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 第499章 什么精神?

第499章 什么精神?

贝恩·比昂是想第一时间购买蛤蟆先生,只是遇到了一个复杂的病人。

病人发现了自己的父亲不是亲生……不对是自己不是父亲亲生的,根据蛛丝马迹发现了母亲的出轨对象以及生父。但他又不想家庭破裂,可父亲对他真还好,又不想瞒着父亲。疯狂拉扯之下,孩子抑郁了。

“听我说男孩(16岁),你为什么会认为你不该活在这世界上?”贝恩内心已拉响警报,但脸色还是有条不紊。

“如果没有我,母亲出轨还能挽回。”他这样说,“如果没有我,我的父亲也不会被欺骗十六年。”

都说儿童心理学是一个单独的学科,因为在形成三观的阶段,不正确引导会造成两个极端的后果。

首先是一切都是世界的错,且不是中二病那种。其次是将一切错因归结在自己身上,眼前的孩子很显然是后者。

今天要加班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上市首日,没有辜负大嘤有关部门的辅助,首日销量达到9万册。2020年最好成绩,甚至超过《威茅斯系列》首日销量三千册。

克苏鲁之王(顾陆认证)凯恩,当天下午就在自己推特上宣传。其实吧,他还压根没看,书还在亚马逊快递送来的路上。

真正会第一时间购买书籍的是黑粉菲利普斯,《泰晤士报》记者。同时他也是肖恩的好哥们,更是互联网抵制顾陆的先锋军。他也没什么坏心思,单纯地认为法兰西是蠢蛋。

居然宣传《谁动了我的奶酪》可以拯救经济低迷,简直把人民的智商当猪脑。菲利普斯鄙视法兰西人智商时,发现自己国家也要来这一套,教育委员会说什么“拯救大嘤青少年之书”。菲利普斯身为日不落帝国的公民,压根就不需要华夏作家如何如何!

呵呵!华夏算什么。

“该送给小霍尼什么礼物呢?”菲利普斯路过书店,买了两本蛤蟆先生。为什么是两本呢,他也顺手给自己孩子买一本。

来到好友家里。

他与肖恩是大学同学,不过毕业之后两人发展迥异。菲利普斯靠着万分刻苦和努力,以及一点背景进了大嘤最权威的报社。至于肖恩,成了辛苦的码农。

抵达肖恩家里,前者正在准备今日的晚餐。值得提及一句,肖恩的妻子,就小霍尼的母亲,非常忙碌,有时甚至半个月都不在家。

“霍尼送给你的礼物,”菲利普斯拿出一本书。

“谢谢菲利普斯叔叔,”霍尼很有礼貌地道谢,只不过对方再继续聊两句,就有点紧张了。

因为小霍尼记得,有次一个阿姨问他生日,一时之间忘记了,被父亲骂了。直接导致,再有大人做出询问的架势,小霍尼依然会下意识地紧张,哪怕当下父亲肖恩并不在。

“父亲,我来帮你忙,”即便这个叔叔经常来,小霍尼与之单独相处也挺紧张,他跑进厨房。

菲利普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今天有他关注的球赛。

结果他支持的队伍踢得太差了,甚至达到不忍直视的地步。拿出给剩下一本蛤蟆先生。

反正要骂执政党,顺带着要骂顾陆,无聊时看看也可以。

怎么个蛤蟆先生,菲利普斯看完导读,惊奇地发现,整个故事背景居然是《柳林风声》。

怎么形容柳林风声这个童话故事呢,在2016年,还在大嘤热销榜前五十挂着。成书有一百来年,改编过动画片、舞台剧、有声广播等等形式。硬要代还,柳林风声在大嘤选民中的认知度,等同于西游记在华夏人民的认知度。

故此,菲利普斯瞬间就有亲切感了。

同时小伙伴们应该也能理解了,为何作家要进行心理学科普,非要套用个童话小说的背景。这种动物拟人化,太容易原创了。

光是科普心理学的,你愿意看吗?

如果是借用孙悟空、猪八戒,科普心理学,是不是阅读兴趣就高多了?相同的道理。

菲利普斯阅读兴趣被吸引起来了,“顾陆还算是有点小聪明,柳林风声的故事,还是我小时候听我妈妈给我讲的。”

一开始,菲利普斯是带着笑容的,但后面的,脸色慢慢凝重了。

因为他感受到顾陆好像玩真的。

借苍鹭先生之口,提出了儿童时期会遭遇的情绪有四种类型:“你好,我不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我好,你也好”。

身为记者,菲利普斯不懂什么心理学,但对人性是懂的。他虽然不认同,成年人的个性完全来源于儿时经历。但也确实,童年时期,长期用哪一种情绪应对周边的事,就会形成以来。长期是第一种,也就是面对父母和周边的人,长期以你好就行了,我不好也没什么,长大后确实会自卑、敏感。

菲利普斯想起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感觉小时候选择的情绪坐标应该就是第二种。非常容易愤怒,并且对手下的记者非常挑剔。

而童年坐标长期选择第三种,就是一开始贝恩所说的那样,要么极度自卑,要么极度自大,并且很容易过激行为。

“第四种情绪坐标,这得多难啊。”菲利普斯感慨,只有第四种作为情绪坐标,长大的小孩,才容易情绪稳定,并且欣赏他人。

“顾陆,他好像是认认真真地,想要拯救伦敦的青年……”菲利普斯沉默了,八万多字,他大概看了一半,好友肖恩和小霍尼就从厨房出来了。

小霍尼端着玉米片,而肖恩端出来的是披萨、炸鸡以及坚果。菲利普斯看得很明白,这披萨是明显的半成品,就是街口森宝里超市买的。

两个好友喝点啤酒,然后畅聊一些话题。小霍尼喝的是果汁,他乳糖不耐受,所以没办法喝牛奶。

当谈到,肖恩以前的理想也是成为一个记者时。

“很明显,霍尼需要照顾,所以我要选择离家近的工作。”肖恩这样说。

举着果汁的手颤抖了一下,小霍尼低着头。

如果是之前菲利普斯这样关注,准确说,他来好友家里一起喝酒聊天好多次了,都没注意孩子。

可看了蛤蟆先生,他注意到了孩子。

“霍尼,明天我们去拳击训练,你一定要努力训练。”肖恩说。

“我一定会很认真的,也会多交朋友。”小霍尼马上说。

闻言,肖恩高兴地喝了一口啤酒,见状小霍尼也开心起来。

坐标是你好,我不好吗?菲利普斯经常来家里,也大概知道,小霍尼的兴趣爱好肯定不是拳击,但为了让父亲开心,哪怕做不喜欢的事,也开心的做……

“还好我没有让班尼学拳击,我给他选择的是画画……”菲利普斯内心突然一滞,他的孩子班尼,真的喜欢画画吗?不确定了。因为好像喜欢画画的是他自己。

记者是他一生所追求,但画画是兴趣爱好啊。他从小就有画画天赋,因此感觉孩子班尼也会遗传自己的天赋。

身为父亲的菲利普斯,从未这样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过事。

看看现在的小霍尼,活生生的例子,这么小就已经有“自卑”“唯唯诺诺”的雏形。

“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东方作家,为了大嘤的孩子们,特意写了这样一部作品,这是什么精神?”菲利普斯内心对顾陆的印象是一百八十度大逆转。

“菲利普斯?”肖恩叫喊了两声,对方没有反应。

被叫喊声召回来,菲利普斯感慨,“顾陆先生才是真正胸怀世界的作家,执政党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肖恩疑惑的看着对方,有一种对方被鬼魂附身的感觉,明明之前还一起批评来着。

“肖恩,我送给霍尼的书,你也看看吧。”菲利普斯这样说。

说被征服有点夸张,可在地球这本书被誉为大嘤国宝级书籍,能在心理类书籍高挂榜首,是因为真的很适合欧洲。

看过的都说好。

《小王子》是写给大人看的童话,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其实也是写给大人看的科普作品。

看完书,大多数都会有所感悟。

无论是有孩子,还是没孩子。

无论是有心理学储备,还是没有心理学储备。

接下来要说的是有心理学储备的读者。

“我道歉,我向顾陆先生道歉,蛤蟆先生是一本好书,谢谢先生。”

“上帝保佑,难怪我明明三十多岁了,但同事和朋友一旦大声说话,我还是会感到恐慌,原来是这样。谢谢你,让我知道了,我不是一个胆小的人。”

“我记得我家旁边医院的心理咨询师,一小时60磅,有这本书,真的为我们解决了太多麻烦,十分感谢顾陆先生。”

“为前面在互联网上的言论郑重地道歉,顾陆对大嘤的爱是真实的,对大嘤的尊重远不是一个威茅斯系列可以代表的。根据英统计署的数据自2000开始,大嘤本土自杀率每年都在提高,要关注心理健康。顾陆先生是真正想要拯救大嘤的人。”

……

糟糕糟糕!

贝恩脸色大变,他看到互联网上对《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评价,他感觉都已经有好多同胞被“蛊惑”。

要赶快写完,对书里面的错误进行纠正,晚一秒就越多人相信,抱着这心思,贝恩都没有启动汽车,车辆更不可能从车库里开出来,放下手机就在驾驶位上,看着蛤蟆先生。

首先蛤蟆先生好的一点是,书里并没夸大心理医生的作用,蛤蟆先生用了十次咨询,才弄清楚了自己的问题。

正是弄清楚了,蛤蟆先生的状态才好转,他决定跟自己和解。

没错,心理医生是没办法消除心结的。好的心理医生是让病人找到心结是什么,并认识到为什么会出现心结,真正在治疗中起到关键因素的是病人自身。

“嗯?”

“流程正确。”

“引导正确。”

“心理疏导正确。”

“这本书……全部正确?”

难以相信,一个心理学外行人,能够写如此工整的心理学科普作品。

“这……”贝恩默默上网搜索了顾陆的履历。依照顾虑的知名度,维基百科上早就有他的全部资料。

明明没有心理学的任何资料。

等等!

“2013年,顾陆拜访剑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沃森教授。”贝恩找到了一条,顾陆和心理学的接触。

沃森教授?难不成顾陆去请教了对方。同行是冤家,贝恩和沃森经常在公共场合争斗,对其经常不务正业进行攻击。

但贝恩对沃森的专业能力还是不怀疑的。

“可恶,这次沃森……赢了。”贝恩半晌才吐出这么一句话。

那么几年前,顾陆第二次来伦敦找沃森干什么呢?因为沃森写了一本《福尔摩斯是反社会型人格》的书。因为引用到了不少福尔摩斯先生的段落,就邀请顾陆过去。一来是想要个授权,二来是送一本书给顾陆。

这下子就误会了啊。

话分两头,大嘤顾陆的新作在狂飙,国内顾陆别说狂飙了,走路都难。

“花花你要听话,放开我的腿。”顾陆准备离开,但花花死死地抱住他的大腿。

认真来说,花花也没怎么用力,只要顾陆稍微用力也能拔出来,可哪舍得啊!

“顾专家,花花是喜欢你。”研究员助理小溪后半句没说,因为顾陆每次来,都是陪着花花玩,此外还会给花花喂好吃的。

当然就这临时研究基地,饮食方面的资金是不缺的。主要是为了熊猫健康,很多东西不能多吃。而顾陆就是“例外”。

别看花花短腿,但她很聪明。

“你这,唉!”谁能抵抗得了熊猫撒娇啊?大多数人连猫咪撒娇都抵抗不了。顾陆就暂时放下手上的事,先陪陪国宝。

咕噜大王当前参加童教授的一个课程“伤痕发展史”。余华的《活着》是伤痕吗?当然不算,只能说在题材上沾一点边。他是先锋派的代表人物。不过若是咕噜大王要收集资料,参加这个可成的准备项目是非常合适的。

顾陆也是参加了项目才知晓,原来伤痕这名字是来自作家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卢新华当时还是大学生,发布这个短篇一举成名。即便这位作家此后再没有值得一晒的作品,可谈及伤痕他的名字都会被提及。

言归正传,顾陆是参加了《伤痕发展史》这本书的编撰工作。当然他主要是起到核对工作,因为20世纪七80年代,很多书没有确切的出版时间,而咕噜大王在国内出版行业的人脉,那是相当丰厚。能够为童教授节省非常多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