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学霸就是要肝 > 第170章 存在一个严格正的质量间隙

第170章 存在一个严格正的质量间隙

第170章 存在一个严格正的质量间隙

若说萧易现在的研究是于无声之处起惊雷,那么对于物理学界,乃至是数学界来说就是惊雷滚滚了。

随着CERN的这场会议结束之后,关于X场的消息,就立马传了出去。

CERN中的学者们将萧易在会议中的推导过程进行了整理,然后公布了出来,顿时间,便让本来就因为W玻色子质量超重得到确认而十分不平静的物理学界,又一次炸开了锅。要知道,CERN在开这场会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十分广泛的关注,因为物理学界都想知道CERN是否会继续在W玻色子的研究上面投入更多的资源,这从某种程度上几乎影响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物理学的热点方向。

结果谁能想到,这场会开完了之后,关于W玻色子的问题没了,却又冒出来了一个X场?甚至是一个能够和希格斯场发生交互的未知物理场?

更甚至,它还可以和弱相互作用力下的W玻色子发生联系,从而影响到质量赋予过程,还能够为弱相互作用力和强相互作用力的统一提供媒介?

这一个个劲爆的消息,直接让整个物理学界都傻眼了。

当然,同样的也让整个科学界都傻眼了,毕竟像这种涉及到了宇宙微观组成的重要发现,全世界的人们都感兴趣。

而除了X场之外,关于萧易正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的质量间隙问题,并且距离最终证明已经十分接近的消息,也同样被传播了出去。

这个消息就是在物理学界和数学界两开花了,毕竟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问题,同时也是数学问题。

如果说解决哪个问题最有可能让一名学者同时获得菲尔兹奖和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话,那么杨-米尔斯方程的质量间隙问题必然居其首位。一时间,数学界也是哗然一片。

虽然纯数学界往往并不怎么关心其他领域的研究,但是千禧年问题,还是值得他们关注一下的。

一个千禧年问题等于一个菲尔兹奖,他们想不关心都难啊。

就更不用说,现在将要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萧易了。

眼瞅着马上就要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再一想,萧易还是大会的全体报告邀请人。

于是,爱德华·威滕教授关于萧易将在这场报告上证明质量间隙问题的猜测,几乎就在数学界成为了既定的事实。

而各大新闻媒体也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立马就挤了上来,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告。

CERN的会议结束之后,威滕教授就接受了欧洲新闻电视台的采访中。

在采访中他表示:“如果说希格斯场是上世纪末叶物理学界最伟大的成果的话,那么我敢说X场将成为21世纪初叶最伟大的成果。”

“希格斯机制帮助我们弄清楚了为什么费米子、W玻色子、Z玻色子具有质量,而光子、胶子的质量为零,帮助我们完善了标准模型,同时也为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而X场,将为我们更进一步理解强相互作用力,甚至是实现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统一提供巨大的帮助。”

“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物理学界的大统一理论,物理学界普遍认为将电、弱、磁三大基本力统一在一起,就成为了大统一理论,它对于我们理解宇宙有着十分巨大的意义。”

“……显然,萧易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数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物理学家,他提到他在观察了LHC中大量的W玻色子信号之后,分析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之后,就直觉性地联系到了他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质量间隙问题过程中,所推导出来的一个神奇的物理场,最终确定了X场的存在。”

“这是只有出色的物理学家才能够做到的,你如果要问,他是否能够继承我在数学和物理上的能力,那我想说你肤浅了,人家在数学上的能力比我强,至于物理上他也不研究弦理论,所以完全谈不上继承什么的。”

“至于他所提到的杨米尔斯方程质量间隙问题……他什么时候能够证明这个问题,我并不清楚,不过我想说的是,咱们可以拭目以待,相信他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喜。”

威滕教授做出的评价不可谓不高,作为一名菲尔兹奖得主,却称萧易的数学能力比他强,就已然让人们为此感到惊讶了。

而他关于X场的解释,也更是能够让普通人们都听出这个新的物理成果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当然,接受了采访的也并不仅仅只有威滕,此外,身处英国,已经是93岁高龄的彼得·希格斯,也接受了广播公司的采访。

“我很高兴能够在这个年纪还能够听见物理学界有如此重大的发现,虽然我时常以希格斯机制为骄傲,但一直以来我也十分清楚,希格斯机制并不完美,从人类的角度乃至是尺度去观察,也没有任何物理理论是完美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一步步地去完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而X场,也将成为这个世纪以来,我们物理学界在这上面的第一个重要进展。”

“虽然不清楚以我的年纪,是否还能够看见物理学界对于X场更为直观的解释,唔……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了,不过,我还是想要向萧易表示一声——”

“谢谢伱,让我在去见上帝之前,能够让我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个宇宙规律存在。”

彼得·希格斯,作为希格斯机制的提出者,以及希格斯粒子的预言者,他在物理学界的地位绝对是能够排得上历史前列,他的评价,更加为这一把火丰富了燃料。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咖啡厅中。

“天啊,萧易他居然去研究质量间隙问题了!”

彼得·萨纳克一屁股坐在了德利涅还有邦别里几人的旁边,指着手机上的新闻惊呼道。

“我就说最近怎么这快一年的时间没有听到他研究出什么成果来,原来是去酝酿这个大的去了。”

德利涅翻了个白眼:“那是你完全没有关注人家好不好,萧易这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都将精力投入到物理,还有材料上去了,都发了PRL、JACS,甚至还有nature呢,哦,也别忘了CERN他们发在science上面的那篇论文,萧易的名字也在其中的。”

萨纳克说道:“Science上面的那篇论文就别说了,有快两千多个作者了吧?”

关于CERN和华国高能所合作完成的那篇论文,萧易自然也在作者中。

只不过,对于高能物理这一领域的论文来说,因为他们的项目往往都是由很多人合作完成,每个人都承担了对其中某些数据的处理工作,所以只要是有所贡献的人,都将会被列入作者一栏,不分一作二作的区别。

这也算是高能物理特有的署名规则,确保每一个对实验和论文做出贡献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署名权。

德利涅耸耸肩:“那好歹也是Science嘛,而且萧易多少也算是他们那篇论文的主要完成人员,没有萧易给他们提供的数学方法,他们能够找到?”

萨纳克:“咱们还是别说这个了,和咱们数学又没有关系,我现在就想知道,咱们难道真的能够在数学家大会上见证一个千禧年问题的解决?”

德利涅指了指咖啡厅的门口,说道:“喏,正主来了,你问他好了。”

他们转头一看,然后就见到爱德华·威滕这时候也走了进来。

萨纳克当即招了招手,喊道:“嘿!威滕,啥时候回来的?”

威滕听到声音,先是向他们挥了挥手,然后去吧台找服务员倒了杯咖啡,随后就走了过来。

“昨天晚上回来的,怎么了?”

“当然是CERN那边的事情,萧易没有跟你透露一下,他把质量间隙问题研究到哪里了?”

威滕喝了一口咖啡,然后摇摇头道:“新闻上面不是都说过了吗?他只是说,他已经接近最后的答案了,具体到哪里了就不清楚了,毕竟这是人家课题的关键。”

“好吧。”萨纳克也只能放弃。

威滕笑着问:“怎么现在你们也对物理感兴趣了?这么关心质量间隙问题。”

萨纳克摆摆手:“那倒是没有,只是出于一名数学家对于千禧年问题的关注而已,而且我更想知道的是,如果他真的解决了质量间隙问题,是否能够给数学界带来一些新的理论,这才是关键。

威滕微微点头:“是这样的。”

又喝下了一口咖啡,他感慨道:“曾经的我对我的数学非常有自信,所以也研究过一段时间质量间隙问题,但最后能够得出的结论就是,当前的任何数学方法,都没有办法帮助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面做出更进一步的突破。”

“特别是代数几何,以及拓扑上面,杨-米尔斯理论与拓扑和几何有着非常深的联系,不管是处理瞬子解这样的拓扑结构,又或者是纤维丛这样的几何性质,都需要更复杂的数学工具,可惜这种复杂的数学工具,我是创造不出来了。”

“嗯……也许证明霍奇猜想能够帮助我们的研究呢?”

威滕笑着道。

德利涅舒服地靠在座椅上,说道:“让我们相信萧易吧,他已经创造出了很多伟大的理论了,想来也差不了这一个。”

几个人都是一笑:“你是对的。”

……时间悄然的过去了。

关于W玻色子的讨论逐渐归于平静,同样,关于X场,以及质量间隙问题的讨论,也逐渐归于平静的。

当然,这只是相对于之前整个社会都在讨论的那种情况而言,对于相应的科学界,关于它们的讨论,丝毫没有停过,至少在CERN里面,关于X场的讨论就没有消停过。

这段时间,他们几乎是重新对过去的所有数据进行检索分析,想要从中寻找出能够直接证明X场存在的信号。

此外,他们也在紧锣密鼓地为下一次启动LHC进行对撞任务进行准备。

最重要的就是找欧盟打钱了。

“戴维斯议员,真的!如果X场的存在能够被找到,足以为我们培养出至少20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更多的经费,能够让我们对LHC进行更大的一次升级。”

“我记得你们上次还说是15位来着,你确定不是在骗我?”

“啊……是吗?哈哈,其实是这样的,我们最近又通过研究,发现了更多重要的细节问题,您去问维尔切克教授,他肯定会这样告诉您的,我愿意赌上维尔切克教授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荣耀,向您保证!”

“我觉得你们说的实在是太夸张了,就算是希格斯粒子,也才只有三届,总共7名物理学家得到了诺贝尔奖,这个X场怎么可能有20位?”

(坏了,这议员怎么有点懂的感觉?)“那是您对于X场的意义还没有足够深入的了解,X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强相互作用力,又能帮助我们统一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您看,这样算起来,至少就有2届诺贝尔奖了,往后我们再围绕X场具体是什么东西,以及其他各种领域,20位都是保守估计了!”

“真的假的?”

“我还能骗您不成?”

……

CERN中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在另外一边,在圣彼得堡中,随着距离国际数学家大会正式召开的日子越发临近,大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们也有他们的事情要忙。

一场会议中,组委会主席别列佐夫斯基召集了他们的报告人对接员,询问道:“你们所对接的报告人,他们的报告题目都提交了吗?”

“我这只有一半的人交了,还有一半没交。”

“我这边也是。”

“ 1”

“……”

“距离截稿日期不是还有一个周吗?估计他们不到deadline是不会交的。”

别列佐夫斯基皱了皱眉,说道:“不管怎样都给他们发一封邮件过去,通知他们赶快提交了,只是一个简介而已,又不是让他们交论文。”

“是!”

距离大会开始只剩下不到四个月了,一般来说,所有大会报告人都需要提前三个月提交他们报告的主题,这样一来好方便他们组委会准备海报,同时将他们的报告题目放在大会官网上进行宣传。

这样一来,那些大会的参与者们就可以在官网上浏览他们这些报告的信息,并从中选择感兴趣的报告,到时候在大会召开的时候好去参与报告。

这当然不是什么费事的事情,随着他们通知发出去后,几天之后,就断断续续地收到了报告人们发过来的报告简介。

直到截止日期前的最后一天。

别列佐夫斯基再次召开了一场会议,问道:“所有报告的简介都收到了吗?”

“我这边收齐了。”

“我也收齐了。”

很快,数位对接员们纷纷表示收到了。

然而,还有一名对接员,在最后的时候,弱弱地举手说了一声:“我这边还差一个人……”

别列佐夫斯基立马皱眉问道:“是谁?居然这么不重视自己的报告吗?”

“呃,是萧易。”

众人顿时都是一怔。

萧易啊?那没事儿了。

别列佐夫斯基的表情也是一凝,然后猜测道:“或许他正在攻克质量间隙问题的关键上面吧。”

想了想,他最后说道:“嗯……那你就给他发个消息,可以给他再宽限一个月的时间,顺便祝他能够成功完成证明。”

众人感慨,不愧是大牛级的人物,说宽限就宽限了。

不过,想到人家正在解决的是千禧年难题,也就释然了。

这样的问题,有点特殊,对待也是应该的。

有人开玩笑地问道:“那如果一个月后他还没有完成呢?”

别列佐夫斯基耸耸肩说道:“那就再给一个月呗,为什么我们要求距离报告开始前三个月提交,就是为了应对这种事情的时候,能够有冗余时间。”

众人不由点点头,有道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位对接萧易的对接员忽然惊呼道:“等等!萧易给我发邮件了,他把他的报告主题发过来了!”

会议室中的众人顿时都愣住了。

“什么?!”

别列佐夫斯基也赶快跑了过去,“让我看看,他发的是什么?!”

其他人也纷纷都围了上去。

然后,他们就见到那名对接员面前的电脑上,显示着一封邮件。

寄件人正是萧易,而邮件的标题为:【杨-米尔斯理论中存在一个严格正的质量间隙】

顿时间,在场对所有人面上,都露出了震惊之色。

萧易,完成了?!…………

……

“【无情连学】生效时间已超过150天,并且完成一篇高等价值的学术论文,等级提升至lv5。”

“技能效果改变如下:每保持学习一个小时,则学习效率提升2倍,最高可提升20倍。”

“同时,现在可随机生成一个新的额外效果。”

“额外效果正在随机生成中……”

“恭喜宿主!获得额外效果:【材料掌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