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战地摄影师手札 > 第1789章 窥视

战地摄影师手札 第1789章 窥视

作者:痞徒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4:28

第1789章 窥视

“嗤!”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卫燃和摸出火柴擦燃,借着火柴头的亮光,四人总算勉强看清了周围的一切。

这里的空间并不大,仅有的一张桌子上放着一盏盏的油灯,头顶却还挂着一个小灯泡。

没有去拉那根灯绳,卫燃重新点燃了一颗火柴,引燃了其中一盏油灯继续打量着周围。

在不远的位置,是一道厚实的棉帘子,四人对视一眼,卫燃拎着油灯,当仁不让的走在最前面,轻轻挑开了棉帘子。

这帘子的另一边,是个能有两三间房一样大的空间,这空间里摆着一排排的大号陶缸,这些缸里装的基本都是大米、麦子、咸菜、腌酸菜和棒子面以及大豆、粉条之类的吃食。

不说别的,单单那一缸缸的大米,这些东西如果被发现可就是要担上“经济犯”的重罪的。

也直到这个时候,卫燃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昨天他们去唱堂会,主家管的那两顿饭可确实是拿出诚意来了。

至于更早一点儿,张正歧从大观茶园偷出来的大饼,也确实是冒着足够大的风险的。

这都什么操蛋日子啊

卫燃暗暗叹息,继续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这口地窖里的一切。

除了这些“非法”口粮,这地窖的中间还铺着厚实的草帘和一床被褥,显然这里之前就曾经藏过人。

在地窖的另一头,还有另一道厚实的棉帘子。依旧是卫燃在前,四人轻手轻脚的穿过了棉帘子,却发现这里有光存在。

透光进来的,是左手边头顶一个井口一样的通风口,这通风口的下面,还架着个足够两个人并排站着的木头梯子。

在这格外厚实的木头梯子的横杆上,还挂着一块块已经冻成了冰疙瘩的猪肉、鸡肉、鹅肉,周围更是摆着一圈大白菜。

踩着梯子小心翼翼的爬上去,卫燃也注意到,这所谓的通风口,正上方似乎是个大号磨盘。

它被一圈半埋于地下的石碾子给架了起来。那些充当支脚的石碾子之间,还有一条条最多也就一指宽的缝隙。

借助这些宛若坦克炮塔观察窗一般的缝隙,他可以清楚的看到后院的后门,也能看到通往前院的通道,甚至能看到后院这一排房子的房门以及东西厢房的房门,这样的布置倒是和地道战有异曲同工之处。

稍作回忆,卫燃大概对上了号,刚刚那位老妈子带他们进来的时候,那后院的院子中间似乎确实有个磨盘。

只不过那个磨盘上却并没有碾子,反倒周围摆了几个石凳,旁边还有一棵看不出是什么,已经掉光了叶子的大树,这倒是和他此时透过缝隙看到的基本一致。

挥散对头顶内院场景的回忆,卫燃已经大致推算出来,这座地窖基本上位于前院正房的正下方,并且斜着往后院的东厢房延伸。

而这通风口,则摆在了后院的正中间几乎最明显的地方。攀着梯子下来,卫燃看向了连接这通风口的另一条用砖墙保护的通道,这里似乎是通往东厢房的?

卫燃没管身后轮流爬上通风口的张正歧等人,独自拎着油灯沿着这条并不算宽也不算很长的通道走到了尽头。

这里的正上方,有个最多也就脸盆底儿大小的“井口”,这井口之上,还用绳子垂下来一个比井口略小一号的铁皮桶。

这铁皮桶里已经放了一瓢大米,除此之外,还有一只已经退了毛冻的梆硬的大鹅,但头顶那井口却从外面被什么东西给挡住了。

回头看了看身后,卫燃大致有了猜测,这地方应该就是内院的小厨房,地窖里那些东西,八成是小厨房开火的时候,才会从头顶这个小井口往外提一些食材上去。

也不知道这里以前是藏什么的

卫燃暗暗好奇的功夫,小五却过来,摆着手招呼着他过去。

下意识的熄灭了油灯,小五指了指正站在梯子上的张正歧。

见状,卫燃也爬上了梯子,随后便注意到,外面似乎正有人钻进了东厢房。

“下去”

卫燃低声招呼道,随后爬了下去,带着他们三人又回到了棉帘子的另一边。

“刚刚我看那个老妈子又出门了”张正歧低声说道。

“咱们都动静小点,没事儿别去那边看,这么冷的天,在通风口那呼气,外面看着就跟个烟囱似的。”卫燃低声说道。

闻言,张正歧等人立刻慌了一下,随后他们便听到了东厢房下面那个铁皮桶被拎上去的时候哗啦啦的动静。

片刻之后,卫燃低声说道,“这里面冷,都别睡着了,大家耐心等等保持安静。”

说着,他却再次穿过帘子,轻手轻脚的走向了东厢房正下方。

等他重新站在那个小小的井口下面的时候,那铁皮桶里已经多了一个暖壶和一个茶壶以及四个茶杯,外加两包糕点,除此之外还有一张信纸。

展开对折的信纸,其上用娟秀的钢笔字写道,“已差人营救戏班子成员,耐心等待。”

稍稍松了口气,卫燃将铁皮桶里的东西都拿出来,跑了两趟送进了地窖里。

将信纸递给张正歧看了看,卫燃额外取了两盏油灯点燃放在一口装有大米的陶缸盖子上,随后给已经放有茶叶的茶壶里倒满了开水。

有这热茶和糕点垫肚子,站在陶缸周围的四人也渐渐暖和起来,同时也稍稍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也不知道我爹上了火车没有”

张正歧捧着一杯热茶一边吸溜一边忧心忡忡的说道,“还有大家伙,也不知道.”

“应该不会有事的”

卫燃安抚道,“咱们都能逃出来,他们没理由逃不出来。”

“也是.”

张正歧多少松了口气,可紧接着却又不由的低声念叨着,“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也不知道咱们还能不能回去。经过这么一闹,估计那通行证也用不了了。”

“现在先别惦记这些了”

卫燃赶在小五和六子开口之前岔开了话题,“你们谁知道咱们为什么来关外?”

“不是二叔的那个招核朋友非要请咱们来的吗?”张正歧不解的问道,“卫大哥怎么这么问?”

“现在你还这么觉得?”卫燃顺着话题继续抛出了问题,并且将猜测的机会让给了对方。

“这么说确实有些不对”

小五低声说道,“当初在北平的时候,老班主可是陆续收了能有三四十号吹鼓和学徒进来。”

“等火车过了山海关,那些学徒都陆陆续续的下车了,到奉天的时候,那些人也一个都不剩了。”六子也跟着说道。

“那些人我也不知道来路”

张正歧疑惑的低声说道,“不过前两天买回去的火车票的时候,可是连他们的都买上了。”

“你没问过?”卫燃低声问道。

“怎么没问过”

张正歧答道,“阿爷说那些是另一个戏班子,和咱们搭伙借用一张通行证过来挣个辛苦钱的。”

“那位客人呢?”卫燃追问道。

“我爹说是那个戏班子的班主,当时我是真没多想。”张正歧低声说道。

“还是说说咱们那位二叔吧”卫燃顺理成章的说道,“这事儿恐怕他知道的清楚。”

“咱们二爷可不一般”

说这话的却是小五,他的语气里也满是佩服,而且无论六子还是张正歧,都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你来说说怎么不一般”卫燃故作考校的语气问道。

“还能怎么不一般?”

说这话的却是张正歧,“二叔以前可是咱们戏班子的头肩,小生唱得,花旦也唱得,我那有钱的姑父就是追着我二叔戏场才认识我的姑姑。”

“后来二爷去了鬼子那边留学,只用了一年就学会了鬼子话呢。”小五子钦佩的补充道。

“我都没见过二爷呢”六子遗憾的低声说道。

“我也就见过一回”小五说道。

“二叔他一年到头也回不来一次”张正歧叹息道,“打从我和卫大哥去北平学艺,也已经再没见过他了,他还说等回来考校我呢。”

“总有机会见面的”卫燃低声说道,同时却也难免好奇,昨晚上那活爹到底教会自己什么了。

压着心头的疑惑和对戏班子成员的担忧,吃饱喝足的四人却是根本不敢休息,只是靠着一口装着大米的陶缸并排坐着,耐心的等着外面的动静。

也趁着这个机会,卫燃把昨天借来的、捡来的那些钱财提前分成了四份,并将其中三份递给了张正歧等人。

“卫大哥,这是做什么?”张正歧不解的问道。

“拿在身上预备着说不定什么时候能用上”

卫燃理所当然的说道,昨晚他的收获可是不少,不说别的,单单最后被他弄死的那俩鬼子身上,就找到了二三十块银元和一沓鬼子的军用票,甚至还找到了四五个金戒指。这都不用问,绝对是**这群狗日的巧取豪夺来的。

不等张正歧等人收好了这些拿来傍身的财物,外面却隐约传来了说话的声音。

四人对视了一眼,卫燃和张正歧最先穿过帘子跑了出去。

“把嘴捂严实了”

卫燃低声提醒了一句,同时已经摘下了昨天顺手借来的礼帽捂住了嘴巴。

见状,张正歧立刻摘下了头上的狗皮帽子捂住了嘴,随后才跟着卫燃一起,踩着那架宽大的梯子爬上了通风口。

隔着细小的缝隙,他们二人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位主家急匆匆的出了门,随后又看到那位老妈子走到磨盘的边上,用一把笤帚仔细的扫干净了磨盘上和石凳上的积雪,随后将一个狐狸皮的垫子铺在了石凳上。

不多时,那位吴四姨娘坐在了石凳上,自言自语的说道,“别担心了,张班主已经搭着今天早晨的火车带着人走了。

你们就在里面歇歇,等老班主和其他人都被找到之后,就送你们过去,搭着今晚的火车离开奉天。”

说完,这位说话温声细语的吴四姨娘也不等张正歧和卫燃开口说些什么,便已经站起身拿着那条火红色的狐狸皮毯子走向了内院的正房。

这好消息明显让张正歧松了口气,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欣喜之色。

相比之下倒是卫燃绷紧了神经,这次的回归任务是逃出戏剧团并且登上火车,如果没有危险,可用不上“逃”这个词。

只是目前还不知道,危险到底是这位吴四姨娘,还是会发生别的无法预料的事情。

不多时,通往东厢房的通道里又一次传来了铁皮水桶敲打地面的动静。

卫燃二人也立刻从梯子上下来,等他们来到通往东厢房的井口下面的时候,那口铁桶正一点点的降下来。铁桶里面,还装着四个带有毛皮保温套的汤婆子,周围更是丢下来几床被子,但头顶上的井口,却再次被木板盖住了。

将这汤婆子从桶里拿出来,卫燃和张正歧抱着被子返回了棉帘子的另一边,将刚刚的好消息告诉了小五和六子。

眼瞅着这三位小伙子又要聊起这个他们根本无能为力的话题,卫燃稍稍调高了油灯的亮度,朝张正歧问道,“正歧,给我看看那台相机呗?”

“自己拿”

张正歧指了指不远处那口大缸的盖子上放着的相机包,他可不像老张头那么要紧这台相机。

将这个并不算大的相机包拿过来打开,果不其然,小五和六子也下意识的围过来看起了稀奇。

这里面除了禄来双反和手持闪光灯乃至备用的闪光灯泡以及电池之外,还有四个马口铁的胶卷密封筒。

不过,在将相机和闪光灯等物一样样的拿出来之后,卫燃却注意到,这口箱子的重量似乎有些不对。

不着痕迹的捏了捏这口小箱子底部柔软的垫料,卫燃不动声色的将所有的东西又装了回去,重新扣好之后放在了一边。

“我二叔说,等这些胶卷用完了他就回来了。”

张正歧说道,“这里面还剩一个胶卷,还能拍12张。等拍完了,说不定二叔真就回来了”。

“他这是去留学的第几年了?”卫燃随口问道,“这日子一天天的,都过糊涂了。”

“四年了,这是第四年了。”张正歧期待的说道,“二叔说好今年会回来过年的。”

“都睡一会儿吧”

卫燃终结了这个话题,一边将刚刚抱来的被子分给他们一边低声说道,“保不齐咱们什么时候就得离开了,昨晚上都没睡好,趁着现在有时间眯一觉。”

“还是我们来守着吧”小五主动说道。

“不用,都睡吧。”卫燃指了指头顶,“有动静狗就先叫了。”

闻言,三人这才不再争,裹紧了棉被,挤着坐在一床褥子上,靠着大缸抱着汤婆子闭上了眼睛。

不多时,包括卫燃在内,四人全都沉沉的睡了过去。他们昨晚仅仅只睡了几个小时,眼下确实需要休息休息。

在这阴冷的地窖里,而且还是靠着大缸和其余人挤在一起睡,这一觉自然不会多么舒服。

但相比这些,更加吓人的,却是叫醒他们的犬吠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声枪响。

当意识到不对的卫燃掀开被子,丢掉手里尚且在释放暖意的汤婆子跑向通风口的时候,头顶已经传来了粗暴的呼喊声。

用帽子捂着口鼻快速爬上梯子,卫燃却不由的一愣,借着立起来充当支脚的那些石碾子之间的缝隙,他能清楚的看到,外面的雪已经停了,这宅子的内院里已经冲进来一队鬼子,他更能看到,那只大狼狗已经被杀了。

与此同时,张正歧也用帽子捂着口鼻爬了上来。

“去拿相机和胶卷”卫燃低声说道。

张正歧闻言愣了一下,随后咬着牙爬下去,以最快的速度取来了那台相机和新的胶卷。

就在卫燃给相机换上胶卷的功夫,那条窄窄的缝隙外面,已经有个手里拿着一把武士刀的鬼子发出了命令,“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搜,把所有人都带过来。”

是平野大翔?

卫燃皱起了眉头,此时外面估摸着也就正午时分,不但雪停了,而且太阳也出来了,如此好的能见度,让他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那个正朝着磨盘走过来的鬼子,手里拎着的那把胁差,自然也认出了那把刀的刀柄。

很快,那个已经重新落满了积雪的石凳上被重新铺上了狐狸皮的垫子,疑似平野大翔的鬼子也背对着磨盘坐在了上面。

朝着同样站在梯子上的张正歧摇了摇头,卫燃轻轻压下了他手中那把即便捅出去也够不着那个鬼子的攮子,随后朝着梯子下面的小五和六子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在他和张正歧咬着牙的旁观中,这个宅院的所有人都被带到了内院的院子里,两个鬼子也将那位带着卫燃四人多进来的老妈子的架到了坐着的鬼子旁边。

如此近的距离,卫燃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个老妈子胸口处被刺刀捅出来的伤口,也能看到她死不瞑目的双眼里残存的仇恨。

“这位长官,不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那位吴四姨娘已经从内院的正房里走了出来,她竟然说的一口还算正宗的日语。

“你的丈夫因为窝藏昨晚谋杀招核侨民和军人的凶手已经被抓了。”

坐在磨盘边的鬼子说道,“那个戏剧团的大部分成员都在你丈夫的仓库里找到了,现在只差那位戏剧团的团长。

这个女人是在跑回来试图报信的时候被我抓到的,她自己撞到了刺刀上。

吴太太,交出我还没找到的那位戏剧团团长,你的丈夫就能活下来。”

“您说的是本来今天该来给我们唱堂会的那个戏剧团吗?”

吴四姨娘用日语问道,“不瞒您说,我也在找他们,他们本来今天该来家里唱堂会的,前院戏台都已经搭好了。”

“我不是警察”

说完这句话,疑似平野大翔的人已经站起来,随后竟拔出那把胁差猛的挥了出去!

与此同时,卫燃也反应过来,一把捂住了身旁张正歧的嘴巴。

“噗!”

这一刀下去,吴四姨娘下意识的发出了一声惊恐绝望的尖叫,卫燃和张正歧也下意识的绷紧了神经。

“噗通”

吴四姨娘跌坐在了满地的积雪之上,怔怔的看着面前那名鬼子手里的染血的屠刀,也看着屠刀后面,躲在通气孔里的卫燃和张正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