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90章 帝国之冬

1444,拜占庭再起 第290章 帝国之冬

作者:加利西亚的鳐鱼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02 19:35:56

第290章 帝国之冬

灰蒙蒙的天空飘着大雪,厚厚的积雪铺满道路,脏兮兮的马蹄印和车辙将这条一度十分繁华的大道弄得污浊不堪。

人烟稀少,寥寥行人瑟缩着身体,用任何可以用来御寒的东西将全身裹紧,阻挡着刺骨的寒风。

路边上,逃难的流民随处可见,被穷困和寒冷击垮身心的难民随时都有可能跌倒在地,倒在帝国的寒冬中,再也爬不起来。

几辆装饰豪横的马车行驶在道路上,奢华的幕布和繁复的家徽诉说着主人的财富,车夫们耀武扬威,用皮鞭驱赶着路边的流民,恶狠狠地谩骂着,又在他们羡慕的目光中,用萝卜和甜菜喂食着高大的健马。

迷蒙的雪幕下,伊斯迈尔从马车中探出头,遥望着不远处的城市。

这座城市坐落在乌卢山北麓,虽然并非港口,但距离马尔马拉海仅有一小段路程,交通便利。

乌卢山是城市的特色,山顶终年积雪,从房顶望去,雪白的山峰和灰黑的山脊交映成趣,气势磅礴。

这是布尔萨,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安纳托利亚西部的第一大城市,工商业发达,清真寺繁多,埋葬着历代苏丹的遗骸,记载着从奥尔罕一世到穆拉德二世五位加齐和苏丹的丰功伟绩。

伊斯迈尔看着连绵起伏的雪山,再看看饥馑交加的流民,眼神一黯。

从地图上看,布尔萨城离奥斯曼家族朝思夜想的君士坦丁堡不算遥远,直线距离很近,仅有一百多公里。

据说,如果天气晴朗,从君士坦丁堡的最高处向东南方眺望,可以依稀看见乌卢山的白雪。

伊斯迈尔记得,他第一次前往布尔萨寻找自己的表亲穆罕默德二世时,他曾带同为少年的伊斯迈尔攀登雪山,自豪地指向西北角的天空。

总有一天,我会夺取那座终将属于我们的城市,站在大皇宫的最顶峰眺望乌卢山的山顶,在雪景和海景编织出来的幻境中做上一场美梦,我会梦到我的祖先。

穆罕默德二世如是说。

二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穆罕默德和伊斯迈尔都成了中年人,当年的豪言壮语也化作飞烟,或许早已忘记,或许只是不愿提起。

“给他们一点吃的吧。”

伊斯迈尔看了看路边的流民。

“安拉将会赞许。”

“一大半都是希腊人,尊贵的王子。”

车夫不屑地扫视着流民。

“他们留在城里也是浪费粮食,不如赶到风雪中任其饿死。”

“我们的领地上也有很多希腊人和本都人,但我从不伤害他们,他们也不会反抗我们。”

伊斯迈尔硬邦邦地说。

“就算是为了一小半的穆斯林,也把我们的粮食分一些吧。”

车夫点点头,从皮袋中摸了摸,将几根沾满泥土的萝卜扔了出去,落在雪里。

流民们眼冒精光,当即争抢起来,一把抓起,塞进口中,不顾上面的泥土。

伊斯迈尔皱皱眉,一把抢过本该给马匹准备的零食袋,抛了出去。

夹杂着突厥语和希腊语的争抢声或感谢声传进伊斯迈尔的耳朵,使他心烦意乱。

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萝卜和甜菜不能让这些饥民摆脱困苦,一些人会在争抢中倒地不起,暂时抢到食物的人会在之后的寒冷中慢慢冻僵。

还有一小部分人,他们会靠着强壮的身体或一点点的运气成功活下来,带着仇恨和愤怒走进深山和丛林,拿起刀枪剑戟。

“加快速度,雪又大了。”

伊斯迈尔吩咐道。

皮鞭敲响,马匹吃痛,嘶鸣着向前奔去,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布尔萨城外的库里耶。

库里耶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建筑复合体,往往以清真寺为中心,涵盖了伊斯兰学校,医院,面包店,公共食堂,慈善机构,客栈,市场和土耳其澡堂等公众服务设施,高效而合理。

与早期的拉丁蛮子和传统突厥游牧部落不同,奥斯曼人在对待个人卫生上倒是和罗马人比较相似,喜爱洗澡和清洁,稍微富裕一些的市民会在重大节日时前往各个澡堂清洁自身,濯洗污垢。

库里耶是一座奥斯曼大城市的标志,布尔萨的库里耶最为出名,从奥尔罕一世开始,每一位有为之君都在布尔萨城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各大清真寺率先被建设起来,随后是客栈和巴扎,然后,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市民们来到这里祈祷学习,享受生活,和睦而安宁,充满着烟火气息。

单论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奥斯曼帝国遥遥领先于任何一个伊斯兰国家,在整个地中海世界也数一数二,相比于充斥着人畜粪便的巴黎和充满困苦乞丐的开罗,鼎盛期的布尔萨更像是一座真正的繁华城市,或许仅有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城才能略胜一筹。

至于君士坦丁堡,老祖先留下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单靠啃老本就能成为世界渴望之城,自然遥遥领先。

与塞尔柱时期的同类建筑群不同,布尔萨城的不少库里耶都建在城墙之外,摆脱了城墙的束缚,扩充了城市的规模,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伊斯迈尔眼前的正是布尔萨的第一座库里耶,被百姓们称为奥尔罕库里耶,始建于奥斯曼加齐奥尔罕一世统治时期,在他的治理下,布尔萨城外建起了许许多多的客栈和巴扎,硬生生将东罗马时期的丝绸之路改了道,将布尔萨城也纳入其中,并成为了重要一环。

当然,曾经的荣耀仅能唤起后人的惋惜,陆上丝绸之路早已衰落,东西方的贸易网络被混乱的中亚和波斯拦腰斩断,所剩不多的商品被白羊人垄断一空,更多的东方商品则被坐拥印度航线的东罗马帝国运回地中海世界。

此时的奥尔罕库里耶已经尽显衰败之色,商品的匮乏和商人的减少尚在其次,战争的阴云和物资的紧缺才是致命的尖刀,狠狠插在布尔萨最柔软的腹地。

木柴都不够用了,谁会下狠心洗上一次热水澡?

或许有,但绝不是在天灾**中艰难求生的普通人民。

伊斯迈尔看见,清真寺的学者们依旧使用着昂贵的熏香,富商巨贾们依旧享用着精心烹调的美食,突厥贵族们依旧沉湎于酒色和大烟。

马车继续行驶,城门口的卫兵躲在门洞中避雪闲聊,他们看见了伊斯迈尔的家族徽章,完全没有上前阻拦的意思。

车夫也很识趣,在通过门洞时扔下一袋银币,换来一阵感激。

城墙内的场景依旧萧瑟,大雪将城市染得雪白,市民们排着队购买粮食和木柴,叫嚷着每日配给的不足,贵族们躲在一个个游乐场所中声色犬马,用烟,酒和性刺激着自己的身体,压抑着内心深处的恐慌和焦虑。

东方的大片领土已经臣服在白羊铁骑的马蹄下,大量的游牧部落已经抛弃了奥斯曼苏丹,转过头就向更加强大的白羊王宣誓效忠,这是草原部落的规则,游牧民族的本性,奥斯曼贵族们虽然沉痛,但也并不意外。

西方的绝大部分领地依然固若金汤,一年多的试探和激战中,爱琴海壁垒证明了自己的出色,没能让东罗马帝国占到任何便宜,直到现在,他们也只不过占据了一座小小的堡垒,刚刚登上安纳托利亚的大地。

伊斯迈尔常常想,如果不是异常的天气,如果不是东西两面受敌,东罗马帝国可能连海岸都登不上去,苏丹陛下忠诚的卡皮库鲁军团会在每一片沙滩给予他们最凶猛的反击。

但他也知道,这种假设毫无意义,东罗马帝国的国力在残酷的对外剥削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加持下持续腾飞,再给他们十年,就算没有天灾**,奥斯曼一样抵抗不了。

最先进的技术,日不落的雄心,传奇的君主和海沙般的军队,这就是目前的东罗马帝国。

哪怕抛开这些,伊斯米尔也从不认为爱琴海壁垒金城永固,天灾本身便是最大的变数。

伊斯迈尔可以感觉到,最近一段日子,大地的活动越发频繁,安纳托利亚已经爆发了好几次小地震,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要知道,君士坦丁堡在地理上的缺点屈指可数,地震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历史上曾爆发了数百次大小地震,整个爱琴海沿岸都坐落在地震带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伤亡惨重的大地震。

上一次的大地震中,加里波利要塞被地震摧毁,奥斯曼帝国通往欧洲的道路门户洞开,他们认为这是神的旨意。

下一次的大地震将在何时爆发?十年后?二十年后?奥斯曼帝国还能看到这一天吗?

伊斯迈尔不知道。

王宫到了,伊斯迈尔沉默地跳下车,沉默地向卫兵们表明身份,沉默地在宦官的接引下步入穆罕默德二世的书房,见到了躺在靠背椅上的苏丹陛下。

“欢迎你,我的表亲,坎达尔的后人。”

穆罕默德二世轻轻地说。

“向您致敬,最尊贵的苏丹陛下,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的统治者。”

伊斯迈尔躬身行礼。

“坐吧,烤烤火,吃点东西。”

穆罕默德二世慈和地看着他。

伊斯迈尔点点头,宦官为他摆上一份海参浓汤。

穆罕默德二世酷爱海鲜,这是每个突厥贵族都知道的事情。

伊斯迈尔喝完热汤,细致地擦了擦嘴,一股热气温暖肺腑,让他感到分外舒适。

温暖的火光中,伊斯迈尔有些疲惫地抬起了头。

“苏丹陛下,感谢您的招待,这一路走得太急,我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一顿热饭了。”

“好好休息一下吧,喏,这个给你。”

穆罕默德二世从身边的木桌上拿起一个木盒,将盒子扔给伊斯迈尔。

“这……”

伊斯迈尔打开盒子,看着里面的烟卷,有些惊讶。

“我的耶尼切里从战场上缴获的,他们送给了我。”

穆罕默德二世轻飘飘地说,摸索着用蜡烛点着香烟。

“希腊人的好东西,每年可以为他们带来不少利润,再化作箭矢和炮弹,打向我们。”

穆罕默德二世吐出一口烟雾,迷蒙着眼。

“真希望这是我们的。”

“既然伯罗奔尼撒能种,我们自然也能种,等战争结束,您可以去希腊人手里弄来烟草和棉花的种子,我们也种。”

伊斯迈尔安慰着。

“也许吧,先把仗打完,再谈其他。”

穆罕默德二世咧了咧嘴,虚浮的眼中却没有一丝笑意。

“安纳托利亚堡垒丢了,希腊人将其更名为雷穆斯堡,和罗慕路斯堡对应。”

穆罕默德二世木然说道。

“苏哈特是个好人,我见过他一面。”

伊斯迈尔叹了口气。

“他为您尽忠到底,也为我们换来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科贾埃利的希南帕夏还有几万军队,我们仍然留有反击之力。”

穆罕默德二世只是微笑地点点头,神情复杂。

“我养不活更多的士兵了,就连科贾埃利的驻军都在忍受饥饿和寒冷。”

“人数很重要,但并非一切。”

伊斯迈尔眼神一黯。

“只要您走上战场,士兵们会拼死尽忠的。”

“如果有那一天,我一定会去的。”

穆罕默德二世点了点头。

“我和希腊皇帝同岁,二十多年里,我们的交手寥寥无几,我在战役中或许能够取胜,但在战略上却输得一塌糊涂。”

“他在战术上的天赋并不出众,但他的眼光极其刁钻,每一次都能命中要害。”

穆罕默德二世蠕动着乌紫色的嘴唇,猛吸一口,又拿出一根。

“无论如何,我会一直战斗,我不想让祖先的基业在我的手上彻底败亡。”

“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穆罕默德二世看向眉目低垂的伊斯迈尔。

伊斯迈尔沉默片刻,咬了咬牙。

“我的哥哥派我来问问您,坎达尔的士兵能不能暂时带回去。”

“出什么事了么?”

一阵令人不安的沉寂后,穆罕默德二世抬起了头。

“我们的领地遭遇了袭击,国内无比空虚,仅有不到三千的老弱病残,挡不住他们。”

伊斯迈尔如实说着。

“是乌宗哈桑?”穆罕默德二世的声音从烟雾中传出。

“不,乌宗哈桑还在东南部。”

伊斯迈尔摇摇头。

“那是特拉比松的科穆宁?他们有这个胆子?”

穆罕默德二世快速地问。

“不,我们和科穆宁家族有协约,他们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实力。”

伊斯迈尔继续摇头。

“是哥萨克皇帝查士丁尼的部队,三千多人的骑兵,都是最精锐的,一人三马,来去如风,包括哥萨克人,切尔克斯人,还有一个军团的近卫龙骑兵。”

“他们从特拉比松借道而来,科穆宁家族没有阻拦,也没有能力阻拦。”

“他亲自领兵?”

穆罕默德二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不,根据情报,他去索契城召集更多士兵了。”

伊斯迈尔苦笑着。

“领兵将领是一个年轻的拉丁人,贡萨洛·德·科尔多瓦,哥萨克皇帝的亲信。”

“很厉害么?”

穆罕默德二世吐出一口浊气。

“用兵如神,尤其是那支近卫龙骑兵,在贡萨洛的指挥下,这些携带火枪的骑马步兵可以迅速绕到关键位置,用随身的鹤嘴锄挖掘壕沟和工事,让我们的士兵进退两难。”

伊斯迈尔叹息着。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守军质量太差,精锐部队全都不在国内。”

“你们那边降雪了么?”

穆罕默德二世问道。

“也降了,但黑海沿岸稍微好些,比较温暖。”

伊斯迈尔说道。

“但是,贡萨洛的部队对寒冷的耐受力比我们强很多,哥萨克和切尔克斯都是活跃在寒冷草原或寒冷高山的部众,近卫龙骑兵里也有大量的罗斯人,他们……不怎么怕冷。”

“而且,他们沿着海岸袭击,希腊人的三艘舰船一直跟在旁边,提供各种补给。”

穆罕默德二世点点头,抿了抿嘴。

“你们的舰队呢?”

“您忘了么?在开战之初就被击败了,剩下的零星船只都躲在锡诺普,不敢出去。”

伊斯迈尔目光黯淡。

伊丝芬迪亚尔贝伊国,或者说坎达尔贝伊国是安纳托利亚诸贝伊国中较为特殊的存在,坐落在黑海南岸和群山北麓,远离圣战前线,较为平和,由于当地的希腊人和本都人比较多,又有海港之利,经济发展一直不错。

锡诺普海港是安纳托利亚北部少有的避风良港,坎达尔贝伊国在鼎盛期维持了一支不错的舰队,主要军港就是这里。

坎达尔贝伊国拥有不少铜矿,可以自行铸币,还擅长种植甜菜,虽然没法制造蔗糖,但可以用提取物制造出一种不错的甜点,之后,这种甜点还会得到改进和发扬,逐步演变为土耳其民族的特色糖果,土耳其软糖。

奥斯曼和坎达尔的关系一直尚可,两个家族多次联姻,伊斯迈尔的身体里流淌着奥斯曼一世的血脉,穆罕默德二世的正牌妻子也是坎达尔的公主。

退往安纳托利亚的奥斯曼帝国没能像原历史一样将坎达尔直接吞并,而是签署了一份协约,坎达尔贝伊成为了奥斯曼帝国下一个自治权比较大的地方王公,将世代效忠奥斯曼苏丹,休戚与共。

大土耳其战争时,正值贾尼克家族绝嗣,穆罕默德二世为了换取坎达尔的精兵,曾将贾尼克家族的残存领地,坎达尔东部的萨姆松地区交给了伊斯迈尔的哥哥。

坎达尔贝伊国也没有二话,将自己的大部分军队派往西方,为苏丹而战。

“情况很危急么?”

穆罕默德二世轻声问道。

“很危急,萨姆松已经沦陷了,数万百姓在哥萨克的铁蹄下呻吟。”

伊斯迈尔沉重地说。

“萨姆松的守军太少了,此前还被巴耶济德殿下抽走了一部分,只剩下不到一千人,被贡萨洛奇袭得手。”

“汇报军情的信使应该已经在路上,相信您不久后就能看到详细报表。”

穆罕默德二世重重一叹,举起一杯热牛奶,喝了下去。

“贡萨洛此人怎么样?有没有伤害百姓?”

“呵呵,您也知道,伊比利亚人全是一帮宗教狂热的疯子,贡萨洛也不例外,甚至说,那个带有四分之三伊比利亚血脉的哥萨克皇帝查士丁尼也是一个极端者。”

伊斯迈尔惨然一笑。

“萨姆松沦陷后,贡萨洛严明军纪,砍了好几个人头,禁止他们扰民。”

“但是,在他眼中,穆斯林不算民。”

伊斯迈尔坦然面对着穆罕默德二世疑惑的目光。

“贡萨洛的部队十日不封刀,不值钱的老幼全部被杀,值钱的健壮男人和年轻女人则被贩卖为奴,作为对哥萨克和切尔克斯的赏赐。”

“贡萨洛甚至将贾尼克家族的两个女性后裔还被拍卖了出去,被一个希腊富商买回去当收藏品。”

伊斯迈尔悲愤地说。

“最令人愤怒的是,他们将所有伊斯兰学者和穆斯林工匠都运回了康斯坦丁尼耶,凡有不满直接杀戮。”

“书籍,文物,珍宝……全都被搬空了。”

“现在,萨姆松附近只剩下四千多个希腊人和本都人,他们成为了地主。”

穆罕默德二世紧握双拳,咬牙切齿。

“欺人太甚,他们就不怕我也在西边搞希腊人大屠杀吗!”

穆罕默德二世重重挥舞着双拳。

伊斯迈尔没有看他,低下了头。

难道你没干吗?

这一年来,直接或间接死在穆罕默德二世手下的希腊裔已经超过两万了。

“贡萨洛还向附近的每一座城市派去了信使,告诉他们,当大军来临时,凡是不愿投降的,他都将在破城后筑起京观,恐吓后人。”

伊斯迈尔将烟卷熄灭,闭上眼睛。

“他应该没有能力打破防守严明的大城市。”

穆罕默德二世缓缓说道。

“是的,但他的游骑可以沿海劫掠,所过之处,一片焦土。”

伊斯迈尔急切地睁开双眼。

“再者,哥萨克皇帝已经在索契召集部队了,当他们的步兵大军到来,恐怕连锡诺普和卡斯塔莫努都得遭受攻击啊!”

“如果真让他们把黑海沿岸收入囊中,连为一片,您的腹地就危险了!”

穆罕默德二世的脸上浮现出挣扎之色,他十分清楚,伊斯迈尔说的对。

“你们总共派来了五千多精锐,现在还剩四千多,大部分在科贾埃利,小部分在安卡拉。”

穆罕默德二世思考着。

“你去科贾埃利,带上两千五百精锐迅速赶回去,一路上尽可能拉流民充军,将人数扩充到五千。”

“防守为主,尽可能不要野战。”

“多谢您的宽容,我们会为您守好北部边疆。”

伊斯迈尔连忙道谢。

“等贡萨洛退走,我们立马派兵来援!”

“不必了,你们先顾好自己。”

穆罕默德二世憔悴地挥挥手。

“我会想办法凑一些钱,尽可能多地征召部队。”

“这个冬天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我会继续向科贾埃利增兵,争取达到三万五千。”

穆罕默德二世舔了舔嘴唇,又拣出一根烟卷。

“还有什么事吗?”

“没了,我会尽早回去布防的。”

伊斯迈尔站起身,拿起自己的皮帽。

想了想,他又看向穆罕默德二世。

“苏丹陛下,我建议您最好还是不要拿罂粟和大麻挣钱了,这些东西虽然来钱快,但对人的伤害很大。”

“我又有什么办法呢?能借的都借了,能征的全征了,有时候,我连王宫都想拿去卖掉。”

穆罕默德二世苦笑着挥了挥手。

“我只想尽可能拖下去,盼望着时局的变化。”

“如果可以,我甚至准备将东部割让给乌宗哈桑,换取他的同盟,他们借兵保护我们,而我们则充当白羊王朝的屏障,捍卫伊斯兰世界的大门。”

伊斯迈尔点点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鞠躬告辞。

“伊斯迈尔。”

走到门口,穆罕默德二世叫住了他。

“你应该清楚,希腊人对安纳托利亚沿海志在必得,他们不可能给你们任何权力。”

“如果我失败了,你们也绝对活不下去。”

伊斯迈尔停住脚步,回过头。

“苏丹陛下,我们对此一清二楚,就算以前抱有侥幸,现在也彻底消失了。”

伊斯迈尔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

“我们和希腊人是不死不休的,我们会死战到底。”

“唯愿安拉保佑我们。”

坎达尔王子走了,大门带起的冷风吹向屋内,凉意倒灌进来,熄灭了蜡烛。

炉火渐渐黯淡,窗外的风雪也遮住阳光,装裱华丽的书房中,仅有穆罕默德二世手上的烟头亮着幽幽火光,在烟雾弥漫的房间中忽明忽暗。

穆罕默德二世把即将烧到手指的烟卷掐灭,支起身子,来到窗边。

或许是太闷了,或许是太呛了,或许只是心头烦燥,穆罕默德二世将窗户推开,顿时打了个寒噤。

寒风吹了进来,雪花涌了进来,纷纷扬扬的大雪沙沙作响,愈发衬托出王宫的寂静,这寂静令人不安,仿佛墓园。

寒冷,阴暗,毫无希望,看不到一点光。

这就是帝国的寒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