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 第480章 就你?

第480章 就你?

“芬兰?芬兰人喜欢说梦话,也喜欢做梦,证据是他们有世界上唯一的圣诞村,说是圣诞老人的住所。所以[顾陆先生最了解芬兰]是梦话。”毛熊国网友留言。

关于圣诞老人,原型是土耳其主教,但芬兰就是硬宣传圣诞老人是自家国家的,毛子早就看不惯了。

“你以为我是大英人?会这么傻的相信,别以为用芬兰当故事背景,就和你们芬兰有关。充其量不过是《悉达多》和阿三国的关系。”法兰西网友留言。

“早就说过,《一夜天才》《南极争夺战》等文章,都只是官方委托的任务。你这个长篇同样是建交七十周年的庆礼,随便写写。只有《福尔摩斯先生》和《威茅斯系列》才有真情实感。“大英网友留言。

“芬兰喜欢抢东西,是欧洲的南韩,现在它又出手了。”挪威网友气愤。

话说从千禧年之后,挪威和芬兰就抢夺海盗文化……

每个国家都选出个留言代表。

并且不止是之前的几个国家,还有其他国冒出来。

“如果说芬兰的证据是《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那么《嫌疑人X的献身》与众多霓虹背景的短篇是不是可以领先?”

“芬兰的文化太贫瘠,根本就没办法和华夏文化进行交流,不像是我们国家,不仅是佛教起源地,还都是东方大国,我们两个国家作为亚洲骄傲,才应该多多交流。”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是写芬兰的?很抱歉,书是看过,但对芬兰什么印象也没有留下。芬兰有什么好留下的吗?不像我的国家,拥有造纸术、茶道、端午祭、米老鼠,流氓兔。”

等等,没错的,这样的讨(pi)论(pin)中心。

傻眼。报道是媒体发的,和我们民众有什么关系?

这是感觉到委屈的芬兰人,还有另外一部分就开口解释。

“欧维明明就是芬兰人的代表,没看过书的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发言权。”

“书里出现大量的芬兰品牌,还有我们芬兰的汽车之光唯美德。看过没印象的,应该认真看书,不能粗心。”

“我对圣诞老人发誓,我的老婆性格就和索尼娅一样,温柔和坚定。”

七嘴八舌地交流着。

更有芬兰人分享自己家庭和书中差不多,并且也收养了一只流浪猫。

可惜,外国人根本就没耐心了解这些,只是为了攻击而攻击。大有“我不听,我不听,是坏人都是坏人”的状态。

不光是网友争,顾陆也收到了几个“国外熟人”的电话。

顾陆全部都委婉地说着车轱辘话,等有时间了进行“盘库”。才能判定,手头上还有多少外国作品。

“好久没去看看花花了,今天必须去看看。”顾陆今日太忙碌,还准备领着周琳去看的。

认真来说,顾陆合成的作品以外国作品为主,为何呢?因为前世顾陆先看的国内,是国内的看完了才看国外,故此书架上几千本书,大多是国外的……之前看完的全部捐了。

说起这事儿,咕噜大王或许忘了,捐书时aPP是说会送给山村图书馆,结果被二次售卖,本地aPP太太太恶劣了!

“厉害了兄弟,这你也编得出口?”顾陆正浏览着外网,他有专家账号,不用翻墙。

瞧见某位匿名,但IP是芬兰的网友言之凿凿地说:

[我想说,这个故事是真人故事改编的。欧维的原型是芬兰赫尔基辛大区万塔人,就读于奥卢大学,也是我的同学。

我们还是邻居,所以这故事我太熟悉了,现实中唯一和结局不同的是,收养的是一只流浪狗,而不是流浪猫。

都知道我们芬兰人是更喜欢狗的。]

欧维有可能存在原型,但欧维存在原型不太可能。

果不其然,各国网友们纷纷提出质疑。

而匿名网友还回复了许多人,后面还发了不少口中那位朋友的照片。

一直回复到凌晨两点多,顾陆都冲凉结束预备睡觉了。

“虽然这样更符合我的计划,但一个多月前刚干了一次,现在继续互掐,不累吗?”顾陆不能理解。

看上去网友们一秒十个单词,精神状态老好了,实际上那是极端的亢奋。

大英和法兰西对骂。

霓虹金和南韩对骂。

毛熊国骂芬兰,挪威骂芬兰。

这些个国家,平日没事儿都容易互掐,遑论当下有正当理由。

此时此刻不马力全开,更待何时?

“算了,也睡不着了。”看了太多离谱的言论,顾陆从床上一跃而起。幸亏床垫够软活儿,否则这个力道床板肯定咯吱作响。

睡不着,可也不想办公——顾陆就把前几日抽到的《世界建筑师》看一遍。

哦对,就因为迪博送的纪念礼物“很有年代感的勋章”,让茨威格的代表作合成出来了。

也是顾陆一直心心念的作品!没什么好说的,在蓝星顾陆的保底地位都是全球畅销书作家 传记之王!

那时顾陆在忙碌着安排签售会之类的事,合成的事儿也没特地拿出来说。

[很丑,但你气度不凡。加尼翁舅舅对年轻的亨利·贝尔说……]顾陆阅读着,他阅读不需要咖啡,也不需要茶水,没那么多特定的习惯。

三点、四点……

顾陆通宵了,但怪力少女也是啊!

她倒不是因为浏览外网内容,周琳会控制自己上网时间,因为互联网上充斥“胡乱打拳”“实名举报”“校园事件”等等负面新闻,看多了会让她心情抑郁且烦躁,所以适当控制是有必要的。

怪力少女是因为通宵看完了咕噜的新作。买了好几天了,发售日就买回来。只是公司生意有点忙碌,直到今日才有时间。

阅读时,周琳有些恍惚,女主角索尼娅似乎有她的影子,就性格和某些小缺点,很相似。

“不会吧,咕噜应该不会把我写进去吧?即便要写进去,也应该会告诉我。”周琳思考。

况且女主索尼娅也是芬兰人,国籍都不同。

也不对!周琳想起一件事,那还是高中时期。

顾陆创作了一个《昨日公园》的故事,里面有打羽毛球的剧情,是一对父子。

子周宁,父周陆。

前一个星期六周琳才和顾陆去打了羽毛球,肯定不会有这么巧的事儿!

连性别都有可能会变动,更何况是国籍。

“还有《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里,那个喜欢家人,但却被家人抛弃的智障也叫小鹿,就代表他自己。确确实实是会把自身故事和倾向灌入小说中……”

那么《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倾向是什么呢?

她一点也没注意到,思考时右手不自觉的用力,已把床上的草莓熊,熊脸都捏变形了。

“假如,我就说假如,索尼娅真的是以我一部分的原型。”

“索尼娅给了欧维希望,她引导欧维做了很多事,并且最最最重要的是,索尼娅主动告白,表达了心意。”

周琳这样想着,心脏就狂跳,都不是小鹿乱撞,是小陆乱撞!

是暗示吗?

这简直是明示了吧,周琳下床喝了一口水,努力让自己心情平复。

大概过了二十多分钟,周琳才打开手机,给顾陆发去消息。

[周琳:明天有没有时间?我明天刚好放假,我也好久没大吃一顿了,要不要出来吃好吃的(狂吃不胖.jpg)]

本来发完就预备放下手机的,都凌晨四五点了,大部分人都该在梦中了。

可没成想对方秒回。

[顾陆:oK,如果你请客的话,吃完饭我可以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周琳:什么好地方?

顾陆:到了就知道了。]

咕噜大王最讨厌三种人,“第一卖关子的人,第二不识数的人。”

可当下,顾陆死活不肯在微信上透露出一分一毫。说出来不就没意思了吗?

“不过她怎么这么晚还没睡?明天又头晕眼花。”说着,顾陆嘴角的笑容先暂时收起来。

顺势询问,对方表示是起来喝水,马上就继续睡了。

那没问题了,互道晚安,顾陆接着看书。

一个人,一晚上,一本书。

“《世界的建筑师》真尼玛好看,看完不一定全面了解作家,但看完真能在心中浮现出这个作家的形象。”顾陆赞叹,“难怪这系列的文章被全球三十多个国家选入教科书,强大无需多言。”

抬头看看窗外,东方既白。

“不知不觉一晚上过去了。”顾陆伸个懒腰,打开邮箱,有点奇怪。新作都上市销售两三天了,为何销量报告还没发来?

“全球销量太杂乱不好统计,全国应该比较方便吧?”顾陆想了想,压下着急的情绪。就目前的热度,国内有豆瓣好评如潮,国外几个国家互怼,冲着热度来说,销量应该都不差吧。

当下他的五感好像加强了,双眼格外晴明,看着窗外的树好似自动可以渲染一层绿色,听力格外的好,连窗外的鸣笛声都能一清二楚。

顾陆思考着要不要出去溜达一圈,进行晨跑。

“还是算了,睡会吧,今天还有约。我看看——”顾陆敲了敲,陆教授没发来消息,今天应该是没什么事儿。

躺床上,明明精神告诉自己该睡了,但身体很清醒……人一辈子,肉身和精神都在拉锯。

好比身体困得不行,但精神就是要玩,就是要继续刷短视频。

耗时十几分钟才睡去,并不是慢慢睡,而是上一秒很清醒,下一秒就失去了意识。

正是如顾陆所想,全球十几个国家,的确不好统计。至于国内,同样是渠道太多,有点麻烦。

线上线下,顾陆是少数可以全部上的作家。

如果要搞个比喻,顾陆在实体的畅销地位,大致是网文中的天蚕土豆,不仅免费小说渠道全部上,付费的也一个没落下,甚至个人微信公众号也能挣钱……

别说外人,即便是圈内人都不清楚土豆一书的收益。

顾陆同样是如此,即便是”开卷有益”这专门的图书市场数据调查公司,也一时之间难以调查。

比方说,当当网自营平台两三天预售出去6万多册,再向出版社提书十万册,具体卖了多少,鬼知道。

综上所述,新青年出版总社只是大概知道个大二级承销拿走了多少,以及要再印多少,具体数据要经过计算,现在又太忙。

瞧瞧商务部门的萧经理,连续一周每天吃东西不超过一顿,他明白,错过这次和顾陆双剑合璧的机会,下一次不知道得等到猴年马月。

简社长是圈内出了名的猴精,说是魔都人民出版社和新青年出版总社一边一本,可他(简社长)肯定不会这么老实。

有一句说一句,《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有国家宣传层面的支持,地利新作的质量过关,人和自然是出版社卯足一股劲。

甚至有路人看着顾陆又出书了,想着“是不是出书太快了,成名之后就不好好写书了,是感觉没以前写得好了。”

但当路人买了一本,一看就看进去了,因为故事简单啊功力都在细节。

好口碑也层层传开——

相应的,这两日有许多媒体发来采访邀请,顾陆都拒绝,里面有不少国外媒体。

拒绝专访,也阻止不了外国媒体会报道此事。

《为什么顾陆的每次发书都能引起轰动?》美利坚的纽约时报,还在第三版针对此事进行报道,著名专栏作家还认真进行分析。

“顾陆因为一部《肖申克的救赎》在美利坚崭露头角,但之后的时间里没有继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所以一个普通的作家,为什么能够全球范围掀起讨论,甚至引起芬兰外长开口……”

纽约时报给出的原因有三,前两个是废话,重要是第三个。因为华夏经济蓬勃发展,这些国家争抢的不是作家,而是国籍。

结尾再煽动一番华夏威胁,说是华夏文化和经济领域在疯狂抢夺市场,为什么国内失业率高,就是这原因!

看懂了看懂了。

正是这报道,让一个美利坚网友跳出来说,“嘿兄弟们,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英文版,并没有在纽约销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