子还带着朱瞻均去炫耀了一番。

结果被朱瞻均当场打了脸。

当时朱瞻均是这样说道:“一头长颈鹿就当成了麒麟,老头,你的见识也就这样了。”

当时把老爷子气得够呛,要不是朱瞻均拦着,要把长颈鹿留着给未来的儿子闺女当玩物,老头都要把那头长颈鹿给剁了,晚上包饺子了。

本来想炫耀一番,结果丢脸丢大了。

等郑和开心的离去,朱瞻均带着李百室,走向了一个把守严密的工坊。

“滴滴滴滴滴……”

两人还未走入其中,就听到了里面传来隐隐的滴滴声。

“这是什么?”

李百室疑惑的问了一句。

“电台,一种可以加信息从千里之外瞬间传来的东西。”

李百室瞬间一愣,有些惊愕道:“怎么可能?”

朱瞻均也没解释,带着对方走了进去。

“立正!”

二人刚走入其中,执勤的军官一声大喊,在场的所有人毫不犹豫的起身立正。

跟进来的李百室,看到里面的人,眼眸微微一动。

里面穿的都是大明制式军服的士兵,不过这些士兵的年龄好像并不大。

最大的顶多十六七岁,小的只有十二三岁。

男女都有,偌大的屋子中足足有上百人。

朱瞻均微微抬手,所有人在军官的口令下,纷纷坐下,继续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有的拼装手中的零配件,有的跟随着教官,学习电台的使用技巧以及密语。

“他们是大明皇家军事学院通信科的士兵,以后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配合指挥官了解各方情况。”

“大明皇家军事学院?”

李百室有些惊讶,根据其名称大概判断出,这应该是一所专门培养军官的学院。

朱瞻均点了点头,抬手指向正在学习的士兵。

“他们大部分都是阵亡将士的子嗣,或者是从民间收养的孤儿。”

“他们已经在学院里培养了四年,对朝廷的忠诚毋庸置疑。”

“在未来,他们将会投入军队,或者是进入朝廷里的其他部门。”

“一个朝廷,不能只有单一的声音,不然这天下谁说的算就不一定了。”

朱瞻均这一番话,让李百室忍不住连连点头。

老朱当年为什么大杀特杀,还不是因为淮西新贵以及他们几个人力量太强,怕新皇帝控制不住。

朱瞻均这种专门培养忠于皇帝的官员,有好处也有坏处。

坏处就是这种科班出来的人,在做一些事情上会循规蹈矩,在君王和朝廷利益之间,他们可能会选择君王,忽视了朝廷的利益。

好处那就不用说了,有足够的人,皇权就不会被架空,对地方的控制也会大大的加强。

也会因此,让皇朝的气运继续流传。

总而言之,有好有坏,但对帝王而言利大于弊。

朱瞻均处理的就非常好。

科举制度依旧保存,但会培养自己的力量。

两个势力在朝堂上互相监督,互相纠正,互相牵制,对于皇帝而言,是再好不过了。

“第一批电台可以投入使用了吧?”

参观了一会,朱瞻均找到了负责人,询问电台准备的情况。

“启禀殿下,第一批12部电台已经组装完毕,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

朱瞻均点了点头,再次询问道:“这里到皇宫的电线装好了吗?”

负责人没有回答,伸出手引着朱瞻均,来到了一个单独的房间。

屋里几个电台人员正在等待,负责人开口道:“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测验。”

朱瞻均走到了电台边,深吸一口气,亲手打开了电源。

虽然只是一场简单的电台通讯,但接下来发出的电报,将是大明这个时空第一封电报。

而这一份内容,也将会被史官记录,成为未来历史课本上的一页内容。

调整了一下,朱瞻均缓缓开口:“给皇宫那边发报……”

电台人员立刻做好准备,朱瞻均捏了捏拳头,郑重的说答:“一语通万里,大明万年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