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学霸就是要肝 > 第218章 材料!材料!

学霸就是要肝 第218章 材料!材料!

作者:正律和鸣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7:53

第218章 材料!材料!

第218章 材料!材料!

时间缓缓过去了。

虽然萧易认为托卡马克装置的问题很大,但他还是尝试性地向这个方向进行更多次的模拟。

毕竟不论如何,托卡马克装置都是目前学术界所认为的,最有可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装置,其也确实有相当大的优点,其结构简单——至少比起仿星器这样的聚变装置来说要简单不少,同时还能够实现对等离子体的强大约束等等。

如非必要,他也不会直接将托卡马克彻底的放弃。

为此他在数天的时间内,尝试了球形托卡马克、双环托卡马克、D形、椭圆形等多种托卡马克的结构。

然而,不管他如何改变,最终的结果都是差不多一样。

约束容易,提取难。

“难道,最终还是需要放弃托卡马克?”

萧易的脑海中忍不住想到。

在各种思考之中,他最终开始转换思路,暂时将目光瞄向了仿星器。

仿星器是除了托卡马克以外研究最多的一种核聚变装置,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对于制造的精度要求很高。

仿星器这个名字来自于对恒星内部核聚变的模拟,其英文名叫Stellarator,意思是恒星发电机。

与托卡马克主要依靠环向和极向磁场不同,仿星器使用一系列扭曲和变形的磁场线圈来产生复杂的三维磁场。

而这些扭曲变形的线圈,也就为生产过程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毕竟,从设计的目的上,是需要这些线圈提供足够精准和稳定的磁场,从而实现对内部高温等离子体的控制。

但是,如果在制造的过程中,一旦产生了稍微些许的偏差,然后在上亿度高温这样的极端条件下,就很有可能对内部的某些不希望发生损耗的部位造成十分巨大的伤害,从而减少仿星器的寿命。

甚至也不排除会发生意外的可能。

所以到目前为止,也一直都没有比较成功的仿星器被研发出来。

不过,对于萧易来说这就无所谓了,反正他主要还是借鉴一下这种装置的内部结构。

仿星器这种装置就没办法像东方超环一样直接拿到设计图纸了,不过,对于萧易来说倒也不算特别麻烦,根据一些论文还有网上可以找到的资料,他就直接发动完美工程,在脑海中自己打造出来了一个。

就这样又是数天过去。

……

时间逐渐接近了年底,而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当然也很多。

在PDE工业联盟这方面,因为萧易完成了NS方程一般化条件下的证明,所以也让更多公司都越发看好PDE工业联盟的前景,因此也又一次吸引了相当多的公司的加入,其中外国公司的占比也越发多了起来。

PDE工业联盟,逐渐可以称得上是一家国际性的组织了。

而另外一边,美国今年于旧金山召开的联合数学会议,也已经结束了。

这场联合数学会议,本来有相当多的数学家都期待着能够在这场会议上看见萧易的NS方程证明报告会,但遗憾的是一直到会议开始的前一天,他们也都没有收到相关的信息。

正当他们失望之余,然后就得知了从华国科学技术大学这边传出的,萧易将在三月份中旬举办NS方程证明报告会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出,立马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十分广泛的关注。

尽管论文中的描述已经足够详细了,但是人们仍然期待着萧易的报告,来为学术界提供更多的解释。

一时间,便有相当多想要参加这场报告会的各国数学家、数学爱好者们购买了前往华国的机票。

正巧现在有144小时华国免签的政策,算起来也有个六天的时间,足够他们来听一场报告会了,甚至还能够在这边旅游个几天。

而徽省和肥市政府在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更是高兴的一批。

开玩笑,他们何德何能,居然还能够举办这种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甚至吸引的还是全球各种顶尖的数学家。

以前这种活动都是在上京举办的,像是2002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还有之前萧易那次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报告会。

他们对于这样的重要学术会议都只能在一旁羡慕着。

没想到,现在他们也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

看来当初在萧易身上花的那些钱,回报率还在升高!于是为了迎接这场重要的报告会,省政府和市政府都开始做起了相关的准备。

包括场地的准备,还有到时候如何迎接那些国际上的数学家们。

当然,也并不仅仅只有数学家,还有数学物理学家、流体力学专家等等相关的研究人员,也不会缺席这场报告会,虽然他们可能听不懂数学上面的证明,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去向萧易学习一下萧氏空间方面的内容。

众所周知,萧氏空间才是让NS方程得以证明的关键所在,同样的,利用萧氏空间来模拟流体,也是一个已经得到公认的好方法。

总而言之,这次预计来华的外国游客们,覆盖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而且普遍都是高知识分子,对于华国来说,也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万一能够留下那么几个人才呢?就是苦了那些负责为这场报告会做准备的工作人员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他们还得为了这场三月份开始的报告会做准备。

不过,考虑到这场报告会是源自于一个世界级数学难题的证明,又是和萧易有关系,他们的心中倒是也没有那么难受了。

怎么说也是给他们华国人长脸的报告会嘛。

……

2024年的2月5日。

等离子体所。

距离2月9日的除夕只剩下四天了。

而东方超环这边也已经准备好了点火前期的所有准备。萧易也在这一天被邀请了过来。

按照之前黎江安说的,今天将由他负责按下点火键,来点燃这次的人造太阳。

控制中心。

“真空组,报告当前真空状态。”

赵展游的手中拿着对讲机,对着里面问道。

“真空组已就位,主反应室压力稳定在1.0*10^-6托,符合实验要求。”真空组的组长回复道。

“控制室收到,磁约束组,磁场线圈的运行状态检查完毕了没?”

“还在检查磁场分布图中,马上完成。”对讲机中传来了磁约束组工程师的声音。

“加快速度。”

赵展游说了一声,随后他看向了旁边的萧易,笑呵呵地问道:“萧教授,听说3月份的时候你就要举办NS方程的报告会了?”

萧易点头道:“是的,3月15号。”

“啧,听说现在全省都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了。”赵展游感慨了一声:“真不愧是千禧年七大难题啊,这声势就是大。”

萧易笑了起来:“等到可控核聚变实现的那一天,恐怕就算是黎曼猜想被证明也比不上了。”

赵展游耸耸肩,说道:“这两件事情,一个比一个遥远。”

他也没忘记撺掇萧易研究核聚变的事情,于是就借题发挥了起来:“不过萧教授,你若是先来帮我们研究核聚变的话,说不定就能够看到那样的一天了。”

萧易哭笑不得,说道:“那我干嘛不去研究黎曼猜想呢?毕竟你可别忘记了我是一名数学家。”

“呃……说的倒也是。”

赵展游一愣。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对讲机中传来了磁约束组那边工程师的声音。

“磁约束组报告:所有超导磁体冷却正常,螺旋磁场线圈和环向磁场线圈均已达到预设电流强度,磁场分布图显示无异常。”

“控制室收到!”

听到对讲机中的报告,赵展游便不再和萧易闲聊了,严肃起来,对着对讲机说道:“等离子体加热组,准备启动中性束注入和射频加热系统。”

“等离子体加热组已准备就绪,中性束注入器和射频加热器均已校准,等待启动命令。”

“诊断组,确认所有传感器和探测器正常工作。”

“诊断组报告:所有诊断设备,包括汤姆逊散射仪、干涉仪和柔性X射线探测器,均已通过测试,数据采集系统正常。”

“好!”赵展游说道:“现在各组均已准备好,接下来我就将指挥权交给萧易教授了。”

随后他便将手中的对讲机交给了旁边的萧易。

“准备点火了。”

萧易颔首,接过对讲机后,便走到了控制台前。

控制台上面有一个电闸,控制着电流的通入。

只要拉下这个电闸,就会迅速向各个线圈输入庞大的电流,对内部进行加热。

所谓核聚变Q值中的输入值,指的也就是这部分输入的电流了。

萧易深呼吸了一口气,他还是第一次搞这种事情,心中还是有点小刺激的。

随后,他便对对讲机里面说:“各位好,我是萧易,接下来由我负责指挥。”对讲机中传来了各组的回应声:“萧教授好!我们这边都只等伱下达命令了!”

萧易笑了笑,随后便说道:“好了,各组注意,准备进行点火,所有人员进入最高警戒状态。”

“现在开始倒数!”

“10!”

“9!”

“8!”

“……”

“1!”

“点火!”

随着萧易拉下了闸口,整个控制室的灯光变暗,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央的大屏幕上,显示着等离子体的实时数据。

对讲机中也迅速传来了各组的声音。

“真空泵启动,开始抽气。”

“磁场线圈预热,电流上升至设定值。”

“开始中性束注入,射频加热系统同步开启!”

屏幕上,等离子体逐渐成形,温度也迅速上升。

而在中央大屏幕上,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温度也在不断攀升,接近预期的点火条件。

大概四十多秒之后,诊断组负责人激动的声音便响了起来:“等离子体温度达到1亿度!”

一亿度!

基本达到了核聚变反应的要求。

核聚变之所以需要高温,就是为了利用在如此高温下,各种粒子具有极高的动能,能够克服粒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从而相撞在一起,发生聚变反应。

温度越高,粒子所具有动能也就越强,发生碰撞的概率也就越高,聚变反应也就越激烈。

当然,实际上几千万度的时候就已经会发生核聚变了,像是太阳的核心就达到了1500万度,不过,太阳那是因为其中心还有上千亿倍的大气压,在这种大气压下,发生核聚变的概率就要更高一些。

至于人造太阳,在气压方面肯定是达不到那种条件,中间都还差好几个数量级呢,更何况就算真的能够达到,但哪怕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估计任何政府也不可能会允许有这样一个设施建在境内。

开玩笑,如果真的能够造出一个上千亿倍大气压的装置,那可是真的把太阳搞到地球上面来了,这要是炸了,那可就真的等于太阳在地球上炸了。

东方超环内。

随着温度来到一亿度之上后,等离子体密度也开始迅速上升,同样的,核聚变的反应也逐渐剧烈了起来。

中央大屏幕上的一条红线不断上升,所有人都几乎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关键时刻的到来。

直到上面的数值突破了1.57×10^20/m^3这个数据之后,整个控制室中都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等离子体密度已经超过之前的格林沃尔德极限了!而目前的等离子体流仍然稳定!”

“牛逼!”

“奈斯!”

“……”

一片欢呼声中,萧易也是微微一笑,不过,他的目光却是盯着旁边的另外一个屏幕,这个屏幕上面显示的是通过红外探测仪对内部等离子体进行的是实时建模。

能够让他们直观地看见内部等离子体流的运行轨迹。

萧易看着这上面的流体运行轨迹,开始发动完美工程,在脑海中模拟出这些轨迹过程,并且思考着,在这种轨迹之下,又该如何利用其中的能量?

但最终的结论是,仍然没有很好的办法。

磨损依旧是一个关键问题,并且受限于托卡马克本身的结构,也会让这样的磨损变得更加的严重。

“材料仍然是关键……”

萧易眯起了眼睛。

“但光是解决了材料问题,也远远还不够,以托卡马克的磨损程度,会过于严重。”

“并且关键的问题是,托卡马克的内部,并不方便更换被损耗的内壁材料。”

“所以,需要加入一个缓冲区,当聚变装置内部更换壁材料的时候,能够将等离子体流控制在缓冲区中,而不会进入到发电区。”

“此外还有……”

萧易的心中逐渐思索了起来。

“但最关键的,还是材料!”

“第一壁材料问题不解决,核聚变的实现就永远只会在50年之后!”

材料!材料!纵观人类发展路上的一切,材料都是永恒不变的关键问题。

科幻作品中那些令人畅想的超级科技,也都需要更加先进的材料。

比如太空电梯所涉及到的超强碳纳米管。

再比如戴森球所需要的超强材料。

还有室温超导体等等。

哪怕是不那么科幻点的,单说宇宙飞船中所需要的材料技术,也是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

但那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材料真的会存在吗?萧易的心中甚至不由去想,费米悖论中,外星人在哪里?

也许那些外星人也在思考着,材料技术,究竟能够突破到哪种程度呢?

“等离子体密度突破2×10^20/m^3了!”

周围又是一阵激动的声音响起,将萧易唤醒。

一看大屏幕,距离2.12这个数字,已经相当接近了。

他叹了口气,算了,想那么多干嘛呢?

还是把心思放在当下吧。

但不管如何,他都要去尝试研究一下第一壁材料。

科学技术的发展,到底能够走多远,第一壁材料,也许将能够做一个简单的回答。

成功,就代表前路无穷尽。

不成功……

那就再说吧。

但总之,他现在已经真正将

“2.12!新的极限到了!”

旁边的声音提醒了萧易。

他立马拿起了对讲机:“好了,现在开始控制燃料注入,保持等离子体密度稳定在2.12×10^20/m^3!”

“是!”

……

约莫保持了一百多秒后。

本次点火实验就结束了。

最终的结果无疑是喜人的。

首先是完成了一亿度之上运行了150秒的成绩。

其中包括了在1.6亿度运行了39秒。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验证了新的格林沃尔德极限了。

在2.12×10^20/m^3这个密度下,等离子体流仍然相当的稳定,十分的安全,这表明了,在相同的条件下,核聚变可以输出的能量,还可以更高!

相关的消息一经发出,便迅速登上了国内的热搜榜。

当然,格林沃尔德新极限的验证,也再一次让全世界都投来了关注的目光。

只不过,相比较这些好消息来说,等离子体所这边觉得更好的一个消息是——

萧易决定接受邀请,成为等离子体所的研究员,并且加入到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当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